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社会治理典型经验材料5篇
 
  社会治理是一个不断变革的过程,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社会治理形态发生了深刻变革。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社会治理具有不同的特点。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基层社会治理典型经验材料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基层社会治理典型经验材料  一、强化预警预防,打好源头治理“主攻仗”
  清零风险存量。深化“四项机制”建设,开展“铁脚板走万家”行动,深度排查风险隐患,建立“四”预警和分析研判“一本账”,分类分级制定化解路径,推动积案逐项攻坚、隐患逐个销号。
  清除风险增量。以扫黑除恶常态化制度化为牵引,坚持打早打小、露头就打,持续加强重点治安地区整治,拓展延伸行业领域清源;深化“六无”社区建设,优化特殊人服务管理机制,强化人文关怀、心理疏导。
  清空风险变量。密切关注疫情大局和重点领域,全面落实“三同步”机制,聚力整治“三合一”场所,有效清理意识形态、安全生产等安全隐患,全力保障安全秩序,维护和谐稳定大局。
  二、强化共治思维,下好系统治理“先手棋”
  加强力量融合,牵好党建引领这个“牛鼻子”,深耕机关党员、村居干部、专职网格员、基层众“四支队伍”,将“红细胞”注入基层治理各领域各环节。
  加强手段融合,发挥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牵头作用,深化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机制建设,发挥行业部门、专业机构、民间组织资源优势,推进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全面推广“双向承诺、双向问责”和“说事评理”解纷模式。
  加强机制融合,做实“平安前哨”工程,建立“警网融合+六安行动”机制,形成平安建设在行业领域全面覆盖、专项治理与系统治理有机结合的治理“闭环”。
  三、强化数据赋能,答好精准治理“必答题”
  强化“数治”思维,把数据汇聚、集成、共享作为基础性工程,推动人、地、物、事、组织等动态要素全面采集、上图管理,实现“智慧治理”,破除“信息孤岛”。
  建实“数治”大脑,实战应用社会治理现代化综合指挥中心,完善重大风险预警、突发事件管理等功能,构建三级联动、集成融合的社会治理“最强大脑”。
  拓展“数治”应用,全面推进智慧技防小区、校园建设,试点打造智慧技防企业,深化“码”上行动,探索“码”上解纷平台建设,实现城市运行“一网统管”、便民服务“一网通办”、治理队伍“一网考评”。
【篇2】基层社会治理典型经验材料  一、背景与起因: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按照市县关于加强社会治理试点工作的要求。博望街道办党委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印发了《街道办社会治理实施方案》、《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通知》《老旧小区物业化试行办法》《街道办网格化管理办法》和《街道办市域治理实施方案》等文件。进一步阐
述了党建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意义,充分明确社会治理是把党的领导植根于基层和人民众中,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组织各方资源依法管理基层社会事务;坚持以党建引领作为加强、创新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积极开拓思路,将城市基层党建部署在前,落实到底。
  博望街道办地处县城中心,辖14个村,9个城市社区,1个农村社区,户籍人口8.3万,常住人口11.8万。今年以来,街道办以党的建设为引领,以“四个一”为目标,以“五化”为突破口,着力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二、做法与经过:
  (一)提高政治站位,夯实社会治理组织基础。
  紧紧抓住全县社会治理创新试点工作契机,坚持问题导向,集聚社会资源,集合工作力量,提升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成立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5个工作组,抽调38名干部成立综合协调组、便民服务工作组、专班队伍工作组、网格化工作组、督办督查工作组,确保组织机构延伸到基层,人员保障下沉到基层,服务管理落脚在基层,实现“上下联动,各司其职”的工作机制,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强化“四个一”,构建社会治理工作新格局。
