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板报⽂字内容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与春节、端午、清明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传统节⽇。以下是⼩编整理的“中秋节⿊板报⽂字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家!
中秋节⿊板报⽂字内容
⼀、关于“中秋节来历”:
每年农历⼋⽉⼗五⽇,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年分为四季,每季⼜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中秋也称仲秋。⼋⽉⼗五的⽉亮⽐其他⼏个⽉的满⽉更圆,更明亮,所以⼜叫做“⽉⼣”,“⼋⽉节”。此夜,⼈们仰望天空如⽟如盘的朗朗明⽉,⾃然会期盼家⼈团聚。远在他乡的游⼦,也借此寄托⾃⼰对故乡和亲⼈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称“团圆节”。
我国⼈民在古代就有“秋暮⼣⽉”的习俗。⼣⽉,即祭拜⽉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迎寒和祭⽉。设⼤⾹案,摆上⽉饼、西⽠、苹果、红枣、李⼦、葡萄等祭品,其中⽉饼和西⽠是绝对不能少的。西⽠还要切成莲花状。在⽉下,将⽉亮神像放在⽉亮的那个⽅向,红烛⾼燃,全家⼈依次拜祭⽉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饼。切的⼈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要⼀样。
相传古代齐国丑⼥⽆盐,幼年时曾虔诚拜⽉,长⼤后,以超品德⼊宫,但未被宠幸。某年⼋⽉⼗五赏⽉,天⼦在⽉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她为皇后,中秋拜⽉由此⽽来。⽉中嫦娥,以美貌着称,故少⼥拜⽉,愿“貌似嫦娥,⾯如皓⽉”。
在唐代,中秋赏⽉、玩⽉颇为盛⾏。在北宋京师。⼋⽉⼗五夜,满城⼈家,不论贫富⽼⼩,都要穿上成⼈的⾐服,焚⾹拜⽉说出⼼愿,祈求⽉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许多地⽅形成了烧⽃⾹、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亮、舞⽕龙等特殊风俗。
今天,⽉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但设宴赏⽉仍很盛⾏,⼈们把酒问⽉,庆贺美好的⽣活,或祝远⽅的亲⼈健康快乐,和家⼈“千⾥共婵娟”。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们对⽣活⽆限的热爱和对美好⽣活的向往。
⼆、中秋节的由来与传说: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秋天祭⽉的礼制,早在《周礼》⼀书中,已有“中秋”⼀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学⼠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亮⼜圆⼀轮皓⽉,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个传统的活
动,⼀直到了唐代,这种祭⽉的风俗更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唐书·太宗记》记载有“⼋⽉⼗五中秋节”,这个节⽇盛⾏于宋朝,⾄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之⼀。
中秋节的传说是⾮常丰富的,嫦娥奔⽉,吴刚伐桂,⽟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
中秋传说之⼀——嫦娥奔⽉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个名叫后羿的英雄,⼒⼤⽆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顶,运⾜神⼒,拉开神⼸,⼀⽓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和妻⼦在⼀起,⼈们都羡慕这对郎才⼥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慕名前来投师学艺,⼼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天,后羿到昆仑⼭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不料被⼩⼈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怀⿁胎的蓬蒙假装⽣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后不久,蓬蒙⼿持宝剑闯⼊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不是蓬蒙的对⼿,危急之时她当机⽴断,转⾝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时飘离地⾯、冲出窗⼝,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间最近的⽉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们哭诉了⽩天发⽣的事。后羿既惊⼜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了,后羿⽓得捶胸顿⾜,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亮格外皎洁明亮,⽽且有个晃动的⾝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亮退三步,他退三步,⽉亮进三步,⽆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可奈何,⼜思念妻⼦,只好派⼈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摆上⾹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鲜果,遥祭在⽉宫⾥
