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军教授刘奕清
作者:李微希
来源:《当代党员》2018年第19
        他,曾经梦想当一名物理工程师,却误打误撞开启了农学研究路。
        他,曾为培育脱菌种姜,用脚步丈量土地,走遍了重庆二十几个区县的丘陵山区。
        他,曾因一个承诺,坚持13年,带着团队投入上千次实验之中。
        他,就是最近被评为科学中国人2017年度人物重庆市首席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的刘奕清。
        出生于1964年的刘奕清,在四川农村长大。
        那年,刚读初中的刘奕清首次接触到收音机,这才发现有无线电的存在。他大呼神奇,不禁暗暗立志:长大后,一定要做一名物理工程师。
        朝着这个梦想,刘奕清学习异常努力,物理、数学常拿满分。
        1982年,参加高考的刘奕清很谨慎,把分数预估得很低,在填报志愿时,只填报了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
        哪知,分数揭晓后,刘奕清才发现,自己的分数比西南农学院的录取线高出60多分。
        看着这分数和想到已报考的学校,刘奕清不得不接受命运的安排:看来物理工程师是与我无缘了,那就安心学农学吧。
        经过4年农学专业本科学习,5年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现位于永川区的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工作经历,刘奕清再次回到西南农业大学(现西南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专攻昆虫学。
        扎实的学术知识和深厚的实践经验,让刘奕清在2004年成为渝西学院(现重庆文理学院)生命科学系的一名教师。
        这一干就是14年,刘奕清培养出不少致力于服务三农的人才,黄登艳就是其中一位。
        作为刘奕清的第一届学生,黄登艳从本科到硕士研究生直至工作后,都追随着恩师的脚步。
        刚入校时,和很多学农学的学生一样,黄登艳对农学并不感兴趣,一心只想着毕业后转行。
        但自从上过刘奕清的课后,黄登艳的想法就彻底改变了。
        那是大二时,刘奕清第一次给黄登艳所在班级上植物组织培养课。
        当看到刘奕清走进教室的那一刻,黄登艳就惊呆了:其他老师都是带着厚厚的几本书,刘奕清却只带了几个玻璃瓶。
        上课时,刘奕清不是对着PPT讲课,而是让同学们观看玻璃瓶底鲜活的植物,这让黄登艳觉得特别神奇,没想到玻璃瓶也能养活植物。
        正是刘奕清这种重观察、重实践的上课模式,让黄登艳爱上了组培课,也爱上了种苗研发这个行业。
        毕业后,黄登艳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与种苗研发相关的工作。
        同时,在重庆市教委的帮助下,刘奕清还为学院争取到建立重庆高校园林花卉中心等平
台,学院的科研水平逐渐从弱变强。
        突出的教学成就和对学生的殷切关怀,使刘奕清获评感动重庆十佳教师
        在总结自己的研究经历时,刘奕清说:我研究的课题均来自农村,来自市场。
        当年,刘奕清对生姜病原分子检测及无病原种苗繁育体系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课题的选定,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2005年春夏之交,永川区科委领导和南大街街道黄瓜山村党总支书记申希泉一道敲响了刘奕清的门。
        原来,黄瓜山村姜农种植的生姜,大面积感染上姜瘟病,几近绝收。
        “刘教授,我们这次来就是希望您可以研究一下,如何让生姜脱菌,降低发病率……”区科委领导请求道。
        尽管学的是农学,但从细分学科上,刘奕清对生姜并无特别研究。可想到农民靠天吃饭的不易,刘奕清没有丝毫迟疑,爽快地说:好,我答应你们,这事我就研究到底了。
