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门寺地宫—璀璨夺目的金银器具【图文】
当地宫的一道道石门被打开后,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金碧辉煌的世界。唐皇供奉的金银器带着历史的厚重,闪耀着奇异的光茫展现在人们面前。地宫共出土唐咸通年间金银器具121件(组)。其中,唐懿、僖二宗父子供养的金银器就达100余件。这便印证了文献“穷天下之庄严,极人间之焕丽”的记载。同时也反映了唐皇室在这些器物上赋予极为丰富的历史和佛教文化内涵,意在求得佛祖保佑唐王朝:“圣寿万春,圣枝万叶。八荒来服,四海无波”的政治目的。
唐代宫廷系列茶具之典型器物---鎏金银碾槽及银碾轴
这批皇家金银器数量大,品类多,等极高,新器型多,且成组配套,产地明确,制作年代详实,为研究唐代金银工艺的历史沿革、地理分布、艺术风格、作坊制度,以及揭示唐代政治
cuican史、经济史、思想史、科技史、美术史、社会生活史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和文字依据。特别是对于唐代佛教和历史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资料。这批金银器包括:
一、生活用具:
出自“浙西”民间工匠之手的浴洗佛像的浴佛盒,来自宫廷作坊文思院的一整套系列金银茶具,唐皇帝后御用的食盒、香囊、碗、盘、碟等物,它们代表了唐代宫廷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唐皇室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更是唐古不可多得的珍品。
1、盒类
①鎏金双凤衔绶带御前赐银方盒:盒体呈扁方形,盖身上下对称,以子母口扣合。盖面中心为口衔绶带相对翱翔的双凤团花,角隅錾十字绶带花结纹样,盒底内外有同心圆旋削的痕迹。圈足与盒身焊接而成。底外壁竖錾“诸道盐铁转运等使臣李福进”,盖面墨书“随真身御前赐”6个字。
②鎏金双狮纹菱弧形圈足银盒:盒体呈菱弧状,上下对称,以子母口扣合。盖面内以联珠组成一个菱形,与周边呈相斗的布局,内菱形中部錾两只腾跃的狮子,四周衬以莲与缠枝蔓草,
内外菱形的角隅饰背分式西番莲纹样,腹壁上下均錾二方连续的莲叶蔓草,圈足饰一周简莲瓣。盒底外壁竖錾4行33字:“进奉延庆节金花陆寸方合壹具重贰拾两江南西道都团练观察处置使臣李进”。
2、碟类
①鎏金十字折枝花小银碟:钣金成型,纹饰涂金。共出土20件,有带圈足或无圈足之区别。
②盘圆座葵口小银碟:五曲葵口,平底,浅腹。碟座以银筋盘屈成螺旋形圆座。
3、盆类
鎏金鸳鸯团花双耳大银盆:系唐僖宗供佛用品。浇铸成型,盆壁分为四瓣,每瓣内錾两个石榴团花。团花中有一双鼓翼鸳鸯立于莲花之上,两两相对,栩栩如生,呼之即出。鸳鸯团花之间衬以流云纹。盆底模冲、锤打出一对互相嬉戏的鸳鸯和阔叶石榴组成的大团花,四周施鱼子纹地,形成浅浮雕效果。盆壁内外的装饰花纹完全相同,犹如透雕而成。盆外两侧各铆接两个额刻“王”字的天龙铺首,口衔饰有海棠花的圆环,环上有提耳,圈足微外撇,其外饰莲花。盆底外壁,錾刻“浙西”二字,“浙西”为唐代的“浙西道”(今江苏镇江)。是唐代后期南
方金银器的制作中心。大银盆集浇铸、模冲、煅打、錾刻、鎏金、铆接等先进工艺于一体,制作精美,造型宏大,纹饰工整细腻,线条舒适流畅,构图丰满。特别是盆壁内外的錾刻,似透雕而成,反映了唐代劳动人民的高超智慧和工艺水平。是我国目前发现的不可多得的唐代金银器艺术珍品。
唐代皇子出生三天,宫中要举行洗儿礼,唐·张鄂《三日岐王宅》记载:“王又贵妃生,婴儿始发声。金盆浴未了,绷子绣初成”。大银盆内细密的鱼子纹,栩栩如生的鸳鸯,还有那一朵朵的石榴团花,反映了当时人们祈求多子多福、和谐美满和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而将此盆放置于地宫后室中部,四周又有进行密宗灌顶的四阏伽瓶,其用途应该与佛教中的“浴佛盆”有关。
二、供养器
在法门寺地宫中,唐王朝用大量金银器以佛教密宗最高仪轨供养佛祖指骨舍利,其中包括灌顶、供香、供花、供食、燃灯等。香、花、灯、果、涂、茶、食、宝、珠、衣是佛教的十大供养。唐王朝以此为供,以表示其持戒、忍辱、精进、智慧、布施等多种意义。地宫出土的大量供养器,是唐代礼佛仪典的真实反映。
银芙蕖:即莲花,佛教密宗的十大供养之一,佛典中以莲花往生之所托,又被视为报身佛之净土,故在佛前多供养此花,花叶用薄银箔作成,是唐代金银工艺品的佳作。这支芙蕖以银筋为茎、座,以银箔为花叶,主茎顶端有以莲蓬为蕊的芙蕖一朵,内外3层,共16瓣。主茎中部分出三支茎,其一为莲蕾,其余为翻卷的荷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