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田园诗的风格
陶渊明(365-427年)字元亮,一说名潜,浔阳柴桑人,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陶渊明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伟大诗人之一。他的诗歌现存120多首,且多以田园生活为题材,开创了田园诗新的艺术境界,有“田园诗人”之称。陶渊明的诗的特是朴素自然,不加雕饰,在平淡淳美的诗句中,蕴含着炽热的感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且富有悠远的意境,使人感到真好像是从“胸中自然流出”。
陶诗的风格概括为:一、亲农意识与诗人的隐逸情怀相结合;二、朴素自然,不加雕饰的语言;三、笔法清新,描写细腻;下面我就这几方面详细说说。
一、 亲农意识与诗人的隐逸情怀相结合
这部分我觉得与他的人生经历有关。他自幼受儒家正统思想的熏陶,抱有“大济苍生”的壮志,曾几度出仕。但他同时也受老庄思想和当时盛行的隐逸风气的影响,具有爱慕自然,企羡隐逸的思想。腐败、黑暗、污浊的社会现实,不仅使他济世的抱负根本无法实现,还得降志辱身,
小心谨慎地周旋于风浪险恶的官场,这种生活使他倍感矛盾和痛苦。他在四十一岁任彭泽令时,因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毅然结束了十余年任隐不定的生活,辞官归隐,坚决走上了躬耕自给、洁身守志的归田道路。归田以后,他有了躬耕的生活体验,实际生活的痛彻体验和庄子思想的深刻影响,使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生活理想:他主张认真自得,认为精神上的压抑和束缚都是违反“自然”的,故而视官场、仕途为“尘网”、“樊笼”。他反对欺诈和虚伪,向往一个世风纯朴、笃厚的社会,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真诚,“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杂诗》)他归田以后,在那他亲近自然,亲近农民,与农民为友,用诗赞美劳动。例如:如《归园田居》之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这首诗真切地描绘了晨出晚归的劳动生活和自己的感触,尽管“草盛豆苗稀”,但他还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田园之中,由于农业技艺不高,豆苗稀少,而草长的旺盛,虽是如此,诗人仍是起早摸黑,披星戴月,早晨出去一身露水,晚归也是一身露水,白天自然是一身汗水。劳动虽然十分艰辛,但诗人却感到舒心惬意,充满了自得的情绪。诗人不把劳动看作“下贱”的事,而认为这很符合自己的心愿,写出了自己的躬耕生活的体验,这是陶田园诗中最有特点的部分,也是最为可贵的部分。
又如:《庚戌岁九月于西田获早稻》写出人生的理想:
“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晨出肆微勒,日入负耒还。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四体诚及疲,庶无异患干。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遥遥沮溺心,千载及相关。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陶渊明认为,意识是人生之道的开端,不劳动什么都谈不到。诗里写到劳动的艰辛,写到一天劳动之后回家休息时得到的快慰,都很真切。“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写出农民的普遍感受。“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写出了一个从仕途归隐躬耕的士人的特殊感受。
