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Oct.2012第29卷第10期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Vol.29
No.10
心灵的轻音乐与重音乐
肖
丹
(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武汉430068)
摘
要:英文诗歌是具有声音效果(音韵和节奏)的艺术。声效在汉英词典中的解释是由声音所制造的效果,指为增进
某一场面之真实感、渲染气氛,而加于声带上的声音。诗歌的音乐性不仅寓于铿锵的节奏和优美的韵律之中,而且有的还直接表现在音乐形象的塑造上,诗与音乐浑然一体。本文以英国浪漫主义先驱威廉·布莱克的诗歌《婴儿的欢乐》和《婴儿的忧伤》为例,对比分析这两首诗中的不同韵式、音素分布、音节长短等等所产生的不同音乐效果是如何抒发诗人的感情,
表达其诗歌主题的。关键词:《婴儿的欢乐》;《婴儿的忧伤》;声音效果;对比;威廉·布莱克收稿日期:2012-08-29
中图分类号:H311;I5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44X (2012)10-0027-03作者简介:肖
丹(1982-),女,湖北武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
有人将诗歌称为没有乐器演奏的音乐。
托马斯·卡莱尔说
:“诗歌是悦耳的思想”。华兹华斯认为“诗是对强烈情感的想象力表达,
而这种表达通常是有节奏的……”[1]
,这些评语无不说明诗歌和音
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诗乐同源”,诗歌是具有音乐性的语言。诗歌的音乐性除了表现在其节奏(格律)外,还表现在各种悦耳的押韵上。另外,不同的音素分布同样会产生不同的声音效果。一般说来,元音
音素给人一种宁静、
柔和、悦耳、愉快的效果。辅音通常用来描述迅疾的动作,暗示一种刺耳、粗暴、残忍、某种冲突,不安,不和谐的效果。此外,单音节词较多音
节词显得更加明快、
简单[2]46
。许多诗人在诗的韵脚、单词音素搭配等诗歌形式的选择上并不是随意的,而是根据诗歌主题仔细推敲
和深度思考过的,除了追求听觉(即在语音水平上和谐悦耳,抑扬顿挫,符合诗歌特有的格律、押韵要求)或视觉上的美感外,更是为了使诗的形式与灵魂高度
一致,起到强化主题的作用[3]
。诗歌音乐性作为英诗
鉴赏中“音,形,意”三项美学特征之一本文将不做赘述。鉴于诗歌音乐性对诗歌主题思想所发挥的作用这方面的研究较为有限,本文将以布莱克的《婴儿的欢
乐》和《婴儿的忧伤》为例,重点探讨诗歌不同韵式,音素分布,单词音节长短等特征所产生的不同声效是如何渲染气氛,强化诗歌主题的。
威廉·布莱克是英国重要的前浪漫主义诗人。他素以其诗歌语言文学的简单性而享有盛名,正如文学
批评家指出的那样:“布莱克写诗时,用孩子般的简单
语言来完美地表达灵魂深处的天真无邪。”[4]诗人常
用儿童的口吻来写诗,以简单的词汇来表达深刻的含
义。他的很多诗歌都是可以咏唱的乐曲,
而绝大部分为儿歌或摇篮曲。
一、关于《婴儿的欢乐》和
《婴儿的忧伤》《婴儿的欢乐》和《婴儿的忧伤》分别选自布莱克
的代表作《天真之歌》和《经验之歌》
。其中,《婴儿的欢乐》
因受人喜爱现已成为一张世界儿歌的专辑名。《天真之歌》和《经验之歌》描述的是由
“人类灵魂的两个相反状态”
所看到的同一个世界[2]46
。前者充满了天真、
快乐的描写,总的基调是欢快的;后者即由人的灵魂的“经验”状态所看到的世界,是一个充满贫穷、疾
病、战争、阴谋以及社会、制度方面种种压抑的丑陋、恐怖的世界。诗篇《婴儿的欢乐》和《婴儿的忧伤》正是这两部集子里对应的作品。
初生的婴儿是阳光下稚嫩的绿芽,是鸟窝里还未
睁眼的雏鸟,
也是人类最柔弱、人类心灵最纯粹最透亮的时刻。在《婴儿的欢乐》中,诗人用简洁欢快的语言,写出了新生儿令人欣喜的生命力,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内心对纯真的渴望与歌唱。诗歌最后的“Sing ”是对“sweet ,pretty ,happy ”的欢唱,仿佛唱响了心灵的轻音乐,让读者也不禁感受到新生儿的生命美!
