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古代诗歌史上被称为“双璧”的一篇是《孔雀东南飞》,另一篇是( )
A. 木兰诗 B. 木兰辞 C. 琵琶行 D. 敕勒歌
【答案】 A
【解析】【分析】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和北朝民歌《木兰诗》合称为“乐府双璧”。这两首诗歌都是叙事长诗,以其深刻的社会思想意义和极高的艺术成就,为历代文人所推崇。
故答案为:A
【点评】《木兰诗》又名《木兰辞》,是北朝民歌;《孔雀东南飞》又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是汉代古乐 府民歌杰作之一,也是现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取材于东汉献帝年间发生在庐江郡(今属安徽省)的一桩婚姻悲剧。
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关睢》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作品,《天净沙·秋思》是元代的散曲。
B. 鲁迅的《孔乙己》、契诃夫的《变龙》、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都是小说。
C. “三十而立”指遇事能明辨不疑的年龄;“四十不惑”指有所成就的年龄。
D. 传统的对联张贴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上联末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尾字用平声。
【答案】 C
【解析】【分析】C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三十而立”指所成就的年龄。“四十不惑”指遇事能明辨不疑的年龄。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辨析能力。一般考查经典篇目的出处及重要作家的资料和作品的相关内容。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关注课本的注释,注意平时的积累。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郭沫若的《屈原》、老舍的《天下第一楼》、孙鸿的《枣儿》都是多幕话剧。
B. 《简·爱》是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文中的主人公简·爱自尊、自爱、自强,富于激情、幻想和反抗精神。
C. 戏曲与话剧、歌剧相比,在时间和空间方面有较大的自由。在戏曲中,动作是真实的、生活化的,在真实动作的基础上,可以虚拟时间、虚拟空间。
D. “屈原”“凄惨”“收揽”“景仰”等词语分别属于名词、动词、动词、形容词。
【答案】 B
关于霜降的古诗【解析】【分析】A.《天下第一楼》的作者是何冀平;
C.戏曲中的动作也是抽象的;
D.“凄惨”是形容词,“景仰”是动词。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作家作品的识记及辨析词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关键在于平时的识记与积累。这类题的判断点是:作者的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的名称、体裁、出处、人物、内容(情节)、主题、风格、流派等。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根据积累的知识判断正误即可。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出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B. 陶渊明,东晋诗人,名潜,字元亮。我们学过他的《饮酒》《小石潭记》《归园田居》。
C. 泰戈尔,希腊作家、诗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雨果,法国浪漫主义作家。 D. 孔子、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墨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答案】 A
【解析】【分析】文学常识判断的知识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A表述正确;
B项《小石潭记》的作者是柳宗元,不是陶渊明;
C项泰戈尔是印度作家、诗人;
D项墨子是墨家学派的代表人物,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庄子。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答题时应注意,把选项的说法和自己掌握的作家作品、主要内容、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等逐项比照,字斟句酌辨析正误。
5.下列有关文化、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长河落日圆”“饮于河渭”“山河表里潼关路”这几句诗文中的“河”指的是“黄河”。 B. 《观沧海》的作者是曹操,“一门父子三词客, 千古文章八大家”中,“三父子”里面的父亲指的就是曹操。
C. 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有一篇《五猖会》,文章描述了儿时父子之间的一场微妙的冲突,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父子之间的隔膜。 D. 《傅雷家书》凝聚了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傅雷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对待生活。
【答案】 B
【解析】【分析】B项“父亲指的就是曹操”有关文学常识表述错误。“一门父子三词客”中的“三父子”中的父亲指的是宋代的苏洵。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家作品的识记与辨析能力。解答文学文化常识类试题,关键在平时的识记与积累。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这类题的判断点是:作者的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的名称、体裁、人物、内容(情节)、主题、风格、流派等。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根据知识积累判断正误即可。“一门父子三词客”中的“三父子”指的是父亲苏洵和他的儿子苏轼、苏辙。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沁园春·雪》是古典诗词,“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题目。
B. “鸟”是诗人常用的意象。如“杨花落尽子规啼”中的“子规”指的是杜鹃鸟。
C. “乡愁”是中国诗歌中最发达的主题,很多优秀作品流传至今。
D.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中“四月”正处于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
【答案】 D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知识的积累。D项错误。“春分”应该是每年的3月21日,不是四月。四季的划分应该是:三、四、五月是春季;六、七、八月是夏季;九、十、十一月是秋季;十二、一月、二月是冬季。
故答案为:D
【点评】做此题时,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学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的知识的积累一定要多,所以平时要多看课外书籍,多积累,才能顺利故好此题。有关四季划分的内容一定要了解。
7.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沁园春.雪》,作者,“沁园春”是词牌名,词中写到“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其中的“风骚”原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
B. 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歌”中的“秋处露秋寒霜降”一句,分别对应的节气为:“立秋、处暑、寒露、秋分、小寒、霜降”。
C. “一代天骄”指称雄一世的人物。天骄,“天之骄子”的省略语。汉朝人称匈奴单于为天之骄子,后来称历史上南方某些少数民族君主为天骄。
D. 我国古代的许多词语具有特定的代称,如:婵娟指月亮,须眉指男子,社稷指国家,布衣指平民,汗青指史册。
【答案】 B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知识的积累。B项中的 “秋处露秋寒霜降 ”中的“露”不是“寒露”,而是'白露。正确答案应该是: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知识的积累。做此题时,学生应该认真读题,核实各个选项的表述的正确与否。出错误。平时学生要多记忆多积累一些 文学文化常识 ,便于提高做题的准确率。“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分别指立春、春雨、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8.下列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人们常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来概括唐、宋、元、明、清这几个时期突出的文学形式。
B. 我国四大古典名著是:曹雪芹的《红楼梦》、施耐庵的《三国演义》、罗贯中的《水浒》及吴承恩的《西游记》。
C. “文房四宝”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文书工具,即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
D. 《沁园春.雪》《济南的冬天》《乡愁》《孔乙己》四篇课文,从文学体裁上来看,分别属于词、散文、诗、小说。
【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平时记忆和积累可知,ACD表述正确。B.表述错误,《红楼梦》 的作者是曹雪芹,《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这是正确的,但《三国演义》 的作者是罗贯中,《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和文化常识。这些知识量非常大,也非常零碎,记忆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也有相对来说比较容易的方法,比如归类记忆,把这些知识分门别类地记忆会更系统,更容易一些,答题时也可用排除法。
9.下面选项中,不属于“中国戏曲的艺术特征”的一项是( )
中国戏曲在世界剧坛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它是一种具有很高的传统技艺性、高
度综合性的戏剧形式。中国戏曲强调神似,强调写意,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和典型代表。
A. 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 B. 强调神似和写意 C. 具有高度综合性 D. 有很高的传统技艺性
【答案】 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文章句段分析能力。这种题型首先要求我们认真筛选信息,其次对信息进行整合,由此分析出正确答案。
选段是针对中国戏曲的有关知识,其特点是:很高的传统技艺性、高度综合性、强调神似,强调写意。BCD概括出了艺术特,准确无误。
但A项“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是中国戏曲的影响,而非题干要求的“艺术特征”。故选A。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考生的提炼、概括、压缩信息的能力。回答时要仔细审题,谨慎答题。
10.“破釜沉舟”这个成语出于哪次战争?( )
A. 赤壁之战 B. 长平之战 C. 巨鹿之战 D. 官渡之战
【答案】 C
【解析】【分析】《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