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
肖淑婷,王友胜
收稿日期:2018-05-11
作者简介:肖淑婷,女,湖南衡阳人,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唐宋文学研究。
(湖南科技大学 中国古代文学与社会文化研究基地,湖南 湘潭 411201)
摘 要:《桃花源记》引起的争论是多而广的,本文从创作缘由、地理原型、思想意蕴、小说属性、词语释义等方面对新时期以来《桃花源记》研究进行综述,分析认为:《桃花源记》既是封建社会产物,又是作者的思想结晶;其原型地争论颇多,主要有湖南桃源,庐山康王谷、湘西武陵、川东酉阳等;有部分学者认为《桃花源记》是一篇小说而非散文;从词语释义而言,诸如“外人”“落英缤纷”等词都存在争议。此外,对《桃花源记》未来进一步研究,从内蕴及当代价值,旅游资源开发等方面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桃花源记》;成果回顾;研究展望
中图分类号:I2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047(2018)03-0076-06 DOI:10.3969/j.issn.1672-1047.2018.03.22
《桃花源记》通过描绘一个无阶级、无压迫、人人自食其乐的桃源社会,寄托了作者美好的社会理想。这篇名作自问世以来,就备受世人关注,千百年来传唱不息。历代学者,也从未停止对《桃花源记》的探讨和求真,对其所具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进行了卓有成效的阐释和垦辟。新时期以来,学者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桃花源记》进行了全方位、多层面的解读与探讨,提出了诸多不同见解,进一步深化了对陶渊明其人其文的认识与理解,为中国古代文学史、文化史与思想史的建构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笔者拟对近四十年来《桃花源记》研究历史与现状进行综述,以备学界参考之资。
一、《桃花源记》创作缘由研究 (一)社会缘由探讨
“桃花源”虽是陶渊明虚构的理想王国,但《桃花源记》的创作却有着深厚的现实根基。王元明《<;桃花源记并诗>的几点看法》一文指出,此记并诗是为避刘裕之乱而作,陶渊明担心刘裕像秦始皇一样实行暴政,因此设拟“桃花源”为避难之地[1]
。此类说法虽有政治附会之嫌,但也不排除没有此种可能。赵克尧、许道勋《<;桃花源记与诗>的历史实际》一文指出,“桃源社会”源于魏晋坞壁这一历史实际,魏晋坞堡的公社乐土生活为《桃花源记》提供了创作蓝图[2]
。吴云的《论<;桃花源记>》一文认为,《桃花源记》创作的社会背景概括来讲主要有三:第一、东晋王朝失陷中原,偏安江左,统治阶级不顾人民死活,仍在进行激烈的内部夺权斗争;第二、兵灾、水灾、旱灾,再加上统治阶级名目繁多的赋税与徭役,逼迫人民大量逃亡;第三、匈奴、鲜卑统治者攻陷中原后残杀汉族人民,加剧人民逃亡现象[3]
。
(二)个人缘由分析
《桃花源记》的创作基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同时也与作者的自身经历密切相关。陶渊明出生于家道衰落的官宦家庭,少而贫苦,曾经几仕几隐,最后彻底与仕途断裂,开始了长达20余年的躬耕、隐居生活,备尝农民之艰辛。吴云《论<;桃花源记>》一文指出,陶渊明归隐种田,对农民受剥削的痛苦心情有所体会,由此,陶渊明便产生一个没有君王统治、没有官吏收税、人人过着富裕生活的幻想,这便是《桃花源记》产生的政治原因。马少侨《<;桃花源记>社会背景试探》一文
V ol.20 No.3 Jun.2018
第20卷第3期 2018年6月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Huanggang Polyteechnic
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该文指出,长期的田园生活,使陶渊明养成了“躬耕自资”的劳动美德,但他的农耕生活并不能摆脱封建社会的约束,并不能免除“夏日抱长饥,寒夜无被眠”的袭击,所以他遐想出一个与之相反的美好社会[4]。钱振新《谈<;桃花源记>的创作基础》一文指出,陶渊明受到的生活磨难迫使他进一步接近农民,并且同情农民,因此他代表农民唱出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税收”的心声[5]。
