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在我国的诸多基础教育场所中,儿童、直接经验、活动为中心的“现代派新三中心”正逐渐取代以教师、书本、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派三中心”。基础教育阶段的课堂教学中也涌现出许多可喜的尝试,但是在高考这个单一的评价手段尚未改变之际,这些尝试仍未能有质的突破。怎样挖掘基于学生经验的课堂教学实践,将学生的主体性意识落实到日常教学中,从新理论中获取更多可操作性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课堂中的桎梏,增加课堂的创新性?作为一线教师,我觉得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采用适应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结合学科特的教学方式。通过一些课堂教学实录的收集和分析,具体得出以下三点认识:关注学生经验,设计生活化课堂、培养健全人格。
一、关注学生经验
新课程改革,认识到了关注学生经验对课堂教学的重要性。课堂,是最为行之有效的教学场所,良好教学效果的取得,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学生。首先,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教师能充分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状态,切实、准确地把握教学结构,适时调整教学节奏。其次,教学本是一个交互的过程。几千年前,孔子就提到“教学相长”[1],主张教学民主,“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如今也。”[2]学生并不是课堂中的被动者,他们是课堂中的主体。
学生经验是学生与外部环境的,什么是学生经验?泰勒认为
相互作用,“教育的基本手段是提供学习经验,而不是向学生展示各种事物。”[3]也就是说,教师教授的过程不是仅以知识的传递为目的,而是通过启迪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掌握一种思维方法。
怎样设计关注学生经验的教学环节?让我们看看这位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师的教学设计。
教师在讲述课文《秋天》前,设计了一堂活动课。教学要求是让同学们走出教室,到野外去“寻秋天”。
首先,让学生按不同的兴趣点进行分组,一起收集秋天到来的“证据”,如落叶、枯草、果园里的果子等等。学生们在观察大自然的同时,教师适时提示学生思考:“野外都有什么动物?为什么有这些动物。”然后,教师给学生留出一定单独活动的时间。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并观察,发现班上大部分学生都有收获了,决定转换课堂,回到教室。
此时,教师提示:我们可不可以用自己手中的“证据”创造出一个秋天?学生们一听老师的建议,非常高兴。全班学生迅速行动起来,纷纷提出不少创意,动手将收集来的“证据”组合起来,飘落
的树叶制作的“秋之魂”、不同果实构成的“初秋的果实”……一个个微型的“秋天”就在孩子们的手中诞生了。
生活处处是课堂 在小结阶段,教师组织学生对各个小组不同的作品进行评价,并让学生对秋天的景按动物、植物进行分类,并适时教育孩子 一定要学会珍惜。,们成熟的果实来之不易.
这位教师采用的是创设第二课堂,融入情景教学的方法。日常生活中存在着无数的取之不竭、贴近学生经验的教学素材,直接将小小课堂放大到大自然这个天然的课堂中,让学生自己看,自己听,自己想,这样其实是一种隐含的学习活动,学生们常常在不自觉之中,就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建立最适合自身的“最近发展区”。同时,教师将生活课堂的知识浓缩进原有的课堂教学中去。通过这样构造的课堂,学生获得的知识会形成长时记忆,也为知识结构的螺旋上升提供了很好的铺垫。
生活中处处有学问,教师创设学校之外的课堂,可供选择的面更为宽广,关键之处是如何成为一名教学设计的“有心人”!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体会文中人物的心路历程;抑或设计商店游戏,让学生学习买东西,计算商品的价格;甚至可以让学生大胆尝试“小老师”,自己创设“活”的情景。这样的“考场”,能弥补一般纸笔测验所不能检验到的学生个性特征、创造力。
二、设计生活化课堂
学习经验取向强调的是,决定学习质和量的是学生,而不是教材,学生是一个主动的参与者,学生之所以参与,是因为环境中某些特征吸引他,学生是对这些特征做出反应。所以教师的职责是构建适合于学生能力与兴趣的各种情景,以便为每个学生提供有意义的经验。
正如德国现象学大师胡塞尔所说:“生活世界是自然科学的
被遗忘了的意义的基础。”[4]“生活世界”的理念给予我们教育的启示:教育活动是发生于真实的生活世界里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它的特殊性就在于教育性是来源于生活,并在某种或某些生活场所之上的提升和总结。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体验和所获取的经验构成了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部分。青少年时期,由于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所以课堂活动占的比重相对更大。因此,将生活和课堂融为一体,既是学以致用,而且更大的意义在于增加人生的乐趣。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