陶渊明的田园诗,不仅有浓厚的亲农意识,还深刻表现出一心一意归隐山林的隐逸情怀。陶渊明自幼受儒家传统教育,有积极处世之心,曾期望在仕途中有所进取,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他还说:“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可见他雄心壮志。但是到了陶渊明青壮年时期,东晋政治完全陷入了混乱,使他空有一腔壮志却无从施展,因而诗中感叹不遇的话很多。他曾经出仕,那虽然也许是对政治还抱着希望和聊且一试的想法,但更多的是不得已,由于政治形式的裹挟,由于生活的逼迫,他与世俗那样格格不入,却不得不混迹官场。所以他内心十分痛苦,充满了悔恨和负疚的心情。几度悔恨之后,使他毅然
痛下决心,与官场永诀,因而“杜门不复出,终身与世辞”。从恶浊的官场来到宁静的田园,“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是他彻底否定了自己的前半生,他把仕途官场称作“尘网、樊笼”,恨不得尽快躲开这种险恶的环境,立即回到他那十分熟悉而又亲切的农村去。“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说自己像被关在笼子里的鸟,无时不想着原来自由飞翔的森林;就像被圈在池塘里的鱼,无时不想着原来遨游的河海,过着那种“海阔任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这种心情在他的《归去来兮辞》里表露得更明白。陶渊明归隐躬耕,是真正对仕途的厌弃,对自由的追求,在自然淳朴的田园生活中寻人生的真谛,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总之,陶诗是以田野这一空间,直接描写田园风物等田园生活,又含有隐逸情怀的诗歌。他的伟大和独特之处,在于他的亲农意识及躬耕陇亩的劳作实践,正是这一点,使得陶渊明有别于古代一切失意的士大夫、文人,使他成为封建时代唯一真正有资格称上“乡村诗人”的作家。
二、朴素自然,不加雕饰的语言
陶渊明的诗给人的突出印象是平淡自然。他的诗的主要内容是平淡的田园风光,农村的日
常生活,以及处于这种生活中的恬静心境;而又是通过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直率自然地书写出来,没有一点雕饰的痕迹。
自然,日常生活的诗化,不仅是陶渊明的人生旨趣,也是其田园诗的总体艺术特。他作诗不存祈誉之心,生活中有了感触就诉诸笔墨,既无矫情也不掩饰。他说:“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五柳先生传》)陶渊明具有丰富的人生思想,具有极高的艺术造诣,陶渊明的田园诗不用华丽的词藻来修饰,不用像雕刻家那样精雕细琢,而是惯用朴素自然的语言和疏淡的笔法精练地勾勒出生动的形象,传达出深厚的意蕴,从而达到写意传神的艺术效果。他的诗意境高远,诗句中所蕴含的意思也奇异巧妙,真是巧夺天工,而不见斧凿之痕!然而事实上,陶渊明诗的语言也并非是未经锤炼的,陶渊明对文字的提炼运用可说达到了极高的造诣。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陶渊明对自然的美无疑是有敏锐的感觉的,因而才能将那些朴素的文字信手拈来再造为诗句。像“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等,描述陶渊明归隐田园,从事躬耕者的切实感受,带月荷锄、夕露沾衣,实景实情生动逼真。诗中带有生活、自然的原生形态,没有任何艺术雕琢的痕迹,本纯香,具有独特的意境。在这些平淡的文字后面,隐含着农耕与为官两种生活的对比,以及他对理想人生的追求。在清新的自然
景物中,陶渊明有了舒畅的心情,使他从仕与隐的困惑和焦虑中彻底摆脱出来,寻到了心灵的慰藉和真正意义上的解脱。尽管劳动艰辛,尽管那时的农村贫穷凋敝,面对田园景物和平日里宁静的生活,与官场生活相比,他依然寻到了乐趣。陶渊明所追求的解脱不是功名富贵,不是虚幻梦境,而是在寻常平凡的农村田园生活中保持自己的理想、节操,获得心灵的自由、生活的安宁。诗中所描写的田园生活不只是写实,其中也蕴含了他所追求的一种人生境界,这也是陶诗虽然素淡却韵味悠长的奥秘所在。风俗淳美的终南山,在他的笔下素然恬淡,读后思绪飘渺,令人忘却世俗烦忧。“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只平平常常的十个字,既写出了雪落无声的轻柔意态又暗含喜悦之情。