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数学课堂教学
【摘要】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知识,基本在生活中都能到原型。生活是学习数学的大课堂,是探索问题的广阔空间,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既能加深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又能使学生真正地理解数学,从而使他们从小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使他们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小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亲历做数学的过程,让学生探索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也是数学教学的指导思想和重要原则。
【关键词】生活数学;小学生; 数学课堂;亲历
为什么很多学生觉得数学课单调,枯燥?原因就是我们的数学教学脱离生活。所以我们应该将过去的说数学、听数学、黑板上的数学,转变成为做数学、用数学、生活中的数学。让生活走进小学数学课堂,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材料,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知识来源于生活,为生活服务,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那么,如何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教学的具体操作呢?
1联系生活实际,引入课题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联系生活实际引入新课,既
能用数学的生活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又能用创设的生活环境拉近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经常从身边的现实生活入手,努力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小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兴趣。例如教学乘法时,联系学生上家政课,每人交2元买菜,8人一共多少钱?又如教学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时,用生活中常见的“树上的小鸟飞来飞去”、“上下公共汽车”等动态变化场景,从生活实际出发提出数学问题,调动学生思维,让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并从中体会数学的意义,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也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加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1.1让学生体会到身边有数学
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结合当天的知识,让学生通过观察周围的事物,哪些与数学有关,例如:教学了人民币的认识后,联系班的主题教学“厨匠工坊美食会”的活动进行练习。我们班同学吃了一碟饺子8元,一碟萝卜糕6元,一碟粟米饼9元,应付多少钱?让学生算出应付的钱数,再到柜台交钱。教学《认识长方形》后问学生生活中在哪儿有长方形?以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进行教学活动,使学生深切体会到原来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身边就有数学。只要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具体事物结合,就更能增强数学的亲和力,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1.2优化组合教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中必须让学生了解知识发生的过程,挖掘教材中的生活资源,让学生感觉到所学的知识的应用及其与生活的紧密。只有感兴趣的东西,才能想方设法了解它,掌握它。只有对数学感兴趣,才能学好数学。
例如:在教学人民币进率时,我采用游戏的形式换钱,出示一元人民币,告诉学生想换成角币请学生帮忙。虽然把问题抛给了学生,但是学生兴趣很高,学生在换钱过程中掌握了人民币的进率,而且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了人民币。这样设计教学,能使学生感到数学中的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而且是自己已经会的,只是没有到规律。最后,让学生模拟买卖东西,通过活动把经验提炼为数学,充实和改善自己的认知结构。使学生知道数学来自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从中我们可以意识到,老师教学时从生活实际出发,用学生经历导入新课,传授知识,更能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被动学习气氛,及其实现学生的活动性,自由性。也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2再现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新知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凭借生活经验。去主动探索发现,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和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如果能够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境有机结合,使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问题,学生就会真正理解数学知识,也
就会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例如:在一年级学习《统计》一课时,我们从学生喜欢吃的水果入手展开调查和统计,先让学生报出自己喜欢吃的水果:苹果、桔子、香蕉、西瓜、猕猴桃、荔枝、桃子、梨、同时教师将这些水果的图片一一贴到黑板上,然后让学生有序地在自己最喜欢的水果下面贴上一个五角星,最后根据每种水果所得五角星的多少,就可以统计出本班学生喜欢吃的水果的情况。通过以上师生互动,使学生在与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学会了收集数据和整理数据的方法,掌握了抽象的数学知识,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兴趣已被激起,思维随即展开。
2.1亲历做数学过程,学习实践数学
一旦教师将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与书本知识两者融通,学生就可能感受到书本知识的学习的意义和作用,就有可能深深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与价值,就有可能增强自己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学习就有可能是一项乐在其中的有趣的活动了。
例如:教学用人民币购物时,联系班的主题教学“厨匠工坊美食会”的活动进行八年级同学在“厨匠工坊美食会”期间,吃了46元,应怎样付钱?有几种方法?让学生直接模拟付钱。这时,学生个个拿出复印的人民币进行操作,有的拿出20元、20元、5元、1元;有的拿出20元、10元、10元、5元、1元;有的拿出20元、10元、10元、2元、2元、2元;有的拿出4张10元、6张1元。聪明的学生出了好几种方法,后进学也能正确付钱。这样,通过让学生再现生
生活处处是课堂
活情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学会如何使用人民币,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兴趣被激起,思维随即展开。通过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生活大课堂,亲历学习数学教学过程。不仅达到了教材所要求的知识目标,且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培养了学生主动积极探索知识的能力。
2.2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自动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老师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探索生活是与传统教学方式重要区别之一,它留给学生一个思维的时空,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有利于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3用生活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能“活学”还不够,还要“活用”,使数学真正成为学习、生活服务的工具。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因此教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例如:讲《乘法计算》时,可以设计:“观察你家中的物品,出几道乘法算式?回家试一试,给你的房间进行装饰,结合家庭的情况设计一种既美观又实惠的方案”;“你一天饮用多少水?”等等生活问题。让学生在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成功,体验数学的应用性。特别是像这样开放的练习,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联系生活实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