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在这次的教学设计,是把本页教材的图片提示的动物特征失去或者变化按照一种“想象策略”为认知展开的。
创设真实语境
本单元习作之前安排了一次口语交际“趣味故事会”。本单元学习的这几篇文章固然有趣,但是大家都已经非常熟悉的故事再有趣,听多次了也会让人倦怠。那么这个趣味故事会上,怎么才能讲出让大家都觉得趣味无穷,而且很特别的故事呢?那就是自己亲自撰写文稿。
以这样的方式为本次习作提供真实的交际语境,实现孩子在写故事的时候,心中就已经有了读者,既是激发起学生创作的兴趣,还有就是能够对孩子的语言表达起到导向作用。
核心目标及其评估证据
勾连第五单元“想象”习作单元,在这次的习作中是继续拓展孩子们想象的路径:由主要特征的丢失展开想象。这属于程序性的知识。这一类知识除了让学生知道这个知识,更重要的是按照这样的路径去完成。
所以,我把本次习作的核心目标定为:借助教材提示,选择一种动物作为主角,链接生活经验大胆想象主角主要特征失去(和原来相反)后生活的变化。
根据逆向设计的原则,这个目标确定之后,我需要思考评估的证据。这个评估的证据是:学生的习作是围绕主角主要特征失去(和原来相反)的生活和之前的生活形成反差,这个反差可以是主角自己感受到的,也可以是旁人感受到的。
要想达成这个评估证据需要有两个条件:一是学生能够把主角的经历编成一个故事;二是加入主要特征这个要素,使故事前后形成反差,变得有趣。
评价标准是:
1. 把主角主要特征变化之后的特别经历写清楚了
2. 这个经历与之前的生活形成反差
编写故事,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有过三次的练习,基本能够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结局把故事写清楚。同时,故事的选取也是能否写出趣味的关键因素。只有那种需要充分用到主要特点的故事,才能形成较强的反差。
这样想象真有趣核心目标的突破
1.回顾想象单元的故事为什么有趣?本单元的三篇民间故事又为什么有趣呢?
2.真实语境导入,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为了能够讲出独特的,属于自己的趣味故事,还有一种方法值得试一试。
3.出示教材插图,学生自己说说这些图中不一样的地方。根据学生的交流提出问题支架:
为什么特征会变化?特征变化之后身体外形有什么变化?它最想要做的事情是什么?它去做了吗?有什么特别的经历?
4.根据问题支架思考,讲给同学听,问问同学觉得有趣吗?
5.根据同学的反应调整想法,并写作。
在这样的思考中,真实语境的创设对习作肯定是有极大促进作用的,那么在核心目标突破的部分,除了问题支架还有更好的支架协助学生展开想象吗?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