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情绪管理护患关系的影响-医患关系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护患关系论文(专业范文8篇)第五篇


      摘要:通过分析影响当前护患关系的主要因素和护士情绪管理能力现状, 阐述护理专业学生开展情绪管理教育的必要性, 提出护理专业学生开设情绪管理课程的设想和具体措施。


      关键词:情绪管理,护患关系,素质教育


   



      情绪管理是指通过研究个体和体对自身情绪和他人情绪的认识, 协调、引导、互动和控制, 充分挖掘和培植个体与体的情绪智商、培养驾驭情绪的能力, 从而确保个体和体良好的情绪状态, 并由此产生良好管理效果的一种管理手段[1]。护理工作是一项情绪劳动, 护士不仅要承担的体力劳动、脑力劳动, 在患者及家属面前还要善于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与之保持良好的关系, 以便工作顺利进行。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护患关系的日益紧张, 护士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情绪管理, 需要护士具备一定的情绪管理能力, 从容应对各种复杂的工作场面和人际关系。


      护生是护理事业的后备军, 未来所从事的工作与情绪管理有密切相关, 需要护生具有较高的情绪智力和人文关怀能力[2], 作为培养护士的医学院校, 在教授学生医学知识的同时, 也应该重视学生的情绪管理教育, 提高护生的情绪管理能力, 对在今后的工作中, 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和提高工作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当前护患关系与护士情绪管理水平


      随着护理事业与护理学科的进步和发展, 护理队伍不断壮大, 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也不断地在提高, 这些在某种程度上使紧张的护患关系得到一定的改善, 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当前护患关系的特点是, 护士的技术水平不再是引发护患纠纷的主要因素[3], 造成护患纠纷的诸多因素中, 技术过失性纠纷下降, 无过失性纠纷上升, 服务态度成为了护患纠纷最主要的原因, 而不良的服务态度轻者会导致出现护患之间的信任危机, 患者终止、提前出院, 重者会造成护患冲突, 严重损害医院的声誉, 形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4]。


      护士由于长期从事高压力、高风险的、高强度的工作, 这很容易导致护士的职业倦怠感, 使护士在工作中出现对患者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态度冷淡、对患者的需求漠不关心等, 一份护士职业倦怠报告显示[5]:41.1%护士情感衰竭程度比较严重, 34.5%护士去人格化程度比
较严重, 44.6%的护士个人成就感较低。严重的职业倦怠可能造成护士无法妥善控制好自己情绪, 产生急躁、不耐烦、语言粗暴等情绪变化, 注意力不集中, 甚至发生医疗差错和事故, 造成患者及其家属 , 成为护患冲突的直接原因[6]。因此, 正确认识情绪管理在构建和谐护患关系中的重要性, 提高护理工作者的情绪管理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


      护士情绪管理能力是胜任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技能, 情绪管理能力越强, 对职业倦怠的感知水平就会越低。目前, 护士的情绪管理水平到底如何?有关专家对急诊科护士进行调查, 结果显示:护士的情绪管理能力尚处于中等水平, 其中, 低职称低年龄护士的情绪管理水平明显低于高职称高年资护士[7], 护士的情绪管理能力还存在一定上升空间。另有研究表明:实习护生管理能力与在职护士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这可能与实习护生年龄偏小, 刚参加临床实习情绪不稳定、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有关, 不能够设身处地地去为病人着想, 不能真正地去理解病人[8]。另外, 实习生在校期间没有接受过情绪管理教育培训, 缺乏社会经验, 进入临床实习, 面对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和不同心理状态的患者, 不会运用正确的情绪表达方式, 容易使患者造成误解, 甚至引起纠纷。因此, 有学者提出:应迫切需要将护士体的情绪劳动能力培训纳入终身
性的继续教育, 应该从学校起就列入教学计划[9]。


      2 开设护生情绪管理课程的思考


      护士情绪管理能力从本质上影响着护患关系。如何提高护士情绪管理能力来改善当前紧张的护患关系, 这是护理管理和护理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不少国内外学者认为, 情绪管理能力教育的重点对象是低年龄护士, 而且应从医学院校开始。因此, 笔者就如何对在校护生开展情绪管理教育提出几点设想与建议:


