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瓶装新酒 杨柳发新枝
作者:沈烨
来源:《新课程·中学》2019年第09期
作者:沈烨
来源:《新课程·中学》2019年第09期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是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基本理念。而如何在教学中实践理念成了我探究新课程过程中的又一个疑虑。
案例:
安徒生的名作《皇帝的新装》属于传统科目,但它出现在新的课程标准与理念统摄的新教材上,教学设计是否该有一点新的突破呢?为此,笔者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作了以下尝试。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一、前提准备
在向老教师多次请教、反复斟酌构思的情况下,我定下了几个有助于课堂教学的环节点。
2.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认识统治阶级腐朽虚伪的真实本质,为此布置下述评析题:你认为故事中的哪个人物最值得欣赏,哪些人物你是持反对否定态度的?为什么?请说说理由。
3.进行分组讨论,通过情景的再现表演,让学生充分感悟童话的内涵本质。
二、进入角
导入课文之后,我首先要求学生快速默读课文,设计以“新装”为核心词,在其前面配上一个动词,从而对本文内容进行准确、简练的概括。然后再分组合作探究,出与“新装”有关的人,将其分类(分类的依据是看他们与“新装”有无直接的关系)。最后再从文中出与这些人有关的细节,概括他们的特点,这个过程大约用了20分钟的时间。
同学们通过自主思考、合作讨论、小组发言,最后形成了对文本内容、人物的概括(即板书):
由于整个板书是老师在学生自主思考、合作讨论探究的基础上協助他们完成的,特别是五个字(爱、做、看、穿、展)就将整个文本内容囊括了,还将所有的人分成了两类(当局者、旁观者),从而使大家一目了然。课后,学生都反映印象特别深。在“整个把握”这个环节上我也达到了快、准、省的目的,同时也为学生语言概括能力的训练提供了一次很好的机会。
分角朗读、表演则是加强对课文理解的另一种手段和方法。因为课文内容较长,学生都觉得读起来费时、费力,如何解决?于是我利用通篇有极为精彩对话的有利条件,决定用表演的方法来提高大家的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表演之前,要求小组间认真思考角的内在心理,从而用自己的声音把人物性格表现出来。最后对表演优秀的小组施以物质奖励,并要求他们承担学校文艺会演的演出创意指导工作,代表班集体参加学校比赛。
三、教学目标的确定及教学活动设计
(一)主题方面
教学主题方面的目标确定和设计是教学实践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我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学生以质疑的心理站在骗子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并让学生从骗子的角度对看新装的过程进行分析和解读,这样学生便能够通过自身所传达的骗子语气、神态而了解当时骗子的心理活动,从而加深对骗子内心活动的理解。当学生从亲身实践中悟出作者这一描写的原因,便能够进一步深化其对课文内容中所蕴含的讽刺性。
除此之外,我还对文章内容的解说扩展到了“人性的弱点”方面,通过这一主体目标的确定去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从而将“非指示性”的教学设计融入课堂中,学生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学习《皇帝的新装》能够充分发挥其自身的想象力,从而给学生预留出独立思考的机会,让学生更能体会故事深刻凝重的主题。
(二)艺术手法方面
在教学目标的确定和活动设计方面,我主要采用了两大类,即表现手法和语言艺术。
在手法表现类中主要对学生的个人想象力进行培养和引导,让学生能够独立思考文章内容,并独立形成个人的观点和看法。当故事情节出现疑点,就引导学生对接下来可能发生的
内容进行猜测和质疑,从而让故事能够呈现出多种发展主线,并以此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感悟深度。如在读书中的内容,我让学生对皇帝新装的结尾进行独立编写,让学生从自己的想象中去猜测故事结尾,通过书写结局的方法来深化学生的感悟。例如:“同学们,故事中的皇帝穿着‘新装’到街上行走被一个小孩子拆穿,但如果拆穿他的不是小孩子,而是一个大人,会有什么不一样的结局吗?”
