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语文教案《相信未来》思路设计
语文教案《信任将来》思路设计 篇1
一、教学目标:
1、学习体会本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
2、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体会本诗的韵味。
3、培育新诗鉴赏实力
二、预习:
1、 强记字音:
灰烬( ) 依偎( ) 摇曳( ) 睫( )毛 瞳( )孔 惆怅( ) 轻视( ) 脊( )骨 给( )予 不屈不挠( )
2、 辨音辨形:
摇曳( )—拽( )拉 睫( )毛—捷( )报 给( )予—给( )以 瞳( )孔—潼( )关 撞( )击—经幢( ) 惆( )怅—稠( )密—未雨绸( )缪—鸟声啁啾( )
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要求:明确每节的主要意思结构脉络
明确:课文基本结构:
1—2节:
第3节:
第4节:
第5节:
第6节:
第7节:
四、分析鉴赏,把握主旨
(一)揣摩语言:
问题:细致阅读1、2、5、6、四节,一作者所用到的诗歌意象,并体会这些意象所表达的意思。
明确:
第1节: 蜘蛛网—— 炉台——
灰烬的余烟—— 漂亮的雪花——
第2节: 紫葡萄—— 深秋的露水——
鲜花—— 凝露的枯藤——
第4节: 腐烂的皮肉——
第5节: 脊骨——
2.比方的用法:
问题:分析第三节前三句的精妙之处和所表达的意思。
明确: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涯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暖和美丽的笔杆
(二)表现形式
本诗在表现形式上的一大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明确:
语文教案《信任将来》思路设计 篇2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朗读体悟,寻意象,品尝意境。
相信未来诗歌 2.通过诵读,把握意象,体会本诗的情感。
3.了解作者面对残酷的现实,始终不渝的酷爱祖国、信任将来的爱国情怀,培育学生坚韧自信、战胜挫折的主动人生看法。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揣摩诗歌语言,赏析诗歌丰富含蓄的意象。
2.难点:体会诗歌深厚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品读赏析法、探讨法。
四、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激趣导入
有一首诗写于1968年,其次年,江青读过这首诗后说:“这是一首灰的诗。”这首诗就是《信任将来》,作者是食指,原名郭路生。紧接着向学生介绍作者,同时交代清晰诗歌的写作背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学生齐声诵读诗歌,给诗歌断句,标出重读字词,并且明确诗歌总体结构。诗人从我怎样信任将来到为什么信任将来,最终呼吁人们信任将来。这是整体感知的第一步,通过自己的诵读体验。
2.老师播放示范朗读音频文件,留意朗读者节奏、语气、语调的改变,从而体会诗人当时的特别情感。
(三)再次朗读,深化体会
1.在整体把握诗歌感情的基础上,我将从诗歌的详细意象入手,让学生探讨意象的运用,激励学生自主探究,从而创设一个融洽的课堂学习氛围。
详细来说就是明确:
第1节中的蜘蛛网、炉台、余烟、灰烬、漂亮的雪花这项意象代表的含义,学生可以从中看到荒芜、穷困和艰难,诗人从艰难生活中升起了信任将来的信念。
在第2节中学生要把握紫葡萄、深秋的露水、鲜花、凝露的枯藤这些意象,从生命由簇新至黯淡、从热忱到失意、从饱满到枯竭的过程,了解诗人从人生的苦难升起了信任将来的信念。
2.接着请学生细致朗读第3节,此时老师指导学生朗读时要留意合理断句。因为不同的读法会有不同的理解,而且特殊留意这里运用比方修辞。老师针对排浪,大海、曙光详细分析它们与手指、手掌、曙光之间的联系。学生通过详细研习能了解这是诗人由真实内心升起的信任将来的信念。
3.在接下来的4-6节朗读中,老师同样要求学生从意象的把握上来理解为什么要“信任将来”,从腐烂的皮肉、脊骨这些意象来看清人们内心深处对将来的共同信念。第4节视角“我”到“她”,她是将来,从将来的角度看,现在就成为了历史,历史不行抹去,将来将会做公正的评价,正因为不屈的信念和探究的精神,所以我着急地等待着评定。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