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二单元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课标要求
了解古代南亚、东亚与美洲的区域文化,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认识南亚、东亚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对人类文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学习目标
1.梳理古代印度、朝鲜、日本、印第安文化的主要成就,感知其对人类文化发展的杰出贡献。
2.搜集整理各种图文史料,分析理解各区域文化的成因和特征。
3.以宽广的历史视野认识古代朝鲜、日本与中国的文化交流。
4.通过对几个典型问题的探究,引领学生认识本课的基本史实,逐渐掌握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的方法和能力,培养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落实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培育。
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
古代印度文化、古代朝鲜文化与日本文化、美洲印第安文化的成就。
学习难点
认识古代印度文化、古代朝鲜与日本文化、美洲印第安文化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通过了解这些古代文化,理解古代文化的多样性。
教学流程
板块一 激趣导新
利用“印章文字”图片结合课前提示语导入。
板块二 自主学习 夯实基础(当堂自学,掌握必备知识,增强时空观念,培养分析能力)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基于六方面的认识:一曰秉持学为中心,教为学服务的基本理念,“以学生深度学习为本,以学生素养发展为本。”教学活动组织与实施的最高原则在于促进学生发展。二曰落实核心素养的培育,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三曰依循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课程改革赖以进行的纲领性文件,是教材编写、教学开展、考试命题和教学评价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是检验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优劣的基本依据;是国家
对教学质和量上的最低要求;四曰依据教材,教材是中学历史教学最主要、最基本的材料,是学生学习的核心材料。五曰历史基础知识具有永恒的“生命力”认识,是培养学科关键能力的基础。六曰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本质体现。出于三方面的考量:一是从高二学情出发: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实质就是自身能动性、选择性和创造性共同作用和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教师需在充分考虑高中二年级学生心理特点、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等具体情况的前提下,通过提供学习材料等多种途径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和指导者。二是让学生通读本课文本,掌握基础的知识,感悟历史知识的重要性,在时空框架下把握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理解历史进程中的变化与延续、继承与发展、原因与结果,建构历史发展的前后联系,认识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三是为后续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突破难点奠定基础,达成学业质量水平和核心素养水平。
板块二 互学探究 培育素养(依托材料,开展问题导学,培养史证意识、历史解释能力)
探究1 古代印度文化
材料一 古代印度居民所感受到的大自然的可怖威力,较其他地区的人更为深刻,因而形成一
种对自然的恐惧意识,这既流露于古代印度的文学作品中,更表现为宗教性的崇拜,将各种自然现象人格化神奇化,想象为各种神,出现各种神话和传说。进入阶级社会,这种恐惧意识首先为统治阶级中的教士所利用……以致影响到以后印度的意识形态中。
——王敦书《雷海宗的环境史观和环境史学》
思考1:根据材料一分析古代印度自然环境与宗教发展的关系。
人们对自然的恐惧意识特别强烈,统治阶级利用发展这种恐惧,以致宗教对人民的控制力达到空前的程度。
材料二 当他们分割普鲁沙(印度神话中的原始巨人)时……其口为婆罗门,由其双臂造成罗惹尼耶(即后来的刹帝利),其双腿变成吠舍,从其双脚生出首陀罗。
——崔连仲等选译《古印度吠陀时代和列国时代史料选辑》
思考2:根据材料二,指出不同种姓的地位与组成身体的部位之间是如何对应的。为什么?结合所学知识,以表格方式,从等级名称、社会阶层及权利和义务列出印度种姓制度的基本内容。
历史的选择(1)对应:“原始巨人”的嘴演化为婆罗门,用双臂演化为刹帝利,用腿演化为吠舍,用脚演化为首陀罗,借以说明各个等级的高低贵贱是神的意志决定的。
(2)理由:奴隶主阶级用婆罗门教作为精神武器,加强对劳动人民的统治,保持自己的特殊地位,把等级制度神圣化。
(3)基本内容
等级名称 | 社会阶层 | 权利和义务 |
1.婆罗门 | 祭司 | 掌握神权 |
2.刹帝利 | 国王、武士、官吏 | 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 |
3.吠舍 | 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 | 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二等级 |
4.首陀罗 | 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 | 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和奴役,干最低贱的职业 |
思考3: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古代印度文化的发展特征。
(1)以宗教为中心:印度文学、艺术、音乐、舞蹈、雕刻都以宗教为中心,其表现形式和内容也都与宗教有关,而且类型繁多。
(2)佛教文化的重要性:印度教吸收了佛教的哲学精神,佛教文化在印度文化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
(3)以史诗代替历史:印度最为著名的两大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就是以诗代史的代表作。
(4)等级制度森严:印度的种姓制度是古代世界最典型、最森严的等级制度,各种姓之间界限森严,其政治、经济、法律和宗教地位均极不平等。
(5)文明的多样性与包容性:印度复杂的地理环境、众多的民族、政治上长期的分裂及外族的不断入侵,使其文明呈现出举世罕见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的特征。面对外来文明的挑战,印度文明不断吸收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不断推陈出新,体现了包容性的特征。
