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的认识
性格看似神秘且复杂,事实并非如此,实际上每一个人都可以对性格形成初步的认识的。
(一)性格的界定
1.定义
之所以会形成性格决定命运的观点,其原因在于在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由个人意识开始,产生个人不同的思想。而通过个人的思想会产生各自的行为,并且行为会形成一种行为模式。最终,这种行为模式就会变成一种习惯,而习惯就被塑造成了每个人的性格。
由此可见,性格指的是一个人经常性的行为特征,以及因适应环境而产生的惯性行为倾向,它是表现在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较为稳定而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因此性格包括显性的行为特征和隐性的心理倾向,是一个人心理面貌本质属性的独特结合。
2. 范畴
心理学认为性格是由能力、气质和个性三方面组成的,所以个性只是性格的一部分,因此个性的不同只是表现出性格差异中的一部分。此外,还有能力上和气质上的差异,例如,有的人能歌善舞、多才多艺;有的人热情好动;而有的人则显得冷静、少言寡语。
气质
气质是与人的脾气有关的性格组成部分,是依赖于生理素质,或与身体特点相联系的人格特征,也可以称之为天性,也就是一个人在正常、轻松的状态下对信息的收集和决定的形成采取的无意识的、天生的真实反映。
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认为气质取决于人体内的四种液体,即血液、粘液、黑胆汁和黄胆汁的混合比例。这种观点尽管不正确,但是他划分的四种气质类型: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却一直沿用到今天。
每个人都倾向于通过天性中最舒适、最擅长的那个频道来运行其思维和行为模式,因为这是一个人最舒适的状态。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不擅长的就不能使用,通过个人的学习和成长,个人的气质或者天性也是会有所改变的。但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在天性已经确定的时候,要改变它确实不是非常容易的。
个性
个性(也可以称之为人格),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行为和特质形式,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各项比较重要的和相对持久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个性(人格)是在智商、教育文化背景、家庭、宗教信仰等环境因素作用下,个人对信息的收集和决定的形成采取的有意识的主观的一贯反映,它分为显性的行为特征和隐性的心理特征。
个性(人格)一词来源于希腊文Persona,原义是戏剧中演员所带的特殊的面具,表现了剧中人的角和身份。这说明个性(人格)既有表现于外给人印象的特点,又有某些蕴藏于内、外部未露的东西。这些稳定而异于常人的特质,使人的行为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它表现了一个由内到外的、真实的个人。因此,个性(人格)可以说明一个人的全体和整合,表现它过去和现在的特性,也预示他将来的行为。
能力
能力是指能胜任某种工作或完成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这种条件可以是主要由先天因素决
定的,例如某些经过遗传而获得的基本素质;也可以是经过学习和实践而得来的,如解决某个专业领域的问题或处理某种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论能力来自先天还是后天,都是指当时已经具备而不需要进一步训练的主观条件。
3.结构特征
以上所讲的性格构成内容之间存在着以下特征:
完整性
这些特征之间彼此联系,相互依存,构成了一个在机能上相互适应、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有机系统。这种联系使得对性格的推测有了现实可能性。
复杂性
性格的完整和统一不是绝对的,这是因为客观现实中存在着种种矛盾,这些矛盾反映到人的性格内部,就构成了人的各种态度或各种性格特性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必然会通过人的行为表现于外。但行为方式和态度之间并不一一对应,性格结构的完善和完整程度存在着个体
差异。
稳定性
在某种程度上,性格的稳定性取决于人对现实的态度以及有关态度与人们核心价值之间的联系。
可塑性
一个人要想很好地适应社会与环境,保持自己对于外界的最佳适应状态,就必须进行必要的挑战,维持适当的适应性。如果性格中某些部分不适应特定环境,就需要对它们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这种性格调整的灵活性就是性格的可塑性,健全、完善性格的锻造,正是在性格的可塑性基础上实现的。
(二)感知判断
每个人的人生当中,都在不断地进行着一个由感知判断的过程,即通过对事物的感知,立刻形成并做出一个判断。
1.“感知判断之间的距离
感知判断之间是存在距离的,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正是由于在每个人围绕着工作和家庭所展开的人际关系当中,不断进行的感知判断总会存在偏差,所以,才会使得个人没有能够采取最有效的积极行为,从而导致诸多矛盾、误解以及冲突的产生。
错误的感知导致错误的判断
由错误的感知而导致错误的感知的判断是很容易理解的,基于对事物的错误感知而做出的判断绝大多数都是错误的,即便偶尔出现正确的情况也是纯属偶然。
正确的感知也会导致错误的判断
不仅错误的感知会导致错误的判断,即便是正确的感知也是会导致错误的判断的。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正确感知没有累计到足够的量,是片面的,而非事实的全部,因此自然无法对质的判断予以有力的支撑。例如盲人摸象的典故,五位盲人所感知到的都是真实的大象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对于大象的某一部分而言,他们各自的感知是正确的;然而基于每个部分、片面的事实所做出的匆忙、仓促的判断却是错误的。由此可见,在日常生活中每
个人自己所看到的事实,绝不能掩盖他人所接触到的事实。之所以个人自己否认他人所见的事实,只不过是因为自己没有看到而已。
【案例】
孔子喝粥的故事
孔子有一天想喝粥,于是让徒弟帮忙熬粥。徒弟熬完之后,将粥送到孔子的房间。在这个过程中,孔子从门缝中发现一个令其相当不悦的现象,即徒弟在送粥的途中偷喝了一勺。徒弟将粥送到房中之后,孔子表现得不太高兴。而徒弟看到师傅不高兴的神态,便很认真地告诉师傅,解释说刚才之所以会舀一勺粥的原因是一只苍蝇飞进了粥里,徒弟用勺子把苍蝇污染的那勺粥舀起来,把苍蝇弹出去,却又不忍心把这勺粥浪费掉,所以才把那勺粥喝了下去。
孔子因此有感而发,当晚抒发自己的感慨:个人自己看到的都未必是事实,更何况自己没有看到真实的呢?
