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修中总结  在历练中成长 
——《公输》课例报告
          博文学校  陆敏
研修主题与观课要点
1.研修主题:文言文解读与教学的方法
2.观课要点:(1)教学目标的具体化。(2)自主学习的独立性。(3)目标环节的对应性。(4)同伴互助的启发性。
课文解读与学情分析
1.课文解读
《公输》是沪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议论纵横”的第二篇课文,《公输》一文记载了墨子以实际行动贯彻他的“非攻”、“兼爱”主张的动人故事,主要讲墨子设喻说理,指责楚国对宋
国的侵略企图,充分表现了墨子的勇敢、才智和反对不义战争的思想。本篇课文是《公输》原文的节选部分,讲了墨子以巧妙、犀利的论辩阻止公输盘为楚国造攻城云梯的故事。
第1段交代事情的起因。“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表明一场大战即将爆发,楚国存心恃强凌弱,宋国形势危急;“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表现了墨子为了百姓不辞劳苦的精神和他的“兼爱”、“非攻”思想。文章重点在于记录双方论辩,所以第一段行文十分简洁,但其中的关键词句要引导学生仔细品读。
课文主体部分通过人物对话描写,详细叙述了墨子同公输盘的论辩。墨子先请公输盘帮他杀掉仇人,并用金钱来诱使和刺激他,诱导他说出“吾义固不杀人”,然后抓住公输盘的这句话,据理指出,他为楚国造云梯用以攻宋“不可谓智”、“不可谓仁”、“不可谓忠”、“不可谓强”、“不可谓知类”。这五个“不可谓”,环环相扣,层层进逼,排比而出,形成强大的语势,全面批判了公输盘的行为,使公输盘所标榜的“义”失去根据,站不住脚。“公输盘服”,一个“服”字,表明了墨子的论辩有理有力,使公输盘无话可对。
从论辩技巧上看,墨子先诱使对方说出自己的观点,然后指出对方的行为与观点相悖谬,使之陷入自相矛盾之中而无法争辩,这充分体现了墨子的语言具体强大的逻辑力量,墨子具有
高超的论辩技巧。
2.学情分析
本课授教的对象是七年级5班的学生,七(5)班是我校农民工子弟班,学习文言文的基础比较薄弱,因此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老师要求学生疏通文章大意,掌握重点字词的含义是十分必要的。对于课文的理解,概括故事情节对学生来说应该不难。学生理解的难点是课文的主体部分:墨子与公输盘的论辩。在这一环节中,通过朗读、讨论、交流等方式让学生活跃起来,“设圈套”、“激将”等墨子论辩方式的词语学生可能不容易说出来,这需要老师的引导,在师生互动中实现难点突破。课文的第一段是学生有可能忽略的部分,老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这一段,深入理解墨子及其思想主张。本班的学生比较喜欢朗读,声音响亮有气势,但不会断句,有拖音的现象,朗读时情感也不够投入。在学生朗读时,老师应给予相应的指导,并且开展不同形式的朗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时目标与环节贯通
课时目标:
1.简要了解墨子。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说”、“义”、“固”、“类”等重点字词的含义,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通过品读关键词句,感受墨子高超的论辩技巧和“非攻”、“兼爱”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通过品读关键词句,感受墨子高超的论辩技巧和“非攻”、“兼爱”的思想。
教学过程:
一、名言导入,引出课题
1.出示“兵圣”孙子的名言。
2.简介墨子及其思想。
设计说明:孙子认为“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战争的最高境界,这也是墨子想要达到的目的,以此导入墨子劝阻战争发生的故事,使学生初步感知墨子其人的了不起。对应目标1中“简要了解墨子”。
二、初读课文,概括情节
1.散读、个读课文,概括故事情节。
2.指导概括要点。
设计说明:初步感知课文,把握文章的大致意思,为下文学习奠定基础。对应目标1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三、品读课文,理清思路
理清论辩思路,体会墨子的论辩技巧。
设计说明:墨子的主要说理方法是使对方自相矛盾,因此,要用引导学生看到公输盘说自己“义”是“矛”,公输盘所做之事不“义”是盾,墨子抓住了“义”这个关键,用了诱导、激将、排比、类比等方法,从多角度全面地反驳了公输盘,使之理屈词穷。理清墨子的论辩思路,可以更好地体会墨子论辩语言的严密逻辑,感受并学习墨子高超的论辩技巧。文言文教学中重要的疏通字词、积累文言词语放在内容品读中一起进行,避免枯燥。对应目标1中的“掌握说
、义、固、类等重点字词的含义,目标2中的“通过品读关键词句,感受墨子高超的论辩技巧”。
四、拓展阅读,理解人物
1.感受墨子的人格力量及思想。
2.补充阅读,全面了解墨子其人。
设计说明:课文第一段虽行文十分简洁,却是墨子“兼爱”、“非攻”思想的具体体现,关注这段有助于全面把握人物及理解他的所作所为。《公输》原文还有两个情节:即墨子见楚王,以“窃疾”讽刺了楚王的贪婪;墨子以实力迫使楚王最终放弃攻宋。这两个情节的补充可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加深对墨子这个人物的理解。对应目标2中的“通过品读关键词句,感受墨子非攻、兼爱的思想”。