《桃花源记》的创作也离不开他所受的思想影响。陶渊明的思想较为复杂,他既受儒家思想影响,早年有济世之志,也深受道家思想影响,傲视世俗、顺应自然。这两种思想时常矛盾,导致陶渊明“在儒与道、出与处、自我实现与人格独立自由之间,时常陷入一种二难选择之中”[6]。但总体而言,陶渊明是渴望人格独立、生活自由,反对压迫和不平等的。钱振新《谈<;桃花源记>的创作基础》一文指出,陶渊明向往平和清净的生活环境,反对官场倾轧、社会险恶的现实,而《桃花源记》正是他这一思想的反映。吴云《论<;桃花源记>》一文分析了老子“小国寡民”思想、《礼记》“大同”思想及鲍敬言“无君论”思想对《桃花源记》创作的影响。此外,卢洪昭在《论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创作基础》一文中也进行了详细论述,该文指出,“桃花源”中人人劳动、和睦相处的生活模式是受儒家“大同”思想的影响,而“桃花源”这一社会模式则是受老子“小国寡民”思想的启发,“桃花源”中无阶级、无剥削的生活正是阮籍、嵇康和鲍敬言等人所宣扬的“无君论”的具体体现[7]。
《桃花源记》的创作缘由是多方面的,正如吴颖在《陶潜的<;桃花源记>》一文中所言:“正因为陶潜是一个家境贫穷,参加劳动,了解和同情人民,有儒家开明的政治抱负而又受到道家遁世主义思想影响
的人物,又生活在那个人民受到残酷压迫剥削的丑恶的社会和混乱的时代,他非常不满这种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黑暗现实,因此形成了一个带有浓厚浪漫主义彩的‘桃源社会’政治理想”[8]。
二、“桃花源”地理原型研究
自《桃花源记》问世,“世外桃源”一词便成为理想社会的代名词。但桃花源究竟源于何处,这一问题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历来学者普遍认为,“桃花源”的原型地在湖南省桃源县。关于此说,陈友冰《桃花源址及其历史变迁散考——经典名篇故地新考之十九》(国学网www.guoxue,2012-01-19.)一文考订精审,材料扎实。该文认为桃源县作为《桃花源记》原型地的依据主要有三:一、桃源县在晋代就属武陵郡,这与《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一句极为契合;二、以历代地理志书和文人歌咏为证,说明桃花源为《桃花源记》原型地的不可置疑性。如“桃川宫,晋人建”(嘉靖《常德府志》),又如唐代孟浩然、张旭、王昌龄、王维、李白、刘长卿、韩愈、王建、刘禹锡,元代张斛、元好问、许衡、吴澄、刘因、揭傒斯、萨都剌、傅若金,清代陈士本、罗人琮、李渔、查慎行、俞益谟、王文治、石达开等都来此游览题咏。特别是刘禹锡被贬朗州任司马后,常至桃花源,写有《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桃源行》等诗作,并题有《桃源佳致》刻碑。三、桃源县的桃源山,北为武陵峰,南临沅江,山涧有一小溪,沿溪两岸盛开桃花,地理环境和《桃花源记》的描述极为相似。关于考证“桃花源”原型地在湖南桃源县的,还有李守仁《世外桃源何处寻? ——<;桃花源记>探源》(《海南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第1期)、龙凤军《论桃源的历史与建置与取名》(《金田》2013年02期)等论
文,但所述内容均不及上篇翔实。
《桃花源记》原型地在桃源一说最近几十年来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最早提出不同看法的是著名史学家陈寅恪,他在《<;桃花源记>旁证》一文中指出,真实之桃花源在北方之弘农或上洛,而不在南方之武陵;真实之桃花源居人先世所避之秦乃苻秦,而非嬴秦[9]。受此启发,新时期以来,不断有学者提出新说,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概括说,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庐山脚下的康王谷
钱耀东、孙自诚在《也谈<;桃花源记>的原型》一文指出,桃花源的真正原型在庐山脚下的康王谷。其理由有四:一是康王谷在当地俗称桃花源,每年春天,这里山桃开放,正符“桃花源”之情景。二是康王谷的地理环境,与《桃花源记》中所
·77·
描绘的几乎一模一样。三是康王谷又名楚王谷,得名于楚王子隐居此谷避秦乱的历史故事。四是康王谷在陶渊明家乡附近,陶渊明一定会常常领略康王谷的奇秀风光,而且他对康王谷的历史故事也一定很熟悉[10]。
(二)湘西武陵的苗族地区
