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节介绍深思的意思
一、上巳节的形成 上巳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俗称三月三。 “巳”是地支中 的干位。过去纪年纪月纪日用六十花甲,即以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 辛壬癸”十字与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 十二字轮番搭配, 以数学组合方式组成六十个组合形式来记日记年。 “上巳”就是三月 中第一个出现“巳”的日子,因此叫“上巳” 。
“上巳”最早出现在汉初的文献。 《周礼》郑玄注:“岁时祓除, 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 。据记载,春秋时期上巳节已在流行。由 于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每年都是不同的, 所以到魏晋时便以固定的三 月初三来代替上旬巳日。过去,在这一天,满朝文武百官有集体休假 的;皇帝经常用这个日子来宴请新科进士。人们要到野外郊游踏青。 青年男女在这一天得到了彻底的解放, 可以不受礼教约束, 行我所行, 爱我所爱,自由交往。在郊外水滨荡秋千,放风筝,观风景,青年男 女对歌抒怀,各行其乐。到唐代,这种风气还一直流传着,甚至连皇 家戒备森严的宫廷也敞开了大门,让嫔妃宫女到郊外欢度一日。
上巳日原指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 三国魏以后就固定在每年的 三月三这一天了。旧俗以此日临水沐浴以祓除不祥,名为修禊,到后 来逐渐演变成一个到水边饮宴、郊游踏青的节日。英语语法时态>最狠的真心话
唐人对上巳节非常重视,将其与晦日(后改为中和节) 、重阳节 并称为三节令,皇帝赐钱百僚,让他们选胜观赏,进行宴乐。这更促 进了上巳日节俗活动的发展,每至此日,长安市民就纷纷走出家门, 涌向水边草地,修禊以外尽情地游赏。殷尧藩《上巳赠都上人》诗就 写出了这种热闹的景象: “三月初三日,千家与万家。蝶飞秦地草, 莺入汉宫花。鞍马皆争丽,笙歌尽斗奢。 ”唐彦谦《上巳寄韩八》也
说:“上巳接寒食,莺花寥落晨。微微泼火雨,草草踏青人。
胡雪岩简介二、上巳节的典故
(一)“曲水流觞”
水和九年( 353)三月初三上已日,晋代有名的大书法家、会稽 内史王羲之偕亲朋谢安、孙绰等 42 人,在兰亭修禊后,举行饮酒赋 诗的“曲水流觞”活动,引为千古佳话。这一儒风雅俗,一直留传至 今。当时,王羲之等在举行修禊祭祀仪式后,在兰亭清溪两旁席地而 坐,将盛了酒的觞放在溪中,由上游浮水徐徐而下,经过弯弯曲曲的 溪流,觞在谁的面前打转或停下,谁就即兴赋诗并饮酒。据史载,在 这次游戏中,有十一人各成诗两篇,十五
人各成诗一篇,十六人作不 出诗,各罚酒三觥。王羲之将大家的诗集起来,用蚕茧纸,鼠须笔挥 毫作序,乘兴而书,写了举世闻名的《兰亭集序》 ,被后人誉为“天 下第一行书”,王羲之也因之被人尊为“书圣” 。
(二)黎族“孚念孚”的传说
据说很久以前, 七指岭地区遇到罕见的大旱,人们度日如年。一 天清早,一个名叫亚银的年青人告诉大家,说他梦见一只百灵鸟,要 想摆脱这场灾难,必须爬上五指山的顶峰,吹起鼻箫诱捕它。亚银自 告奋勇地登上五指山顶峰, 他在山顶上吹起他心爱的鼻箫。 一直吹了 三天三夜,一只百灵鸟才从幽谷中飞来,亚银赶忙追捕,他追过一座 山岗,最后亚银定神一看,百灵鸟变成了一位非常漂亮的黎族姑娘。 姑娘答应跟亚银到人间解救灾难。 旱灾解除后,未想到却触怒了峒主。 他派家丁把百灵姑娘捉去,这时亚银赶来,他俩躲进一个山峒里,峒 主命令家丁用火烧到山洞时忽然乌云滚滚、雷声大作、石裂山崩,把 万恶的峒主和他的家丁全压死了。 亚银和百灵姑娘变成一对鸟儿, 飞 上天空,乡亲们闻讯赶来,目送他们,激动地跳起舞唱起歌,祝他们 美满幸福。 这一天正是农历三月初三, 从此这一天便成了黎家的一个 传统节日。
