【文题设计】
  黄庭坚在书法上深受苏轼的影响,就连拿笔的姿势也学苏轼的“单勾”,可怎么也写得不如苏轼,还反被苏轼嘲笑。心中郁闷的黄庭坚来到长江之滨,巧遇船工们健臂撑篙、橹桨搏浪,这种力与美的场面,让他深为震撼,在长篙大橹间,他创造出“高提笔”的全新书法意境。
  要求: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写作指导】
  1.把握关键点(意蕴生发点)
  就本材料而言,创新只是最终的结果,促成创新的,是黄庭坚的那次巧遇:巧遇船工们健臂撑篙、橹桨搏浪,这种力与美的场面,让他深为震撼,在长篙大橹间,他创造出“高提笔”的全新书法意境。
  这次作文,很多同学只把握了材料的前半部分,即模仿失败这一段因果,或者只抓住最后创新而有成这一笔带过的一段因果,文章俗套、浅薄。他们舍弃了最关键的巧遇撑篙而感动的
情节。这种舍弃,并不一定是由于没有感受这段情节是故事的高潮。也许是因为模仿会失败、创新会成功的观点太过熟悉。易于成文是一个极大的诱惑,让很多同学放弃了将“巧遇”作为思考起点和写作重点的尝试。至于单纯为了求异而放弃关键情节,去抓细枝末节,则是愚昧的做法。
  2.探索因果链(原因和结果之间的逻辑关联)
  就以“不模仿”为主题而论,这次考试中的文章也表现出论证上的单薄。同学们往往习惯于举例论证,且仅限于举出某人模仿,紧接着指出其最终失败。这样仅仅给出因果链的首尾,没有辨析出模仿与失败间的必然联系。
  另外,这种用结果成败来论证手段正误的思路,是以成败论英雄的结果论,是缺乏思辨的。我们在讨论“不模仿”的话题时,需要讲清模仿为什么必然导致失败,模仿到失败之间,有哪些逻辑环节。举例时,需要用几句话点出例子中包含的逻辑要点,这才能从个例的堆砌上升到规律的阐释。
  本次写作,部分写“不模仿”主题的同学做了补足因果逻辑链的尝试:
  (1)适合说:模仿别人的东西→别人的东西适合别人→适合别人的就不适合模仿者→模仿者会失败。
  (2)束缚说:模仿别人的东西→亦步亦趋,束缚住了手脚甚至思想→无法创新→模仿者会失败。
  (3)超越说:模仿别人的东西→模仿者只能跟在别人后面→模仿者无法超越本体→模仿者会失败。
  相比之下,以“要创新”为主题的文章都论证比较单薄,基本缺失因果逻辑。
  3.关注特殊性(本则材料有别于以往所见材料的独特意蕴)
  模仿和创新是个大话题,在文章中需要具体化成为一个中心论点。论点的最佳落脚处,如前所述,就是材料的意蕴生发点。精读材料的关键情节,我们能到几个促成黄庭坚书法创新的要点,可以由此创设论点并进一步阐释:
  (1)“巧遇船工们健臂撑篙、橹桨搏浪”——创新源于劳动、源于劳动者、源于生活
  (2)“这种力与美的场面”——创新需要直接接触、真切地感受力与美;
  (3)“让他深为震撼”——创新需要获得心灵的感动甚至震撼;
  (4)“在长篙大橹间”——创新不拒绝模仿,但要模仿生活,模仿自然。
  4.利用呼应性(材料自身蕴含的对比、递进等)
  本材料在故事情节上是一个前后对比的结构。所以,材料后半成功创新的原因,和材料前半模仿失败的原因构成对比。在考场构思时,关注材料的前后对比呼应,可以帮助我们在写作时使用正反对比论证,使文章结构严密。比如应对以上四个有关创新的论点,我们可以根据材料前半情节,得出关于模仿失败的四个论点:模仿已经成形的艺术品,不可能成功;在书斋里模仿,不接地气,不可能成功;怀着崇拜的态度亦步亦趋地模仿,不可能成功;只模仿成功者,不可能成功。
  5.例证的典型性
  举例论证是我们常用的证明方法,但同学们举例有两个问题。一是举例滥俗,基本停留在
初中生的积累水平或局限于历史政治课所学,如本次常见的例证有东施效颦、中国模仿日本维新变法失败等。二是对例子不加剪裁,大段照搬,使文章如同资料汇编,叙事遮蔽了议论。
  我们应该贴合论点去选择事例,根据论点的关键点去对事例进行剪裁,舍去枝节,突出重点。下面给几个联想事例的方式供大家参考:
  (1)老例新说。如东施效颦的故事,如果要证明上述“创新需要获得心灵的感动甚至震撼”的观点,就不能再突出相貌的因素,而要突出东施是在没有心痛的感觉之下模仿西施捂心口的动作,所以矫揉造作,成为笑柄。
2)同类联想。材料是谈艺术,可以从这个方面继续联想。但这时要避免简单化地由书法想到绘画,然后写一些类似齐白石“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之类的例子。因为齐白石的例子只是否定了模仿,但没有讲清不能模仿的理由。
【优秀作文】     走进生活遇见美 
   黄庭坚模仿苏轼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始终停留在模仿的阶段,而无自己的创新,只能
