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阳区道街中学周建园2023.11.摘要:历史学科教学贯穿整个初中,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它是一门起始学科,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首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与爱好是最好的老师,从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出发,利用学生喜欢听故事的心理,妙用一些历史成语典故,以生动有趣的历史知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去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能起到画龙点睛的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成语典故兴趣能力思想教育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主要的推动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关键是寻兴趣突破口,而兴趣突破口得靠历史教师去思考、去发现、去创设,同时在教学中恰到好处地予以剪裁、加工和利用。初中历史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成语典故资源,教师应想方设法引导学生通过发掘教材中的成语典故,激发学生主动寻求、积累、升华历史知识。
的典型代表,“鼎”时,我布置一道课后扩散思维的习题:要求学生课后查资料,写出与“鼎”
有关的历史成语典故。学生们的答案很丰富:“一言九鼎、钟鼎人家、钟鸣鼎食、革故鼎新、三足鼎立、春秋鼎盛?”远远超出我的预期效果,对于课堂教学起到很好的补充和推动、辅助作用,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善于整合历史资源,充分发挥历史成语典故的优势,使其成为课堂教学的点睛之笔。
二、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巩固所学历史知识
恰当借助一些历史成语典故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与参与性,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例如:我在上每一单元之前,首先把本单元相关历史成语典故告诉学生,要求学生课前查资料,了解历史成语典故的由来,然后根据教学需要,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开展合理的想象,把一些历史成语典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在课堂上进行讲述。培养学生的查资料的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和写作能力等。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的历史成语典故有酒池肉林﹑千金一笑﹑纸上谈兵﹑退避三舍﹑立木为信﹑道路以目﹑因材施教﹑围魏救赵﹑.卧薪尝胆﹑助纣为虐等。充分利用这些成语典故有助于引导学生在课外参与,合作,探讨与查资料的能力。通过了解熟悉这些成语历史典故的来龙去脉,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历史读物的能力,加深对所学历史知识的理解,增强历史学
习的趣味性引导。同时借助于这些历史成语典故,设计相关的历史习题,巩固学生所学的历史知识。例如进行七年级上册有关战争的历
1: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成语(草木皆兵)历史事件(淝水之战)。
2:围攻魏国的都城以解救赵国。成语(围魏救赵)历史事件(桂棱之战)
破釜沉舟的典故3: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成语(破釜沉舟)历史事件(巨鹿之战)
4:主动退让九十里。成语(退避三舍)历史事件(城濮之战)5: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成语(纸上谈兵)历史事件(长平之战)三、挖掘历史成语典故内涵,加强思想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俗话说:“身体不好是废品,学习不好是次品,品德不好是危险品。”历史学科教育必须把知识教育同思想教育紧密结合。许多历史成语典故,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和智慧,对学生进行良好思想教育的素材,教师要重视挖掘它的内涵和发挥它的作用,通过“独立感受人类历史文化中的精神力量”,得到“心理体验,情感震撼、内心选择、精神升华”,实现新世纪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历史教育的要求。引导学生做人要热爱祖国,不忘国耻;要有远大的理想和志向;
要诚信;做事不能三心二意;要持之以恒,有合作意识、有寓公移山的精神,逐步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例如:谈及班超经营西域时,引入班超“投笔从戎”的成语典故,激发学生学习班超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巧妙地运用成语典故事,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自主地学习,通过言简意赅的成语典故,增强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丰富多样的学习中体验到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宝贵的文化遗产、高超的智慧,树立起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在历史智慧的结晶中,点亮自己的心灵。在自主的学习探究中来增强学生的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培养其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以上我是本人执教的这短短日子里面的一点不成熟的想法,由于教学经验有限,文中固然存在不少不足之处,请各位资深教师提出意见和指导。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