2.习惯的处理方式
在面对感知判断之间的距离时,每一个人都会陷入一个心智陷阱,即倾向于用个人习惯的方式或思路去观察和判断事物,由此导致了对他人看到的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的否认。由此可见,要在当今社会处理好个人的人际关系,能够与别人和睦相处,避免发生诸多的纠纷、矛盾和误会,就应该经常进行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从而同情和理解那些与自己不一样观点的人。
3.生物的两大基本特征
瑞典杰出的心理学家荣格,于1923年在其著作《心理类型》中提到一个观点,即所有一切活着的有呼吸的生物,包括动物、植物,也包括人,在清醒状态下都在运作两大基本功能:第一个是从外部世界搜索信息,第二个是在这些信息的基础上做出决定。可见,以上信息搜索以及确定形成的两大基本功能,与在这里所提及的感知判断的观点是一致的。
闻风而逃为例,其中闻风对应就是收集信息的过程,而逃则是形成决定的过程。最终形成的决定,可能是源于个人的主观意识或者生活经验。也可能完全来自于无意识的反应,即所谓的天性使然。由此可见,虽然个人的决定是以收集到信息为基础的,但是未必每一
次都是经过个人思考的结果。在日常生活中,个人所做出的许多决定,其实都根植于各自的性格,从这个角度来看,实际上是个人的性格在协助着每个人来进行思考行动以及与他人交往的。
第二讲  性格概述(下)
形成对性格的初步认识(下)
(三)性格心理学
1.涉及的基本概念
性格心理学中涉及的概念很多,主要概念如下:
知觉
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脑对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例如,有一个事物,
通过视觉器官感到它具有圆圆的形状、红红的颜。通过嗅觉器官感到它特有的芳香气味。通过手的触摸感到它硬中带软。通过口腔品尝到它的酸甜味道。于是,我们把这个事物反映成苹果,这就是知觉。
知觉和感觉一样,都是当前的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我们的感觉器官,在头脑中形成的对客观事物的直观形象的反映。客观事物一旦离开感觉器官所涉及的范围,对这个客观事物的感觉和知觉也就停止了。但是,知觉又和感觉不同,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知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整体。知觉以感觉为基础,但不是感觉的简单相加,而是对大量感觉信息进行综合加工后形成的有机整体。
态度决定命运意识
意识是指人脑所特有的反映内部和外部客观现实的机能,也指人在清醒时对自我和周围事物的知觉状态,它是自然进化的最高产物。无机物显然不可能有意识,有机物包括高级动物甚至人动物也不能说有意识,只能说随着进化阶梯的上升而逐渐出现了意识的萌芽。只有进化到人类,出现了组织结构比较发达的人脑和高度发展的神经系统以后,才产生了人所特有的意识活动。
无意识
无意识指的是那种不知不觉、自己本人没有意识到、没有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它与不同言语、词和文字相联系,但不能用言语来表述。
弗洛依德认为:人的心理分为两个部分,把心理活动比作水上的冰山,意识是冰山的浮面部分,无意识则是它的水下部分。原始冲动和本能以及之后的种种欲望,由于社会标准不允许,得不到满足而被压抑到意识之中,但它们并没有消灭,而在无意识中积极活动。因此,无意识是人们经验的大储存库,由许多遗忘了的欲望组成。
认知
认知是全部认识过程的总称,也叫认识。包括知觉、注意、表象、记忆、学习、思维、言语等及其发展过程和人工智能等领域。
本能
本能是指物种由基因规定的生存能力。这种能力表现出来的行为即本能行为,其特点如下:
在动物正常生活条件下,它随个体的发育阶段而陆续出现,不需要或很少需要学习。具有物种特异的适应性,即适合于解决一个物种在其常态生活环境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但在新异的环境中则未必适合。种内个体,特别是同性个体之间的表现模式大体是相同的。
本能行为的实现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刺激的共同结果。本能行为在低等动物中的表现较少的受个体经验的影响,但在高等动物中则大都经过个体经验的加工。
动机
动机是指由个人的某种需要所引起的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行为指向。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无论是物质需要还是精神需要,只要以某种形式指向一定的对象,并激发起人的活动,就可以构成行为的动机。
动机总是和需要相联系的,如果说,人的各种需要是个体行为积极性的源泉和机制,那么动机就是这种源泉和推动力的具体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