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音乐Northern Music
情落思月
——浅析古筝协奏曲《枫桥夜泊》
王  洁
(烟台南山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0)
【摘要】古筝钢琴协奏曲《枫桥夜泊》,一曲现代化和古典音乐美的成功之作,一曲诗与乐的交相融合,一曲古筝与钢琴东与西的结合,无论是风雅温情的文人墨客,还是词曲的创作之涵,都道尽了中国民族音乐的魅力所在,也道尽了寄情山水的情思落月。
【关键词】《枫桥夜泊》;协奏曲;情思落月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每每读到唐代诗人张继的这首七言绝句,心中不免感慨万千,月落、乌啼、霜天、渔火、钟声、愁客,一幅幅画面,一声声情思,凝聚于一首七言绝句,道出一曲诗与筝乐的《枫桥夜泊》。
一、作品创作背景
王建民,著名作曲家,音乐创作方面的集大成者,他将中国的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精神之意与中国传统的民族乐器相结合,谱写了大量各类题材的音乐作品,如二胡曲《第一二胡狂想曲》《天山风情》,单簧管曲《四季掠影》,古筝曲《枫桥夜泊》《幻想曲》等。而《枫桥夜泊》的创作将张继的诗词情境蕴含其中,由所见所闻情景,到枫桥岸边所感孤寂愁绪,再到客船钟声阵阵,最后情思终归落月,层层递进,随着曲调的变化,将听众带入水天朦胧、月落愁眠的凄美意境之中。
二、作品曲式结构分析
曲式结构分析图:
第1-2小节 第3-37小节 第38-70小节 第71-82小节 第83-93小节 第94-118小节  第119-结束
(一)引子部分
谱例1
引子段在创作时借用了昆曲“紧打慢唱”的曲调特,第一句和第二句的弹奏比较相似,开始的四组小撮前三组比较紧凑,弹奏完毕后呼吸加入肢体动作后引出第四组小撮,整体三度模进较为自由,紧凑短暂
的泛音、慢起渐快的抹托以及快速的双手轮抹等技法交替进行,难度较高,需要演奏者不仅在技术上达到应有的水平,而且在对曲目深意内涵上应有充分理解,最后泛音的出现将人带入枫桥清新安静、典雅优美的江南自然美景中。
(一)慢板部分
月落、乌啼、霜天、渔火,舒缓的节奏在加入变音的七声雅乐调式中显得更加的忧伤孤寂。钢琴单音的出现模仿远处钟声点点,引出古筝的主题旋律,右手的弹奏强弱起伏较大,在弹奏过程中要注意音区的走向变化,不要整体一个力度进行,心中有画面,指尖有掌控,再加入左手揉吟按滑,不仅使得乐曲表现更加丰富,也将慢板更加柔和婉转的与快板相结合,将人带入“江枫渔火对愁眠”的
一山一水、一桥一寺的愁思之中。
谱例2
(二)快板部分
谱例3
“鱼咬尾”创作手法的运用在快板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慢板结束后,运用钢琴旋律进行过渡,引出古筝的主旋律,前一句的乐曲旋律与后一句的乐曲旋律相同,在变化的演奏技法中不断的深入,情绪变化较大,快板演奏中对演奏者的演奏技巧水平有很大的要求,点音、跨八度轮抹、双手琶音交替弹奏、旋律强弱起伏变化把握、音与肢体动作的完美结合、断句节奏的把握,以及整段流畅性、颗粒型、速度的把握也尤为重要。快板,是主题旋律的交替进行,也是右手骨干音演奏的重点,古筝与钢琴的合作,速度的逐渐加快将乐曲的表现推向高潮,也将月落愁眠的情思展现得淋漓尽致。
(三)华彩部分
曲中83-93小节是乐曲的华彩段,是较为自由的散板,
乐曲情绪的表现更加饱满,在演奏过程中对于古筝钢琴的
72  Northern Music
Appreciation and appreciation 品鉴与欣赏
协奏合作要求更高,每一句的慢起渐快再渐慢的表现层次感更强,指尖力度的把握颗粒型要好,音与肢体动作的完美结合将这一段的演奏在矛盾中体现和谐,在和谐中情绪更加激昂。华彩部分最后弹奏渐慢,归于平静,引出再现段落,仿佛如梦初醒的感觉,面对眼前美景,落月已有,
情思继续。
谱例4
(四)慢板再现部份
谱例5
乐曲再现部分以复调形式出现,缓慢忧思再现,与钢琴的旋律相结合,与主题意向交相呼应,情感表达更加深入细腻,句与句的抑扬顿挫式弹奏加之左手密集的揉吟按滑,在平静中展现枫桥寒月,远处寒山,远处钟声到客船的山水情怀画面。
