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语文情景默写练习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
(一)
1.李密的《陈情表》中概括写出自己幼年不幸遭遇,奠定文章悲凉基调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山水之形。
3.王维在《山居秋暝》中描写初秋傍晚空气清新、景美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甫《登高》中,诗人开篇借“风”“猿”来渲染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接下来写诗人漂泊不定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达作者旷达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6.《赤壁赋》中,苏轼以“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天地万物时刻都在变化,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外物和个体生命也可以长久存在,阐述了万物“变”与“不变”是相对的这一道理。
7.在《答司马谏议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王安石借盘庚迁都这一典故对自己行事准则的表达,也可把它看作历史上改革家果决精神的高度概括。
8.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引用刘义隆的典故,指出如果不做好充分准备,即使有“___________________”之志,也难免会“___________________”。
9.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曹操攻破荆州后在长江边横执长矛,饮酒作诗的英雄形象。
10.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书法北方已非宋土、民心日去的沉痛感慨。
11.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表现词人在永不停止消逝的时光面前感慨无限,同时放笔呼号,发出一声深沉的浩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在赤壁赋的开头,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自己与朋友泛舟游赤壁之下时朗诵的《诗经·陈风》中的《月出》篇。
13.杜甫的登高中,诗人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直接抒发了自己的多重愁苦,被宋代学者罗大经认为“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精准。”
14.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一个诘句惊心动魄,把李煜的愁闷劈空倾泻下来,其中包涵宇宙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无常之意。这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韩愈《师说》中阐述在学问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后,提出的择师的标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苏轼在《石钟山记》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述了李渤叩击山石时南北两边发出声音的特征。
17.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认为屈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而心中满怀怨愤,于是通过《离骚》来抒发感情。
18.古人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但是一个人不坚持肯定是不会成功的。《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19.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描写天门山打开的雄伟气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杜甫《登高》一诗中,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孔子在《论语》中用“________________”,指明要向有道德的人学习的从师观;韩愈则在《师说》中用“________________”表明向多人学习的从师观。
23.《短歌行》中作者借用《诗经》中姑娘思念情人来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学之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梧桐”这一意象在古诗文中常用来表达悲秋的情感,如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梧桐”就含此义。
25.《桂枝香·金陵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动静结合,彩对比鲜明,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金陵秋景图。
26.“酒”是古代诗歌常用意向,诗人常借酒怡情,或解愁忘忧,或送友饯行,或感叹人生。唐代诗人李白就写过很多这样的诗句,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流露出消极情绪: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也有消极情绪的流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很多诗作的共同主题,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在《诗经·静女》中,男女主人公相约在城墙角落见面,“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从中可见女主人公的调皮可爱和男主人公的憨厚真诚。
30.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作者与友人在扁舟中举杯共饮。
3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将阿房宫的奢华与百姓的生活作了鲜明的对比,揭示了秦始皇的残暴。其中将阿房宫的钉子与百姓的粮食进行对比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3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辛弃疾希望北伐要像刘裕那样带领精锐之师,展示“_____________________”之势,而不要像刘义隆那样轻率而为,落得“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悲惨结局。
33.古人常以音乐助兴宴饮。《望海潮》柳永在“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际欣然吟赏胜景;《琵琶行》中白居易送别友人之时因“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慨叹“醉不成欢”;而欧阳修却有不同见解,他在《醉翁亭记》中直言“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34.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杜鹃啼月渲染了蜀道上空寂苍凉的气氛。
35.李密的《陈情表》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自己缺少亲属帮助且事必躬亲的孤弱。
36.《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从神游故国跌入现实后,表达自嘲自伤情绪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朝天子•咏喇叭》中运用拟人描绘喇叭“吹”之功用,形象刻画了狐假虎威、作威作福的宦官形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高考语文情景默写练习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
(二)
1.燕属候鸟,为古人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等,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庭坚的《登快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出了作者内心的期盼,想过一种了无心机的归隐生活。
3.乐曲演奏过程中的停顿也有情感表达作用。白居易《琵琶行》中对此进行说明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的的观点是相同的。
5.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说,如果帝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德行就不能保持深厚,心情就不能控制欲望,如同砍断树根来求树木长得茂盛,堵塞源泉而想要水流的远。
6.《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诗人无法实现收复河山之志的悲痛之情。
7.《归去来兮辞(并序)》中表现诗人自斟自酌,享受室中之乐,心情很愉快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春江花月夜》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开遍花儿的树林闪烁着雪珠般的光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燕歌行》则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边塞秋天衰败凄清的景象,意在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凄凉。
9.《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____”一句运用通感,以形写声,渲染了乐声的美妙动听。“______________”一句想象奇特,用两种本来赢弱乏力、行动艰难动物也伴随着音乐腾跃起舞,烘托乐声的感物至深。