慈爱的母亲与她心爱的婴儿进行了稚趣的对话。这里的新生儿因没有受到成人“经验”的影响,如同一
张白纸一样纯真、简单、稚嫩、快乐
。“我该叫你什么名字呢?”“我的名字叫快乐。”接着,在第二个诗节里,
母亲表达了自己对婴儿的美好祝愿
:“愿甜蜜与快乐降身于你。
”……短短几行诗便活现了一个婴儿降临人世的欢乐之情。诗的内容极其简单,
通篇洋溢着一·
72·
种天真无邪、无拘无束、平和、欢快的气氛,没有丝毫的哀伤、恐惧,连成人都被这种轻松、喜庆、和谐的气氛感染而由衷地祝福。全诗愉快、活泼、温馨的笔调表现了《天真之歌》中“天真,和平,仁爱,快乐”的主题。
《婴儿的忧伤》也是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婴儿说的话,却是一幅多么迥然不同的画面!他(她)的出生并没有受到祝福。他的降临似乎是不受欢迎的。母亲在呜咽,父亲在抽泣。他所看到的不是父母的欣喜。小小年纪竟感受到自己出生时周围气氛的沉重,意识到自己赤裸裸来到这个危险的世界上;全诗只有他一个人在说话。他嚎啕大哭,无依无助。他在父亲的手中挣扎,竭力挣脱那紧裹着他幼嫩身躯,几乎让他窒息的襁褓,但徒劳无益。与前一首诗相比,这首诗中的婴儿,没有天真烂漫的欢笑,没有成人的保护和爱,没有安全感,对未知的世界充满了恐惧和躁动不安。他生来自由,却受到束缚和限制(紧裹在身上的襁褓)。他意识到自己对抗环境的力量太小,他哭泣,绝望,疲惫不堪,最后只能选择满足生来即有的本能———吮奶。诗歌通篇流露出一种凄怨的语调,与前首诗中欢乐的婴儿形象形成鲜明对比,处处使读者感到婴儿出生时周围不祥和的气氛,读者的心也不禁跟着揪痛、沉重起来。《婴儿的悲哀》
似乎昭示着所有的婴儿都命中注定面对残酷的现实,摆脱不了可怕命运的钳制,在丑恶、堕落的世界挣扎,受折磨而渐渐获得某种“经验”,最终失去了“天真的童心”。这正应了《经验之歌》的主题。
二、《婴儿的欢乐》与《婴儿的忧伤》之声效对比
英国诗人蒲泊在《论批评》(Essay on Criticism)一文中说:“The sound must seem an echo to the sense”,可见,音可以表意。在诗歌中,不同音质和音的语音可以唤起不同的感觉,引发不同的联想。
快乐还是忧伤语言学家Geoffrey N.Leech将英语的辅音分为柔软和刚硬两种:流音(/l/,/r/),鼻音(/m/,/n/,/η/),摩擦音和送气音(/f/,/s/,/v/)等比较柔软,而爆破音(/b/,/d/,/g/,/p/)等和塞擦音(/t∫/,/d /)显得刚硬。柔软辅音的集中使用可以帮助创造一个宁静的意境。至于元音,开口较小的前元音如/i/,/e/等声音比较清脆单薄,而开口大的后元音,如/a:/,/ :/,/u:/,,/ /,/u/,/ /以及由它们构成的双元音则显得宏亮,表现昂扬、亢奋的感情[5]。
虽然这只是大概的说法,不可过于拘泥,但这些音素的不同搭配的确产生了丰富多彩的音,引起各种不同的感觉,渲染不同的气氛,或欢快,或苦闷,进而表现了不一样的思想主题。下面,文章将分析诗人是如何通过巧妙地搭配音素,安排韵脚等文学手法来奏响这两曲心灵的轻音乐和重音乐的。在此之前,笔者认为有必要简单探讨一下何为轻音乐,重音乐。
轻音乐以小型乐队加以演奏,音乐形象单纯,织体轻盈,结构小巧简单、节奏明快、旋律优美,营造温馨快乐的情调。这种音乐形式一般没有严肃深刻的主题,深邃的哲理和冗长的内容,但它轻松活泼带给人们欢愉优美的享受。
“重音乐”又名“严肃音乐”,“重金属音乐”,常力图在作品中最充分地展示个性,诠释深刻的命题,或发泄不良的情绪,追求音乐技巧的完美,有着力与美的形象、疯狂至极的现场表演,排山倒海、撼人心魄的隆重气势……重音乐是人类对音响效果最极端、最完美的体现。其中,重金属最大的特点就是噪音和失真,发出诸如失真、延迟、蛙音、飘忽音和蜂鸣音各种音响效果,并用任何圆形剧场都容纳不下的巨大分贝,狠命地撞击听者的耳膜。重金属总是和一些不太让人舒服的词汇如暴力、破坏、恐怖、凶杀、毁灭、地狱等联系在一起。
(一)音素分布的不同
《婴儿的欢乐》使用了流音[l](old,shall,call,befall,smile,while)以及[m][n][η][v](have,name,sing)等音素。根据语言学家Leech的理论,这些柔软辅音的集中首先便已营造了一种宁静的气氛。接着,诗篇大量使用元音音素,包括短元音[i](happy,is,befall,pretty,sing),[ ](what),长元音[i:]thee,sweet,[ :](call,befall),[u:](two),双元音[ai](I,smile,while),[ i](joy),[au](thou),[ei](name,days)以及其他元音
