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山洞式”空间思维的构建
作者:付开镜
来源:《名作欣赏·中旬刊》2011年第12期
        摘 要:《桃花源记》成文之前,中国人已基本完成了空间思维的立体化。陶渊明立足于前人的空间思维模式,在平面思维上增添了高山与山洞,在活动空间上以一山一洞把人类社会凡尘世界与理想世界隔绝开来。不再着重于垂直思维,并以世间的凡人作为思维对象的主体而置换了天上的神仙与地下的鬼魂,从而实现了空间思维的飞跃。《桃花源记》中所体现的空间思维,达到了中国古代空间思维的最高点,也因此成为“山洞故事”的始祖。
        关键词:《桃花源记》 山洞式 空间思维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中国古代乌托邦的最高境界。千百年来,《桃花源记》的魅力总是引起无数文人墨客的遐想。《桃花源记》最动人之处,是与现实的社会相连接却不为外人所知的山洞外的另一个世界。陶渊明为什么会飘扬出如此美妙的故事?当代史家陈寅恪、唐长
孺二人,都从历史现实的角度出发,对这一故事生成的历史背景做过深入的分析。陈氏所作《桃花源记旁证》认为此故事当发生于姚秦统治的弘农、上洛地区的坞壁①,而唐氏则著《读〈桃花源记旁证〉质疑》一文反驳之,认为该故事的原型当在南方武陵地区②。至于其他众多学者的研究,更是举不胜举。不过,学者们却很少从中国人的空间思维角度来探讨《桃花源记》故事的形成。事实上,任何文学作品的生成,都离不开时空的坐标,时间思维与空间思维是人类对万能事、万能物进行定位思维的基本方法。陶渊明写作《桃花源记》的空间思维有什么特点呢?这是笔者在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一、《桃花源记》成文前中国人的空间思维
        《桃花源记》成文前,即魏晋以前,中国人的空间思维早已经完成了立体思维的过程,取得了丰富的想象成果。当然,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但人们还是把握了空间的特点,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平面思维,即人类以自身为参照物,对自己的左右前后进行平行的观察,形成了方向思维,从而加深了对地表事物的认知程度。二是垂直思维,即对天空和地下进行观察,从而加深了对天空和地表以下的空间事物的认知程度。一般而言,平面思维的对象——万事万
物,人们都可看到、听到,因此,对于这些事物,人们并不感觉到特别的神异。当然,除非是人类达不到的地方,方会产生奇异的幻想。如秦汉以前,在中国东部地区的海洋外边,因为从没见过,故而才产生了的蓬莱仙山的神话,在中国的西部地区,就产生了西王母的神话。而垂直思维,其幻想成分则居多,其一是向上对天上万物的想象,以为天是万能之神,无所不知,无所不会;其二是向下对地下万物的想象,以为人死为鬼、人有灵魂。
        基于这种立体思维,商周时代人们引以为要的大事之一,就是祭祀,祭天祭祖。这两种祭祀,其实是从垂直思维角度来想象万物的。天在上,地在下,一边要祭天上的神,一边还要祭地下的祖。秦始皇做了皇帝之后,把这种祭祀扩大化,在泰山搞封禅。这是垂直思维引导的政府行为。而为了长生,秦始皇在方士的欺骗之下,认为“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的确存在③,派徐福带了五百童男童女,前去东海之外寻不死之药。这是平面思维中引起的政府行为。而到了汉武帝时期,这位雄才大略的皇帝,有点怀疑海外仙人存在的可能性,但是,封禅却还是要大搞特稿的。其实,这也正是垂直思维引发的政府行为。
        由此可知,魏晋以前,中国人在空间思维上,开掘出可想而不可见的神鬼,表明中国人具备了丰富的空间想象力。这种空间想象出来的灵异之物——天上的神、地下的鬼或祖先的
灵魂,都是具备了凡人情感的万能者,他们居住的空间,在天空中、在地下,和凡人所住的尘世——地壳表面完全不同。不过,他们同时也具备人类的情感,总在关注并不时干涉人类社会的生活。
        但是这一时期的空间思维,也存在不足之处,表现有二:
        其一,重视垂直思维,视觉向上观察与向下观察而想象出超人的神鬼存在。神在天上,鬼在地下,人在地上,神鬼与人间世界没有直接接通的路线。神鬼虽然与人类社会发生关系,但这种关系是在不为人所觉察时发生的,人左右不了神鬼,相反神鬼可以左右人。人只能在神鬼对人施加行动后,方才知道他们的作用。因此,人与神鬼的交接,是非直接的。
        其二,平行思维并不发达,直线型的思维,或东或西,中间没有曲折。视觉向大地四周观察,把大地当成一个整体,只要不是极为遥远的地方,人们都可到达。不可到达的大海之外、昆仑之巅,想象它们上面生活着仙人。
        二、《桃花源记》利用“山洞”构建起新的空间思维
        显然,上古到秦汉形成的空间思维,正是陶渊明《桃花源记》形成的思维根基。不过,
如果陶渊明《桃花源记》循着秦汉空间思维的老路走下去,那么,《桃花源记》也就不可能超越前人的空间思维力了。桃花源记小说
        令人振奋的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弥补了秦汉以前空间思维的不足,实现了空间思维的飞跃。《桃花源记》的空间思维表现为以下三大特点:
