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森林断想论文摘要 新课程标准要求注重不同学科之间的整合,注重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学科的整合。中学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通过挖掘教材内容,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崇尚科学的精神、培养科学的心理品质,树立科学思想,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关键词:语文教学 科学素质 培养 研究
一.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科技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技的进步推动着社会的进步,科技水平不仅体现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还直接制约着一个国家的发展潜力。因此,凡是注重持续发展的国家和民族,无不重视科学技术,无不重视国民的科学素质培养。
我国是文明古国,在古代,中华民族在科技上一直领先世界;近代的科技落伍让中华民族遭受了百年耻辱。“知耻而后勇”的中国人民在“五四”运动中高举了两面大旗,其中之一便是“科学”。新中国成立后,更注重科学技术的发展。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006年3月,国
务院印发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直接指出了科技的重要性及我国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方面所作的努力。
学校教育是培养全民科学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中学生又是处在培养科学素质的最关键时期。因此,培养中学生的科学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在新课程标准里,初中设置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综合实践等以学习自然科学知识为主要目的学科,这些学科,对培养中学生的科学素质起了重要作用。那么,以学习文化知识为主的语文、外语、历史等学科和学习艺术知识为主的音乐、美术以及体育等学科,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中处于一种什么角呢?
笔者认为,这些学科,对培养中学生的科学素质同样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作为这些学科的教师,要树立这样一种思想: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是每个学科、每个教师应尽的义务。
为什么呢?众所周知,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科学文化素质、艺术素质、身体素质,都是以一个独立而完整的个体来进行的,所有这些素质,最终都必须以学生个体为单位融会贯通,成为一个学生个体的综合素质。分科教学固然有很多优点,但是,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方面的割裂进行,却是分科教学的最大缺陷,往往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由此,
不管是自然科学学科还是人文科学学科,在学科教学中都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多努力、多探索,力争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方面作出自己的贡献。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语文教学在所有学科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尤为重要。《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要“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要让学生“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有意思地结合教学内容,注重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每个语文教师都要明确学生科学素质培养的内容、目标、方法,有意识、有目的、有步骤、科学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关于科学素质培养的内容,《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作了非常明确的界定:“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通过研究《课标》、《纲要》和历次科技革命的精神,我们应该明确,语文教学中培养中学
生的科学素质,主要应该从这样一些方面入手。第一,中学生应该掌握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并且,在可能的情况下,学生的科学技术知识面越宽越好,越深入越好;第二,要用科学技术武装中学生的头脑,让他们树立科学的观念,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第三,掌握科学方法,并将科学方法运用于学习和生活实践中;第四,提倡和鼓励创新,用科学知识发现、提出、分析、研究、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二.挖掘教材内容,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
利用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首先表现在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上。语文虽然是以学习语言文字和文学知识为主,但是其中也不乏介绍科学知识的内容。教师可以利用语文教学资源,通过渗透、拓展、延伸等手段,在教学语文知识这个大前提下,让学生丰富自己的科学知识。语文教材里的课文,本身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比如,学习《绿蝈蝈》、《斑羚飞渡》、《马》、《旅鼠之谜》、《大雁归来》、《珍珠鸟》、《变龙》等课文,有着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可以让学生了解有关生物的习性;《化石吟》、《地下森林断想》、《生物入侵者》等课文,学生可以了解到有关生命起源、生物进化的知识;《奇妙的克隆》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些生命科学知识;《敬畏自然》、《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可以
让学生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知识;《看云识天气》、《月亮上的足迹》、《恐龙无处不在》等课文,可以丰富学生的天文地理知识;《山市》、《邓稼先》、《中国石拱桥》等课文,可以丰富学生的物理学知识;《桥之美》、《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说“屏”》等课文,可以了解一些建筑学知识;《大自然的语言》可以了解一些物候学知识。
除此之外,几乎所有的课文里都蕴藏着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只要我们认真挖掘,及时发现,我们语文教学中,确实可以发现“诸子百家”、“九流三教”、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的知识。语文课程资源,不仅是语文知识的宝库,也是自然科学知识的宝库。
当然,语文教学是以学习语言文字知识和文学知识为主的,学习科学知识是处于次要地位。因此,在教学中只能在教好语文知识的前提下,采用渗透的方式,对语文教学资源进行拓展延伸,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切不可轻重倒置,主次不分。
三.着眼语文教学,培养科学能力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但是,语文能力与科学能力不仅不矛盾,还相
辅相成,相得益彰。科学素质,就是运用科学知识 “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语文能力与科学能力之中,绝大多数是共通的。
观察能力。观察能力是分析、表达的基础,是语文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能力,也是科学素质里重要的能力。
想像能力。想像能力在语文表达中可以使思维形象化,而在科学素养中,想像却是解决问题最关键的一环。
写作能力。写作能力表面上看起来是语文能力,但是,实际上,写作又是整理思维,提炼科技成果、表述科研成果的重要手段。
思维能力。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也是思维的工具,语言的发展直接推动思维的发展。所以,训练语言能力,同时也是训练思维能力。
除此之外,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自学能力、获取信息能力、质疑能力等,既是语文能力又是科学素质。在语文教学中,培养这些能力,其实就是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四.树立科学思想,培养崇尚科学的精神
语文教学活动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当然要注意科学性,应该让学生树立科学思想,培养他们崇尚科学的精神。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在分析问题的时候,要让学生养成辩证地看问题的习惯,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事物。要让学生树立唯物主义思想,相信科学反对迷信。
其次还要树立科学发展观。要让学生尊重自然规律,尊重自然,科学地合理地利用自然,坚决地破除与自然为敌“征服自然”的思想,树立环保思想,增强环保意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