眷恋着⾃⼰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下摆设⾹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中秋节习俗
中秋祭⽉,在我国是⼀种⼗分古⽼的习俗。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夏⾄祭地、秋分祭⽉、冬⾄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坛、地坛、⽉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向。北京的⽉坛就是明清皇帝祭⽉的地⽅。《礼记》载:“天⼦春朝⽇,秋⼣⽉。朝⽇之朝,⼣⽉之⼣。”这⾥的⼣⽉之⼣,指的正是夜晚祭祀⽉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赏⽉
赏⽉的风俗来源于祭⽉,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玩⽉颇为盛⾏,许多诗⼈的名篇中都有咏⽉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活动为中⼼的中秋民俗节⽇,正式定为中秋节。与唐⼈不同,宋⼈赏⽉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的伤感。但对宋⼈来说,中秋还有另外⼀种形态,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笙歌远闻千⾥,嬉戏连坐⾄晓”(《东京梦华录》)。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游⼈,达旦不绝。
民间拜⽉
明清之后,因时代的关系,社会⽣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浓厚,以“赏
⽉”为中⼼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因此,“民间拜⽉”成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寄情。
⽉光马⼉
明清时期⽉神形象发⽣了重要变化,由早期纯道教⾊彩的以嫦娥为主的⽉宫图景演变为佛道交融的⽉光菩萨与捣药⽟兔并在的世俗形象。这个时期,⼈们供奉绘有⽉光菩萨的⽉光纸,也叫“⽉光马⼉”。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九○六年)。记载:“⽉光马者,以纸为之,上绘太阴星君,如菩萨像,下绘⽉宫及捣药之兔。⼈⽴⽽执杵,藻彩精致,⾦碧辉煌,市肆间多卖之者。长者七、⼋尺,短者⼆、三尺,顶有⼆旗,作红绿,笆或黄⾊,向⽉⽽供之。焚⾹⾏礼,祭毕与千张、元宝等⼀并焚之。”
兔爷⼉
兔⼉爷的起源约在明末。明⼈纪坤(约⼀六三六年前后在世)的《花王阁剩稿》:“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冠踞坐如⼈状,⼉⼥祀⽽拜之。”到了清代,兔⼉爷的功能已由祭⽉转变为⼉童的中秋节玩具。制作也⽇趋精致,有扮成武将头戴盔甲、⾝披戢袍的、也有背插纸旗或纸伞、或坐或⽴的。坐则有麒麟虎豹等等。也有扮成兔⾸⼈⾝之商贩、或是剃头师⽗、或是缝鞋、卖馄饨、茶汤的,不⼀⽽⾜。
“每届中秋,市⼈之巧者,⽤黄⼟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爷。”旧时北京东四牌楼⼀带,常有兔
⼉爷摊⼦,专售中秋祭⽉⽤的兔⼉爷。此外,南纸店,⾹烛也有出售的。这兔⼉爷,经过民间艺⼈的⼤胆创造,已经⼈格化了。它是兔⾸⼈⾝,⼿持⽟杵。后来有⼈仿照戏曲⼈物,把兔⼉爷雕造成⾦盔⾦甲的武⼠,有的骑着狮、象等猛兽,有的骑着孔雀,仙鹤等飞禽。特别是兔⼉爷骑虎,虽属怪事,但却是民间艺⼈的⼤胆创造。还有⼀种肘关节和下颔能活动的兔⼉爷,俗称“叭哒嘴”,更讨⼈喜欢。它虽为拜⽉的供品,但实在是孩⼦们的绝妙玩具。
中秋节手抄报文字 玩花灯
中秋节,有许多的游戏活动,⾸先是玩花灯。中秋是我国三⼤灯节之⼀,过节要玩灯。当然,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童之间进⾏的。
早在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点红”灯放⼊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如前述的佛⼭秋⾊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壳灯、⽠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令⼈赞叹。
另外南⽅还⼴泛流传着烧⽡⼦灯(或称烧花塔、烧⽡塔、烧番塔)的游戏,在江西、⼴东、⼴西等地都有流传。如《中华全国风俗志》卷五记:江西“中秋夜,⼀般孩⼦于野外拾⽡⽚,堆成⼀圆塔形,有多孔。黄昏时于明⽉下置⽊柴塔中烧之。俟⽡⽚烧红,再泼以煤油,⽕上加油,霎时四野⽕红,照耀如昼。直⾄夜深,⽆⼈观看,始⾏泼息,是名烧⽡⼦灯”。⼴东潮州的烧⽡塔,也是以砖⽡砌成空⼼塔,填
⼊树枝烧起⽕来。同时还燃烟堆,就是将草柴堆成堆,在拜⽉结束后烧燃。⽽在⼴西边疆⼀带的烧番塔,亦类似这种活动,但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清代抗法名将刘永福将逃⼊塔中的番⿁(法国侵略者)烧死的英勇战⽃,颇有爱国的思想。福建晋江亦有“烧塔仔”的活动。
传说这种习俗与反抗元兵的义举有关。元朝确⽴后,对汉⼈进⾏了⾎腥的统治,于是汉⼈便进⾏不屈的反抗,各地相约中秋节起事,在宝塔的顶层点⽕为号。类似于峰⽕台点⽕起事,这种反抗虽被镇压下去,却遗存了烧宝塔这⼀习俗。这个传说与中秋吃⽉饼的传说有异曲同⼯之妙。
三、前⼈有关⽉亮的诗词:
1、《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
2、《⽉下独酌》
唐·李⽩
花间⼀壶酒,独酌⽆相亲。
举杯邀明⽉,对影成三⼈。
⽉既不解饮,影徒随我⾝。
暂伴⽉将影,⾏乐须即春。
我歌⽉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时各分散。
永结⽆情游,相期邈云汉。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