        为了这一承诺,刘奕清一干就是整整13年。
        生姜脱菌,在当时是个世界性难题。
        于是,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刘奕清带着团队遍访永川、梁平、彭水、黔江等生姜主产区县。
        经调查发现,姜瘟病是一个普遍问题,类似生姜癌症
        起初,研究团队只有刘奕清和几名学生,他们在收集完信息后,还要对上百个样本做实验,进行各种分析。
        为到姜瘟病的发病源头,刘奕清将实验室从室内搬到了田间。他们发现,感染病菌的生姜,会在雨水、灌溉等条件下交叉感染。所以,不管种姜如何消毒杀菌,或多或少都会有姜瘟病发生。
        为此,刘奕清又把实验室从田间搬回室内,从姜种上提取茎尖分生组织,放到培养皿里培养,等长成5-6厘米的小苗后,又移植到温室培养,再返回田间栽种。
        实验反反复复,步履从不停歇。
        2010年,刘奕清满怀激动地从田间拔出辛勤的果实时,却看到仅半斤大小的姜块和少得可怜的姜球,以及少量依然感染病菌的生姜。
        研究了5年,做了上千次实验,最终还是没有达到满意的效果。
        那天,刘奕清没有说话,而是带着拔出的生姜,默默回到实验室,又一次筛选新的培养姜种。
        再次面对难关,刘奕清及时调整了盐分和透水度,通过从非典隔离技术中寻到的灵感,发明出网隔栽种模式。
        从田间到实验室再返回田间,又经过3年的磨炼。重庆文理学院是几本
        2013年,刘奕清再次在永川区黄瓜山村的地里拔出新培养的脱菌种姜。
        这一次,刘奕清眼眶有点湿润,因为拔出的这批脱菌种姜几乎都是1斤以上的大姜块,有的单株能结20个姜球。
        终于取得了初步成功——刘奕清培养出不带病菌的渝姜1”“渝姜2
        20186月和7月,刘奕清获评科学中国人2017年度人物重庆市首席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
        一般学术研究有了成果就可以结题了,后面如何应用就与专家没啥关联。
        但坚持做事要一竿子插到底的刘奕清,想把研究成果和农民增收结合起来,让农民在新研发的脱菌种姜中受益。
        然而,面对脱菌种姜这种新姜种,姜农的认可度并不高。
        为此,已经回到实验室的刘奕清,再次回到田间,开展应用研究。
        “利用市科委、市农委和市教委的各个项目资金,我们在永川区五间镇建立起了3000平方米的现代农业众创空间和成果孵化平台,让村民们亲眼看到种植脱菌种姜的经济效益。刘奕清说。
        不仅自己要做出成效,刘奕清还亲自与姜农打交道,推广姜农种植脱菌种姜。
        黄瓜山村50岁的姜农刘祖刚,开始时也和其他村民一样不愿种植脱菌种姜,担心没成果。
        刘奕清到刘祖刚,跟他谈脱菌种姜的优点,带他去众创空间和成果孵化平台参观,并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随时沟通。
        与刘奕清共事的博士唐建民说:与姜农打交道比起搞学术研究更复杂,许多姜农不仅难以接受,態度上更是反复无常,有时我都想放弃了,但刘教授就是执著地坚持着,他是真心希望姜农能从中获益。
        被刘奕清的执著打动,刘祖刚拿出地来种植脱菌种姜,并在刘奕清的指导下,实现1月份播种,7月份开挖采收,同时实现了早熟生姜种植,7月份播种,春节上市。
        “挖出的脱菌种姜单株产量在1.5斤到2斤左右,比起以往的姜,重量竟多出一倍。丰收后的刘祖刚对脱菌种姜赞不绝口。
        脱菌种姜平均亩产能达4000公斤,每亩销售收入可达3万元以上,比传统种植方法多出1万多元。
        “自从种了脱菌种姜,现在我的收入可谓直线上涨。刘祖刚幸福地说。
        渐渐地,刘奕清培育的脱菌种姜得到了姜农们的认可,姜农们送给了他一个称号——“姜军教授,让刘奕清大感欣慰。
        现在,脱菌种姜已在全市大规模种植推广,在云南、贵州、四川等地推广种植面积近百万亩。
        现在的刘奕清依然忙碌,没有专家的架子,依旧奔波在实验室、学校和田间地头,坚持、执著、低调地前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