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桃花源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桃花源记》教案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反复朗读,把握正确的读音及朗读节奏,梳理常用文言词语与句式,积累文言词语。(重点)
3.品味文章朴素、简练的语言风格,体会陶渊明朴素自然的表达方式。
教学方法:
1.朗读法;2.合作探究法;3.积累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朗读下面两首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王维《桃源行》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七律·登庐山》
以上两首诗都提到了一个共同的地方,那就是“桃花源",东晋诗人陶渊明曾在《桃花源记》中描绘他心中的桃花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这篇课文,去了解他描绘的美好社会,去了解他对人生理想的渴望和追求。
新课教学:
(一)认识作者,了解背景
1.作者档案
陶渊明(约365~427),字元亮,晚年更名潜。自号“五柳先生”,卒后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诗人,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其诗文语言质朴、自然又颇为精练,具有独特的风格。辞赋以《归去来兮辞》最为著名,有《陶渊明集》传世。
2.背景链接
元熙二年(420)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杀害晋恭帝。这些事件使陶渊明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家园,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二)梳理文言词语,疏通文意
1.请根据课文注释疏通文意。
2.积累文章中常见的文言词语和句式。
【一词多义】
(1)寻:寻向所志(动词,寻) 寻病终(副词,随即,不久)
(2)舍:便舍船,从口入(动词,舍弃) 屋舍俨然(名词,房舍)
【通假字】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同“邀",邀请)
【词类活用】
(1)复前行(名词用作状语,向前)
(2)渔人甚异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惊异)
【古今异义】
(1)芳草鲜美[古义:新鲜美好。今义:(菜肴、瓜果等)滋味好。]
(2)妻子邑人(古义:妻子儿女。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
(3)来此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4)无论魏晋(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连词,表现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不会改变。)
(5)未果(古义:实现。今义:果实。)
(6)豁然开朗(古义:开阔敞亮。今义:性格乐观。)
(7)阡陌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指运输事业。)
(8)不足为外人道也(古义:不值得,不必。今义:不充足,不满。)
(9)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古义:邀请。今义:延长,推迟。)
(10)自云先世避秦时乱(古义:说。今义:在空中悬浮的由水滴、冰晶聚集形成的物体。)
(1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古义:沿着,顺着。今义:缘故;缘分。)
(12)得其船,便扶向路(古义:沿着、顺着。今义:用手支持使人、物或自己不倒。)
(13)寻向所志(古义:从前、往昔。今义:方向;对着。)
【特殊句式】
(1)林尽水源(省略句,“尽”后省略介词“于")
(2)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3)说如此(状语后置句,“如此"译为“像这样”,作状语,正常语序是“如此说")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准字音。
夹(jiā)岸 _ 黄发垂髫(ti?o)
便要(yāo)还家 妻子邑(yì)人
遂与外人间(ji?n)隔
此人一一为(wèi)具言所闻
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wèi)外人道也。”
2.读准节奏。
桃花源记小说 以下面句子为例,标示节奏:
(1)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2)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陶渊明采用传统传记文体,灵活的叙事视角,讲述了一位武陵人的奇特经历。故事颇具传奇彩,曾被列入志怪小说一类。通读全文,归纳段意。
第1段:发现桃花源。
第2段:进入桃花源。
第3段:访问桃花源。
第4段:离开桃花源。
第5段:再寻桃花源。
第二课时
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大致了解了文章的内容,今天咱们来细致地了解作者笔下的桃花源。
新课教学
(一)想象桃花源之“美"
1.朗读描写桃花源外部环境美和内部环境美的句子,开展朗读比赛。
描写桃花源外部环境美的句子: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描写桃花源内部环境美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读完课文中描写桃花源环境美的句子后,你头脑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请你用“这里的________美,你看________”的句式给大家描绘一番。
这里的桃林美,你看,长达二三里,中间没有一棵别的树,一眼望去,就像是一片粉红的彩霞。地上花草鲜艳美丽,在阳光下随风摇曳。树上花瓣纷纷落下,像一只只飞舞的粉蝶……
这里的田池美,你看,田地肥沃,庄稼茁壮生长;池水清澈,鱼儿悠然自乐……
这里的桑竹美,你看,青翠茂盛,在阳光下生机勃勃……
小结:听着大家的描绘,我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桃花源是美丽的,它美在环境幽雅,美在风景秀丽,美在静谧祥和……
(二)感受桃花源之“乐"
1.桃花源是美丽的,也是充满欢乐的,我们从文中哪些人身上能感受到桃花源的“乐”?
桃花源的男女老幼、渔人。
2.他们分别为什么而乐?(教师以记者采访的形式跟学生交流,学生以文中人物的身份设身处地地感受桃花源生活之乐)
(1)男人虽种植劳累,但他们乐,乐在不必服兵役,免受战乱之苦,能安居乐业。
(2)女人虽织布缝衣,但她们乐,乐在没有压迫,没有剥削,过着和平的生活。
(3)老人(黄发)“怡然自乐",乐在老有所养,丰衣足食。
(4)小孩(垂髫)“怡然自乐”,乐在和平安乐,无忧无虑。
(5)渔人乐,乐在受人热情相邀,盛情款待。
小结:桃花源乐在和平,乐在丰衣足食,乐在民风淳朴,乐在……
(三)探究桃花源之“理想"
桃花源是如此的美好,可是自渔人离去后,它却消失了。桃花源真的存在吗?请同学们朗读文章最后两段,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1.文章结尾说:“后遂无问津者。”到底有没有桃花源这个地方?
桃花源其实是不存在的。文中渔人出来后沿着来时的路返回且一路做记号,刚到郡城就告诉太守,“太守即遣人随其往"的“即”字,也表现出太守得知此事后反应迅速,但还是没到。此后众人刻意去寻,却再也不到。后来“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种种迹象表明,桃花源并不存在。
2.陶渊明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世外桃源呢?
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期战乱频仍的环境里,中年以后长期隐居农村,对农村的现实有更深的了解,对人民的愿望有着切身体会,于是构想出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在这个社会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扰;人人各尽所能地参加劳动,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而友好。但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理想社会是无法实现的,因此,作者虚构这样一个世外桃源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又是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课堂小结:
本文构思精巧,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采用虚实结合的
手法,增添了神秘感。语言生动、简练、隽永,看似轻描淡写,但其中的描写使得景物历历在目,令人神往。文章有详有略,中心突出。
作者笔下的“世外桃源”寄托着作者的美好理想,这个“世外桃源"必定景优美,这里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和平。人们淳朴善良,热情好客,自给自足,安居乐业。
教学反思
《桃花源记》是一篇虚构作品,有着浓郁的主观理想彩,可读来却给人一种“逼真”的效果。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引导学生通过朗读真正地走进桃花源。
第一课时注重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线索,清晰把握情节层次,为精读做准备。
第二课时是本课教学重点。首先引导学生朗读重点语句并仿照示例造句,再根据课文描绘想象的画面,共同分享“桃花源之‘美’";接着以文中人物的身份,结合相关语句,设身处地地感受“桃花源之‘乐’”;最后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探究“桃花源之‘理想’”,进而更好地感受作者的情感寄托。
板书设计: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