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对联文化探究课题结题报告网络约车
春联是我国传统文化样式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往往是一个时代精神特质的特殊载体。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人们写出的春联,往往有不同的内涵,显示不同的时代精神和民风民情。透过春联,我们不仅可以窥见其所蕴含的时代特征,感受中国社会的变迁和发展,了解中国经济、政治对文化的影响,而且可以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促进民俗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春联也叫“楹联”、“春贴”、“门对”、“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它与其它古代传统文学样式不同,不仅有很高的艺术性,还有无可比拟的实用性和观赏性,随着人民生活的需要及社会形态的变化而赋予新的内涵。从对春联起源的探究和各个不同时期春联所承载的不同民风民情的梳理可知,春联充满着浓厚的民俗彩和时代气息,同时亦是一种民族精神的体现。
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子课题名称
小组成员
活动方法设计
展示方式
春联溯源
ppt链接李婷、梁军、孙晓英、陈学智、杨胜鑫
查阅民间《万历书》,上网:中国民间网、对联网、新浪、搜狐……询问家长等。
根据材料整理成故事,进行交流阅读。
春联中的故事
唐静、吴芳、张志福、马梓茗、陈艳冰、赵清仪
听老人讲故事,查阅民间《万历书》、《台历》、《民间传说故事》,上网调查(用百度、关键词:春(对)联故事或春(对)联传说等)
把调查搜集到的资料重新润、整理,讲给课题组成员听。
春联的格式
    张海龙、刘天成、张涛、张金燕
去农村实地采访、观察,去集市中卖春联的摊点,请教那些卖春联的和买春联的人们。查阅《少儿百科全书》《对联大全》
向课题组成员表演张贴春联,现场说明春联的书写格式。
春联的创作
张永刚、王文婷、于向雪
学习春联的平仄相对的对应方式。
自己尝试创作春联,课题组内评价鉴定。
春联的收集
张婷、陆晓梅
上网、实地拍照、采访老人等。
整理编排收集的内容,在课题组内交流欣赏。
清朗的近义词
冬季吃什么菜第二阶段:课题研究行动
刘海发型男春联溯源研究小组,利用节假日、周末等课余时间,实地走访、询问老人,查阅民间《万历书》,上网检索等方式,追溯春联的来历,并整理成故事的形式。
春联中的故事研究小组,采用听老人讲故事,查阅民间《万历书》、《台历》、《民间传说故事》,上网调查等方式,搜集了大量的素材,精选出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故事共同交流,研究成果颇丰。
春联的格式研究小组,利用放寒假、过年的机会,到农村实地采访、观察,到集市中卖春联的摊点,请教那些卖春联的和买春联的人们,查阅《少儿百科全书》、《对联大全》等方式,整理出对联写作的各类格式和写作要求。
春联的创作研究小组,在前面的交流活动中,学习掌握春联的平仄、对仗、韵律等知识,发挥自己的写作才能,尝试创作春联。
春联的收集研究小组,采用上网、实地拍照、抄录、采访老人等方式,搜集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以及不同属相的经典春联。
第三阶段:课题研究成果汇报交流
售后客服难做吗春联溯源小组介绍: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就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所以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春联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接着又有同学展示了“对联为何叫春联”的资料: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春联中的故事小组精选经典春联故事:苏东被贬黄州后,一居数年。一天傍晚,他和好友佛印和尚泛舟长江,苏轼忽然用手往左岸一指,笑而不语,佛印顺势望去,只见一条黄狗
正在啃骨头,顿有所悟,随将自己手中题有苏东坡诗句的蒲扇抛入水中。两人面面相觑,不禁大笑起来。原来,这是一副哑联。苏轼上联的意思是:狗啃河上(和尚)骨;佛印下联的意思:水流东坡尸(东坡诗)。
春联的格式小组介绍对联的形式:对联有联语和对句之分。联语必须写出来张贴或悬挂,有些还必须配上横额,联语可以用任何书体来书写。上联:第一句,叫出句,也叫出联,
如:门第春常在,下联:第二句,叫对(应)句或应联,如:人家庆有余;横额:也叫横批或横披,如:福星高照。
其贴法有三:
甲式(传统式):上联在右下联在左,横额文字顺序为从右至左。
乙式(常用):上联在左下联在右,横额顺序也是从左至右。
丙式(不常见式):上联在右下联在左,横额顺序却是从左至右。
对联的要求是既要有“对”,又要有“联”,形式上成对成双,彼此相“对”;上下文的内容互相
照应,紧密联系。一幅对联的上联和下联,必须结构完整统一,语言鲜明简练。
上下联字数要相等;上下联词组要相同:即组成上联的各个词组分别是几个字,下联的对应词组也必须分别是几个字。上下联词性要相同:所谓词性,是指词的类别性质,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等。上联的词性和下联的词性,按照词的先后位置,既要相同,又要相对。这种要求,主要是为了用对称的艺术语言,更好地表现思想内容。上下联句法要一致:句法,就是语句构成的方法。一幅对联中,上联是由几个字组成的一共有几个音节的顿读法,下联也必须相同。上下联平仄要相调:对联上下联的表现方法,要注意声律相对,也就是平仄相调。这主要是为了音韵和谐,错落起伏,悦耳动听,铿锵有力。
如:云带钟声穿树去  平仄平平平仄仄
月移塔影过江来  仄平仄仄仄平平
第四阶段:创作阶段
研究性学习实施以“小组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加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的活动中去发现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
春联文化研究小组在经历了调查访问、汇报交流阶段以后,我们又及时提出:我们中学生能不能也创作一些有新意的春联,并把它们书写出来?课题组成员的积极性立即被调动起来。有的同学结合学校生活进行创作;有的同学以新年为题进行创作。如:高矮胖瘦儿童齐聚学习,德智体美各科全面发展。
张婷同学介绍了她所收集的最长的一副对联:
上联: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州,梳襄就风鬟雾鬓。更频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周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下联: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何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第五阶段:研究体会
在研究性学习活动轰轰烈烈的开展中,我们有了宽广、自由的活动空间,有了各方面的进
步,得到了学科课程中无法得到的知识。指导教师在春联文化的研究中,也得到了发展。本次活动中,课题研究小组的主体意识得到了激发。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也培养了教师的探究精神,探究意识。研究性课题的开发和建设,作为新课改的一个闪光点,是史无前例的。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对教师和学生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它要求课题组研究成员关注周边的事物,探究新的事物,设计新的方案,对世界要有强烈的敏感意识和探究精神。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有助于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