  1、强化一个平台建设。街道办便民服务中心按照“权力下放、简化程序”的原则,实行“一站式”服务众。一是厘清审批及服务事项。街道办便民服务厅要上接县政务服务中心,下接村(社区)便民服务室,经梳理,涉及行政审批事项五类9项,服务事项十类50项,我们据此印发了办、村两级的便民服务卡和便民服务手册,公开了服务事项和服务流程。二是完善便民服务机制。规范完善便民服务五项内控制度(考勤管理制度、办事公开制度、诫勉教育制度、绩效考评制度和AB岗工作制度)和便民服务七项工作机制(“一站式”服务制度、一次性告知制度、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错时延时服务制度、干部值班制度、失职追究制度),推行现场服务、代办服务、预约服务和,在城区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在村打造30分钟便民服务圈。三是规范办事流程。从受理、办理到反馈三个方面进行规范公示。四是发放卡册。以村、社区为印制便民服务卡和便民服务手册,向众发放。五是建立台账。分党建窗口、民政窗口、劳保窗口等几个窗口设计民情服务台账。六是加强硬件建设。以江湾便民服务室为标准,不断提高完善便民服务室的硬件建设。今年主要抓好三村、朝阳社区、东方红村三个村(社区)建设。燎原社区的医院移交建成老人日间照料中心。七是优化服务水平。以中山街社区为标准,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从办事受理、提供服务、反馈
经验材料评价全过程落细落小“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落实“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心服务、一办到底”的“四个一”服务。推行错时延时、节假日值班、预约上门、发放清单指南等服务,全方位提升服务水平。八是服务进小区。要在200户以上的小区成立党组织,设立党服务点,为小区的党员和众服好务。实现党建进网格、党建进小区的目标。
  2、强化一张网络连接。强化网格功能,实现为民服务网络全覆盖。一是合理划分网格。按照300-500户,不超过1000人的原则,将村、社区化分为172个一级网格,按村、社区划分25个二级网格,按照梦五、福三八个片区划分三级网格。建立动态数据库。二是强化网格力量。在明确一格三员的基础上,将村(社区)服务队、志愿者服务队力量进行梳理整合,下沉到网格,并建立网格内的公示牌。三是建立六级体系。依托现有的社区管理体系和信息平台,探索建立街道办——社区——网格——小区——楼栋——居民的六级网格的组织体系,变串联为并联,构建部门协同作战、上下齐动员的工作格局。四是积极进行信息录入。除307和舒家营村、朝阳社区未完成外,其余6个社区已完成信息录入。其他的村务必于5月20日前完成信息的录入。五是完善工作制度,提升网格实效。建立网格化运行工作制度,明确网格内人员的任务、职责及要求,形成上报、受理、转办及反馈“闭合环”的网格流程,畅通从上至下、自下而上的服务渠道。强化适时在线互动,建成集党的建设、民生保障、综合治
理、信息査询、网上受理、网上解答和网上回复为一体的线上信息服务平台,与线下便民服务平台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管理扁平化、资源集约化、服务便捷化。六是加强网格员的管理。建立《专兼职网格员报酬落实制度》,制定《网格员考核管理办法》,考核的成绩与评优树模挂钩,与网格员报酬挂钩,有效激励网格员发挥作用。七是全面落实网格七件套。以村、社区为单位,为每名网格员落实一件蓝马甲,一个工作牌、一个工作包、一个工作、一本工作日志、一张民情联系卡和一套采集表。
  3、强化一套专班人马。组建三支队伍,落实一套人马。综合执法队伍。街道办以“街办吹哨、部门报到”的模式,将辖区内法庭、司法所、派出所、市管所、自然资源所、交警中队、城管监察队等12类人员力量,建立人员台账,明确工作职责,确定联动机制,组建了281人的综合执法大队。变串联式执法为并联式执法,并已在打击偷采河砂、拆除违建方面发挥作用。疫情防控期间,我办综合执法大队组成联合巡逻车队,每天两次宣传、劝返、整治众集聚较多的乐城公园、世纪广场、老街市场等场所。村(社区)服务队。将村组网格员与村(社区)干部、河长、路长、治安员、保洁员、河道协管员、食品协管员、村医等11类社会服务资源,组成25支449人的村(社区)服务队,明确9项职责,为众提供民政、计生、医保、综治、劳保等服务。志愿者服务队。将机关事业单位、1+X联动部门党员干部、社区党员
众、青年志愿者及乡贤等6类人纳入志愿者队伍中,不断拓展“博望大妈”志愿服务内涵,用好“博望大妈”这张及金名片,体现志愿服务的“博望特”。全办已登记志愿者2230名,分类组建环保、平安、健康、文化、家政等志愿队伍,常态化开展环境治理、社会稳定、文化生活、家政服务等志愿服务,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城市文明氛围。
  4、强化一套机制保障。一是强化组织保障。街道办成立领导小组,健全工作机制,上下联动、齐抓共管,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把社会治理创新工作纳入领导班子议事日程和发展规划,纳入绩效考评、开展相关督导工作,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认真抓好“四个一”构架完成和抓党建促“三化”工作。二是强化经费保障。建立经费筹集和支出管理制度保障机制,第一是用好县上70万配套资金;第二是办、村两级各挤出资金300万元用于社会治理,目前资金已到位;第三是募集资金,设立社会治理专项基金。三是强化机制保障。建立“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周例会制度”、“志愿者积分管理制度”、“网格员考核制度”和“社会治理评估制度”等四项制度。采取评估、检查、周例会三种方式推动工作。对表现突出、成绩优秀的集体和个人,年底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中不履职尽责的给予通报批评。全面推行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党员评优评先征求社区党组织意见,并将评议结果报上级组织部门备案。街道办坚持每周五社会治理例会制,梳理解决当前工作的难点和不足,不断巩固工作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