(五)尾声部分
谱例6
尾声部分,泛音缓慢出现,模拟远处钟声点点,留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落月渐行渐远,但情思却绵延不绝。
一山一水,一桥一寺,刻画的不仅仅是枫桥岸边江枫渔火、月落乌啼的江南水乡美景,它是现代作曲技术与古典的完美融合,也是中国民族乐器新风格的点笔之作,在诗词的典雅中,层层递进,在继承中国民族音乐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人们常说中国乐器让孩子感受自然美,而西方乐器则让孩子接受现代美,将东方与西方音乐融合,古筝音乐会走向更加广阔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子夜吴歌 秋歌[1]陈晓梅.浅析古筝曲枫桥夜泊的创作特点[J].黄河之声,2011.
作者简介:王洁,烟台南山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古筝演奏。
(上接第71页)
文化都按需所求,得到了空前的传播。陇州小调由于其自身特殊的地域文化与旋律韵味得到了空前的流传。
三、新数字时代下陇州小调传播的有效途径
中国的民间音乐形式多样、数量繁多,但由于传统的媒介传播的限制,使得绝大多数的民间音乐的传承、发展与保护受到很大的影响。陇州小调也不例外。在当今新数字科技发展的今天,给民间音乐的传播与保护提供了很大的发展条件。随着中国的数字科技与经济的蓬勃发展,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也不断的有所增加。各种音乐创作、录制的软件应运而生,不仅可以以数字化的形式保存曲谱等文字资料,而且可以保存到实际的作品的影像资料,不仅进一步提高了陇州小调的传承的有效性,而且也大大降低了传统媒介保存、传播的资本。
在陇县县城课题组曾对原陇县著名的陇州小调传承人王安义同志进行了专门的采访。从王老先生手中得到了他所出版的第一部《陇州小调歌曲集》和一张光盘。歌曲集共收录曲调115首,光盘是《陇州小调歌曲110首》第10集(一共13首),演唱者均系经过专业声乐训练的市、县区的音乐教师(我们一致认为最好是原生态的演唱)。但音质较差,视频资料则更加罕见。大量的陇州小调还是闲散在民间艺人中,没有得到很好的收集与整理。对陇州小调乃至陇县的地方文化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的研究相对是比较少的。从陇州小调发展的状态来看,它始终是处在由政府出资,向众发放光盘,要求学唱,并且要
定期检查的形式中。在指定的地点、有指定的传承人。但现实不容乐观,由于这种传承方式为口传身授式,且能唱陇州小调的人年纪都已经很大了,人数也比较少。由此可见,这项研究具有一定的研究前景和实际意义,也说明其重要性与紧迫性。经过对王老先生的采访和课题组的前期采风、调研,通过对所得资料的理论分析,我们对陇州小调这一民间音乐形式已有较深入的研究,开展的工作始终将围绕着我们的课题陇州小调的传承与保护进行着。
参考文献
[1]谢红,张伟.从“渔家乐”的艺术特点谈民间音乐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
[2]刘汉一.欠发达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3]陈涛.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探析[J].兰州学刊, 2008.
[4]孙志毅.我国农村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及对策[J].农村经济,2005.
[5]郑长兴.试述新时期新农村文化建设[J].经济研究导刊,2010.
[6]陈冲,李新中.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几个问题[J].职教研究,2009.
[7]庞海青.乡村文化与新农村文化建设[J].人民论坛, 2010.
Northern Music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