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记金华的双龙洞》,课文的前三段向我们介绍了作者游览的时间、目的地以及一路上的见闻,那盘曲而上的盘山公路,那令人眼前一片明艳的山路景,那时时变换调子的溪流声……是多么迷人啊!那么作者游览了哪些地方?这些地方又各有什么特点?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初读课文,总体感知:
 1、初读课文,理清条理:
师:请大家读读课文4--8自然段,看看作者游览了哪些地方?
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了解。)
 学生回答。
生:外洞
生:孔隙
生:内洞
板书:外洞  孔隙  内洞
 2、再读课文,归纳特点:
师:同学们再读读这几段,看看外洞、孔隙和内洞分别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生:我觉得外洞很大。
生:我觉得外洞很宽。
生:我觉得孔隙很小。
生:我觉得进孔隙很有意思。
生:我认为进孔隙很刺激。
生:我觉得内洞很黑
生:我觉得内洞很奇妙。
生:我觉得内洞很大。
3、小结过渡。
师:你对哪个地方感觉最好呢?同学们都分别到了自己最喜欢的地方,既然喜欢,那就要去细细地读文章,喜欢哪个部分就读哪个部分,看看你从文章的哪些词句中能体会到这些特点,然后把你的体会告诉大家。通过你的理解和你的表达,把别人都吸引过来。将最能体现特点的词句注上记号。
三、精读课文,自读自悟:
(一)研读“孔隙”。
 1、读第5节。
师:这一段集中表现了孔隙的什么特点?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2、交流评议:
  1)船小
  2)行船方式
  3)乘船姿势
  4)乘船感觉
师:什么是孔隙?
生:就是很小很小的洞。
师:举些例子。
生:针孔。
生:鼻孔。
……
师:对于孔隙的大小可以怎么介绍?
生:用数据。
生:打比方。
师:“虽说是……可也……”一句说明什么?
生:小。
生:但又不是很小。
(指导朗读)
师:到这里似乎已经把孔隙的小讲清楚了,但作者依然没有罢休,是不是画蛇添足?
生:不是。
师:你知道这只小船的大小吗?
生:不知道。
师:作者又是怎样介绍的?
(抓住“刚、再没法、是这样小的小船”体会。)
生:刚写出了正好合适,不可以再大了。
生:再没法写出了人不可以再多了。
(指导朗读)
师:为什么要写乘船方法呢?
生:也能体现出小。
生:不可以有工人来撑船,突出了小。
(指导朗读)
师:又为什么要写自己乘船的感受呢?怎样写的?
(抓住“自以为……没有一处不”“挤压、稍微抬一点儿、撞破、擦伤”体会。)
生:用自己的亲身体验来突出小。
生:虽然黑,但还是感觉危险,心理描写来突出小。
生:挤压、撞破、擦伤更能反映孔隙的窄小。
生:我更能体会到有的乐趣。
(指导朗读)
3、学法小结:
师:我们在刚才的学习中,抓住要害词句进一步体会作者从不同角度具体表现了空隙的特点,不但体会了进孔隙的险,也体会到了其中的趣。
(二)研读“内洞”。
师:我们已经到了内洞了,它又给我们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呢?你又是用什么方法感受到的呢?
师:快速阅读6~7自然段。
(学生交流。边说边读,相机出示幻灯片。)
师:通过这种奇特的游览方式,我们已经到了内洞了,它又给我们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呢?你又是用什么方法感受到的呢?(出示幻灯片)
师:快速阅读6~7自然段。
生:我感觉到内洞很黑,我是从文中“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见”“也只能照见一小块地方”看出来的。
师板书:黑
师:那你能读读看,让我们感觉内洞确实很黑吗?
(生读,读完评。赛读。)
师:还可从哪些地方看出它有什么特点?
生:我觉得内洞很宽。我是从最后一段“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看出来的。让学生结合读,让人感觉确实很大。
    板书:宽
生:我觉得内洞很美,有双龙,石钟乳和石笋。
(师趁机出示石钟乳和石笋的幻灯片,边指边解说):
你们看,它仅仅是美吗?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名目有四十多种,形状变化多端,颜各异,造型奇特,布局巧妙,有“黄龙吐水”、“倒挂蝙蝠”、“彩云遮月”、“天马行空”、“海龟探海”、“龟蛇共生”、“青蛙盗仙草”、“寿星与仙桃”“避水金针”等景观,幻化多变,使人目不暇接,宛若置身水晶龙宫。你们说它还仅仅是美吗?
生:(一个个都陶醉在神奇的内洞中了,情不自禁地赞叹):哇,好美,太神奇了。
 (师板书:奇)
师:为什么说"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师:谁能把这几句读一读,让人感觉内洞原来是这么美、这么神奇!
    一生读,读得很不错。
师:课前,我发现同学们查到了很多双龙洞的资料,谁来告诉大家你还知道内洞哪些吸引人的地方?
(学生补充介绍自己的资料和图片。
  学生到了很多的资料,有关于石笋、石钟乳和石柱的形成,有哪些诗人、作家到过这里,还补充石笋、石钟乳的形状和命名,还介绍了朝真洞和冰壶洞等等,有一个学生介绍到内洞有2千多平方米,于是,我又趁机让学生跟书上的十来进房子来比较,又拿教室才50多平方米来跟内洞对比,于是,学生更能感受到内洞原来有40~50间教室那么大,也都发出赞叹之声。)
小结:
师:在飘忽不定的灯光下,这么多颜各异、形状变化多端的石钟乳和石笋,是多么神奇啊!请同学们边读课文边想象。
四、读写指导:
 1、设疑质疑:
师:游完了双龙洞,回过头来看,作者介绍最具体的是哪个地方?
生:孔隙。
生:内洞。
师:刚才,我们也有很多同学对这儿感爱好,那作者为什么不先写这儿呢?这样重点不是更突出吗?
生:不是,这样顺序就很乱。
生:让读者搞不清游览路线。
师:那你说说作者的游览顺序是怎样的呢?
生:游览的先后顺序。(学生回答时教师在黑板上标出路线图)
生:文章还按照什么顺序写?
生:泉水的来路。
师:一写泉水的句子。
师:那么,今后我们应该怎样来写参观游记呢?除了写作顺序之外,要想吸引读者,打动读者的心,还应该抓住什么去写?
学生边说边出示幻灯。
师:学到这里,我们得到两点启示(幻灯出示):
第一、写参观游记要按参观游览的顺序写;第二、要把看到的事物特点写清楚。
记金华双龙洞五、总结:
师:游览了双龙洞,它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呢?──神奇美丽(师趁机板书)这么美的双龙洞,真令人流连忘返啊!扩展延伸到课外你们知道吗,叶老出洞后,并没有直接回城,他干什么去了呢?原来,叶老游玩了双龙洞后,兴致正浓,继续游玩了上游的冰壶洞。金华有两个岩洞,一个是双龙洞,另一个就是冰壶洞,那里的景致更迷人(师趁机又让学生一睹冰壶洞的幻灯片),回去后叶老写了《记金华的两个岩洞》,建议同学们上图书馆或书店去阅读,也可借初中的语文课本来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