(6)辉煌灿烂且贡献巨大:古代印度为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为世界文明的繁荣发展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在建筑、文学、宗教、音乐、自然科学、哲学等方面皆有卓越成就。
思考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印度文化对周边地区产生的重要影响。
影响:(1)受古代印度文化影响最大的地区是东南亚,这一地区的宗教、习俗、语言、文字、建筑等各个方面都体现了古代印度文化的影响。(2)印度文化往北和向西传播。(3)佛教对中国及东亚其他地区都产生了影响。(4)印度的10个数字符号经阿拉伯人之手传到了西方。
材料三 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到了东晋已有三百多年,佛教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寺院大量兴起,佛教团体日益壮大,对寺院管理便成了问题。此时佛教的发展,在所有这一些西行求法者中,法显无疑是最突出的一个。法显带回翻译的戒律,对于中国当时的僧伽来说,宛如及时的春雨。《法显传》对印度的影响重大,研究印度古代史的学者,包括印度学者在内,都视之为瑰宝。有一位著名的印度史学家曾写信说:“如果没有法显、玄奘和马欢的著作,重建印度历史是不可能的。”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思考5: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法显赴印度求佛法的社会原因,概括法显西行的历史意义。
(1)原因:①社会动荡不安,造成人们对宗教的渴求;②佛教传入中国,并迅速发展;③寺院规模大,管理出现问题;④统治者的支持。
(2)意义:①促进了中国佛教的发展:A.汉代佛教传入中国;B.宋朝,佛儒道相互渗透,形成理学,丰富了中国的传统哲学体系;C.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D.丰富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②加强了中印交流;③保存研究印度的典籍资料;④《法显传》成为研究南亚、中亚、中南亚地区的重要资料;⑤法显不畏艰险、意志坚定的求知求真的精神激励后人。
探究2 美洲印第安文化
材料一 玛雅人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由于农业生产的需要,他们观测天象,制定了精确的历法。……玛雅文字被视作神的创造,使用文字的权利均为祭司垄断。……尤其是他们的建筑工程已达到了古代世界很高的水平。
——王斯德《世界通史》
思考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玛雅文明的主要成就。
(1)制定了精确的历法;(2)发明独特的文字;(3)建筑技术高超。
总之,玛雅人在农业、自然科学、建筑及艺术等诸方面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思考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印第安人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和印第安文明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1)印第安人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①印第安人培育了许多农作物。美洲的玉米、甘薯、花生和可可等流向世界各地。据统计,今天世界的植物食品中,约有1/3的品种源自美洲。另外,他们还培育出45种以上的瓜果蔬菜类农作物。
②印第安人培育出了橡胶、烟草等多种经济作物。印第安人栽培的橡胶树对人类的贡献可以说是无法估量的。几乎所有的工业部门都离不开橡胶。印第安人最早栽培的烟草,随着美洲的“发现”迅速传遍了全世界。
③印第安人还培育出了许多种药用植物。如提取奎宁的金鸡纳树、提取麻醉剂的高根等。
(2)印第安文明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①玉米是重要的高产粮食作物,马铃薯、西红柿是常见蔬菜,可可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奎宁、毛地黄等药物为各国医药界普遍使用。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物质生活,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物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
②印第安人的神庙、道路、城市等建筑遗址成为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丰富了人类的精神生活。
材料二 在白人踏上美洲几个世纪前,危地马拉、墨西哥和安第斯高地的印第安人已经拥有几乎具有一切文明特征的较高的文化。假如不是被征服的话,他们完全可以会为发展中南美自己的文化打下一个基础,这一文化可以同任何其他洲的文化相媲美。
——[美]伯恩斯、拉尔夫著,罗经国等译《世界文明史》第3卷
材料三 虽然,由于印第安人和古代世界文明的中心相距太远,无法联系……
——李春辉《拉丁美洲史稿》(上)
思考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美洲文化消失的原因及启示。
(1)原因:①气候变化毁坏了生存基础;②西方殖民者的侵略与破坏;③疾病、瘟疫等灾害导致人口减少;④缺少与外界的沟通和交往;⑤美洲内部三大文明之间几乎很少有交流,无法相互借鉴进步。
(2)启示:当今世界,文化交流依然是促进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在现代化建设中,应该主动开放,学习其他民族和国家的先进文化与技术,适应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
探究3 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原因及影响
思考:根据第二单元《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及所学,分析说明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原因及影响。
(1)成因
①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不同:人类在不同地域栖息、繁衍和发展,受不同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它既体现为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交流方式,也体现为不同的物质条件、不同的风俗习惯和行为方式。
②自身历史和传统文化不同:人类生活方式的多样性,决定了人类文化具有多样性。在人类的漫长发展史中,不同民族和社会形成了自身的传统文化。这种传统文化对人们的生存与发展有着重大意义,人们从自己的文化传统中获得启迪和教诲。
③自身思维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多样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使得人类形成了多样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形成了多样的思想体系和文化艺术成果。
(2)影响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