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新版必修下册古诗词诵读《桂枝香·金陵怀古》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读懂诗歌,从意象入手分析鉴赏并背诵。
思维发展和提升 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发掘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
审美鉴赏和创造 通过反复诵读,品味感受诗歌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
文化传承和理解 理解诗人借古讽今的思想感情,培养积极入世的人文情怀。教学重点 感受诗歌之美,品味诗人之情;掌握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
二、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蕴含于词中的深沉感情。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作者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对作者进行回顾,识记生平简介。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
“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2、写作背景
该词写于王安石熙宁变法失败后,被罢相做江宁知府时。廿年仕宦生涯,作者对宋朝君臣不思自强、上下偷安的政治局面和社会弊端有了深刻的了解,对国家的前途感到一种深深的忧虑。
(二)、整体感知
1、播放音频朗读。
2、正音:澄江(chénɡ) 如簇(cù) 去棹(zhào)
斜矗(chù) 鹭起(lù) 漫嗟(jiē)
3、学生范读,在听的过程中,请学生注意读音与节奏。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4、解释重要词语:
簇:聚积。
故国:旧都城。
征帆去棹:来往船只。
彩舟:华美的船。
星河:倒映着星空的长江。
5、用自己的话翻译诗歌
登上高楼纵目远眺,故都金陵正值晚秋时节,天气正变得清朗肃爽。
长江奔流千里澄净如白绢一般,青翠的山峰攒聚在一处。
斜阳里船只来来去去,西风吹着斜立的酒旗飞舞。
天际的彩船如在云里,白鹭纷纷似从天河飞起,如此胜景丹青也难以画出。
王安石桂枝香想当年这里一片繁华竞相追逐。可叹有人兵临城下有人醉饮楼头,六朝旧事悲恨相续不断。
千百年后登临时,对此空自嗟叹昔日的盛衰荣辱。
六朝旧事已随流水逝去,只剩下寒烟衰草凝成一片绿。
到如今歌女还不知亡国之恨,时时唱着那只《后庭花》的曲子。
读这首词,你感受到了什么?请概括上阕和下阕的内容。
词的下阕怀古、抒情。借凭吊六朝遗迹,讽喻当朝统治者不知吸取历史教训,表达了词人的忧国之情。
(三)、深入研读
上阙
1.描写金陵景的内容在哪里?(上阙)。
2.作者登高远眺看到了哪些景物呢?
长江(橙江似练)、翠峰、船只(征帆去悼)、残阳、酒旗(酒家)、彩舟、星河(长江)、白鹭。
3.开篇的“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与众不同,应如何理解?
在充满六朝兴衰悲剧气息的金陵故都城头,在伤感情绪十足的晚秋季节,词人登临送目,所感到的不是满地肃杀之气,而是一派生机勃勃;不是一片萧瑟衰败,而是高远明丽。这里没有一丝的颓废印象,有的只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词人笔下的暮秋景象所以异于一般,正是词人精神与众不同的表现。
4.“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一句情景是怎样结合的?
这一句景物的核心是残阳和西风。落日和秋风向来是悲哀的景,但是词人却在悲哀的景中写出不悲哀的词意。“征帆”“残阳”,字面的重点是征帆,感情的重点是残阳。这里把残阳和征帆联系起来,残阳送征帆,征帆引残阳。大自然即将消逝的美景,人生即将开始的征途,落日的余晖,征帆的远影,笼罩着一层蓬勃不息、斗志方酣的气氛,没有一丝暮气的伤感颓废的哀愁。
5.“澄江似练,翠峰如簇”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写出了长江山水的什么特点?
此句写出了长江水的清澈,山的青翠、峭拔。化用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中“澄江静如练”之句。运用比喻的修辞,千里长江明净得如同一匹素白的绸缎, 山峦耸翠,似在亲密地
簇拥着。运用以静写动、以动写静的方法,词人先写远景,巧妙利用了由远观而造成的错觉,在动与不动之间,给人以新奇、真切感,且又气势宏大,和下片的追古遥相呼应,给人以强烈的时空感。
6.小结:上阙写景,彩鲜明、动静结合,通过水陆空三景,绘出一幅壮丽雄浑的金陵秋景图。
下阕
1.过渡:在如此的美景中,有其他的感觉吗?
有冷清的感觉。在这一幅秀丽的图画中,隐隐有着冷落、萧条的感觉。“晚秋、残阳、西风”自古中国文人都有悲秋的习惯。如“秋风萧瑟天气凉”、“倚窗愁对秋空”、“萧索清秋珠泪坠”等诗句都是悲秋之作。在这首词中“晚秋、残阳、西风”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场景。而我们的作者王安石真的是断肠之人吗?让我们接着看词的下阙。
2.请同学读词的下阙。
3.你认为本词是如何从写景转入到抒情的?
以“念往昔”句作为过渡,紧扣上阙的秀丽江山美景,词人回忆过往,“繁华竞逐”把六朝统治者因穷奢极欲而亡国这一根本原因揭示了出来。
4.下片以念往昔总起,首先作者为我们列举了一个典故:当敌国大将已攻到宫门之外,陈后主还在醉生梦死,与宠妃们寻欢作乐。陈后主不过是一个典型例子,因荒淫而亡国者又何止陈后主一人!这种悲恨相继的亡国悲剧连续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表面是是贪恋女、不理国事,实则是“繁华竞逐” ,正是这种穷奢极欲、贪图享乐、不思进取的作法才造成了国破家残,败亡相续的后果!
5.谈谈你对“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中历史兴衰之感的理解。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借用了杜牧《泊秦淮》中的“,隔江犹唱后庭花”,还要强调“至今”和“时时”这两个时间副词,告诉我们,杜牧生活的唐末到王安石所生活的宋初如此长的一段时间,这种繁华竞逐的生活依然不变,在这里之所以要强调“至今”和“时时”,就是为了让统治者对这种导致六朝覆亡的那种奢靡、荒淫的生活有所改变,让悲剧不再重演!”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