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训练——学习描写景物
一.单纯的景物描写类作文
例文:
我们的校园
校园是知识的大门,校园是我们的学习天地,校园还是一个美丽的世界!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来观赏花园小学的美景吧。
走进校门,一个长方形的花坛印入了我的眼帘。花坛的最上方有两颗槐树,因为已入冬,槐树的叶子已是稀稀疏疏,不像春天那么密密麻麻,但颜依然那么碧绿,它像一个坚定挺拔的巨人,更像一把绿的巨伞,为我们遮风挡雨,是我们的好朋友。花坛中央无数棵小树拼成了“爱我中华”4个大字,表现出了浓厚的爱国情操。咦!那棵长着刺的树是什么树啊?哦!原来是罗兰松。听说这棵树是今年刚栽上去的,它的样子活像一只绿的刺猬。我还在书上了解到,罗汉松又名罗汉衫,原产于我国,喜欢暖湿和半阴环境,怕水涝和强光直射,而且它四季常青。哦!怪不得它长在花坛最后面呢。
花坛的右边是两课松树和两颗铁树。那两棵松树如同两棵迎宾树,每天欢迎着我们,每当见到它,就好像见到了老朋友,十分亲切。两棵铁树如同两个卫士:如果有人给它浇水施肥,就十分客气;如果有人伤害它,它就会拔出那有刺的叶子作为武器,毫不客气的刺过去。 松树的对面是一个圆形的花坛。花坛中有一棵五针松,它是常绿树种,针叶五针一束,性喜阴又较耐荫,不畏寒冻,是著名的园林绿化树种,既可作大地栽培,又可作盆景栽培,放置于大堂或会议室,均显得高雅古朴,落落大方,倍添气氛。听说这棵五针松是我们建校时从别的地方移植过来的,已经有好几十年了,是我年龄的好几倍呢!
沿着大厅的路,走到休闲广场。只见一棵雪松挺立在那里。它伴随着我们成长,如今它已长到了四层楼高,真像童话中的巨人。我还发现在它的树枝上,有小鸟在上面筑巢。 突然我闻到了一阵花香,好像是桂花的香味。可是已是冬天,怎么有桂花香呢?强烈的好奇心把我“推”到了桂花园。走近一看,原来是四季桂在开花。只见八棵桂花整整齐齐的排列着:六棵金桂,两棵银桂。还有些桂花已结了桂子,“早生贵子”就是这个意思。
我们校园里的花草树木,一草一木我们都会爱护,因为它们点缀了我们的校园,给了我们生机,给了我们绿。我爱它们!我爱我们的校园!
作文指导:
1.注意描写的顺序,让作文条理清晰
2.注意锤炼语言,力求生动形象,有文采
3.多用修辞,变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
4.丰富词汇,让作文语言呈现灵活多变
二.寓情于景或托物言志类作文
寓情于景,托物言志是作者行文抒发情感的重要方法。 “寓情于景”则是写作者将自己的感情转移到景物上去,使景物带有明显的感情彩,外在表现是文章中含有明显的包含着作者感情彩的词语或句子,即议论句或抒情句。
“托物言志”中假托的“物”一般具有一种约定俗成的性质,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这种“物”的内涵精神是人们的思想意识中往往早就有的,而且带有一定的人格化彩。比如梅的凌冬不凋,松的常青、坚韧,莲的出淤泥而不染,菊
的高洁等。
无论是“寓情于景”还是“托物言志”,在写作上应注意以下两点:
一、确定物象,把握特征,明确立意。 首先我们要选择“抒情”“言志”的物象,当我们选择了一种能够承载我们所表达某种思想认识或思想情感的事物作为自己抒情或吟咏的对象时,就准确地把握了这一事物的特征。茅盾在《白杨礼赞》一文中,就选择了“白杨树”这一物象作为寄托之物。所“托”之物是白杨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保持倔强挺立,不折不挠„„它伟岸、正直、朴素,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 这些象征了抗日时期我国北方农民的特点,并与中华民族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民族精神相合。
二、拓展思路,展开想象,描摹事物。 在确立了“抒情”“言志”的物象与立意之后,就要对所选择的物象进行描摹。要展开思路,进行想象与联想,借助灵活多变的表现手法,或叙事、或描写、或议论、或说明,描摹出形神兼备的事物,使人耳目一新,如临其境,使文章的言志有依托。周敦颐的《爱莲说》一文中的“莲”可以代表君子形象后,记叙了莲历史,描写了莲的内外形象,对莲进行评价,并抒发了自己的理想难以实现的苦闷。
●月光破碎了,那笼罩大地的轻纱被分割、裁剪,洒向大地成为一地碎片。如今,我也只能从窗上投射下的点点光斑触摸月光的痕迹,那清凉如水的美好在城市中无处安身。 但不会有多少人感到这份失落,月光的柔婉毕竟只合才子词人的诗情。《破碎的月光》
橘子味的夏天●春天里,春风抚,胡杨绿,叶芽抽出人间美景;春光照,胡杨醒,叶苞吐出牧人希冀。夏之胡杨,浓荫蔽日,清爽宜人,绿毯铺于云端,视觉里消失了蓝天毒日空间。秋天,胡杨金一片:金的树冠,如诗如画如织如锦;金的叶儿片片金黄片片秋风,注满了额济纳人的收获与幸福。冬日里,雄壮的胡杨屹立千里戈壁,笑迎漠风黄沙,与荒凉抗争,与漠中人同呼吸共命运。《胡杨赞》
