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鲜为人知的身世
在小说中,保尔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工人家庭。其实尼古拉并不是无产阶级子弟,而是生长在军人世家。父亲阿列克谢参加过巴尔干战争,因为战功显赫,还获得过两枚格奥尔基十字勋章。母亲奥莉加有捷克血统。天资聪颖,感情细腻,,闲暇时还经常赋诗。奥莉加共育有6个子女,但活下来的只有娜杰日达,叶卡捷琳娜,德米特里和尼古拉。德米特里便是小说中阿尔乔姆的原型。奥莉加是位非凡的女性,能讲波兰语、捷克语、德语、犹太语、乌克兰语和俄语,战争期间,她经常去抚慰受伤的战士,用温暖的话语鼓舞他们重树生活的信心。尼古拉继承了母亲悲天悯人的情怀和文学创作的天赋,在小说中,作者没有一处提到过保尔的父亲,这与他自己的人生经历不无关系。他的父亲比母亲年长22岁,是一个沉迷牌桌赌博的瘾君子,根本无暇关心子女的教育。1912年,他甚至输掉了贷款买来的房子。母亲一气之下,带着几个孩子回到老家。为将孩子抚养成人,母亲当过厨娘、裁缝,甚至做过产科医生。她的贤慧与坚韧令尼古拉非常钦佩,他曾经深情地写道:“有种美好情感我们终身无法偿还。这便是母爱。”
早熟的尼古拉从12岁就开始工作,以减轻母亲的负担。他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在铁路的小卖部当搬运工,能挣8个卢布。15岁那年,他不辞而别,参加了反对波兰白匪军的国内战争,在科托夫斯基旅中英勇杀敌,两度身受重伤,弹片伤及大脑,导致右眼失明。他却乐观的说:“还好,左眼保住了。”16岁的他因伤不得不离开了战场,
他的几个兄妹也都饱经离合悲欢,娜杰日达很年轻时就去世了,留下两个孩子。叶卡捷琳娜16岁嫁给神父,22岁时就已经是4个孩子的妈妈了。她出于怜悯,收留了一位生病的波兰革命者和他的妻子。革命者不久便去世了,其妻无处可去。仍然寄居在她家中,帮她料理家务。有一次回家,她发现丈夫与女客人在接吻,她伤心之极。她奔出家门,一口气跑了20多公里,来到位于舍佩托夫卡的母亲家中,跟奥莉加抱头痛哭。她病倒了,正当她疗伤时,苏联与波兰签署了停战协定,划分了新的边界,她原先住的地方成了波兰领士。病愈后,她归心似箭,希望早些回家照顾儿女。但家人,尤其是对情况非常了解的尼古拉竭力阻止她这么做,认为她在穿越俄波边境时可能会被逮捕甚至杀。波兰全面中断了与俄罗斯之间的联系,甚至不能互通书信。所以她直到18年后才见到子女。1939年,她前夫所居住的地方才重回苏联怀抱,返回家中,她才知道两个年幼的女儿在她离家后不久就先后病死于白喉,而长子和长女都以为母亲早已去世。
尼古拉在小说中美化了兄长德米特里,但他没有隐瞒他的失败的婚姻,他娶了一个名叫斯捷莎的俄国村姑,尽管两人已育有一子一女,但最终还是分道扬镳了。尼古拉童年时,德米特里一直是他心目中的偶像。但随着岁月流逝,两人的角发生了互换。成熟果敢的尼古拉似乎成了兄长,而性格优柔寡断,与世无争的德米特里几乎对弟弟言听计从。
尼古拉与妻子赖莎的相识也并没有花前月下的浪漫。尼古拉要去新罗两斯克养病,母亲要他探望一下居住在那里的远亲阿尔宾娜・屈茨一家。尼古拉因而结识了她一对如花似玉的女儿叶莲娜和赖莎。他对叶
莲娜一见倾心,但最终却娶了赖莎,即小说中的塔娅。他为何做出了这样的选择,人们都百思不解,只知道19岁的塔娅当时与父母关系紧张,很希望早日挣脱家庭的樊篱。尼古拉在小说中曾这样描述自己的妻子:“塔娅从来都不是美女,但她深棕的大眼睛如两泓秋水,宛若蒙古女子的双眉纤细弯长。她的鼻子轮廓很美,嘴唇娇嫩,这一切都令她十分迷人。发育成熟的胸脯好象随时会涨破条纹工作服。”小说中,年轻的妻子学习勤奋,工作努力,无微不至地照顾着病中的丈夫。事实上,尼古拉与赖莎真正在一起生活的时间只有3年。这不能责怪赖莎,她毕竟是一位正值妙龄的女子,而丈夫完全瘫痪在床,又几近双目失明。尼古拉后来搬到专为他在索契修建的公寓楼里,每次赖莎过去看望他时,他都
觉得非常尴尬。他曾在小说初稿中,真实地写出了自己与妻子名存实亡的关系,但当时苏联党的宣传部门却希望将他塑造成一个完美无缺的人物。相应的,他的妻子也应当是“无可指责的忠诚战友”。于是,他不得不对这段内容进行了修改。后来,赖莎嫁给了尼占拉的哥哥德米特里,并一直在奥斯特洛丈斯基纪念馆工作。
在尼古拉生命的最后阶段。陪伴他的只是年迈多病的老母亲和叶卡捷琳娜。当时他全身能活动的只有右手。每天都是他喂他吃饭,帮他洗澡。支撑他活下去的唯一动力便是文学创作。他不停地用刻字版写书,然后由他的和母亲一起再将文稿誊写出来。
随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的问世,尼古拉迅速成名。他的名字传遍了广袤的苏联大地,人也被授
予各种极高荣誉,但他的心并没有被名利的浮云所遮蔽。他曾经不止一次对朋友抱怨:“我们所建成的,与我们为之奋斗的完全两样……”1936年夏,尼古拉完成了《暴风雨所诞生的》第一部,同年冬天,他走完了生命的最后一程。他生前的挚友萨尔达托夫说:“尼古拉的个性太直率了。如果他不在1936年病逝,迟早也会有人‘帮助’他提前结束生命的。”因为他一直都对当时国家的新经济政策存有异议,他也曾激烈反对过斯大林时期的运动。而那些曾经与他一起并肩杀敌,交情深厚
的战友,很多都没有逃过被逮捕,遭毙的厄运。这对于原本体弱多病的他,不啻于沉重的打击。依他的性格,他决不会只选择沉默……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