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概念类选择题解题方法
一、题型特点
概念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对历史概念的再认再现和理解阐释能力,要求对历史概念能准确理解,并对其内在规律和本质进行把握。此类题在题干中提出一个基本概念,备选项则是对这一概念的阐释。在题干中经常出现的主要标志性用语有“内容是”“标志是”“性质是”“特点是”“准确的理解是”等。
二、解题技巧
(1)由于此类题是对基本历史概念的考查,所以要求同学们必须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基本概念的原因、性质、内容、特点、结果、影响等有全面而准确的理解和掌握,真正理解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同时还要对相近、相似的历史概念进行比较。
(2)此类题的命题多数会在备选项的表述上采用混淆手法,或偷梁换柱,或以偏概全,或以末代本、因果倒置,所以同学们在做题时要通过比较词语含义来辨识其是否符合历史概念的准确含义。由于此类题多考查历史教材上的隐性知识,所以在做题时多采用逻辑推理法,即结合相关的知识结论来判断选项是否符合题意。
三、经典例题
1.(2022·全国甲·1)汉晋时期有多种文本记载,帝尧之时,“天下太和,百姓无事”。有老者“击壤”而戏,围观者称颂帝尧。老者歌云:“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地而食,帝何德于我哉!”上述记载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最接近
A.孔子 B.老子 C.韩非 D.墨子
2.(2022·全国甲·4)康熙年间,多次令各地举荐山林隐逸,又令官员推举博学鸿儒,吸收学行兼优之士。开设明史馆,召集文人编纂明史,还进行多部儒经传注的修纂,编成《康熙字典》。上述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承续华夏传统 B.倡导疑古辨伪 C.弘扬程朱理学 D.保存历史文献
3.(2022·全国乙·2)盛唐洋溢着刚健丰伟、庄重博大的时代气象,这在书法艺术上亦有体现。宋代书法家米芾推崇唐代某位书法家的作品“如项羽挂甲,樊哙排突,硬弩欲张,铁柱将立,昂然有不可犯之”。能够突出体现这一风格的书体是
A.小篆 B.楷书 C.行书 D.草书
4.(2022·全国乙·3)宋朝在州府设通判,重要州府设两名,民户少的州可以不置,但若武官任知州,则必置。通判有自己专属的衙门通判厅,与知州(府)共议政务、同署文书,“有军旅之事,则专任钱粮
之责”。据此可知,设置通判的主要目的是
A.规范地方行政 B.防止武人干政 C.提升军事能力 D.削弱州府权力
5.(2022·全国乙·9)据学者研究,古代雅典官员在接受任职资格审查时,需要回答:直系亲属姓名及
男性亲属所在村社名称、崇拜的神祗及其圣所所在地、墓葬方位、是否善待双亲、是否纳税、是否服兵役等。下列属于成为古代雅典官员前提条件的是
A.军事才能、宗教信仰 B.道德品质、演说能力
C.丰厚财力、贵族血统 D.本邦籍贯、成年男性
6.(2022山东卷·1)战国时期,法家两大派之一的田齐法家主张“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君臣不用礼仪教训则不详。”这反映其思想特点是
A.尚法存礼
B.尊法敬天
C.崇德重法
D.外儒内法
7.(2022山东卷·4)明朝时期,朝廷除对各地的监察御史进行考核外,还要求地方按察使司按时据实上报御史巡按地方时有无铺张浪费以劳州县等情况。这些规定旨在
A.保证监察规范有效
B.限制监察御史权力
C.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D.拓宽对地方的监察渠道
8.(2022山东卷·7)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中央曾就土地政策作出决定:“在处理农村纠纷中,党与政府的工作人员,不是站在农民或地主的某一方面”“一切有关土地及债务的契约的缔结须依双方自愿。契约期满,任何一方有解约之自由”。作出这一决定的时间是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C.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9.(2022山东卷·13)1913年,列宁在《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中说:“极大的世界风暴的新的发源地已在亚洲出现。……八亿人民的亚洲投入了为实现和欧洲相同的理想的斗争。”“相同的理想”指的是A.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 B.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摧毁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D.实现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联合
历史的选择10.(2022·湖南·12)恩格斯说:“这一观念特别是通过卢梭起了一种理论的作用,在大革命中和大革命之后起了一种实际的政治的作用,而今天在差不多所有国家的社会主义运动中仍然起着巨大的鼓动作用。”“这一观念”指的是