五、作业布置
1.完成一张作业单。
2.到图书馆借来鲁迅的《故事新编》,看一看里面的《非攻》一文。结合本文的学习写一段200字左右的话,谈谈你对墨子这个人物的理解。
设计说明:对应目标1、2设计练习题,落实目标,同时巩固与延伸课堂内容。
同伴点评与执教反思
同伴点评:
(1)优点:
1.环节对应目标,目标落实到位。
第一个环节对应第一个教学目标中的“简要了解墨子”。课堂上她请了几位同学做介绍,训练了学生的表达和概括能力,通过互动也加强了学生对于墨子其人的印象。环节二对应目标中的“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个别读,纠正读错、读破句的地方,再全班齐读,加深正确、流利的印象。环节三对应目标中的“掌握“说”、“义”、“固”、“类”等重点字词的含义”以及“通过品读关键词句,感受墨子高超的论辩技巧”。在分析的时候,穿插着字词的疏通、文言词语的
积累以及不同形式的朗读。在帮助学生积累,形成文言语感的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更好的从字里行间体会人物形象。对应目标2中的“通过品读关键词句,感受墨子非攻、兼爱的思想”。在这一环节老师通过圈画、品读第一段中的“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这句话,让学生感受墨子艰苦实践其“兼爱”、“非攻”思想的精神。作业布置对应目标1、2,作业单内容从重点字词到句子翻译,再到内容理解和文学常识,覆盖全面,题目精,侧重基础,这对于学生来说是很适合的。
  2.关注学生学情,及时修改教案。
经过几次磨课,执教者的教学设计也是在不断修改的。尤其是选点读析环节的问题设计。执教者先是设计了一个大问题:墨子是如何说服公输盘的?但是上下来觉得有难度,于是考虑到授课对象的学情,把这一大问题改成三个小问题,问题的设计有梯度。第一个问题:墨子抓住公输盘说的哪句话来反驳的?这个问题抓住了文章中的“吾义固不杀人”这句话,从而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条理非常清楚。另外两个问题:墨子是怎么引出公输盘说出这句话的?墨子是如何反驳的呢?”她把重点放在第三个问题上,这个问题能够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有利于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从而达到突破学习重点的目的。此外,执教者一开始的
时候是将墨子的反驳分为五个方面,后来出于学情的考虑,将反驳分为三个角度:宋国,楚国,公输盘,我认为这样更符合学生的认知。
3.多种形式朗读,师生互动有效。
执教者关注到了文言文教学中“读”的重要性。课堂中看到了各种形式的朗读:自由朗读、齐读、个别读、分角读等。品读完课文第二至第四段后了,学生体会到了公输盘从疑问到生气心理变化。两位学生分角朗读,读出了人物当时的心情其他学生也能从他们的朗读中更深层地感受人物的心理活动。在品读课文第六段时,学生解读出了墨子用了排比的方法来反驳公输盘,五个“不可谓”,层层紧逼。这里是让学生先自由朗读,然后学生比赛朗读,最后齐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课堂上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自主学习有其独立性的一面,它要求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尽可能摆脱对教师或他人的依赖。虽然执教者任教的七五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础比较薄弱但是我们看到了执教者尽力而为地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设了情境。在导入环节,上课老师从“兵圣”孙子的“不战而屈人之兵”使学生产生了学习兴趣。初步了解了墨子凭借个人力量阻止了一场非正义战争的伟大之处让他们自然走进课文,以达到激生之情,激其真情,激其情趣。本课中,即有学生的个体学习也有小组学习。
学生自己圈划发现了墨子是如何让公输盘说出了“吾义固不杀人”这句话。在执教者的引导下,总结出了墨子具体是用了设圈套、激将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学生进行了小组交流,讨论墨子如何反驳公输盘的这句话。在小组的思维碰撞中,激活学生的参与,进行独立的自主学习。
建议:
1.关注文本解读,目标表述要准。
教学目标中的“掌握‘说’、‘义’、‘固’、‘类’等重点字词的含义”,其中“重点字词”表述不准确,到底是实词还是虚词,应该写清楚。理清墨子论辩的思路,感受墨子的论辩技巧,这应该是全文最精彩的部分,但我们一致认为虽然通过对关键词句的品读,却没有感受到墨子高超的论辩技巧。因此教学目标中的“高超”一词可以去掉。墨子的论辩技巧是通过类比说理、排比句式来体现的,因此在教学目标的表述中应该出现“排比”、“类比” 这样的字眼。文本解读不够到位,比如其中“争”和“忠”是什么关系?“不得”和“强”是什么关系?这些都没有给学生说清楚。墨子主要是从两个方面进行驳斥公输盘的:楚国和公输盘的为人,没有必要把它分成三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