      2.1 情绪管理教育列入教学计划


      情绪管理能力反映个人修养和素质。医学院校应重视对护生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 并把它纳入到教学计划计划中, 强化护生情绪管理意识, 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提升综合素质, 为在今后实习和工作中, 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 提高工作效率, 促进身心健康奠定基础。


      2.2 情绪管理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2.2.1 鉴于护理专业特点与学生的年龄特征, 笔者认为教学内容应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1) 情绪认知能力


      情绪认知能力包括认识自我情绪的能力、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和认识环境情绪的能力。
认识自我情绪能力能帮助学生把握自己的感情, 辨别自身的情绪变化, 使个人具有适应行为的能力。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根本, 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心心相印的共感能力。认识环境情绪的能力, 能在遇到紧急情况或重大的突发 情况下迅速对周围环境作出判断、处理与应对。


      (2) 情绪表达策略


      护士应该是一个熟练的社会表演者和多技能的情绪管理者。情绪表达策略的合理运用, 情绪劳动的顺利进行, 能够促进组织目标的达成, 增强员工的自我成就感[10]。心理学家Ashforth等[11]提出了情绪表达的三种形式:即自然表演、浅层表演和深层表演。①自然表演:是指内心感受与组织要求一致, 没有进行调节就真实表达内心感受的情绪行为。②浅层表演:指员工尽量调节自己的表情以表现组织所要求的情绪, 而内心的感受并不发生改变。换言之, 员工尽管内心生气愤怒, 外表却要装出热情快乐的情绪应对顾客。③深层表演:是通过回忆或
换位思考方式体验组织要求的情绪并真实向顾客表达。王朝霞等研究表明[12]:护士在情绪劳动中, 最常采用的表现策略是自然表演, 其次是深层表演, 最后是表层表演。因此, 学生应该学会合理运用情绪表达策略, 面对患者的病痛和疾苦, 应该发自内心的同情和关爱, 即自然表演。当真实感受与职业要求不协调时, 也能够进行深层的内部加工, 使情绪认知与职业需求相一致, 也就是深层表演, 应尽量避免表层表演。


      (3) 自我情绪控制能力


      护士由于职业的特殊性, 每天都要面对痛苦或 , 即使在这种不利的情境中, 也应该不受环境影响, 保持自己情绪的稳定。自我情绪的控制需要学会分析事物的本质, 理性对待事物, 同时多阅读书籍, 提高情绪智力, 学会积极的心理暗示, 将有助于自我情绪控制能力的提高。


      2.2.2 教学方法


      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如采取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分组练习、个人反思等形式训练学生认知自己和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 采取示范教学、情境教学、心理剧表演训练情绪表达能力, 促进学生对自然表演和深层表演策略的运用, 提高学生的情绪智力, 采取实践演练、模拟护患冲突训练学生自我情绪控制能力, 让学生在出现不良情绪时以积极、有效的方式进行情绪调节和控制等。值得注意的是, 情绪教育不同于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训练, 不是在短时间内经过讲明练透就能奏效的, 而是需要长期连续的耐心观察了解, 从集体影响和个别帮助入手, 逐步施加影响, 然后通过受教育者本身的内化作用, 从而达到发展乐观、正直、耐心、勇敢等良性情绪的目的。


      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开展情绪管理教育, 可提高护生情绪管理的能力, 以积极的工作情绪与良好的服务态度应对今后的实习与工作, 促进自身身心健康以及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 杜艳玲, 喻思红, 张华君.护理职业中情绪劳动的研究现状[J].护理学杂志, 2014, 29 (4) :88-90.
医患关系论文
      [2] 陈晓娟, 李小峰.实习护生情绪智力与人文关怀能力的关系探讨[J].当代护士 (中旬刊) , 2018, 25 (14) :157-158

      [3] 蔡汝文.情绪管理在构建和谐护患关系中的作用[J].现代医院, 2009, 19 (6) :105-107.

      [4] 娄湘红, 李萍, 陈璇.护士情绪工作管理效果评价[J].护理学杂志, 2010, 25 (16) :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