为了庆祝三月三,准备工作要提前半个月进行。男子上山狩猎, 把所获猎物腌好封存; 妇女在家舂米和做粽粑; 青年男女准备漂亮的 服饰和定情的礼物。猎物和粽粑作为祭品,用以祭礼堂里的祖先,若 出猎无所获,则杀鸡代替,祭祀由氏族老人主祭。
节日那天,黎族人民集合在一起,预祝 "山兰 " (山地旱稻)、狩 猎双丰收。 老人们携带腌好的山味和酿好的糯米酒, 来到村中最享众 望的老人家里,席地围坐,在芭蕉叶和木瓜叶上痛饮。
(三)隋炀帝水饰流觞 据《太平广记》载,每年三月上旬巳日,隋炀帝会臣于曲水池滨, 饮宴以观水饰。所谓“水饰”乃是指用木头雕刻而成的各种雕像,以 历史上著名的河水神异故事为题材,比如神龟负八卦出河以授伏羲, 黄龙负图出河以授黄帝,丹甲灵龟衔书出洛水以授苍颉,凤凰负图、 赤龙载图出河并授尧,龙马衔甲文出河授舜。舜与百工聚而歌,有 人面鱼身且雪白而细之神鱼从水中跃出, 捧河图授禹, 其后盘旋舞蹈 入河;禹治水,应龙以尾画地,凿龙门;禹过江,黄龙负舟,玄夷苍 水使者授禹山海经; 周始祖姜塬于河滨履大人迹, 弃后稷于寒冰之上, 鸟用羽翼护而暖之;周武王渡河,赤文白鱼跃入王舟。穆天子觞西 王母于瑶池之上,秦始皇入海见海神巨鱼,汉武帝泛楼船于昆明池,
屈原自沉汨罗水,孔子春日浴于沂,周处斩蛟,女子秋胡妻赴水,许 由洗耳,庄惠观鱼,巨灵开山,长鲸吞舟等等,总 72 势,构成一个 连环画系列,是中国古代水文化的精华。 “皆刻木为之,或乘舟,或 乘山,或乘平川,或乘磐石,或乘宫殿。 ”其人物长 2 尺以上,衣装 齐整,栩栩如生,而杂以禽兽鱼虫之类,皆可运动自如,逼真自然。
这些水饰布列在曲江池内,随水而周行,中间伴以伎船 12 艘。伎船 长一丈,阔六尺,每条船上都排放有一个雕刻人物组成的乐舞分队, “木人奏音声, 击磬、撞钟、弹筝、鼓瑟皆得成曲, 及为百戏, 跳剑、 舞轮、升竿、掷绳皆如生无异” 。伎船与水饰皆装扮得富丽堂皇,放 在曲池的岸边,可以环池自动依次而行,其本身又变幻多端,奇异出 于言表,而这些都是以特殊的水力机械进行推动的。
隋炀帝君臣团坐曲池之周, 除了观赏优美奇妙的水饰, 聆听伎航 的悦耳音乐外,还有爽口的美酒由机械木人送来,供其口腹之欲,这 就从各种感官上让赏玩者达到了生理的享受与心理的满足。 做长 8 昆明公积金尺 的小舸子船七艘,周环其池,向观赏者敬酒。船上有小木人 5 个,各 长 2 尺,一人立于船头端着酒杯,一人立其旁捧着盛酒之钵,一人在 船后撑船掌握方向, 二个人在中央摇动双浆。 侍宴宾客落座于曲池回 曲之处,行酒小船循岸而行,
行速超过水饰,一般是水饰绕池一周, 酒船要绕池正好三周,即酒船速度三倍于水饰,敬酒三巡,而且同时 停止,不差分毫。 酒船到了座客之处即自行停住,擎酒木人于船头伸 手把酒杯敬送给客人,宾客取酒一饮而尽,然后把酒杯交还给木人。 木人接杯后, 转身向持酒钵之人要来酒勺, 用勺子从钵中打酒重新斟 满酒杯,并把勺子交还。其后小船按程序自动地前进,每到坐有宾客 之回曲处,皆如前法敬酒、 斟酒。这些都是在曲池岸边或水中船上安 有机关,才能达到的神奇境界。烤韭菜的做法
这种环绕曲池, 边饮自来之酒,边欣赏水中雕刻,享受机械人乐 舞的曲水流觞的神奇工程是由黄衮设计和制造出来的。 隋炀帝对此特 感兴趣,欣赏之余仍不忘命学士杜宝撰《水饰图经》 ,用文字把水饰 故事描绘出来,命画工把各种水饰图示出来,以留存于世。可惜《水 饰图经》原文及绘画我们没有到,可能已经遗失不存,只留下了一 个概要记载,让人感慨不已。这也给我们复原水饰留下了遗憾,同时 又让我们多了一份想象的空间, 历史文化残缺的美, 可以用我们的头 脑和心灵去感悟、去补充。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