这就是陶渊明诗的美感,舒缓而沉稳的节奏,平淡朴素的风格。没有磅礴的气势,没有犀利的语句,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浓重的彩,没有强烈碰撞的情感,也没有曲折的结构,有的只是真挚地情感流露,像春雨一样渗透读者的心灵。事实上,他的人生也经历过风雨,他的心里也泛起过波澜。他的文字不可能像初发的芙蓉,没有绚丽的调;他的语言不可能像溪水中的石砾,没有棱角。然而,这些都随着生命的历程慢慢地淡去,磨平。受老庄思想的影响,他的诗平淡自然,这种平淡自然绝不是单调乏味,不是浅淡无趣,其间的妙处需要一定的文学修养与悟性,需要一定的人生体味与生活阅历,字字句句用心去咀嚼,领会其中的蕴
涵,自会悠然地流露恬静淡雅的味道。如果说建安文学为中国文坛带来悲怆苍凉之美,西晋诗人增添了绮丽之美,那么陶渊明则开启了以自然平淡朴素为美的天地。吟咏陶渊明的田园诗,有如展开一幅趣味盎然的田园生活画卷,只觉山清水秀,徐风拂面,但看炊烟袅袅,斜晖脉脉,令人忧烦扫尽,不禁醉意迷离,心驰神往,留恋望返。 这些语言如同蛹的蜕化、茧的剥离造就了蝴蝶的展翅与翩跹一样,也造就了陶渊明诗的恬静淡雅。他用平实的景物,寻常的事件,表达高于世人之情,写出凡人所未必能够悟出之理,才使陶诗超凡脱俗,自成一家。陶渊明极力崇尚个性的自由、淡泊功名富贵,摆脱了现实的功利和政治的束缚,他在物我合一的诗韵里,努力地追寻着彻悟明了的心境,努力地追寻着至情至性的艺术风采,才使得他的田园诗别具一格,像一朵奇葩一样在诗歌文学这个大花园里夺目绽放。陶氏田园诗的主要艺术特点便是朴素、自然、真淳,可是却寄意深远、境界开阔。陶渊明的田园诗是中华历史上的瑰宝,是我国田园诗的开山鼻祖,也直接地影响了唐代以王维,孟浩然,韦应物为代表的山水田园派诗的创作风格。在陶渊明的笔下,田园与劳动第一次在文人作品之中变得有意义,特则更丰富多彩。语言平淡朴素,富于韵味。陶渊明的田园诗能够千古流传,与它语言的平淡朴素关系很大,且读起来琅琅上口。陶渊明独特的生活经历,朴素的农村生活和平淡的田园景,要求尽可能采用近似“田家语”的朴素的语言和白描手法,从而形成了田
园诗平淡自然的风格。然而,倘若仅仅朴素,决不会产生如此强烈的艺术魅力。陶诗的好处是:在平淡的外表下,含蓄着炽热的思想感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创者。它以纯朴自然的语言、高表现远拔俗的意境,为中国诗坛开辟了新天地,并直接影响到唐代田园诗派。。陶渊明艺术成就表现在这些方面:陶渊明的田园诗创造了情味极弄的冲淡之美。陶渊明有平和淡薄的人生境界,自然流露于诗,因之其诗才具有平淡之美。代表作是《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一首。这首诗是悠然自得,怡然自乐的乡村生活的写照,透过文字我们看到“面山结庐、抱膝吟歌、采菊观日、笑傲风月”的隐者形象。静谧的山林与倦飞的鸟儿与诗人问答,这时作者的心境不是用语言所能描述的,寥寥数字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对自然的热爱、对事物的描写、对世事的鄙视,表现得一览无余。形成陶诗平淡自然之美的原因:一是在与诗人的心境平和散淡,他在诗歌创作中情绪平和,没有激烈的情绪变法,没有巨大的盛情起伏,而与田园生活日用之中自得其乐。二是诗人语言的平易质朴无法,不加雕饰,极尽语言纯净之美。但是,陶诗的语言又不是未经加工锤炼的明间口头语言,而是语言句匠剥落浮华后高度凝练所能达到的更高境界和水平。其田园诗洗尽铅华,以质数自然与创造出奇为极浓的冲淡之美和艺术境界。抓诗眼、抓意象,
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 。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如“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等等,使诗歌生动形象,境界全出。
三、笔法清新,描写细腻
陶渊明的田园诗来源于田园生活,他把对田园生活的切身感受,融在诗歌之中。田园诗刻画田园山水,他不是追求华丽的词藻,而是随意点染,清新自然,且有无尽的神韵。如:《饮酒》之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此诗表现了陶渊明归隐田园后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读者喜爱它,不仅仅因为它语言浅近,