刘自齐在《<;桃花源记>与湘西苗族》一文中指出,《桃花源记》是当时湘西武陵苗族社会的记实。作者根据史料证实当时的武陵地区存在桃源式社会,且“桃花源”的风情民俗和苗族社会的独特风俗极大吻合,如桃树崇拜、热情待客、能歌会舞等[11]。龙兴武在《<;桃花源记>与武陵苗族》(《学术月刊》2000年第6期)一文中也持此看法。
(三)川东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杭州教育学院学刊《<;桃花源记>的原型在川东发现》(《杭州教育学院学刊》1987年第1期)一文称,桃花源原型在四川省酉阳县的大酉洞。该文指出,此地祖先是避秦乱从咸阳迁徙而来,这里的人们与外隔绝,过着自给自足的“世外桃源”生活,且大酉洞的自然环境与《桃花源记》所描述的一模一样。冉光大在其论文《桃花源应多说并存——评教课书<;桃花源记>地址注释》(《科学咨询》2007年第4期)也提倡此说。
(四)梅山地区
刘国忠《梅山文化与<;桃花源记>》一文认为,桃花源的原型是湖南梅山地区。该文指出,梅山远离中原,直至北宋熙宁年间宋神宗增设安化、新化二县,才将此地收归王朝管辖,在这之前,梅山处于无皇权、无赋税的原始社会。此外,作者还运用梅山地区多江西移民这一史实从侧面反映出梅山地区对江西人民的深刻影响,而这当然也包括作为江西人的陶渊明[12]。
除此之外,全国还有多地都宣称其是《桃花源记》的原型地。我们认为,《桃花源记》更多的价值在于其所寓示的社会意义,大可不必纠结其具体所指。
三、《桃花源记》思想意蕴研究
(一)思想主题研究
《桃花源记》备受世人推崇,历代学者对此文的主题思想也有不同的说法。唐代王维、刘禹锡都以桃源为仙境,苏轼恰与之相反,其《和桃花源诗序》则反对把桃花源蒙上一层神秘彩,王安石的《桃源行》一诗也道出了秦人力避乱世,向往“虽有父子无君臣”的理想境界。
新时期以来,大多学者认为《桃花源记》是寓意之文,但具体是何种寓意,不同的学者又有不同的侧重点。认为《桃花源记》寄托作者政治倾向的,如范子烨《<;桃花源记>的文学密码与艺术构建》,该文通过破解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精心设计的文学密码,得出结论:《桃花源记》自然平淡的语言和质朴无华的叙述仅仅是一种表象,向往和平、憧憬自由、反对篡弑的思想倾向以及绝不与刘宋王朝合作的政治态度才是《桃花源记》的真实寓意[13]。认为《桃花源记》表达作者隐逸精神的,如王文凯、沈宝民《隐逸精神乌托邦:桃花源——重读<;桃花源记并诗>》,该文指出,陶渊明通过“障”的手法和“彰”显其真义本衷,把《桃花源记并诗》从政治射影——托避秦寓意与刘裕政权——淡化成一种隐逸精神乌托邦寄寓——理想之境[14]。程千帆《相同的题材与不同的主题、形象、风格——四篇桃源诗的
比较》(《文学遗产》1981年第1期)一文则将隐逸说和社会理想说结合起来,该文指出,《桃花源记并诗》既反映了洁身自好、不肯同流合污的知识分子避世避地的思想感情,又反映了在封建小农经济下生活的普通人民“适彼乐土”的思想感情,而让他们和平共处在那个小国寡民的世界里[15]。今天我们普遍认为《桃花源记》的主题思想为:“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否定,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广大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朱东润《历代文学作品选》)
(二)思想价值研究
时期曾有部分学者认为《桃花源记》是复古倒退的,对《桃花源记》的思想意义持否定态度。但新时期以来,学者们对《桃花源记》的思想价值多持肯定态度。如《也谈陶潜的<;桃花源记>和田园诗》(《中山大学学报》1978年第4期),该文指出,陶潜当时敢于提出“衣裳无新制”是革命的,而不是复古倒退的,这对庸俗、腐朽的社会风气有积极的作用;王雨生《对<;桃花源诗并记>中“衣裳无新制”的理解》一文指出,《桃花源记》有批判佛、道二教的重大意义[16];高光复《略论<;桃花源记>的批判意义》一文认为,《桃花源记》
·78·
表达了劳动人民对当时黑暗现实的不满与批判[17];姜涛《正确理解<;桃花源记>的思想意义》一文指出,《桃花源记》热情讴歌了源中人的幸福生活,赞颂了他们淳朴善良、勤劳笃厚的美德,从而否定、
批判了黑暗的现实社会[18]。事实上,任何文学都是时代和阶级的产物,因此也必然有着某些局限,我们不能因此就否定其该有的价值。正如范羽翔《<;桃花源记>的思想意义及其在陶渊明文学创作中的地位》一文中所言:“正确评价古代文学遗产,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着眼当时历史条件,给它应有的历史地位,《桃花源记》既是诗人晚年社会理想的艺术结晶,也是当时广大农民的生活希望和民主要求,它所展现的思想境界,是极其深刻的”[19]。