A.对人类不平等的批判 B.对社会契约论的肯定
C.对分权与制衡的强调 D.对财产私有制的否定
11.(2022·浙江·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出自一首政治抒情长诗。作者毕生追求“美政”,其作品充满对家国的炽热情感和深切忧念。他是
A.墨子 B.韩非 C.屈原 D.杜甫
12.(2022·浙江·7)论及自己的学术旨趣,顾炎武说:“《春秋》之作,言焉而已,而谓之行事者,天下后世用以治人之书,将欲谓之空言而不可也。愚不揣,有见于此,故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指、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由此可知,其“学术旨趣”在于
A.无为而治 B.经世致用 C.再续《春秋》 D.中体西用
13.(2022·浙江·10)赫胥黎晚年出版的文集,其中第九卷是《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论文》。严复翻译的《天演论》节选自第九卷,在译文后面他添加了大量案语,表达自己的维新立场。1898年,《天演论》出版,产生巨大影响。该书对当时中国社会的意义在于
A.睁眼看世界 B.宣传民主共和 C.思想启蒙 D.托古改制
14.(2022·浙江·12)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天津总商会于6月9日发出布告称:“对于外交失败,惩办国贼,惟有以罢市为最后要求。本会鉴于人心趋向,局势危迫;无可挽回,当即决定自明日起罢市。”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商人是五四运动的领导者 B.五四运动的中心已从北京转移到天津
C.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D.“罢市”是商人爱国行动的一种方式
15.(2022·浙江·19)历史进程中的变革是诸多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在美国制宪会议中,围绕代表权问题,州权主义者不愿屈从“大州支配”,以小州退出联邦同大国结盟相要挟;国家主义者也不甘示弱,宣布大州“不会在任何其他方案上结盟”,声称如果小州脱离联邦,就不惜以军事手段解决问题。双方最终在参众两院议席分配比例等问题上达成妥协。这一结果体现了
A.“孤立主义”原则 B.《人民宪章》原则
C.“自由放任”原则 D.“制约与平衡”原则
第六节概念类选择题解题方法参考答案
三、经典例题
1.【答案】B【解析】由材料“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地而食,帝何德于我哉”可知劳动人民自食其力,与世无争的生活状态,自得其乐的生活无须外力的干涉和帝王的指导,这符合老子“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故选B项;孔子主张以德治国,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与材料中“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地而食”的生活状态不符,排除A项;韩非子主张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强化对民众的管理和控制,与材料“帝何德于我哉”不符,排除C项;墨子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俭,与材料描述的生活状态不符,排除D项。
2.【答案】A【解析】由材料“令各地举荐山林隐逸,又令官员推举博学鸿儒,吸收学行兼优之士”、“召集文人编纂明史,还进行多部儒经传注的修纂,编成《康熙字典》”可知清廷虽为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但康熙帝通过吸纳名仕鸿儒,修撰儒经传注,缓和满汉民族矛盾,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维护了自身的统治,故选A项;疑古辨伪是对前世文献资料的存疑考辩,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B项;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等思想家对程朱理学进行猛烈抨击,因参加反清复明斗争失败后归隐山林,“举荐山林隐逸”与弘扬程朱理学不符,排除C项;清初实行,且开设明史馆、修篆儒家传注过程中对不利于清朝思想控制的文章或著述均加以销毁,不利于历史文献的保存,排除D项。
3.【答案】B【解析】据材料“如项羽挂甲,樊哙排突,硬弩欲张,铁柱将立,昂然有不可犯之”可知,这种书体的特点是规范,严整,符合楷书的特点,故选B项;据所学,小篆的特点是笔画横平竖直,圆劲均匀,粗细基本一致,并不庄重,排除A项;据所学,行书的特点是形体省简,笔画流畅,没有楷书的庄重,排除C项;据所学,草书的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与材料“刚健丰伟、庄重博大”不符,排除D项。
