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目标 《国殇》:体会《国殇》通过塑造和歌颂为国牺牲的英雄,表现出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燕歌行》:1.分析边塞诗的多重主题,掌握诗歌环境渲染、对比衬托等艺术手法,揣摩诗歌精湛的语言。2.感受作者对边庭士卒的赞颂和同情,以及对某些将领腐败无能的抨击,体会边塞诗深广的社会意义。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1.了解柳宗元的生平,理解诗歌内容。2.体会诗中的愁苦悲情和在苍凉之中又存在的豪迈的意境。
《菩萨蛮》:1.了解唐五代词的有关常识。2.通过对这首词的鉴赏,了解“花间词”的艺术风格。
《般涉调·哨遍 高祖还乡》:1.了解元曲、元杂剧的有关知识。2.赏析这篇套曲新奇的构思、幽默的语言和富有生活气息的场面描写,理解其积极意义和局限性。
课内自主学习
一 文化常识
1.走近作者
(1)高适(700~765),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沧县)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后人又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有《高常侍集》流传于世。
(2)温庭筠(812~870),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相传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时号“温八叉”。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他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温庭筠被尊为“花间词派”之鼻祖。代表作品:《商山早行》《过陈琳墓》《菩萨蛮十四首》《望江南》等。
(3)睢景臣(生卒年不详),一作舜臣,字景贤,或作嘉贤,元代著名散曲、杂剧作家,扬州(今江苏扬州市)人,一生著述甚多,著有散曲集《睢景臣词》。杂剧有《牡丹记》《千里投人》《屈原投江》,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散曲作品是《般涉调·哨遍 高祖还乡》。
2.背景解读
(1)《国殇》
这首诗是祭奠为国牺牲的将士的。楚怀王时楚国多次和秦国交战,楚国人民为了保卫国家,抗击强秦,英勇杀敌,前赴后继。屈原写这篇作品就是为了歌颂楚国将士为保卫国家不惜牺牲、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豪迈精神。
(2)《燕歌行》
自唐开元十八年(730)至二十二年十二月,契丹多次侵犯唐边境。开元十五年(727),高适曾北上蓟门。开元二十年,信安王李祎征讨奚、契丹,他又北去幽燕,希望到信安王幕府效力,未能如愿。开元二十一年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经略边事,初有战功。但二十四年,张守珪让平卢讨击使安禄山讨奚、契丹,“禄山恃勇轻进,为虏所败”。开元二十六年,幽州将赵堪、白真陀罗假借张守珪之命,逼迫平卢将军乌知义出兵攻奚、契丹,先胜后败。高适对开元二十四年以后的两次战败感慨很深,因写此篇。
(3)《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永贞元年(805),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都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运动而遭贬,这就是著名的“二王八司马”事件。元和十年(815),柳宗元等人循例被召至京师,大臣中虽有人主张起用他们,终因有人梗阻,再度贬为边远州郡的刺史。柳宗元改谪柳州刺史。十年前与他一同参与“永贞革新”的友人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也分别出任漳州、汀州、封州、连州刺史。多年的贬谪生活使柳宗元倍感仕途险恶、人生艰难。元和十年,诗人到达柳州以后,登楼之际,面对满目异乡风物,不禁百感交集,写成了这首诗。
(4)《菩萨蛮》
据《唐才子传》和《北梦琐言》记载,唐宣宗喜欢唱《菩萨蛮》,相国令狐绹暗自请温庭筠代己新填《菩萨蛮》词以进。据此可知《菩萨蛮十四首》乃温庭筠所撰而由令狐绹进献唐宣宗之作。其时当在大中后期(850~859),正值温庭筠屡试不第之时。
(5)《般涉调·哨遍 高祖还乡》
据《史记·高祖本纪》载,汉高祖十二年十月,刘邦在平定淮南王英布的反叛后,归途中路过沛县时,曾大摆筵席,招待故人子弟,并在席间唱《大风歌》,着实风光了一场。本曲就是以这一史实为题材写成。
3.古文知识积累
(1)“僭”是超越本分的意思。“僭位”是指越分窃据上位。
(2)知贡举,主试者称为“知贡举”,就是“特命主掌贡举考试”的意思。
(3)经筵,是指汉唐以来帝王为讲经论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宋代始称经筳,置讲官,以翰林学士或其他官员充任或兼任。
(4)循吏,正史中记述的那些重农宣教、奉公守法、爱民富民的地方官。
(5)五声、七声,我国古代音乐基本音阶,古称宫、商、角、徵、羽为五声,加上二变,变徵、变宫,为七声。