四、《桃花源记》小说属性研究
《桃花源记》历来被大家看作是一篇散文,但它早已收入志怪小说《搜神后记》,这意味着《桃花源记》也具备小说属性。最先明确指出《桃花源记》小说属性的是梁启超,他1923年在《陶渊明之文艺及其品格》(《陶渊明》,载《饮冰室合集·专集》第二十二册,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一文中说:“这篇记可以说是唐以前第一篇小说,在文学史上算是极有价值的创作。”然而,这之后对《桃花源记》小说属性进行研究的学者依旧甚少,直至当代学者萧东海发表《论<;桃花源记>体裁是小说》一文以来,关于《桃花源记》小说体裁研究的论文才陆续增多。
萧东海《论<;桃花源记>体裁是小说》一文指出,《桃花源记》以“记灵异变化之事”为主,其内容的虚构性,说明它已经截然不同于一般意义的散文,而更接近于后世日益成熟的小说[20]。张钧、亓心的《<;桃花源记>并诗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则从八方面说明了《桃花源记》的小说属性:《桃花源记》
与《桃花源诗》的关系不是诗与序的关系;《桃花源记》具备小说最基本的特征即虚构;《桃花源记》是以讲故事的口气进行叙述等等[21]。杨秋荣《<;桃花源记>:魏晋时期最伟大的玄怪小说》一文指出,《桃花源记》全然合乎小说的定义,且此文蕴含着丰盈而玄冥的旨意,所以可称为魏晋时期最伟大的玄怪小说[22]。龚斌《<;桃花源记>新论》一文称,《桃花源记》是六朝志怪小说中的杰作,它是在《搜神后记》、《异苑》等志怪小说同类题材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23]。李晶《<;桃花源记>:一部未竟的仙乡淹留小说》指出,《桃花源记》的情节构思与当时的仙乡淹留小说十分相似,但这篇小说故事情节并不完整,所以这是一部未竟的仙乡淹留小说[24]。
除了探讨《桃花源记》小说属性之原由,学者们也探讨了其对后世小说所产生的影响。韩春萌《<;桃花源记>与小说源流》一文从三方面阐述了《桃花源记》对古代小说的影响,即小说虚构意识的促进,“桃源体”理想模式的表达,诗话相应的叙述特点[25]。车孟杰《<;桃花源记>对清代小说创作的影响——以<;聊斋志异><;红楼梦>为中心》一文指出,以《聊斋志异》《红楼梦》为代表的清代小说,或在景物描写、或在思想内涵、或在文化意义等方面,多有受到《桃花源记》的影响之处[26]。付开镜《<;桃花源记>与后代“山洞故事”的比较》一文指出,《桃花源记》开创了中国“洞穴故事”的先河,中国洞穴故事多以《桃花源记》为范本进行演绎[27]。
五、《桃花源记》词语释义
汉字属于表意文字,一词多意的现象极其普遍,兼之一个汉字是独立成词还是作为复合词的词素,又没有明显标志。因此,学界在对《桃花源记》一文中个别字词的解释也经常出现歧义,产生不同的解释,从而导致文章思想与意境的较大差别。
(一)关于“外人”
“男女衣著,悉如外人”中的“外人”一词,通常被解释为“外面的人”,这一解释引来了不少异议。陈永中《<;桃花源记>中的“外人”及其他——教学研究新得》(《宁夏大学学报》1984年第4期)一文将“外人”解释为“秦以前的人”。夏麟勋《<;桃花源记>中“外人”一词的辨析》(《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81年第3期)认为“外人”特指桃源外的秦时人。袁传璋《<;桃花源记> “悉如外人”疑义解结》(《安庆师院学报》1990年第2期)认为,“外人’的确解乃是“外国人”的省称,现今学术界也普遍倾向于这一解释。如马歌东《<;桃花源记>“外人”误读辩证》(《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王玉《“男女衣着,悉
·79·
如外人”新解》(《贵阳师范专学报》2003年第3期)、刘富汉《<;桃花源记>悉如外人解读》(《语文建设》2014年第24期)等文均持此种看法。
(二)关于“落英缤纷”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描绘了桃花源优美的自然环境,然而,关于“落英缤纷”的解释却争议颇多。现行的中学课本将“落英”解释为“落花”,但不少学者却持相反意见,认为“落英”应当为“始花”。周康陵《“落英缤纷”考辨》(《西北师大学报》1985年第4期)、杜蔚蓝《试解“落英缤纷”之“落英”》(《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3期)、郭国庆《“落英缤纷”释义》(《文学教育》2009年第1期)等文均持此说。
