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锦 花平寰
(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 北京 100084)
摘 要 如何以汉语拼音正确表达我国论文作者人名的问题非常重要。国家语委过去制定的几个相关文件颁布以后,中国人姓名的拼写有了规矩,但仍不能适应文献著录和计算机信息检索的要求。为了规范数据库中重要检索和评价项目的数据格式,提高检索和数据处理的效率,我们制订了《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该规范对汉语姓名拼写法作了变通处理。执行以来已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建议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采取措施,尽快对原国家标准做出适当修订。
关键词 标准 规范 汉语拼音 作者姓名
作者姓名是学术期刊中的重要数据之一,它在目次页、正文、作者简介和参考文献等多处出现。正确著录作者姓名,不仅体现出对作者辛勤劳动和著作权的尊重,也为准确进行数据检索和进行有关评价打下可靠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学术交流与日俱增,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外国学术界对中国作者的认识首先是通过姓名的拼音,因此,中国作者姓名的拼写,必须规范化,必须具有唯一性。
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公布以前,中国人姓名的罗马字母拼写十分混乱。“威妥玛式”拼写法虽然比较流
行,但是它在语言的技术性上相当不完备[1]。1974年以来,《汉语拼音方案》和《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法》相继公布,确定了中国人名汉语拼音的基本原则,并在新闻出版、通讯、广播以及外交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执行,联合国和国际标准化组织也相继认可。1996年,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了国家标准《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G B/T1615921996)[2]。在其4.2.3节中对汉语人名的汉语拼音作了如下规定:“汉语人名按姓和名分写,姓和名的开头字母大写。笔名、别名等,按姓名写法处理。Li Hua(李华) Wan Jian uo(王建国)”
这一规定由于没有明确姓和名的先后次序,没有对姓给予特殊的表达形式,没有考虑双名读音和缩写的需要,因而在实际执行中产生了许多混乱,特别是不能适应文献著录和计算机信息检索的要求。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2CD)是我国第一部大型集成化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是国内外规模最大,检索功能最强的数字化全文数据库。为了规范数据库中重要检索和评价项目的数据格式,提高检索和数据处理的效率,编辑委员会于1998年10月制订了《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3]。鉴于论文作者是数据库中最重要的检索字段之一,因此,在该规范中对于作者人名的汉语拼音列了如下条款:“中国论文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按G B/T
1615921996示例,应姓前名后①,中间为空格。参照ISO690[4],姓氏汉语拼音的全部字母均大写,复姓应连写。名字的首字母大写,双名中间加连字符。如:ZHAN G Y in (张颖); W AN G X i2lian(王锡联);ZHU GE Hua(诸葛华)。”
以上规定的特点是:
(1)姓氏的全部汉语拼音字母均大写,以识别区分作者的“姓”和“名”,避免姓与名混淆颠倒,有利于文献著录、人名索引编制、及计算机作者检索。
(2)双名之间加连字符,以方便不熟悉拼音规则的读者正确读音,亦有助于计算机自动抽取名字的首字母,并正确构成名的缩写形式。
如:“刘锡安”的汉语拼音,若为“L IU Xi2 an”,则读者可能会误读为“刘贤”,并缩写成为“L IU X”;若为“L IU Xi2an”,则既可正确读音,又可正确缩写为“L IU XA”或“L IU X.
A.”。对于复姓由于不存在缩写,而且数量也有限,故不加连字符。
鉴于《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将在全国数千种期刊中推行,影响很大。为谨慎操作,我社特将此方式上报给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语拼音与正词法委员会。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在征求了有关专家的意见后,复信同意我社试用上述变通方式。1999年1月,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印发了《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从1999年4月开始,我社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规范》的宣传贯彻活动。据统计,在我社入编的5400种期刊中,当文章中有英文信息和作者的汉语拼音时,有69.8%的期刊完全执行了上述变通方式。
有些期刊,执行着自认为合理的拼写方法。如:名前姓后[5-8],双名中第二个字汉语
拼音的首字母也大写[5,9,10],双名中第二个字汉语拼音的首字母也大写,但双名中不加连字符[11],复姓中也加连字符[12]等。针对拼写方法的繁杂混乱,专家学者们纷纷发表文章,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建议[1,5-34],要求尽快统一。
2002年7月,我们对1994年以来发表在《科技术语研究》、
《编辑学报》、
《中国翻译》等刊物上的30多篇讨论中国人名汉语拼音方案的论文进行了分析和统计。发现与变通方式意见一致或接近者占80%(意见接近者指双名的第二个首字母也大写,如WAN G Jian2 Guo。)有的作者其实并未研究过我们的变通方式[9,10,12,13,26,28,29,33],但他们的看法竟与我们完全一致。文献[33]不仅赞同变通方式,而且建议将其精神延伸到汉族作者四字姓名的五种基本形式中。参看附录表,可对这些文章的观点有一个概括的了解。
在这些论文中涉及对《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有关人名拼写规则变通方式的意见大致有两种:
(1)认为《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中的人名拼写变通方式符合对外交流和学术期刊文献信息交流的现代化,积极作用显而易见。应处理好现行国家标准与《光盘版》变通方式的辩证关系,并在适当时机考虑在两者基础上取长补短,建立新的统一的相对稳固的国家标准,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认为尽管在G B/T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等现行标准的有关条文中存在值得磋商和有待完善之处,但这毕竟是国家标准和政府文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能自行其是。希望有关部门尽快制订专项标准,结束混乱状态。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在国家语委1998年复文支持下,《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所采用的人名拼音变通方式已经在实际试行中获
①实际上,姓前名后的做法早在1987年公布的国家标准《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 B7713-
87)第5.1.2节的责任者姓名附注汉语拼音的规定中即已采用。
得大面积的推广,少数未采用者也是碍于已有的标准文件不便违背,并不是反对变通方式的本身。
因此,我们建议国家语委尽早通过法定程序对现行法规进行必要的修订补充,制订
中国人名汉语拼音拼写的专用规则。我们将全力支持和配合,使这项关系到我国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和子孙后代的大事,早日达到规范和统一。
参考文献
[1]厉兵.中国人名罗马字母拼写法的历史与现状.科技术语研究,2002,4(2):11-14.[2]G 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3]CAJ 2CD B/T1-1998,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
[4]ISO 690,Documentation —Bibliographic references —Content ,form and structure.[5]林元章.中文姓名英译的混乱亟待解决.科技术语研究,2000,2(1):15-16.[6]余永年.华人姓名外语译法应规范化.科技术语研究,2000,2(1):19-21.[7]赵文利.中国人名拼写名前姓后好.科技术语研究,2002,4(2):23-24.[8]万其超.应以西方人习惯为准.科技术语研究,2002,4(2):25.[9]王仁.关于中文姓名的英译问题.科技术语研究,2000,2(1):17.
