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香金陵怀古》选择题、赏析简答题及答案【部编版必修下册】
班级:姓名:
【原文】:
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凝.(níng) 笨拙.(zhuō) 惦.记(diàn) 埋.怨(mán)
B. .棹.(dào) 簇.(cù) 澄.(chéng) 鹭.(lù)
C.栖.居(qī)屹.立(yì) 悲.(chuàng)拜竭.(yè)
D. 旷.古(kuàng) 亘.古(gèn)委琐.(suŏ)嗟.(jiē)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征帆去棹.掉:船桨。
B.千里澄江似练.练:绸缎。
C.但.寒烟衰草凝绿但:但是。
D. 登临.送目临:面对。
王安石桂枝香3、下列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星河鹭起:星河,银河,喻指倒映着星空的长江,强调水天一。
B.千里澄江似练:喻指长江澄碧如缎带。
C. 故国:金陵为六朝旧都,遂称故国。
D.六朝:东吴、西晋、宋、齐、梁、陈六朝建都金陵。
4、对本词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千里澄江似练”的“练”字,勾画出千里江面似匹白绢,波光闪亮。“翠峰如簇”的“簇”字又描绘出青翠的山峰犹如一束束的箭簇,峻峭挺拔。
B.上片围绕金陵秋极尽渲染,以“画图难足”句作结,道出金陵美景用画笔是难以完美地描绘出来的。
C.下片“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起笔,由写景转入怀古,并引发对六朝兴亡的感慨之情。
D.本词立意新颖,直抒胸臆,境界开阔,风格高峻,《古今词话评价》为:“金陵怀古,诸公寄调《桂枝香》者三十余家,惟王介甫为绝唱”。
5、下列各项对《桂枝香·金陵怀古》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上片前三句,点出词人的立足点、地点、季节,为全词设置出悲凉的气氛。
B.上片未三句,以水中的彩舟、江洲中的白鹭,展现了金陵多姿多彩的美景。
C.下片起句,“念往昔繁华竞逐”,总结上片内容,并引起下文。
D.下片中“繁华竞逐”四字道出了六朝更替的根本原因。
二、赏析简答:
1、“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给了我们哪些信息?
2、词的上片在写景上有何特点?
3、“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一句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
4、请联系全词阐述最后一句“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的深刻含义。
5、试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句中的景。
6、“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实写登临所见,请简要说明在写法上有何特点?
7、作者看到了哪些景象?请用口语把其中的景象表述一番。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8、往昔六朝统治者竞逐繁华,作者举了个例子,举的什么例子?统治者的奢靡
生活给他们带来了怎样的后果?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凝.(níng) 笨拙.(zhuō) 惦.记(diàn) 埋.怨(mán)
B. .棹.(dào) 簇.(cù) 澄.(chéng) 鹭.(lù)
C.栖.居(qī)屹.立(yì) 悲.(chuàng)拜竭.(yè)
D. 旷.古(kuàng) 亘.古(gèn)委琐.(suŏ)嗟.(jiē)
B【解析】B项“棹”应读“zhào”。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征帆去棹.掉:船桨。
B.千里澄江似练.练:绸缎。
C.但.寒烟衰草凝绿但:但是。
D. 登临.送目临:面对。
C【解析】C项仙:只有。
3、下列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星河鹭起:星河,银河,喻指倒映着星空的长江,强调水天一。
B.千里澄江似练:喻指长江澄碧如缎带。
C. 故国:金陵为六朝旧都,遂称故国。
D.六朝:东吴、西晋、宋、齐、梁、陈六朝建都金陵。
D【解析】D项六朝:东关、东背、宋、齐、梁、陈。
4、对本词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千里澄江似练”的“练”字,勾画出千里江面似匹白绢,波光闪亮。“翠峰如簇”的“簇”字又描绘出青翠的山峰犹如一束束的箭簇,峻峭挺拔。
B.上片围绕金陵秋极尽渲染,以“画图难足”句作结,道出金陵美景用画笔是难以完美地描绘出来的。
C.下片“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起笔,由写景转入怀古,并引发对六朝兴亡的感慨之情。
D.本词立意新颖,直抒胸臆,境界开阔,风格高峻,《古今词话评价》为:“金
陵怀古,诸公寄调《桂枝香》者三十余家,惟王介甫为绝唱”。
D【解析】 D非“直抒胸臆”
5、下列各项对《桂枝香·金陵怀古》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上片前三句,点出词人的立足点、地点、季节,为全词设置出悲凉的气氛。
B.上片未三句,以水中的彩舟、江洲中的白鹭,展现了金陵多姿多彩的美景。
C.下片起句,“念往昔繁华竞逐”,总结上片内容,并引起下文。
D.下片中“繁华竞逐”四字道出了六朝更替的根本原因。
C【解析】C项“总结上片内容”错。
二、赏析简答:
1、“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给了我们哪些信息?
答:地点—故国,季节—晚秋,气候—初肃。“登临送目”领起上片内容。
2、词的上片在写景上有何特点?
答:“似”“如”二字运用比喻的手法,“彩舟”、“星河”,彩对比鲜明;“云淡”、“鹭起”,动静相生。全片由远而近,描绘了一幅肃爽的金陵晚秋图景。
3、“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一句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
答:①“登临送目”领起上片写景{②“故国”点题(或“扣题”),为下片的怀古伏笔;⑧“晚秋”点明登临季节,“天气初肃”为写景抒怀奠定基调。
4、请联系全词阐述最后一句“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的深刻含义。答:意在说明北宋一些人并未吸取南朝灭亡的教训,仍不思进取,安于现状,仍在粉饰太平,寻欢作乐。
5、试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句中的景。
答:千里奔流的长江澄沏得好象一条白链,青翠的山峰俊伟峭拔犹如一束束的箭簇。
6、“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实写登临所见,请简要说明在写法上有何特点?
答:①运用了比喻、拟人(“如簇”是好似争相聚集在一起之意,应属拟人手法)、借代等修辞手法;②远近结合(或“由远而近”);③动静结合(或“静中有动”);
④注意描画景物的彩。
7、作者看到了哪些景象?请用口语把其中的景象表述一番。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答:作者看到了澄澈的长江、苍翠的山峰、来来往往的船只、残阳、斜插着的酒旗、彩舟、白鹭。登上金陵城头,远远望去,六朝故都正值深秋,天高气爽。千里长江水澄澈,远远望去,像一匹展开的白绢,碧绿的山峰像箭镞一样挺拔。残阳夕照中,江中船只来来往往;江岸边酒肆的酒帘背负秋风斜插着。淡云蓝天之下,画船游动,洲上白鹭纷纷起舞,仿佛在银河上飞翔,这美丽的景致,用图画也难以完美地表现它。作者用了动静结合和用典的写作手法。
8、往昔六朝统治者竞逐繁华,作者举了个例子,举的什么例子?统治者的奢靡生活给他们带来了怎样的后果?
答:作者举了陈后主和宠妃张丽华的例子,他们的奢靡生活,使得国家灭亡,而且亡国的悲恨还在不断继续着。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