(三)关于“鸡犬相闻”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形象地描绘了桃源和谐安宁的生活画面。关于“相闻”的含义,现今的中学教材普遍将其解释为“互相听见”。彭慧《<;桃花源记>“鸡犬相闻”释义献疑》一文指出,《老子》的“鸡犬之声相闻”可解释为“邻国之间可以互相听到鸡犬之声”,其意在表现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的政治理念,而《桃花源记》的“鸡犬相闻”则应解释为“鸡狗的叫声此起彼伏,递相被听到”,其意在表现乡野宁静和谐的氛围[28]。
(四)关于“世”和“有”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是《桃花源记》中耳熟能详的名句,这里的“何世”普遍被解释为“什么朝代”。唐达孝、王海涛《<;桃花源记>中“世”字考释》一文认为,将“今为何世”翻译为“现今是秦的几世”更符合语境,因为其体现了桃源人的淳朴以及与世长期隔绝的特点[29]。王建喜在其论文《<;桃花源记>中的“世”》(《语文建设》2001年第4期)中也持同样意见。而“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则
被普遍解释为“不知道有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了”,其中“有”字被解释为“有无”的有。朱安义《谈“不知有汉”的“有”字》(《语文知识》1997年第12期)一文指出,在古汉语中,“有”字用在朝代、民族前面,只是作为名词词头,没有实意,因此“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应译为“不知汉朝,更不要说知道魏晋了”[30]。刘晓丽《再释<;桃花源记>中的“有汉”》(《广西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一文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六、《桃花源记》研究展望
近四十年来,《桃花源记》研究点多面广,引发学界的广泛关注,已经取得不俗的成绩,但缺乏新意、深度的探讨,重复、雷同的简单复制时有出现,庸俗社会学的研究弊习没有得到彻底改变,仍有诸多领域值得进一步开垦。
第一,《桃花源记》的内蕴及当代价值
《桃花源记》作为我国文学经典,内蕴深厚,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探讨。但就目前的研究形势来看,众学者都将关注点放在其思想内蕴,忽视了其他意蕴的挖掘。《桃花源记》作为一篇文学作品,必定与当时的经济、政治、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学者们可从这些角度入手,挖掘《桃花源记》的其他意蕴。如经济政治方面,可探讨《桃花源记》与东晋税收制度、田租制度的关系。文化方面,可探讨《桃花源记》蕴含的哲学思想、自然观、风情民俗等等。此外,《桃花源记》的当代价值也值得探讨。如今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物质文明高度发达,但环境污染严重,人们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和复杂,《桃花源记》所描述的美好社会其实也是当今人们的一种心灵寄托。以此角度出发,可探讨《桃花源记》对当今社会的启示和意义。
第二,《桃花源记》对后世小说的影响
桃花源记小说虽然有很多学者探讨了《桃花源记》的小说属性,但他们都致力于说明《桃花源记》小说属性之缘由,而对其影响探讨不够。事实上,《桃花源记》对后世“世外桃源”、“理想国”小说起了示范作用,这种示范作用不仅体现在桃花景致的运用,还体现在人间净土意境的创造,当然,还有不少小说甚至延续了《桃花源记》通过理想王国的塑造批判社会现实这一主题。以此角度出发,可将《桃花源记》同后世“理想国”小说进行比较,探讨其中的渊源和差异。又如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的《消失的地平线》(伦敦麦克米伦出版社1933年4月),描写上世纪三十年代,四名西方旅客意外来到坐落在山环抱之中的香格里拉秘境,在此遭遇了种种离奇事件。这部书堪称西方乃至世界的“世外桃源”,它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有着怎样的共同之处,这些都有待学者们进一步挖掘。
第三,“桃花源”原型之争与文学旅游资源开发
·80·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