得其形而失其神韵。而后黄庭坚由看船工摇橹而大受撼动,创造出独属自己的高提笔,大获成功。这就是生活实践的重要性所在了。 
  因为模仿的全部追求就是达到与被模仿者一模一样的境界。可是被模仿者演绎的是自己的风格,其风格源于其生活经验,并不断地改进与创新。没有接触到被模仿者的生活,获得同样的感动,单纯模仿其最终成果,注定失败。 
  真正美好的东西需要从社会实践生活中得来。走进生活中去,我们才能接受到美的最原始状态,这样的美好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各方面感染我们,而在我们读书或是观看影片的时候,我们接受到的是作者从生活中感受到的,经过文字或图像的组织、构造后所反映出的作者的感受,这类或静止或平面的表达方式,缺少了真正走入生活时所能感受到的动感和立体感,给人视觉和心灵上的冲击与震撼在无形中就大大减弱了。就如同黄庭坚通过感受船工撑篙橹桨的力与美有了深深的震撼,这才有了灵感,突破苏轼原有的格局。我们只有在感受到了来自生活中直接的冲击与震撼后,才有创新的源泉与动力。 
  写文章亦是同样的道理。司马迁在年轻之时四处游历,考察古代圣贤的历史遗迹,近距离接触让他获得了一次次内心的震动。他走过韩信为母亲营建的墓地,敬佩韩信不凡志愿;他走过垓下古战场,为项羽的英雄末路而扼腕叹息。这些赞叹、悲叹使太史公笔下有奇气。而
司马迁自身遭受的冤屈,那些苦闷、煎熬,更成为《史记》的精神来源。《史记》成为史家之绝唱,就因为它不是前代书本的简单相加,而是融入了自己生活的悲喜感悟。而我们的写作,只是对着稿纸生编硬凑,甚至于囫囵背下优秀作文选中的事例或描写。我们并没有真正被那些事例中的人物吸引和感染,写出的文字自然难以精准丰满。我们的文章里充斥着前人感叹过的风花雪月。但我们可曾体会过风花雪月究竟是值得欣羡还是值得哀伤? 
  我们下次提起笔时应该想一想:我们是在记录此时此刻的生活随想,还是复制出又一篇矫揉造作?走进生活吧,从生活中寻得你最初始最本真的美。 
  
【评点】改作入题更为简明,在模仿必将失败的部分减省了笔墨,用较大篇幅剖析了“美好从生活中来”的道理。这样的安排突出了材料的关键点,增加了文章的深度。文章后半以写作为例进一步阐述论点的段落比前作更有条理,先用司马迁作为正面例证,后反思“我们的写作”,把全文讨论的道理落到了生活的实处。结尾处用问句提出正确的写作观,既是总结上段关于写作的讨论,又回扣了文题,比前作单纯重复观点更为真切自然。 
【美文赏读】   再坚持一下,十年后的你会很幸福
(作者:赵文子,大学毕业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现就职于维多利亚大学学生联络中心,担任学生联络员。) 
  现在距离我进高中读书的时候已经差不多有十年,但是回忆起高中生活的片段,却仿佛还在昨天。偶尔会有好友在网上发信息让我帮忙开导一下他们正在读高中的弟弟或者妹妹,我总是故作轻松地对他们说,不过是一场高考而已。 
  只是当时的我们,没有谁可以举重若轻地说出这句话。 
  我经历过两次高考。第一次考了西藏自治区文科第二名,本来可以去梦寐以求的北大,但是由于户籍原因,我的高考成绩作废并且被取消录取资格。带着失落的心情,我浑浑噩噩地从拉萨回到家乡,重新复习,为第二年的高考做准备。 
  可是在复读的这一年,我的心态十分糟糕,熬夜,浮躁,急功近利,情绪波动大。现在都可以清晰地回忆起第二次高考后的心情,考完最后一科我就已经知道,根本不可能去理想中的大学了。那天晚上,我把自己关在宿舍里,哭得伤心欲绝。窗外是学校的篮球场,人们打篮球的声音陪了我一整夜。那时只觉得,这个世界我说不要就不要了。 
  后来成绩公布,果然不出所料,我只能读二本。 
  我的初中、高中同学都很优秀,大多数人聚集在国内的名牌高校。于是,在后来一次次的
精英同学会中,我反复回想起这两次高考失败的经历,几近一蹶不振。我一度认为,我的梦想被现实碾得支离破碎,再也不能复原。 
  现在回忆起过往,不得不承认那一切不过是被我脆弱的主观承受力无限夸大的事实罢了。直至很久之后我才明白,如果我无法从失败中站起来,永远跪在地上祈求命运的怜悯,并且期待永无可能的时间倒流,那才是人生中最不可挽回的失败。 
  在高中,你可能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挫折和磨难,可能是和昔日好友反目,可能是遇到了极品班主任的刁难,可能再怎么努力成绩也上不去,甚至是其他一些难以启齿的经历。但只要你能够坚持下来,你之后的人生就会像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像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像湍急的河流汇成了湖——终有一天,你会成为一个最闪耀的自己。 
