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
这是增强生命的韧性一等奖教学设计,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 1
 创意说明:本文先写了三种生命现象,每个现象后面都有从中引发的感触,最后用两段文字从总体上抒写对于生命的思考。全文的结构是由事到理,前面列举那些生命现象的三段文字也分别都是由事到理。这些“理”就相当于全篇或全段的“主题词”。用片断仿写的方式学习本文,可以促进学生课文写作特的掌握与运用。
  教学步骤:
  一、掌握特点。
  熟读课文之后,帮助学生发现课文的结构特点:全文的结构是由事到理,前面列举那些生命现象的三段文字也分别都是由事到理。为了强化学生的认知,可分男女生两组进行朗读,女生朗读“事”,男生朗读“理”。
  二、发现生命。
口头讲述你身边发现的各种生活现象,谈谈由此引发的你的感受。
  三、思考生命。
  片断仿写:仿照课文的结构特点(生命现象+ 主题词) ,由你所发现的几种生命现象抒写你自己对生命的思考。
生命的思考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积累好词佳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其中蕴含的意思。
3.结合语境,结合生活实际,懂得生命的短暂和珍贵,懂得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过程】
  一、回顾本单元关于生命主题的几篇课文
  学生简单谈收获,列出课题《生命生命》。
  二、初读课文
1.读发音准确,读课文流利正确。
  2、交流预习中的新发现。
  3、划出易读错的词。
  4、课件出示生字词,正音并理解性读:
  骚扰、挣扎、欲望、不屈向上、听诊器、糟蹋、价值、茁壮生长
  三、再读课文
  1、文中讲了哪三个小故事,试着概括小标题:
  (边交流边引导学生概括)
  板书:飞蛾求生、瓜苗生长、静听心跳
  2、引出,了解作家杏林子,深入学习课文。
  过渡:
多么平凡的一个小故事,让我们想当然的事情,引发了我们对人生的思考。要知道不同的人生经历,不同的人生体验,对生活的不同理解和感受是大相径庭的,让我们走进作家杏林。
  课件介绍:
  怀着对杏林子的敬仰之情,让我们深入学习她的文章,细细品味这三个小故事。
  请默读2~4段,划出让你感受最深刻的句子。
  四、交流反馈,随机点拨
  课件:
句子1:但它挣扎着,试图鼓动它的翅膀,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跳跃,如此强烈!太亮了!
  1、什么是挣扎?什么是极力?
  2、指导朗读。
  3、此时,从小就身患重病的杏林子想到了什么?
  (这种感情是飞蛾告诉她的吗?)
  4、齐读课题(这种奋力抗争,是动物的本能,然而却被强烈的求生欲望震撼。这就是──(生读课题)
  生命生命
  句子2: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
  1、在你的日常生活中见过这样的生命吗?
  2、可这粒香瓜子的生长环境是怎样的?你体会到了什么?
  3、指导朗读。
  4、再读课题:
  师:即使只是一粒香瓜子,即使没有阳光,即使没有泥土,即使仅仅只活了几天,然而它不屈向上的精神,茁壮生长的勇气就是──(生读课题)生命生命。
老师:由此,杏林子认为我们也应该这样做。即使我们从小就生病,即使我们没有健康,即使我们身患各种疾病,我们也应该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精神。这是一个个(学习的课题)生活,生活。
  句子3: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1.这句话强调了两种生活态度。哪个是负责任的态度,哪个是不负责任的态度?(杏树林选择前者)
  2、让学生静听自己的心跳,引发对自己生命的思考:
  师:请用右手摸自己的心脏部位。这样的心跳从你在妈妈肚子里时就开始了,它在你的胸膛里跳动了十年,给你的亲人带来多少喜悦和欢乐;这样的心跳在你的胸膛里已跳动了3650个日子,你的每一个日子都在父母、老师、同学的关心、关爱中幸福的度过;这样的心跳还将不停地跳动,你对自己的生命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