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教学课件《雨巷》
contents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诗歌内容解析与赏析
•诗歌朗诵技巧指导
•文学价值与社会影响评价
•知识拓展:中国现代诗歌发展概述•课堂互动与思考题
目录
01课文背景与作者
再别康桥写作背景简介
戴望舒,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翻译家。
戴望舒的诗歌受中国古典文学影响,具有独特的音乐美和意境美,被誉为“雨巷诗人”。1927年,他的诗《雨巷》显示了新月派向现代派过渡的趋向,而1929年所创作的《我的记忆》则成为了现代诗派的起点。
他的主要成就包括:开创中国现代派诗歌的先河、推动新诗艺术的发展、翻译介绍外国文学作品等。
戴望舒生平及主要成就
《雨巷》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正处于之中,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
《雨巷》的时代意义在于:它表达了当时一部分进步青年在革命失败后的苦闷和彷徨,同时也寄托了他们对于美好未来的憧憬和追求。该诗在艺术上的成功之处还在于它的和谐的音律美,给人以清新、优美的感受。
这首诗以“雨巷”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孤独、忧愁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通过象征手法暗示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
《雨巷》创作背景及时代意义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