        其一,《桃花源记》摒弃垂直思维,不向天上想象神灵的行为,也不向地下想象鬼魂的行为,而只专注于平行思维,在凡人尘世中想象人类社会里人自身的行为。
        其二,《桃花源记》在平面思维中,突出一山,但山边出现一洞。此山是阻隔尘世与桃花源的关键。此山多高、多长,山势如何,有无路出入?陶渊明并没有交代。但是,可以推测,此山甚高甚长,嶙峋陡峭,无路可越。故从未有人从山的尘世的这一边攀过去。问题也就在这里出现了。平面思维到此,如果不再加以想象,桃花源还是想象不出来。因此,横在平面思维前面的高山,必须有通行的道路。为了开辟这样的一条道路,陶渊明就在山边“造”出一个洞来。中国境内多山,山地多洞,这都是客观存在的,也是陶渊明产生“洞幻想”的客观基础。但是,一般的山洞仅有一口,而这个山洞却有两口,就是因为存在两个洞口,陶渊明才解决了尘世与理想世界的联系难题。《桃花源记》中的“山洞”位于山边,洞口
狭小,洞口隐蔽。山洞地理位置与洞口的特殊性决定了外人轻易不会来到此山,即使来到此山,也不会轻易发现洞口。由于洞有两口,说明此山洞可以作通道,由这个通道就可以从尘世间走到理想社会的桃花源了——这个社会不与尘世社会相混(高山隔断之),但却相通。可见,从空间思维上讲,陶渊明在平面思维的线路中树立起一道障碍(高山),割断了平面思维的直达远处的道路。这是陶渊明对秦汉以前平面思维的飞跃。山与洞是陶渊明《桃花源记》空间思维完成飞跃的关键,如果没有此山,没有此洞,陶渊明也就没有办法在前人空间思维的基础上实现思维飞跃。
        其三,《桃花源记》在另一洞口外,构建了另一个人间世界,这一方世界,和现实的社会仅隔了一座大
        山,不是神仙世界,也非鬼怪世界,而是现实的世界。现实世界的主人公,不是神仙,不是鬼怪,而是和外界完全相同的——说着相同话、穿着相同衣服的人。而与外界不同的只是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没有兵役、没有徭役。这与以前人们把神鬼当做天上、地下故事的主人公、把神仙当做天山、大海的故事的主人公有本质的区别。
        可见,《桃花源记》的空间思维,不是在立体思维上下工夫,也不是在平面思维上向遥
远处下工夫,而只是在平面思维上下工夫。只是利用了自然界现存在的高山,就轻易地把现实的社会划成了两个隔绝的不同的世界,从而实现了空间思维故事的主人公由神鬼向凡人的转化。
        三、《桃花源记》“山洞式”空间思维的影响
        《桃花源记》问世之后,陶渊明构思的“山洞故事”就形成了一种模式,或可称之为“山洞母题”。后代不少文人仿效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编撰了许多类似于《桃花源记》的“山洞故事”。
        如《太平广记》卷62所记的“秦时妇人”④,《水浒传》第九十九回所写“花和尚解脱缘缠井”⑤,《西游记》第八十二回所描写的陷空山无底洞⑥,《书剑恩仇录》第十六回中所描写的天山山洞⑦。可是,这些山洞故事,不论撰写得怎么令人神往,也不过是一种小我式的成人童话,只是为了表现个人英雄的行为,仅仅保留了陶渊明“山洞故事”的躯壳而已,完全背离了陶渊明的社会政治模式的宏观构想,比起陶渊明的大我式的幻想来
        说,其思想价值也就显得极为渺小了。
        因此,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体现的空间思维,达到了中国古代空间思维的最高峰,陶渊明所构思的“山洞故事”母题,永远立于思想的顶峰,后代的文人墨客,改写自己的“山洞故事”,不管如何大动干戈,也只能望其项背,自叹弗如。
       
        ①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② 唐长孺.魏晋南北史论丛续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9.
        ③ 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3.
        ④ 李 .太平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1.
        ⑤ 施耐庵.水浒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⑥ 吴承恩.西游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⑦ 金庸.书剑恩仇录[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9.
       
        作 者:付开镜,博士,广西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副教授,新闻主任编辑,主要研究方向:魏晋南北朝史。
        编 辑:杜碧媛 E-mail:dubiyuan@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