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工作经验交流材料篇三】
XX镇位于XX县城以东12公里,是古子午道上的必经重镇,西北重要的蚕桑生产基地,汉代鎏金铜蚕的出土地,素有“金蚕之乡”的美誉。镇域面积101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和2个社区,总人口2.3万人,常住人口1.5万人。现有市人大代表1人,县人大代表19人,镇人大代表54人。近年来,XX镇人大紧紧围绕县委、县人大和镇党委的统一安排部署,传承历届人大工作的优点,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创新务实推进人大工作,连续6年在全县人大工作年终考核中蝉联第一。特别是换届选举工作受到中央媒体的采访报道,代表课题组、代表积分管理、“3+X”培训模式等创新工作得到省市县高度关注,镇人大工作“XX模式”在全县范围内推广。
一、规范阵地建设,推进人大工作与时俱进
(一)切实做到四个到位,与党政工作齐步发展
镇党委始终坚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镇人大工作的重要性,在领导和支持保障方面切实做到“四个到位”。一是党委领导到位。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于人大工作的全过程,把人大工作纳入党委工作总体布局,坚持每季度召开专题党委会听取和研究镇人大工作汇报,在关乎发展、关于民生的重点项目上定期安排调研课题、监督重点,使人大工作与党委中心工作目标一致,协同发力。二是人员保障到位。积极向组织推荐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干部担任人大主席,选配2名政治、业
务素质较高的干部担任人大办公室专职工作人员,变“兼职”为“专职”,将镇人大办公室
主任纳入中层领导序列。三是经费保障到位。每年按每名代表2000元的标准,足额拔付人大工作经费,依法保证人代会、代表活动的顺利开展。四是支持维护到位。党委对人大的建议积极采纳,对人大的监督成果积极运用和督促落实,始终维护人大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使党委、人大、政府政治上同向、思想上同心、工作上同步、发展上同力,共促镇域经济快速发展。
(二)着力推进三个规范,筑牢镇人大发展基础
一是制度规范。进一步规范完善了党委成员和主席团成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选民、政府班子成员述职等14项规章制度,建立了一整套资料收集、整理、装订、归档的标准。二是会议规范。在严格程序、依法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基础上,充分保障代表的知情权、监督权和表决权,将《政府工作报告》、《人大工作报告》的意见征求稿和政府上年度工作完成情况等材料,于大会召开前一周送到代表手中,以便更好的提出意见和建议,提高人代会的质量。三是监督规范。会同镇纪委办公室设立专线,接受代表对政府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并纳入《书记民情三本账》中,由相关人员具体负责办理答复。在每次监督活动前,编撰活动手册提供给代表,便于代表们有针对性的收集民意,提出意见建议,提高监督实效。
二、搭建履职平台,保障代表活动扎实开展
尊重代表的权利就是尊重人民的权利,保障代表依法履职就是保障人民当家做主。镇人大主席团高度重视代表工作,搭建两个平台,切实保障代表依法履职,发挥主体作用。
(一)搭建代表活动平台
扎实开展“五个一”(包联一个重点项目、发展一项产业、帮包一户贫困户、包联一户创业户、化解一起矛盾纠纷)、“五联系”(联系两名“三留守”人员、联系两户产业大户、联系两户贫困户、联系两名老干部老党员、联系两名在外能人)、“一承诺”(承诺履职事项)的“五五一”活动,统一印制代表履职《纪实手册》,让代表将“五五一”活动开展情况记录在册。镇人大不定期对代表的《纪实手册》进行抽查。并及时将代表收集、记录的民情民意进行整理,转化为书面的意见建议,转交镇政府办理。
(二)搭建代表联系服务选民平台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的总体思路和部署,按照有场所、有牌子、有制度、有计划、有记录、有档案、有保障的“七有”标准,将全镇73名县、镇人大代表科学合理划分到片区代表小组,建成覆盖全镇的5个规范化代表工作室,并投入9万余元统一为代表工作室配置了电脑、打印机、办公桌椅、空调等办公设施。结合本镇实际,落实代表工作室驻站联络员,搭建起“县镇两级代表结合”、“室内与室外结合”、“代表工作站与专业课题组结合”的“三结合”平台,安排代表定期到工作室工作,联系、接待和服务选民,宣传政策,收集民意,化解矛盾,解决难题,发挥好代表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和凝心聚力、协调服务的桥梁纽经验材料
带作用。截止8月底,代表工作室已收集民情民意82件,其中36件以闭会期间代表建议的形式进行了受理办理,现已办结并答复21件。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