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堂师生互动问卷调研分析报告
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1)
二、文献综述 (2)
(一)国外相关研究 (2)
(二)国内相关研究 (3)
三、研究对象及方法 (5)
(一)研究对象 (5)
(二)研究方法 (5)
四、调查结果 (6)
(一)小学英语课堂提问中的师生互动 (6)
1.课堂提问对象的选择 (6)
2.课堂提问次数 (7)
3.课堂提问的问题类型 (8)
(二)小学英语课堂讨论中的师生互动 (9)
1.课堂讨论的频率 (9)
2.课程讨论中师生的状态 (9)
3.课程讨论的反馈形式 (10)
(三)小学英语课堂讲述中的师生互动 (10)
1.教师的教授时间 (10)
2.教师采用的讲解方式 (11)
(四)小学英语课堂师生情感互动 (11)
1.言语情感互动 (11)
2.非言语情感互动 (12)
(五)学生对待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的态度 (13)
1.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意愿 (13)
2.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影响 (13)
(五)结果分析 (13)
(一)教师层面 (14)
1.师生互动机会不平等 (14)
2.师生互动主体地位不平衡 (14)
3.师生互动问题过于简单化 (15)
4.师生互动方式单一,带有形式化 (15)
5.师生互动缺乏非言语情感互动 (15)
(二)学生层面 (16)
1.学生缺乏学习动机与兴趣 (16)
2.学生对待英语不够重视 (16)
六、对策与建议 (16)
(一)教师层面 (16)
1.转变教师观念,关注学生主体地位 (16)
2.丰富专业知识,加强教师专业能力 (17)
3.创设有效提问,提升小组讨论质量 (17)
4.设计多种互动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8)
5.适当增加激励性语言,提倡多元化评价 (18)
6.优化非言语互动行为,重视师生情感交流 (19)
(二)学校层面 (19)
1.控制班级规模,合理控制学生数量 (19)
2.组织英语活动,提高学生重视程度 (19)
参考文献 (20)
附录1 (21)
附录2 (24)
小学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现状调查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年》对教学过程进行了新的阐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递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由此可见,课堂师生互动作为教师
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对学生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要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教师应合理地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堂互动,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为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乃至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自新课改以来,英语学科也被列为小学阶段的必修课程。因此,英语学习对学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基本的听说能力,提升小学生对于英语的操纵性和实践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小学生英语课堂教学中提供符合学生心理且高效的师生互动。
课堂师生互动即发生于课堂教学情境中,教师和学生之间以语言、非语言的方式围绕所设定的教学目标展开交流、对话及情感交流的动态过程。良好的师生互动不仅对学生学习成绩、价值观的“养成”有促进作用,同时也会影响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特别是小学生,这个时期是学生可塑性最强,也是接受教育的最佳时期。对于课堂教学,他们更喜欢有参与性、趣味性强的课堂,这就要求教师要设计高效的师生互动。通过对许昌市某小学实际的课堂观察,目前小学英语英语课堂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重复机械的操练、忽视学生主体性、教师在主控课堂、课堂师生互动机会不均等、课堂师生互动方式单一化等,这些问题实则不利于学生知识掌握和健康发展。
为了改变师生互动现状的不足,培养和谐的师生互动关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本文通过走进许昌市某小学,立足于真实课堂教学,了解当前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结合相关的师生互动
小学英语论文
理论,希望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同时,通过对小学两位英语老师的访谈,从实践层面提高教师对课堂师生互动的重视程度,为今后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进行师生互动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
国外师生互动的萌芽可以追溯到苏格拉底所推崇的——产婆术,随后从心理学、社会学、和教育社会学的角度深度展开研究。
关于师生互动研究类型。国外学者依据不同标准分为不同类别。学者Van Lier根据课堂师生互动话题与互动的多少分为四个级别:第一是小范围的交谈,即教师提供的话题和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都比较少;第二是讲解题目,即话题多、但与学生互动活动少;第三是访谈,即话题和活动都比较多;第四是重复性操练,即话题单一、但开展活动较多的互动。学者埃利斯以互动的不同目的为切入点,提出了五种类型的互动。即以讲授重点为目的、以传递知识为重点、以组织教学活动为重点、以知识理论为重点和以社会发展为目的。英国学者艾雪黎等人按照课堂教学的分类把师生互动分为三种类型,即教师中心、学生中心、知识中心。教师中心即教师作为绝对的控制和支配;学生中心即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平等合作的身份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教学过程比较民主;知识中心即把师生互动看作是一种为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比较系统的科学知识,带有很强的目的性。
关于影响课堂师生互动的因素。师生互动影响因素具有复杂性。首先,教师风格会影响师生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是选择采用鼓励式教学方法还是惩罚式教学方法,决定着师生关系是积极和谐或是消极对抗。其次,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方式也是一个方面,即教师是否经常与学生互动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心中所想,互动过程是否积极。除此之外,教学大纲、教学方法、课堂氛围、输入机会、输出机会、接纳方面也会影响到师生互动。有相关研究表明女生与教师的关系会更加融洽和紧密,因此学生的性别因素对于师生互动也有影响。
关于影响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的因素,学者迈其认为,“师生互动不仅对当下课堂会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学生的文化适应程度、学习满意程度、学业成绩和辍学率”;可尼尔通过实验证明了班级规模的大小也会影响师生互动的有效性,相
比于大班,小班互动的效率更高;学者海尔斯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对小学生学业成绩有直接的影响。
关于课堂师生互动言语行为。以弗兰德斯提倡“互动分析系统”(简称FIAS)最为出名,提出课堂上师生的言语行为占去三分之二,所以教师要把握并运用好师生语言行为。教师的言语行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清晰度。希勒等人的研究表明,教师课堂中讲解的清晰度与教学效果和学生成绩呈现正相关。2.动听度。即教师语言是否具有感染性。3.严密度。教师言语要具有严密性和逻辑性,才会适于学生学习与发展。4.条理性。教师言语的条理性越好,学生学习效果越佳。
关于课堂师生互动非言语行为。也会对教学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伯德惠斯代尔提出在两人进行互动时,绝大部分的社会意义是通过非言语符号传递的。艾伯特.梅热比提出要想促进师生关系的相互理解,就要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合适的语调、恰当的表情变化和语言的指导,所以互动中的非言语行为同样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关于非言语行为的分类以心理学家K.W.Back的分法更为出名,他将非言语行为分为无声的动姿、静姿,有声的辅助语言、类语言。此外,霍尔还提出了人际空间的距离对于人际交往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二)国内相关研究
关于概念界定。我国学者认为互动即需要两个或多个主体借助于言语和非言语的交流,促进人与人之间交互作用和互相影响的过程。课堂师生互动即发生在课堂教育教学情境下,师生之间之间相互交流、对话及其相关的具有促进性或抑制性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英语课堂师生互动即发生在英语课堂教学情境下,充分考虑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心理特点,在平等的基础上,采用符合英语教学的方法与学生展开积极交流的过程。
关于师生互动的类型。我国学者对此有不同的分类。吴康宁根据师生互动行为将师生互动划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分为师生互动、师组互动、师班互动。第二种是分为控制-服从型、控制-反控制型、相互协商型。马维娜从社会学研究角度划分了六种不同的大学课堂师生互动类型,分别为互不干涉型、对话应答
型、相互协作型、共同争辩型、适当筛选型、和求异创新型。程晓樵等人从社会学角度将教师课堂上的言语行为分为:提问、答复、要求、评价和其他五个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