[10]袁斌,周晓政.中国人名罗马字母拼法与著者检索排检.江苏图书馆学报,1996,(4):19-20.[11]潘云唐.赞同姓氏全用大写.科技术语研究,2002,4(2):33.
[12]林大雄,王秦玲,王跃军,师桂兰.关于作者汉语拼音署名的刍议.编辑学报,1997,9(2):107-109.[13]王国祯.对中国人汉语拼音姓名的意见和建议.科技术语研究,2000,2(1):18-19.[14]范兆廷.也谈中国人名汉语拼音的书写方式.编辑学报,1997,9(2):109-110.[15]孙广盛.中国人名的汉语拼音书写不应使用连字符.编辑学报,1997,9(2):110.[16]梁健.谈科技期刊中作者姓名的编排与规范.编辑学报,1997,9(4):234-236.[17]鲍世修.谈谈对外交往中中国人的姓名外译的规范化.中国翻译,1997,(4):44-45.[18]原新梅.怎样拼写中国人的姓名.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4):75-78.
[19]袁正明,苏春梅.中国人的姓名汉语拼音拼写之研究.华北工学院学报,2001,22,(SO ):1-6.[20]李俊生.中国人名的翻译问题.科技与出版,1995,(6):26.
[21]周晓政.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写法与情报检索.南京大学学报,1997,(4):182-184.[22]张平.中国人名在英语中的书写方式.现代中小学教育,2000,(2):40-41.[23]鲁金华.中国人名在英语中的正确书写.编辑学报,2001,13(6):337-338.
[24]外交部翻译室.使用汉语拼音法规范中国人名外译.科技术语研究,2002,4(2):14-15.[25]边彦耀.华人姓名翻译规范化的问题.科技术语研究,2002,4(2):16-17.[26]黄长奇.也谈中国人姓名外译问题.科技术语研究,2002,4(2):18-19.
[27]陈有明.关于中国人姓名拉丁字母译写的意见和建议.科技术语研究,2002,4(2):20-21.[28]彭图治.统一和规范中国人姓名的外译方法.科技术语研究,2002,4(2):22-23.[29]关洪.应在不同文化传统背景上考虑人名拼写问题.科技术语研究,2002,4(2):25-28.[30]金惠康.中国人名英译理据讨论.科技术语研究,2002,4(2):28-29.[31]杨光中.关于中国人名的译法.科技术语研究,2002,4(2):30-31.[32]裘明.应先查明情况研究问题所在.科技术语研究,2002,4(2):31-32.
[33]徐德宽.学术期刊中汉族作者四字姓名的汉语拼音拼写问题.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2,13(2):165-166.[34]谭汝为.汉族四字姓名的五种形式.语文建设,2000,(10):43-44.
附表:关于汉语姓名拼写法的意见比较
文献编号姓前名后姓全大写双名加连字符文献编号姓前名后姓全大写双名加连字符G B/T16159√××[18]√√√
变通方式√√√[19]√
[1]√√[20]√××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5]×√√[21]√√√
[6]××√[22]√××
[7]×√×[23]√××
[8]××√[24]√××
[9]√√√[25]√√
[10]√√√[26]√√√
[11]√×[27]√××
[12]√√√[28]√√√
[13]√√√[29]√√√
[14]√√×[30]
[15]×[31]√×√
[16]√[32]
[17]√√×[33]√√√
注:1)√———同意;×———不同意。
2)关于“名的首字母大写”,因意见一致,未列入表内。◇
再谈汉语姓名外译问题
林元章①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北京 100012)
《科技术语研究》2000年第1期发表了笔者等人吁请解决中文姓名外译混乱的4篇文章之后,在2002年第2期又集中发表了10多篇有关论文,反映了不同领域的作者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和建议,使中文姓名外译问题得到比较全面和深入的讨论。看了这些文章之后,笔者受到很大启发,而感受最深,或者说认为最重要的有如下几点,与大家进一步交流。
一、汉语拼音是规范中国人姓名外译的基础
许多文章的作者都认为1974年5月中
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公布的“中国人名汉语拼音拼写法”(以下简称“拼音法”)基本上是科学、合理和容易接受的。它在规范中国人姓名外译时有很强的约束力,并已为国内各方面,和国际社会普遍接受,在文化建设和国际交流方面已经作出很大贡献,因此它是规范中国人姓名外译的无可争议的依据。但是在拼音法推行了30年之后,人们在实际应用中发现,它也的确存在一些缺陷。这些缺陷使它无法完全和彻底消除中国人姓名外译中的混乱现象。笔者认为其最大的缺陷就是规定“名字如为双音,应连写”。这一规定除了导致名字缩写时损失一个汉字信息外,还有其
①林元章研究员是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