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辩俏语:对方辩友是没有听见,还是没有听懂啊。
论
辩
圆
桌
2020年浙江省一篇《生活在树上》的高考作文被评为满分,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原因是文章用词生僻,长句叠加,这种晦涩复杂的表达方式,给大部分读者造成了阅读障碍。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组大组长陈建新在点评中说,这篇文章“文字的老到和晦涩同在”“展现了浙江高三学生的作文水准”“文字的表达如此学术化,不是一般高中学生能做到的”。而言咏老师却不以为然,他不同意阅卷组长的观点。
我始终认为,深入浅出的文字才是好文字。对文字而言,最基本的要求是清晰地表达意思,不管多么深邃的思想,都不应该成为晦涩表达的理由。每一个有写作经验的人都明白,真正的高手善于把复杂的思想简练地表达出来,只有写作者理解透彻了,才能把一个深奥的道理掰开、揉碎并讲明白。那些用生僻词汇以及冗长句式堆砌的,不是故意炫技,就是一知半解。从这个角度说,我不认同“文字老到和晦涩同在”的评价。在写作中,“晦涩”没有任何值得褒奖的一面,文字表达学术化更是写作者应该着力避免的。
阅卷组长陈建新把晦涩作为这篇文章的优点来评论,言咏老师用力求简洁的经验来驳斥对方赞赏晦涩的观点。沃夫纳格说:“深奥的思想是用凝练的语言来表达的。”言咏老师用写作者的共
识来正本清源,使阅卷组长认同
晦涩的观点难以立足。我们如果要反驳对方论点,就要抓住其论点中的根本性错误,或与相关基本原则有冲突的部分进行反驳。夜正浓
就我自己的写作练习过程来说,少年时期曾沉醉于辞藻与句式,后来年岁渐长,随着阅读的丰富以及在工作中不断地进行文字训练,我才得以更好地理解洗练文字背后的美。可以说,这篇满分作文的点评中所表扬的,正是中学生习作中易犯的通病,是应该纠偏之处。《读库》的主编张立宪在《如何让孩子爱上写作》一文中指出,写作中出现最多的两个问题,一是词不达意,一是理不胜辞。后者呈现出来的是“用华丽的、密集的字词传递单薄的意思”,但写作者往往难以自知。
陈建新给高分的论据是文字表达学术化,言咏老师则通过自身的写作练习过程来驳斥他的论
据。莎士比亚说:“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言咏老师说阅卷组长表扬的正是应该纠偏的,使支撑对方论点的论据轰然倒下。同时,他还出张立宪的观点作为自己的新论据,与对方展开了针锋相对的争论。我们在论辩中,如果想要驳倒对方的论据,就要出生动有力的新论据。
王鼎钧在他的回忆录四部曲之一《昨天的云》里,写过一位老师对他写作的影响。那位老师强调文笔简洁,提倡质朴、反对矫饰、重视内容。他告诫学生要警惕文艺流行病,白话文学的根源不在书本里,而在生活中、在大众每天说的话里,要走出去看,走出去听,在天地间文章。王鼎钧有一次在作文里写
高考作文写得晦涩难懂好,
还是深入浅出好?
●武俊浩
庭辩俏语:大家说我帅,其实错了,因为我是才貌双全……
道:“时间的列车,载着离愁别绪,越过惊蛰,越过春分,来到叫作清明的一站。”老师看后未加改动,也未加圈点,但在发作文本时淡淡地说:“这是花腔,不如老老实实地说清明到了。”另一次,王鼎钧又写:“金风玉露的中秋已过,天高气爽的重阳未至。”老师毫不留情地改成4个字:今年八月。王鼎钧后来成为一代知名学者,幸而他遇上了一
位好老师,在潜移默化中理解了何为文字之美。
爱默生说:“我们把美归结为质朴无华,实实在在,恰到好处。”言咏老师讲述王鼎均作文被老师修改的例子,论证行文应该简洁的常识。常识很少会把我们引入歧途,用常识驳斥对方的论证方式能驳倒其让人误入歧途
的歪理。驳斥论证是对他人的论
证方式进行反驳,我们针对辩敌的道理论证,可以采用常识论证的方法指出其错误来进行反驳。
驳论是通过驳斥对方的论点、论据和论证,证明它是错误的、荒谬的,从而证明自己观点正确性的一种论辩方法。言咏老师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反驳,取得了很好的论辩效果。
能言善辩是一种才能,善用反诘,后发制人,更是辩论的一种艺术。
说话辩论大师、哲学家苏格拉底就以善用反诘而著称。他在辩论中,常常喜欢引诱对手说出对某个问题的看法,然后不断地揭露对方所持观点的矛盾,迫使对方否定自己原来已经肯定过的东西,使之败北。
下面是苏格拉底和欧提德漠斯讨论善恶问题的一段对话。欧提德漠斯说:“请问什么是善行?”苏格拉底说:“你先说盗窃和欺骗是善行还是恶行?”欧提德漠斯说:“是恶行。”苏格拉底说:“难道欺骗敌人也是恶行吗?”欧提德漠斯说:“欺骗敌人是善行,不过我说的是欺骗朋友。”苏格拉底说:“照你这样说,对朋友盗窃是恶行,但如果你的朋友打算自杀,你盗窃了他准备用以自杀的工具,这是恶行吗?”欧提德漠斯说:“这是善行。”苏格拉底说:“你说欺骗朋友是恶行,可是在战争中,将领为了鼓舞士气,就对士兵说‘援军就要来到’,但实际上并没有援军,你说这种欺骗是恶行吗?”欧提德漠斯顿时无言以对。
妙用反诘法后发制人,可以避免那种面红耳赤、无休无止的
争辩,既以理服人,又出奇制胜。
我国民间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地主对待长工刻薄,半夜里就催促长工去干活。有一天,地主又在夜正浓时去叫醒长工干活。长工说:“等我缝完了衣服就去干活。”地主冷笑着说:“天这么黑,你怎么能缝衣服?”长工立刻反问道:“既然天这么黑,又怎么能干活呢?”仅一句话,便驳得地主哑口无言。
现实生活中善用反诘的例子还有很多。据说,在某工厂举行的演讲会上,演讲者方婷婷走上讲台,向听
众致意后,说道:“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论坚守岗位》。”说完,就朝会场外走去,场下顿时一片哗然。过了约莫两分钟的时间,她又回到了讲
善
用反诘,后发制人
●
曾
洪根
台上。面对茫然的听众,她说:
“如果说,我在演讲时离开讲台令人不能容忍的话,那么,工作时间擅离生产岗位,难道不应该受到谴责吗?”听众沉默片刻,随即报以热烈的掌声。演讲者以一个反诘,简洁而有力地说明了“坚守岗位”的重要性。
从上面这两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阐述自己的观点,还是反驳对方的谬误,如果能够巧妙地运用反诘,比正面发问更有力量。
反诘还有一个妙用,那就是在有些问题不便答复,但又难以回绝之时,可以用反诘来救驾。例如,有一个记者问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美国有多少‘民兵’导弹配置分导式弹头?”基辛格风趣地说:“数目我是知道的,但不知是否保密?”那记者为了得到这个数字,赶紧说:“不是保密的。”于是,基辛格反问道:“既然不是保密的,那你说是多少呢?”
面对记者刨根问底式的追问,基辛格没有直接斥责他的问题实在过分,而是巧用以问代答,以反诘堵住了记者咄咄逼人的嘴巴,幽默地化解了记者很难缠的问题。一个反诘,巧妙地把皮球给踢了回去。
论
辩
圆
桌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