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诗运动发展史上的奠基之作
★以充沛激情开创一代诗风的经典诗集
★文学巨匠郭沫若在诗歌创作领域里的高峰之作
郭沫若与《女神》
导言:
两条大河一一沫水(大渡河)和若水(青衣江)汇聚在他名字里,天府之国的灵山秀水、博大精深的中国古典文化滋养和培育出一位20世纪的文化巨人、中国历史上的奇才——郭沫若。这位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戏剧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和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在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古器物学、文学、艺术等方面都有高深的造诣。这决定他必然成为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任何人都无法回避、无法抹杀的人物。同志曾说,郭沫若“是我国现代文化史上一位学识渊博、才华卓具的著名学者”。在郭沫若死后的数十年里,很多学者对
他晚年的表现颇有微词,大有攻之而后快的势头。但瑕不掩瑜,纵然这位文化巨匠晚年失节,有千般错误,但他在文学、学术等诸多方面的开创性成就始终闪烁着难以掩盖的光芒。直到今天,仍有无数的人在阅读他、研究他,朗诵他的诗、上演他的戏剧。在20世纪中国史上,他是浓重而不可少的一笔。
1912年郭沫若出版了第一部诗集《女神》,诗人以一首首饱含着火热革命激情的豪放自由诗,歌颂人民革命,歌颂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表达出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精神。他吹响了“五四”时代雄壮激越的战斗号角,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诗集以强烈的革命精神、鲜明的时代彩和浪漫主义艺术风格,开创了一代新诗风,成为“五四”新诗的奠基之作,为新诗发展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和广阔的天地,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时代的隔膜和诗歌审美潮流的变迁,我们无法回到历史现场去重温那个惊心动魄、摧枯拉朽的狂飙时代,也无法确切地体会诗人受伟大时代精神感召而挥笔写诗时的激动心情。走近《女神》,绝对是我们领略郭沫若这位文化巨匠当年风采的最好途径。
一、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一1978),我国杰出的作家、诗人、戏剧家、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原名郭开贞,号尚武,后取家乡沫水(大渡河)、若水(雅河)之称,笔名沫若。四川乐山人。1921年出版了著名诗集《女神》,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优秀新诗集之一。同年,他和郁达夫、成仿吾等人一起组织的新文学团体——创造社,对推动革命文学起了积极作用。抗日战争时期他写下了《棠棣之花》、《屈原》等历史剧,借古喻今,矛头直指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后任文教、文联、政协要职,担任过国务院副总理、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文联主席。创作了历史剧《蔡文姬》、诗集《东风颂》等文学作品。
二、写作背景
中国新诗是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和诗界革命而发展起来的。诗体解放事业肇始于胡适,而完成于实践着“文学为人生”主张的文学研究会诸诗人。1921年以郭沫若为旗帜的创造社的成立,可谓“异军突起”,开始把目光投向“充满缺陷的人生”。
《女神》产生的年代正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方兴未艾、自由民主思潮照亮夜空的时代。人们从五四运动中看到了重建祖国、复兴民族的希望,开始了崭新的追求。封建传统的旧道德、旧礼教和专制政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抨击,一种强烈的反抗、破坏、革新、创造精神充
