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如何有效介入语文课堂
“有效课堂”是新课改的理想追求、实践方向和评价要件。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个细节设计是否有效,关乎整个课堂的有效性。背景介绍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环节,如何介入背景资料,才能帮助学生有效阅读,生成文本的有效价值,是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的话题。
一、利用背景资料存在的问题。
    1.不管内容不择时机,机械介绍
一些语文教师按照“课题——背景——文本”的模式进行教学。介绍作者背景,也只是机械地宣读作者的人生经历、代表作品、时代背景,缺少筛选提炼,更别说探究哪些背景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了。这种模式化的教学易使学生产生审美疲劳,效率低下。
另外,先入为主的背景介绍,会使学生用“贴标签”来代替对文本的揣摩,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创造,削弱了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使学生的阅读体验打上了“背景”的烙印,变得单一雷同毫无新意。
如一教师在上高尔基的《海燕》时,课堂开始就详细介绍了写作的时代背景——1901年,俄国第一次大革命的前夜,人民众的革命运动风起云涌。结果,学生就顺着教师指引的方向,把一篇文质兼美的经典散文解读成了革命运动宣言书。该教师过分关注了文章的时代性,忽略了文章的文学性,把语文课上成了历史课。
2.过渡强调个性解读,淡化背景
阅读主体总是带着自己的已有学识和经验进入文本的,阅读的过程就是读者重新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打上了鲜明的个性化印迹,这就是常说的“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文本的解读方式应是开放的、多元的、个性化的。”如今一些教师努力践行着新课标的要求,略去了背景介绍的环节,甚至整堂课也不见背景资料的些许影子,唯恐妨碍了学生解读的个性化。
如一教师在上《背影》时,略去了对“朱自清父子之间多年战争”的介绍,结果下课前,老师让学生感想时,有位学生很不屑地说:“我感觉朱自清有点婆婆妈妈,做事不干脆不果断。文章结尾说——唉,我不知何时再与他相见。相见父亲就去见了,一张车票的事,何须如此长
吁短叹?”缺少必要的背景铺垫,该生的个性解读远离了文本远离了作者的原意,是名副其实的误读。这种所谓的“个性解读”是对文本的亵渎,是对作者生命创造的亵渎。
个性解读和背景介入是两种不同的阅读方法,其最终目的都是引导学生正确深入地揣摩文本、品味文本,两者殊途同归。若没有背景资料,读者依然能正确深入地解读文本,则不必介绍;若背景资料会限制读者思维甚至会误导思维方向,则不能介绍;必要介绍时,要把背景介入和个性解读有机结合,做到对读者对文本的双重尊重,让背景资料成为文章背后绝妙的注脚,使个性解读进入深水区。
二、如何有效介入背景资料。
1.要精心整合内容
一个作者的经历丰富多彩,一个时代的生活彩斑斓,背景资料纷繁多样,作为助读的第二文本,我们应该进行选择、裁剪、整合,使其适宜适量适度,有助于推进学生的文本学习。如教学《再别康桥》时,若介绍徐志摩和三个女人的情感纠葛,会使康河的柔波也蒙上暧昧的彩。不如朗读《我所知道的康桥》里的有关文字,让学生领略康桥的美和徐志摩对康桥的感情,既为学生朗读渲染了氛围,又为学习文本奠定了基础。
2.要选择最佳时机
背景资料的介入没有固定的模式,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而定。当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愤悱状态时,及时介入相关背景,激起学生思绪的涟漪,使学生从山重水复走向柳暗花明。
再别康桥写作背景课中穿插,指点迷津:
阅读的本质是读者和文本之间的对话交流。由于学生社会知识、生活经验、情感体验的欠缺,学习时往往会遇到障碍,遭遇理解困难思维阻滞的瓶颈。此时,及时插入背景资料,能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深处,为深入学习推波助澜。
如学习《荷塘月》时,在感受月下荷塘的画面美揣摩文章的语言美后,学生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身处荷塘月中的朱自清,心情应该是宁静而喜悦的,可作者为什么有“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感受呢?此时介绍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作者的写作目的,学生就能明白:月下荷塘之旅实际上是作者渴望排遣内心困惑迷惘的心灵之旅。阅读进行中,背景资料的适时呈现,扫清了学生学习的障碍,推动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提升了学生体验的高度,促进了学生对文本的深度把握。
课尾加载,拓宽视野:
欲学好语文,功夫在课外。教师对背景资料的利用,不能只囿于课堂伊始和课堂之中,还可以在教学结束时加载背景资料,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文本的认识。
《呼兰河传》(节选),语言浅显,明白如话,学生无需借助任何资料就能读出作者“向往自由自在生活”的思想情感。若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上,只能算是浅阅读,根本没有真正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若引导学生阅读《萧红自传》,学生了解了萧红童年的不幸遭遇和成年后的坎坷经历,自然能理解萧红对童年超于寻常的渴念:慈祥的祖父是萧红多舛生命中的一缕阳光,美好的童年是萧红凄苦生活的精神寄托。
教师在课尾加载背景资料,提供丰富的文化信息,会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把眼光转向课文,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宽阔的视野反过来作用于课堂,使阅读教学变得更加厚实、丰满、深刻。
3.要与文本相融合
所谓“融合”,就是介入的背景资料与文本内容自然衔接,水融,相互印证。背景资料的适时介入,对学生感知、理解、品味文本,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对文本理解的深入,反过来也提升了学生对背景资料的把握能力。
教学《陋室铭》,当学生在为刘禹锡的人生选择是消极避世还是积极入世争得不可开交时,笔者及时给学生讲述了和州策知府给刘禹锡穿小鞋,逼他三次搬家的故事。学生恍然大悟:淡泊洒脱是刘禹锡面对逆境的态度;建功立业是刘禹锡不懈的人生追求。陋室门上的对联不是清楚地显示,人在历阳赏美景,但心在京城么。
如此,背景资料的介入达到了一个较高境界,资料与文本、与学生的学习,融为一体,产生共生共长的效果。
背景资料的有效介入是对文本的补充、深化、提升。当学生的体验与文本原意存在距离时,适时适量地介入背景资料,可激发学习兴趣,扫清思维障碍,挖掘探究深度。对于背景资料,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的道理,把握时机,择优慎用,使背景资料成为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成为学生个性解读的助推器,这样的介入才是有效的、生态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