10.古诗词中常用舟船意象营造意境。天地辽阔,无边无际的江面上,唯有一只小舟。这小舟承载着诗人的情感,正是诗人人格的写照,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人才是城市发展的第一动力。复旦等名校本科生直接落户上海,各大城市拿出了曹操《短歌行》“_________、_________”的态度,希望人才多多益善。
12.李商隐《锦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比喻创设出无比美妙的意境,表达了作者的惆怅迷茫之情。
13.在《蜀道难》一诗中,李白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主义彩。如引用“五丁开山”这一神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苏轼在《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侧面写出萧声的魅力和吹奏效果
15.白居易《琵琶行》在用大量笔墨正面描写琵琶女的高超技巧,又从侧面利用周围环境和景物烘托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答司马谏议书》中作者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论证的立足点,分别对保守派谬论进行驳斥,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立场。
王安石桂枝香
17.曹操《短歌行》中借用典故表达了诗人礼贤下士,统一大业的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工笔手法,从形、声、
、态等不同角度具体描写夔州的特定环境。
19.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具有美好内在品质和才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说历代的帝王“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究其原因,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自然之理”或许是其中之一。
21.《谏太宗十思疏》中“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说大凡统治者在忧患中往往治绩显著,而《伶官传序》中“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揭示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22.吟啸,作为一种歌吟方式,可随心所欲地表达情感。魏晋名士,风流倜傥,雅好长啸,陶渊明就曾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现词人脱却苦闷,自我宽慰,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笛声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种意象。古人常用笛声表达思乡之情,如
“__________________”,又如“__________________”。
25、李白《蜀道难》一诗,刻画行人攀登蜀道动作小心、神情惶恐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雨是我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阅读唐代诗歌,处处听得到“雨”,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古典诗词中同一物象可以表达不同情感。同一种鸟,在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中,双宿双飞的形象象征了爱情;在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中,凄切的啼声增添了听者的愁绪。
28.《燕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有着鲜明的深秋季节边塞特点,描绘了战败的凄惨景象,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
29.悲剧英雄是人类族中一个杰出的层面,是人类丛林中那颗拔萃的英雄树上最为光彩照人激动人心的一枝。杜甫《蜀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歌颂了这样一类英雄形象:赍志以殁的悲剧性英雄给人以无限的惋惜。
30.《离骚》中充满了急促的时光流转的调子,时间的步步进逼和人对时间延长的渴望,构成强大的张力,
形成屈赋独特的节奏。在《离骚》中,以“朝……夕……”构成的句式多见,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韩愈《师说》中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与荀子《劝学》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点相同。
32.《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宫殿、阁楼随地形而建,彼此环抱呼应;宫室结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
33.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出昔日之事不可挽回、未来还有补救机会的觉醒。
34.我们可以从《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句子看出,屈原特别注重提高自身修养,可以说只要是美好的品格,他都学习。
35.白居易《琵琶行》中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写出琵琶女年少时就技艺超、容貌出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作《离骚》的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怨生”,也就是心中有怨气,而导致屈原有怨气的直接原因是屈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期望达到的理想政治境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高考语文情景默写练习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
(三)
1.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设想自己为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天地万物为宾客来陪自己纵情畅饮,豪迈之气溢于言表。
2.在古诗词中,常借“流水”的意象来抒发王朝兴废之感,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曹操在《短歌行》中表达自己求贤若渴的心情,直接使用了《诗经·郑风》中的原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甫《客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不仅表示客不常来,还有主人不轻易邀请客人的意思,更见主客交情之深厚。
5.古代衣服由于原料的缘故,制成后较为硬挺,穿着前需置于石上舂捣,使之柔软,称为“捣衣”。古典
诗词中常用“捣衣”意象和与之相关的“砧声”来表现家妇思念征夫、游子思家怀乡或对常年征战不满等情绪,比如唐人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书人应立志成为国家和民族的脊梁,承担起社会的重任,《论语·泰伯》中曾子就曾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白居易《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设问句式和借景抒情手法,自叙谪居卧病的境况,流露出迁谪之意。
8.《归去来兮辞(并序)》中,早春之际,陶渊明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蓬勃景象,感慨万物应时而生,而自己的生命行将消逝。
9.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叙述的表达方式写出了当年北魏拓跋焘南侵后建的行宫如今竟然有普通老百姓把它当作社日祭祀之地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流露出作者对人们忘却了战败受辱历史的心疼与无奈之情。
10.温庭筠在《菩萨蛮》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揭示出上文“懒”和“迟”的根源,不仅体现了密丽浓艳的词风,而且以咏物衬托人情,更见蕴藉。
11.柳永认为,应该把杭州的美景画出来,有朝一日孙何应召进京,足可以在朝廷上向人夸耀自己的政绩有关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杜甫在《登高》中用两句,从空间、时间两方面着笔,把久客最易悲秋的复杂感情融入诗句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荀子·劝学》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而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的走。
14.关于三国时期的英雄豪杰,苏轼曾用“雄姿英发,羽扇纶巾”来描写周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曹操。
15.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用了一连串的比喻从不同角度描摹琵琶声,如写琵琶错杂之美是“________________”,写琵琶曲的流利婉转的是“________________”。
16.《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人借古抒怀,将写景、咏史和抒情融为一体,词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过渡自然。
17.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夸张、想象的手法,借助物和人的反应,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
18.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注重积累的重要性,并用行路来加以形象化论述,《老子》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劝学》中则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