音素[ ](have,shall,am,happy),[ ](dost)等等。通常因为发元音时气流从肺部出来没有受阻,这些声音较辅音发起来轻松,不费力。另外,诗中开口小的短元音,前元音听起来清脆短快,这符合婴孩咿呀发声的特征,开口大的后元音如[ :],[u:],[ ],[ ]以及双元音[ai][ i][au][ei]显得宏亮,正好体现了母婴亢奋、喜悦的感情。布莱克集中使用柔软音素以及这种以元音占据统治地位的音素搭配方式,似乎是有意而为,旨在暗示一种宁静,轻快,愉悦的声音效果,如同轻音乐一般有着温馨快乐的情调,与婴儿和母亲欢喜的心情正好契合,进而活画出一个天真、稚嫩、无比欢喜的可爱婴儿之形象。
然而,在《婴儿的忧伤》中,为了与内容主题相呼应,诗人在诗中使用了groaned、wept、leapt、like、struggling、bands等难读的词,通篇采用如[t]、[d]、[k]、[g]、[ts]、[dz]等辅音,其中的[b](bands,bound,best,breast)、[d](groaned,dangerous,world,loud,fiend,hid,cloud,swaddling,bound,and)、[g](groaned,struggling,against)、[p](wept,leapt,helpless,piping)、[d ](dangerous)等,按照Leech的说法,属于刚硬辅音。与元音不同,发辅音时因气流受到不同程度的阻碍,一方面发出的音不像元音那样清脆悦耳,另一方面发起来通常也较费力,沉重,给人一种刺耳,不雅,不和谐的感觉[2]47。诗人在诗篇中使用众多的辅音,暗示一种粗暴、残忍、冲突、不安、狰狞的声音效果,这些正好映出了婴儿叛逆、哀怨、惊恐不安的形象,与《婴儿的欢乐》形成鲜明的对比,就如同一曲重音乐,极力疯狂、紧张,宣泄着不良情绪。
·
82
·
(二)单音节词与多音节词
《婴儿的欢乐》中的婴儿刚出生两天,这似乎预示读者,他只能理解日常简单的词语。为了与简单、天真的内容相和谐,诗人主要采用抑扬格。抑扬格在英诗中最常见,其韵律最接近日常英语,且节奏感强。另外,诗人还使用了短的诗行。在措词方面,除了“befall”,“happy”,“pretty”外,绝大部分使用的都是生活中常用的短小的单音节词,如“have,name,am,old,sweet,joy”等,念起来朗朗上口,易于吟诵,给人带来一种轻快,活泼,欢乐的声音效果,犹如奏响了心灵的轻音乐,让读者身临其境般看到一个牙牙学语的孩童倚在慈母膝下,单纯,全然不晓得世事的阴暗和艰辛,沉浸在幸福的亲子对话中。其中,为了突出自然流溢的欢乐气氛,“joy”一词重复使用了6次。诗人这种有意的措词安排暗示读者,在这个新生儿的世界里,一切都是纯洁,简单,快乐的,没有任何担心和烦扰。布莱克用的这些简单的词汇无疑与他《天真之歌》的主题“仁爱、简单、和平”一致。
后一首《婴儿的忧伤》中,布莱克使用更多的是多音节、复杂的词如helpless、dangerous、piping、struggling 等。与单音节词不同,多音节词常在严肃、正式等场合出现。诗人这种选词安排好像在暗示
婴儿一出生便失去了幼童的简单与天真,他经历着人世间的复杂和辛酸,获得了成人世界的经验。这些多音节的有意集中无疑给人带来沉闷、紧张的音乐效果,渲染一种躁动不安的气氛,仿佛叩响了心灵的重音乐,读者的心也不由得感到沉重、震撼。
(三)韵式的不同
不同韵式的使用也强调和作用于诗歌不同的主题思想。《婴儿的欢乐》中,布莱克使用的是不规则的韵式,第一个诗节中为ABCDAC,第二个诗节中为ABCDDC。这种不规则韵脚似乎是诗人有意的安排,再次强调了婴儿的天真,与婴儿牙牙学语、不谙世事的形象特征吻合。由于新生婴儿的天真无邪,成人世界的任何经验规则都不会影响到他,他便可以无拘无束地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包括创造他自己的韵脚,甚至可能是没有任何语言规则的“乳语”。在声效方面,这种不规则的韵式安排,同样给人一种轻松、无束缚的感觉。
相比之下,《婴儿的忧伤》中诗人使用的是较严格、规则的联韵韵式AABBCCDD。这种规则韵式的使用暗示读者,虽然他是个新生儿,但却已受到成人世界种种经验、格式化规则的约束和限制,从他生命的最初起便失去了自由,在今后的人生中也不可能摆脱残酷的现实社会中种种经验的枷锁。在声效方面,这种规则的联韵像重音乐追求音乐技巧的完美那样因为太过讲究作诗技巧而显得格式化,僵硬、沉闷。