4.【答案】A【解析】据材料“宋朝在州府设通判……但若武官任知州,则必置……与知州(府)共议政务”可知,通判的设置是为了防止武官专权,规范地方行政,故选A项;据材料“但若武官任知州,则必置”可知,武人是可以参政,但是不能专政,因此通判设置是为了规范行政,而非防止武人干政,排除B 项;据材料“有军旅之事,则专任钱粮之责”可知,通判只是战时负责筹集钱粮,不是平常之主责,且不
负责行军打仗,不能体现提升军事能力,排除C项;据材料“通判有自己专属的衙门通判厅,与知州(府)共议政务、同署文书”可知,州府权力的总量未变,通判只是分割了知州的权力,并不是削弱了州府的权力,排除D项。
5.【答案】D【解析】据材料“直系亲属姓名及男性亲属所在村社名称、崇拜的神祗及其圣所所在地、墓葬方位、是否善待双亲、是否纳税、是否服兵役等”可知,古代雅典官员的任职资格审查涉及出身、宗教、
伦理道德、公民义务等方面,突出本邦籍贯和成年男性这两个条件,故选D项;材料没有涉及军事才能,且据所学,雅典的官员是抽签选举,对才能没有要求,排除A项;据所学,雅典官员是抽签选举和轮番而治,对道德没有要求,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财产审查,且据所学,克里斯提尼时期就取消了议员的财产资格限制,排除C项。
6.【答案】A【解析】由“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及综合所学可知,法家主张法治,依靠法律来治理国家;“君臣不用礼仪教训则不详”,大臣们不用礼节和法治来教育百姓,则会引起不祥,强调了“礼仪”的重要性。综上即可得出田齐法家的思想特点为“尚法存礼”,A项正确;“敬天”为西周时治国思想,且材料未涉及“敬天”,排除B项;德是内在的道德情感,礼是外在的行为规范,材料强调的是法和礼,排除C 项;法家主张是以法治为主,同时存礼,且“外儒内法”为西汉董仲舒思想,排除D项。
7.【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朝廷对各地的监察御史进行考核,同时要求地方上报御史巡按地方时的相关情况,说明朝廷加强对监察御史的管理,目的是保证监察规范有效,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加强管理而不是限制权力,排除 B项;材料未涉及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C项;材料是加强对御史的管理,未涉及拓宽对地方的监察渠道,排除D项。
8.【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不是站在农民或地主某一方面”“一切有关土地及债务的契约的缔结须依双方自愿。契约期满,任何一方有解约之自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期间,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中共中央的土地政策是“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C项正确;国民革命时期是1924年一1927年,土地政策是实现“耕者有其田”,排除 A 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排除B项;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排除D项。
9.【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1913年”“极大的世界风暴的新的发源地已在亚洲出现。……八亿人民的亚洲投入了为实现和欧洲相同的理想的斗争”并结合所学可知,此指20世纪初出现的亚洲觉醒运动。列宁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并未提出过亚洲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与史实不符,B排除。摧毁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主要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实现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联合是《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之一,排除D项。列宁在革命的实践中,更侧重推动俄国以至于欧洲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反对帝国主义压迫,故A项更符合列宁“相同理想”的本意。10
.【答案】A 【解析】恩格斯提到的“这一观念”既在法国大革命和大革命之后“起了实际的政治的作用”,同时也“在差不多所有国家的社会主义运动中仍然起着巨大的鼓动作用”,结合所学可知指的是平等,而这个观念又是“通过卢梭起了一种理论的作用”,也就是卢梭的一个主张,结合所学可知,与之相关的主张应该是卢梭对人类不平等的批判,故选A项;社会契约论是对大革命后建立的资本主义国家有作用,但是对大革命和社会主义运动则没有“实际的政治的作用”,排除B项;分权与制衡不是卢梭的主张,而是孟德斯鸠的主张,排除C项;对财产私有制的否定不符合题干中的“在大革命中和大革命之后起了一种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