溢着整个五四时代,《女神》正是在这样的时代氛围中孕育而成的,“在1919年与1920年之交的几个月间,我几乎每天都在诗的陶醉里。每每有诗的发作袭来就好像生了热病一样,使我作寒作冷,使我提起笔来战颤着写不成字。我曾经说过,诗是写出来的,不是做出来的。便是当时的实感”。它以鲜明的叛逆立场和高超的艺术创造,奏响了五四时代的最强音。
三、作品梗概
《女神》收入作者1919年到1921年之间的主要诗作。连同序诗共五十七篇。多为诗人留学日本时所作。《女神》共分三辑:第一辑是诗剧,收录了《棠棣之花》、《湘累》和《女神之再生》,这三部诗剧均取材于历史神话,开创了中国诗剧的新形式;第二辑收录的是郭沫若的早期诗歌,这些诗歌完成于1919年至1920年间,其中包括《凤凰涅槃》、《炉中煤》、《日出》、《笔立山头展望》、《地球,我的母亲》、《天狗》、《晨安》及《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等名篇;第三辑主要收录郭沫若的抒情小品,是郭沫若青年时期的作品,文风比较清新,如《日暮的婚筵》、《霁月》等。在诗歌形式上,突破了旧格套的束缚,创造了雄浑奔放的自由诗体,为“五四”以后自由诗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天地,成为我国新诗的奠基之作。
《女神》产生的时代正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方兴未艾、自由民主思潮照亮夜空的时代,它集中表现了五四时期所宣扬的彻底破坏和扫荡旧世界的反抗精神,其抒情主人公是一个勇于反抗封建旧制度的叛逆者,是一个尊崇自我的先行者,又是一个大胆追求自由的战斗者。
1.《女神之再生》
是诗集《女神》的开篇诗剧。它根据女娲炼石补天的古代传说写成,也以神话题材影射现实,揭示出反抗破坏和创造的主题。诗剧开始写天地晦冥,风声和涛声织成“罪恶底交鸣”,女神们从“生命底音波”里听出预兆,感到“浩劫”重现,都离开了神龛,她们齐声唱出:“我们要去创造个新鲜的太阳,不能再在这壁龛之中做甚神像!”在颛顼同共工决战的场景里,诗人以暗示式的语言,揭露了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天柱折后,颛顼与共工一同毁灭,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上反动统治者的强烈憎恨。在黑暗中,终于传来了代表人民意志的声音。女神们不屑于去做修补残局的工作,她们再造了一个太阳,并且预言这个新造的太阳将“照彻天内的世界,天外的世界”!《女神》中很多诗篇以极大的激情抒写温暖、光明、太阳,这正反映了时代的需要,也是诗人郭沫若的追求。这些诗站在时代的高处,对古老民族在“五四”高潮中的伟大觉醒作了彩鲜明的象征性的反映,而“五四”的时代精神反过来又赋予诗人以激越的情调。
2.《天狗》
这首诗写于郭沫若新诗创作的爆发期,正是青年郭沫若情感最炽烈的时刻。这首诗的风格是强悍、狂暴、紧张的。一开始诗人便自称“天狗”,它可吞月、吞日,破一切星球。而“我便是我了”则是个性获得充分张扬所带来的自豪感。所以它是诗人在“五四”精神观下对个性解放的赞歌,也正因有了冲决一切束缚个性发展的勇气后,人的个性才得以充分发扬,“五四”新人才具有无限的能量:“我是全宇庙底Energy底总量!”这样的“五四”新人将会改变山河、大地、宇宙。“我飞奔,我狂叫,我燃烧……”诗句所释放出的情感力量像猛烈的飓风、奔腾的激流,在那个时代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波。“我如电气一样地飞跑”则是令人振奋的呐喊,充分展示“五四”时期个性解放的痛苦历程。“天狗”那可吞掉“一切的星球”的豪迈气概,正是“五四”时期要求破坏一切因袭传统、毁灭旧世界的精神再现。
3.《凤凰涅槃》
诗中借风凰“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的故事,体现出诗人否定旧我、诅咒旧世界、追求新生的精神。现实的世界已经变得陈旧腐朽,梧桐已经枯槁,醴泉已经消歇。四周“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血”,成了“脓血污秽着的屠场”、“魔跳梁着的地狱”。在这样一