语言艺术也是我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主要涉及的内容,主要通过语言本身分析人物的心理活动。在授课过程中,我先让学生分析一个问题,即这个故事能够成功上演的原因在于什么?其能够成功上演得益于哪些因素?学生以我的问题为主线进行思考,即这个荒唐的闹剧上演因素有哪些,并从这些因素中分析语言寻理由支撑。接下来,我还从文章中寻出几句带有“都”字的句子让学生分析,学生在分析中便开始体会故事主题,从而带领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品味。
四、教学策略的应用
由于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理解方向和理解角度存在差异,进而在皇帝的新装教学中也难以全面实现传道、授业和解惑。因此,我从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和比较教学法三个方
面实施教学,从而确保班级全体学生能够同步掌握文章主题,并以此保证教学效果。
(一)情境教学法的应用
“触景生情”能够让学生更深刻地领悟文章内容,因而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对皇帝的新装进行教学,让学生在相应的场景中感受当时的场面,加强学生的理解和感悟。情境教学法可与角扮演相结合,为了能够让学生切实感受当时的情境,我将学生分成几类相应的角,有的学生扮演大臣;有的学生扮演百姓和小孩;再安排两个学生扮演骗子。通过人物的设定和安排完成后,让学生按照文章内容进行表演,每个学生在表演中都能从自身所扮演角的角度去分析故事中人物当时内心的活动,当情境表演结束后,我还让不同角的学生彼此交流,让学生了解不同角当时的内心活动是怎样的。如此一来,学生不仅能够在身临其境的情境中产生深刻的感悟,还能在彼此交流和沟通中强化各自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强化和提升。
(二)问题教学法的应用
新课程改革要求全面提升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为了迎合新课改的这一教学要求,我在
课堂上主要对学生进行引导,而没有一味地帮助学生分析文章内容,并在课上给学生预留出了充足的时间去独立思考和交流。为了能够让学生从正确的角度去分析问题,我借助问题教学法将教材知识点展现出来,将问题贯穿于整个教学始终,通过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不仅能够让学生沿着正确的思考方向进行独立探索,还能彰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比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前,我先让学生以“一个……的皇帝”为课文拟定一个题目,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纷纷提出了自己拟定的题目,从而激发学生独自思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接着,我抛出了第二个问题:“这篇文章是由什么展开的?”紧接着带领学生分析皇帝上当的原因,从而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恰到好处地控制住了教学节奏。
(三)比较教学法的应用
比较教学法是现代语文教育中常见的手法,其高效、直观的特点也更适用于青少年和儿童的学习方法。但是,比较教学法也分很多种,我在《皇帝的新装》教学中则直接将故事的角心理活动和语言描写方面进行了比较,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故事中人物口是心非的特点。学生在比较分析中能够直观地领悟到人物自欺欺人的特性,进而了解这一文章中人物虚伪的主题。在比较教学法的应用中,我主要对文中老大臣、官员和皇帝三者的言行举止进行
了比较,学生在比较中除了发现他们看新装的心理活动不同外,还对不同人物身份所表现出不同的心理活动差异产生深刻的感悟,从而让学生分析问题的时候头脑更加清晰,并以此更加细致地了解每个人物当时内心的波澜。
五、回顾反思
教学《皇帝的新装》之前,说老实话,课程标准虽然读了好几遍,自己也是努力地按照课程的精神和理念去设计构思的,但没有经过教学实践的检验,心中总是忐忑不安。教下来之后,再读课程标准,然后反思自己的教学,心中底气就逐渐厚实。
(一)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兼顾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两个维度
记得第一次执教《皇帝的新装》,那时對内容的概括过于保守,费时、费力不说,还显得繁琐,吃力不讨好。现在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课文,主要是想一方面养成学生默读的习惯,使之达到课标中要求的“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的要求;另一方面,要求学生给“新装”配上动词,是想训练他们获取课标中提到的“在通读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的能力。而这次课堂训练给我以后的“长文短教”教学方式开了个好头。
(二)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贯穿始终
对课文内容的把握,主要是由学生自主阅读,完成对课文的初步感知,独立思考后再合作探究,寻一个能被大家所共同接受的结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一方法步骤侧重学生的自主阅读,个人感知。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果能运用到位,就能给语文课堂注入活力,能较好地摆正师生之间平等、合作的关系,营造和谐、民主、宽松的课堂气氛。对部分学困生来说,亦可消除他们紧张、恐惧的心理,而从老师的角度来说,对“合作”的追求,更要从团队精神的深层次上努力,这一能力的培养实际是培养学生的情商,对他们将来走向社会、立足社会、生存都十分重要。所以我尝试着走“合作”之路并希望它是“一条洒满阳光的路”。
六、结语感悟
回顾一下《皇帝的新装》的教学实践,内心感触颇深:首先,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而语文课文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形象个体。一味地讲、思、做,是不符合学生和新课标下的语文特点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有必要引入一些活动,让那些生命个体、形象个体的活力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表现。其次,文本阅读是个体体验的一个过程。让学生在渗透自主
、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尝试“先学后教”的效果的确显著。但老师的角定位一定要清晰,在我的课堂上有很多次因为不忍心打断他们的讨论而延误了其他内容。很多次因为无法切准学生的兴趣点,激发不起他们的课堂情绪,从而使我不能自如地驾驭课堂。所以,我这个主导的地位更需巩固,给学生的应该是适时点拨,当他们思维困难时给予鼓励帮助,但绝非一手包办。最后,新的实验教材中保留了部分老课文,如何贯彻新课标的精神和理念,让“旧瓶装新酒 杨柳发新枝”是我现在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如何推陈出新,在传统中注入新鲜血液,就需要我吃透教材,全面、深层次地把握好教材文本内容。
以上几点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感悟和探索,我只是一名中学语文教师,资历尚浅,经验不足,在整个课堂组织过程中有时太过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点或偏重形式而忽视了语文角度的分析,这是我在教育过程中最难把握的一点。《皇帝的新装》一课是自己实践新课标理念的又一次尝试,一定还存在许多不足,借此机会恳请同行前辈指点迷津。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