●一天天过去了,正当我对它们失去信心时,枯黄的竹子竟然奇迹般地转绿了。脱去了枯叶,几棵竹子换上了精神的绿装,老竹中的新笋竞相向上,蓬勃发展。它们似整装待发的勇士,意气昂扬;它们似坠入悬崖后腾起的雄鹰,英姿矫健;它们似在烈火中锤炼过的钢铁,坚韧强劲。枯竹,叶枯心不枯,寒霜冷冻,风雨夹击只会使它更加坚韧,更加青翠。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蝴蝶的破茧,造就出美丽的翅膀;烈火的焚烧,造就出青翠的离原,苦难的磨炼,造就出刚强的灵魂。《枯竹》
例文:
(一)夏又至。
一切来的那么突然,又那么神秘,仿佛只是一瞬间;也许,是那一场雨;也许,是那一阵风;也许,是那道阳光;也许,更多也许。
夏天的味道,可以很淡。
初夏的天空是最美的,很高,高得绝妙,很蓝,蓝得清澈,很淡,淡得绚丽。一朵又一朵可爱的云摆放在蓝天中,没有特定的形状,没有阳光的照射,没有风吹过,就这样静得像一幅水彩画,让人不舍得把视线移开。我和琪躺在画下面的一片绿绿的草地上,她说,这是最后一次了,过了今天,她会和妈妈一起离开这个城市,我想去送她,她却说不要,她说,她不想哭,不想和我说再见,忽然觉得眼角有些湿湿的,我们就这样静静的躺了很久,会不会,我们也成了画的一部分?初夏的傍晚,琪走时,下起了小雨,我只能藏在伞下,默默的看着她离开,我和她一样,没有哭。在路灯下,抬起头,可以看到被风吹偏了的雨,有一部分被昏暗的灯光染成了透明的橙,像碎落的烟花,落在脸上的,凉凉的,这是夏天吗? 和以
前一样,才正值初夏,四周的空气,就已充满了冰淇凌的甜香,纯纯的奶油味,清爽的水果味,还有薄荷的清凉,还有孩子们快乐的笑声,还有一点点忧伤,还有……所有所有,都停留在了这个夏天。
夏天的味道,可以很浓。
仲夏的太阳,好毒好毒,我们好像生活在蒸笼里面,这样热的天让我淡忘了离别的眼泪。绿绿的草,红红的花,高大茂盛的树,拼命的疯长着,地上洒满了树叶斑驳的影子,知了不厌其烦的叫着,今年夏天的知了似乎特别多,叫声十分阔燥,可久了,到也不会在意了。仲夏的天,是非去游泳池不可的。游泳池的生意特别好,胖老板笑呵呵的迎接着络绎不绝的客人。仲夏这雨下得有些过头了,结果造成了不可避免的洪灾,给人们带来了许多麻烦,幸好勇敢的抗洪战士及时去帮助了在灾区的人们,使得在灾区的人得救了,他们的行动温暖了每个人。
仲夏快结束了,我没有琪的半点儿消息,想一想,自己当时真傻,怎么也不问问琪的地址。
这个夏天的最后一场雨下得很大很大……
夏天,原味的夏天。
(二)丁香赋
每当冰雪消融,一股细细的清香立刻浮满北国冰城。是丁香选择了哈尔滨,还是哈尔滨选择了丁香?问花花不语,天地间都在感叹着花与城的奇缘。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丁香开。”当春风尚未完全驱走哈尔滨的冰寒,丁香就像春天的使者,绽满枝头,如霞如烟。丁香就像春天里的一个梦,与哈尔滨的春天交相辉映,有了丁香花,哈尔滨的春天就变得芳香四溢,美伦美奂。
春天的丁香花,夏天的太阳岛,冬天的冰雪,是每个哈尔滨人心中的挚爱。几十万株丁香装点着哈尔滨的街道、公园、庭院。
丁香的花小如丁,数不清的小花汇到一起,一簇簇,紫中带白,白中映粉,远远望去,花如云,花如海,花如霞。这情景给寒冬里走过来的人以张力和创造的热情、想象的驰骋。
丁香,花香袭人。在花草中,它的香气最为浓郁了。漫步街头,往往是还没有看见花,香气已先冲入鼻中,一代代的哈尔滨人就是在这沁人心脾的芬芳中梦想自己的未来。
丁香在我国有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它给中国的文化平添了无限秀。
古时,有许许多多关于丁香的传说,说丁香是“神树”,它能给人带来幸福。历代的文人墨客,又为丁香留下了许多名篇:“五月丁香开满城,芬芳流荡紫云藤”。李商隐则用“芭蕉不展丁香洁,同向春风各自开”的诗句,描述情人的思恋之心。
哈尔滨人把丁香作为自己的市花,因为丁香是他们情感的寄托,审美的移情物,更是他们对生命价值的一种追求。
丁香花的生命力很顽强,能绽放在北纬45度线上,深得哈尔滨人的宠爱。
这里的丁香外表柔媚,但它的根紧紧地抓住土地,纤细的枝杆劲健地支撑着一簇硕大的花冠,抵御着北方的风寒和干旱。
初春,丁香浓香馥郁,花飞全城;深秋,浓绿的叶子也久久不肯落下;就是到了严冬,它那无叶的枝条也在孕育着一个春天的花潮。
哈尔滨人对丁香的深情,就在于丁香的品格凝聚了塞北人独特的精神风貌。她聚小而成大气,抗艰难而争上游,坚韧、顽强,生机勃勃。
丁香,秀美的花,繁茂的花丛,把北国冰城装点得分外娇娆。丁香是哈尔滨人精神的写照,丁香是北国历史的见证。
丁香是哈尔滨人的挚爱,哈尔滨是丁香永久的家园。
作文练习
二选一
1.《窗外》
2.《我爱_______季》
要求:仔细阅读教材P65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