结构巧妙,写景如画,意境高远,还由于它所蕴涵的深刻哲理,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反对“心为行役”的“物化”。诗的前四句袒露了诗人能够超然出世的原因是“心远地自偏”,后六句写隐逸生活的乐趣,表现了诗人弃官归田后远离尘世,醉心田园的情志,这其中既有不满现实、洁身自好的一面,同时也流露出回避矛盾、与世无争的消极情绪。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结庐”,建造房屋;“人境”,人们聚集的地方;“车马喧”,车马的喧闹,意味着上层人士间的交往,用以指代人世间的各种纷繁杂尘。诗人将住所建造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却听不到车马的喧嚣声。诗人紧接着就有了一问:“问君何能尔”?你如何能够做到这样呢?尔,代前句;然后自问自答“心远地自偏”。“远”是玄学中最常用的概念,表面意义是远离俗世,深层意义则是指超脱世俗利害的、淡然而全足的精神状态。此句为全篇之骨;"地自偏"王维田园诗:觉居处僻静。这句诗将诗人的生活志向和人生态度明言道出,一个归隐之士的高雅情志跃然纸上。它告诉读者,诗人的心灵超然净化,使车马喧闹的环境也因之幽静僻远了,诗句涵蕴着深刻的哲理。“车马喧”不仅是实在的事物,同时也是象征。它代表了整个为权位、名利翻腾不休的官僚社会。这四句借眼前之物,谈人生哲理。于简朴中见深意,寻常处生波澜。其结构设计也非常巧妙,第一句看似平淡,第二句就突然转折,造成悬念,类似“拗救”。第三句借势发问,第四句给出答案,四句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结庐”,建造房屋;“人境”,人们聚集的地方;“车马喧”,车马的喧闹,意味着上层人士间的交往,用以指代人世间的各种纷繁杂尘。诗人将住所建造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却听不到车马的喧嚣声。诗人紧接着就有了一问:“问君何能尔”?你如何能够做到这样呢?尔,代前句;然后自问自答“心远地自偏”。“远”是玄学中最常用的概念,表面意义是远离俗世,深层意义则是指超脱世俗利害的、淡然而全足的精神状态。此句为全篇之骨;"地自偏"王维田园诗:觉居处僻静。这句诗将诗人的生活志向和人生态度明言道出,一个归隐之士的高雅情志跃然纸上。它告诉读者,诗人的心灵超然净化,使车马喧闹的环境也因之幽静僻远了,诗句涵蕴着深刻的哲理。“车马喧”不仅是实在的事物,同时也是象征。它代表了整个为权位、名利翻腾不休的官僚社会。这四句借眼前之物,谈人生哲理。于简朴中见深意,寻常处生波澜。其结构设计也非常巧妙,第一句看似平淡,第二句就突然转折,造成悬念,类似“拗救”。第三句借势发问,第四句给出答案,四句
浑然一体,以致于以造语奇险著称的忘安石都称赞说:“自有诗人以来,无此四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写诗人之所为与所见,诗人所见乃"菊",风骨凌霜、傲然挺立的托寓之物,为诗人内心情致的物象;诗人所为乃是在自己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于一俯一仰间见其高洁的情致。范成大说:“名胜之士未有不爱菊者,到渊明尤甚爱之。”(《范村菊谱序》)渊明爱菊,既是由于菊花的美丽,所谓“秋菊有佳”,还因为“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赴篱下采菊佐酒可以健身,同时菊也是诗人高风亮节的象征,正如兰之于屈原,梅之于陆游一样,都有着特殊的机缘。“悠然见南山”既可解为“见到了悠然的南山”,也可以解释为“悠然地见到了南山”。“悠然”不仅属于人,也属于山,人闲逸而自在,山静穆而高远;"见":居心于有意无意之间的一瞥,反射出诗人超脱冥邈、神逸方外的悠闲心情。还有一种版本将“见”字写作“望”字,苏东坡认为如果是“望”字,这诗就变得兴味索然,因为“望”属于有意识地注视,缺乏“悠然”的情味。而“悠然见南山”就好似在一种无意识之中,南山撞入了自己的眼帘。