三、结语
作为一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布莱克巧妙地运用不同的韵式,音素分布,措词给诗歌带来不同的声音效果,或欢快或沉重,如同奏响了心灵的轻音乐和重音乐,最终生动地刻画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新生婴儿的内心世界。读者在品赏这两首诗时,不应只是停留在诗句的字面意思而应将诗歌的“音”与“意”联系起来,思索诗人这些独具匠心的文学表现手法是如何突显诗歌主题的。细致深入的分析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布莱克的诗歌。
参考文献:
[1]齐晓燕.英诗的美学探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15.
[2]董素华.英语名诗欣赏[M].延边:延边人民出版社,2003.[3]王湘云.论英诗外在形式的表意功能[J].山东外语教学,1999,(4).
[4]Bernard D.N.Grebanier.English Literature(vol.2)[M].New York:Baron’s Educational,2004.
[5]李丽芳.英诗中的语音效果[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2.
责任编辑:陈君丹
Light and Heavy Music upon Souls
—A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Sound Effect in“Infant Joy”and“Infant Sorrow”
XIAO Da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Wuhan430068,China)
Abstract:English poem is an art with musical effect(mainly by its rhymes and rhythms).Sound effect,as what is explained in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is the effect made by specific sound that is given by the vocal cord to enhance the authentic feeling of a certain occasion,adding to a particular atmosphere.The poetic musicality resides not only in sonorous rhythms and beautiful rhymes but also in the representation of a certain musical image.Music and poetry are a well-integrated art.Taking“Infant Joy”and“Infant Sorrow”written by William Blake as examples,this paper hereby aims to make a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how different sound effects brought about by different rhyme schemes,phonemes distributions,word’s syllable length in these two poems respectively affect the feeling the poet intended to express and the very themes these two poems were designed to emphasize.
Key words:Infant Joy;Infant Sorrow;sound effect;contrast;William Blake
·
92
·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