个世界里一切都变成了陈腐,失去了生机,凤凰也失去了年轻时的“新鲜”、“甘美”、“光华”和“欢爱”。诗中凤凰毫不怜惜旧生命的死亡,焚烧了旧我,获得了新生,整个宇宙也获得了新的生命,一切都变得“新鲜”、“明朗”、“华美”、“芬芳”,一切都变得“生动”、“自由”、“雄浑”、“悠久”。诗人通过凤凰再生,来抒发他对社会改造的勇气和决心,表达他对祖国新生的强烈渴望。诗歌歌颂富有叛逆精神的自我形象,表现与万物相结合的自我力量,体现了“五四”时代个性解放的鲜明要求。在诗中有这样的诗句:“我们便是‘他’,他们便是我!我中也有你,你中也有我!”这个自我不是拘囚于个人主义狭小天地里的孤独高傲、忧伤颓废的自我,而是体现着时代要求和民族解放要求的自我。这个“自我”是诗人自己,也是当时千千万万要冲出陈旧腐朽的牢笼,要求不断毁坏、不断创造、不断努力的时代青年。
4.其他
《太阳礼赞》表达了诗人对新生太阳的激情;《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歌唱了把地球推倒的伟力;《晨安》的兴奋之情更明显,一气喊出二十七个“晨安”,把自我与世界贯通,表现了一代新青年的宏大气魄;《笔立山头展望》等作品也都表现出求新弃旧的进取心。《炉中煤》
以煤自喻,表示甘愿为祖国贡献出全部的光和热;《棠棣之花》以自我献身的形式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作品主题
《女神》表现了强烈地要求冲破封建藩篱,彻底地破坏和扫荡旧世界的反抗精神。五四运动本身就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爱国的政治运动,这场运动所激发起来的中国人民的爱国激情,通过诗的形式被反映在《女神》之中。《女神》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大胆地反抗封建制度、封建思想的叛逆者,一个追求个性解放,要求尊崇自我的战斗者。《女神》的进取精神正是在感受了新的革命世纪到来的气息后所产生的不可抑止的欢欣情绪,也是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表现。它所具有的彻底反帝反封建和反抗一切旧势力的革命精神,对光明的向往等,最强烈地体现了“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女神》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都是对光明、对力量的歌颂,彩明亮,声调高亢,气势磅礴。
五、精彩片断赏析
1.《凤凰涅槃》
“除夕将近的空中,/飞来飞去的一对风凰”,它们“唱着哀哀的歌声飞去,/衔着枝枝的香木飞来”,“啄香木”、“扇火星”,在荒凉、死一般沉寂的背景中,正准备着一场除旧布新的壮举。“序曲”交代了时间、地点及环境,描绘了凤凰从容安详,准备从自己所创造的烈焰中走向死亡的悲壮情景。
“宇宙呀,宇宙,/我要努力地把你诅咒:/你脓血污秽着的屠场呀!/你悲哀充塞着的囚牢呀!/你鬼叫号着的坟墓呀!/你魔跳梁着的地狱呀!/你到底为什么存在?”“凤歌”以男性的激昂的调子,倾诉了凤内心的愤慨。诗句描绘了宇宙黑暗阴森的画面,概括了旧中国的丑恶现实,表现了诗人刻骨的诅咒和强烈的反抗。
“凰歌”以“孤舟”比喻个体生命,一连串意象都是从“孤舟”上衍生开来。诗人写出了一种绝境,没有方向的、破烂不堪的小舟,倦了的舟子,都进一步加强着“浮生缥缈”的感觉。它以女性依恋的口吻,回顾着自己“年轻时候”的“新鲜”、“甘美”、“光华”和“欢爱”,唱出了她对眼前污浊生活的怨恨和对自由欢乐的未来的向往。
郭沫若诗 “凤凰更生歌”是全诗的高潮。在“鸡鸣”声中,“昕潮涨了”、“春潮涨了”、“生潮涨了”,那已死了的“光明”、“宇宙”和“凤凰”都“更生了”。于是,凤凰获得了“新鲜”、 “净朗”、“华美”、“芬芳
”;获得了“热诚”、“挚爱”、“欢乐”、“和谐”、获得了“生动”、“自由”、“雄浑”、“悠久”。这些美丽的画面,展现了新中国的美好前景,深刻表达了作者的理想。凤凰更生以后的“欢唱”和“翱翔”,其喜悦达到了狂欢的境界,似乎整个宇宙都在欢唱,诗人也沉浸在理想实现以后的永恒之乐中。总之,这首长诗通过“凤凰涅盘”的神话传说,宣告了旧中国、旧世界的灭亡,预示着新中国、新世界的诞生,表现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对光明未来的追求,而这又是“五四”时代精神的具体体现。
2.《浴海》
“弟兄们!快快!/快也来戏弄波涛!/趁着我们的血浪还在潮,/趁着我们的心火还在烧,/快把那陈腐了的旧皮囊/全盘洗掉!/新中华底改造/正赖吾曹!”诗句充满了自信,呼唤自己的同伴们一起参加到推翻旧的社会统治、共同建造起新的中华的事业中来。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