(6)檄文,是古代写在木简上的官方文书,是官府用于晓谕、征召、声讨等的文书,后特指声讨敌人或叛逆的文书。
二 古诗文基础
国殇
1.字音识记
①错毂(ɡǔ) ②旌蔽日(jīnɡ)
③躐余行(liè_hánɡ) ④左骖殪(cān_yì)
⑤霾两轮(mái) ⑥絷四马(zhí)
⑦援玉枹(fú) ⑧天时怼(duì)
2.词语解释
(1)操吴戈兮被犀甲 操:持 被:通“披”,穿着
(2)车错毂兮短兵接 错:交错
短兵:指刀、剑一类的短兵器
(3)矢交坠兮士争先 矢:箭 坠:坠落
(4)凌余阵兮躐余行 凌:侵犯 躐:践踏
(5)左骖殪兮右刃伤 殪:倒地而死
(6)霾两轮兮絷四马 霾:通“埋”,深陷
(7)援玉枹兮击鸣鼓 援:拿、握
(8)天时怼兮威灵怒 怼:怨恨
(9)严杀尽兮弃原野 严杀:壮烈地战死
(10)平原忽兮路超远 忽:渺茫
(11)首身离兮心不惩 惩:悔恨
(12)诚既勇兮又以武 诚:诚然、确实
(13)终刚强兮不可凌 凌:侵犯
(14)魂魄毅兮为鬼雄 毅:威武不屈
3.词类活用
(1)矢交坠兮士争先 (形容词作动词,前进)
(2)左骖殪兮右刃伤 (名词作动词,用刀砍)
(3)身既死兮神以灵 (名词作动词,显灵)
4.被动句
左骖殪兮右刃伤(无标志的被动句,“刃”,被用刀砍)
燕歌行
1.字音识记
①因而和焉(hè) ②金(chuānɡ)
③旌旆(pèi) ④塞草腓(féi)
⑤蓟北(jì) ⑥飘飖(yáo)
2.词语解释
(1)汉家烟尘在东北 烟尘:战争
(2)滕王阁序诗 金伐鼓下榆关 :击打
(3)旌旆逶迤碣石间 逶迤:蜿蜒不绝的样子
(4)山川萧条极边土 极:穷尽
(5)胡骑凭陵杂风雨 凭陵:恃势欺凌
(6)大漠穷秋塞草腓 腓:枯萎
(7)身当恩遇常轻敌 轻:藐视
(8)边庭飘飖那可度 飘飖:形容长风万里
(9)绝域苍茫无所有 绝域:极远之地
(10)寒声一夜传刁斗 刁斗:军中铜制用具,日以作炊,夜以敲更
(11)死节从来岂顾勋 死节:为国捐躯的志节
3.古今异义
(1)男儿本自重横行
古义:纵横驰骋,无所阻拦
今义:行动蛮横;依仗势力做坏事
(2)天子非常赐颜
非常,古义:特别
今义:异乎寻常的,特殊的;十分,极
颜,古义:面子、荣光
今义:①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②指面貌,容貌;③指脸上的表情;④指显示给人看的厉害的脸或行动
4.词类活用
(1)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名词作状语,城南,在城南;蓟北,在蓟北)
(2)美人帐下犹歌舞(名词作动词,唱歌跳舞)
(3)身当恩遇常轻敌(形容词作动词,藐视)
5.倒装句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时间状语后置,应为“三时杀气作阵云,一夜寒声传刁斗”)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1.字音识记
①乱飐(zhǎn) ②薜荔(bì_lì)
2.词语解释
(1)城上高楼接大荒 大荒:泛指荒僻的边远地区
(2)惊风乱飐芙蓉水 惊风:急风 飐:吹动
(3)共来百越文身地 文: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
(4)犹自音书滞一乡 犹自:仍然是 滞:阻塞不通
3.词类活用
海天愁思正茫茫(名词作状语,像海天一样)
菩萨蛮
1.字音识记
①罗襦(rú) ②金鹧鸪(zhè_ɡū)
2.词语解释
(1)鬓云欲度香腮雪度:飞越,这里是纷披的意思
(2)新贴绣罗襦 襦:短衣、短袄
般涉调·哨遍 高祖还乡
1.字音识记
①銮舆(luán) ②糨来(jiānɡ)
③觑(qù) ④拽埧(jù)
⑤几斛(hú) ⑥揪捽住(jiū_zuó)
2.词语解释
(1)但有的差使无推故但有的:凡是、所有的
推故:借故推托
(2)索应付 索:必须
(3)今日还乡故 乡故:故乡
(4)畅好是妆么大户 妆么:装模作样
(5)瞎王留引定火乔男女 引定:引来
火:通“伙”,一伙
(6)那大汉觑得人如无物 觑:看
(7)你身须姓刘 须:应该
(8)把你两家儿根脚从头数 根脚:根底,底细
(9)你本身做亭长耽几盏酒 耽:嗜好,沉迷
(10)有甚胡突处 胡突:糊涂
(11)明标着册历 册历:账簿
(12)见放着文书 见:通“现”,现成的
课内文本探究
一|文脉梳理
国殇
燕歌行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菩萨蛮
般涉调·哨遍 高祖还乡
二|文本探究
国殇
1.《国殇》是如何描写战争场面的?
我的答案:
提示:本诗战斗场面的描写异常出。第一部分描写战斗过程,诗句不多,但内容丰富、笔
法灵活。短短十句诗记叙了楚军披挂上阵,与敌交战,兵败身死的完整过程。其中既写了敌军人多势众,进攻凶猛,又写了楚军士气昂扬,奋力死战;既有短兵相接,箭矢交坠的细节描写,又有天怨地怒、尸横原野的气氛渲染;既写了士兵披坚执锐,奋力冲杀,也写了将帅援枹击鼓,临阵指挥。从写法上,作者采用了三个结合:把概括叙述和具体描写结合,把动态描绘与静止画面结合,把暗写敌人凶猛与明写楚军奋勇结合起来,使之互相补充、映衬,使当时战斗场面如同浮雕般强烈地凸现在读者面前。此外诗中还用夸张、比喻的修辞方法形容敌方的人多势盛,渲染战斗气氛,对将士们面对强敌毫不畏惧的精神起到了侧面烘托的作用。
2.在《国殇》中,作者用美好的事物来描写笔下的人物的语句有哪些?
我的答案: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