  我庆幸自己能够在大学的时候幡然醒悟,庆幸自己还能够从低谷中爬起。 
  当年看基努·里维斯主演的《云中漫步》时,我对国外葡萄庄园的生活憧憬得一塌糊涂。而当年的我从未想到,在我二十四岁的时候,我会顺利来到墨尔本留学,而且得到去墨尔本乡下一个葡萄酒厂实习的机会。在面试时,老板Becky问我为什么想来酒厂,而且是在乡下工作。我告诉她因为我在十五岁的时候看过一部叫《云中漫步》的电影,让我对葡萄庄园的生活憧憬不已。 
  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现在的我实现了许多从来不敢想象的梦想,认识了许多以前只能仰望的人。曾经喜欢过的,现在觉得不过如此;曾经遥不可及的,现在感到无比寻常。如果可以穿越回到过去,我只想告诉自己,再坚持一下,就坚持一下,因为十年后的你会很幸福。
              善举不亏,行之则远
这是较早前的事情:南京市有一位叫沈现台的环卫工人,曾经捡到一百七十多个钱包归还失主,还曾多次为生病的陌生孩子捐款。不曾想,做了那么多的好事不仅没有得到周围人的夸奖,反遭调侃:你不是整天做好事吗,怎么连个奖状也没有?人家做好事都有奖励,你这好事做得莫名其妙。沈现台心灵受到的刺激可想而知,于是给新闻媒体发去短信,希望得到一本政府颁发的荣誉证书。 
  这件事值得品味,做好事、行善举应不应该得到某种荣誉或奖励?在沈现台看来,奖励不奖励并不重要黄庭坚砥柱铭——如果行善只图奖励和荣誉,那么就不会等到这一天才说话。但他周围的人对他做了那么多善事却不曾有任何表彰和奖励感到不理解——好人不能总是隐姓埋名、默默无闻、没有回报。 
  那么,可以认为沈周围的人过于现实,思想觉悟不够高吗?愚以为不可武断作结论。几乎
在沈这件事发生的同时,一项社会调查显示,有72.1%的国人认为应当给善行以合理的回报或表彰。可见,给善行以回报,是大多数人的价值取向。这个价值取向不仅与现阶段社会的物质利益原则不矛盾,就是任何社会条件下也都应当如此,让一个人永远地付出却不予一丝褒奖和回报是不符合常伦的。 
  亚当·斯密有一句名言:我们的晚餐并非来自屠宰商、酿酒师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来自对自身利益的关切。做无名英雄可以是人们的自觉选择,也为我们所敬仰,但这不能是对所有人的要求。道德与金钱、善举与名誉、奉献与回报不仅不是水火不容的对立物,而且可以互补。合理的奖励和表彰既能使行善者的热情得到鼓励,也使得善举被宣扬、被推崇,让一个善举衍生出更多的善举,让一个好人带出更多的好人。正可谓:善者不亏,行之则远。 
  徒手接坠童的最美妈妈吴菊萍,事迹被广为宣传后,其所在公司奖励她二十万元。用一些人的习惯思维来解读,这二十万元似乎应当捐助给福利院、残疾人、贫困山区学校什么的才合适。可吴菊萍并没有这样选择,面对记者,她的回答是,父母身体不好,住房要还贷款,还要抚育孩子,这笔钱我自己要留着用。她话语甫出,赢得了绝大多数网民的认同。为什么?因为这样的选择一样很善良。我们不能要求奉献者永远地奉献,要让行善者得到应有的善报。 
  善举需要滋养,滋养它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荣誉、奖励和补偿。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讲过这个道理,他说:见义不为,无勇也。同时反对盲目行善取义的做法。子贡在国外赎回一个鲁国的奴隶,却不按鲁国法律规定领取国家补偿,孔子批评他说:夫圣人之举事,可以移风易俗,而教导可施于百姓,非独适己之行也。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多,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意思是,如果大家都学你这样,那就会有很多人做不到,鲁国设法赎回在国外的奴隶这一计划也就落空了。相反,一次子路救起一名落水者,落水者谢他一头牛,子路接受了,孔子很高兴,说,鲁国这种见义勇为者日后就会多起来。这可以认为是行之以善与善得以行的辩证法。 
  行善而不图回报,这是一种至高的个人境界,但作为社会、当政者、受惠者则不能忽视奖励和报偿。不仅如此,古人甚至还主张奖励要快,一有小善,不终朝而赏随之使人速得为善之利。因为这样人们皆将鼓舞奔走,日夜惟善之归矣。相反,一个社会如果总让好人流血又流泪,那么,善行就会踯躅,就会徘徊,就会止步。一个让善行成为稀缺资源的社会是多么的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