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山林中的雾霭在夕阳之下紫气升腾,若有若无,缭绕于峰际;成的鸟儿相伴飞返回巢,归隐山林。写出了诗人"悠然"所见之景,体现了诗人宁静恬淡的主观心境。这四句不仅写出了诗人无意见山、心与物遇而进入物我两忘的情态;而且描摹出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写诗人之所为与所见,诗人所见乃"菊",风骨凌霜、傲然挺立的托寓之物,为诗人内心情致的物象;诗人所为乃是在自己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于一俯一仰间见其高洁的情致。范成大说:“名胜之士未有不爱菊者,到渊明尤甚爱之。”(《范村菊谱序》)渊明爱菊,既是由于菊花的美丽,所谓“秋菊有佳”,还因为“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赴篱下采菊佐酒可以健身,同时菊也是诗人高风亮节的象征,正如兰之于屈原,梅之于陆游一样,都有着特殊的机缘。“悠然见南山”既可解为“见到了悠然的南山”,也可以解释为“悠然地见到了南山”。“悠然”不仅属于人,也属于山,人闲逸而自在,山静穆而高远;"见":居心于有意无意之间的一瞥,反射出诗人超脱冥邈、神逸方外的悠闲心情。还有一种版本将“见”字写作“望”字,苏东坡认为如果是“望”字,这诗就变得兴味索然,因为“望”属于有意识地注视,缺乏“悠然”的情味。而“悠然见南山”就好似在一种无意识之中,南山撞入了自己的眼帘。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山林中的雾霭在夕阳之下紫气升腾,若有若无,缭绕于峰际;成的鸟儿相伴飞返回巢,归隐山林。写出了诗人"悠然"所见之景,体现了诗人宁静恬淡的主观心境。这四句不仅写出了诗人无意见山、心与物遇而进入物我两忘的情态;而且描摹出
一幅自然图境,把主体的情感化为客观的景物。难怪明人谢榛有云:"一切景语皆情语"。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二句是对全诗的总结。"此中",此时此地,此情此景;"真意",真趣,即人生之理、造化之趣,这是全篇之髓。在这里可以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可逻辑的语言却无法体现它的微妙与整体性。诗人在物我两忘和同构中领悟到了一种"忘言"的"真意",这无非是在告诉读者:你们看,这归隐的生活多么美好啊!又何必要去为官,去为"五斗米"折腰?这二句既可以看出老庄哲学的痕迹,也可以让人感悟到后世禅宗大彻大悟的意味。在诗的结构上,这二句提示了全诗形象所要表达的深层意义,是全诗的点睛之笔。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二句是对全诗的总结。"此中",此时此地,此情此景;"真意",真趣,即人生之理、造化之趣,这是全篇之髓。在这里可以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可逻辑的语言却无法体现它的微妙与整体性。诗人在物我两忘和同构中领悟到了一种"忘言"的"真意",这无非是在告诉读者:你们看,这归隐的生活多么美好啊!又何必要去为官,去为"五斗米"折腰?这二句既可以看出老庄哲学的痕迹,也可以让人感悟到后世禅宗大彻大悟的意味。在诗的结构上,这二句提示了全诗形象所要表达的深层意义,是全诗的点睛之笔。
陶渊明的不朽篇章,影响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亟待文人的思想和创作,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罗宗强、陈洪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版。
2、程郁缀《唐诗宋词》,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李华主编《陶渊明诗文赏析集》,巴蜀书社,1988年版。
4、《陶渊明集》
5、袁行霈《陶渊明研究》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