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千⾥跃进⼤别⼭》是⼀篇解放战争题材的⽂章,对于学⽣和我都⽐较遥远,⽐较抽象,所以我认为采⽤多媒体讲课,更有助于激发学⽣的兴趣,更有易于理解课⽂中刘邓⼤军的英勇,从⽽能更好地感受到刘邓⾸长英明果断的指挥风采和战⼠们英勇顽强的精神。以下是整理的⼩学三年级语⽂《千⾥跃进⼤别⼭》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语⽂《千⾥跃进⼤别⼭》原⽂
1947年,遵照党中央的决定,刘邓⼤军向⼤别⼭挺进。
经过连续⼗⼏天的⾏军作战,8⽉23⽇晚上,先头部队⼗⼋旅到达汝河北岸。
国民党*集中兵⼒在刘邓⼤军后⾯紧紧追赶,还在汝河南岸布置了⼀条⼏⼗⾥长的防线。当⼗⼋旅到达汝河北岸的时候,敌⼈早已把渡⼝两岸的船只统统拖⾛、砸毁了。河⽔有⼀丈多深,⼈马趟不过去。前有强敌,后有追兵,情况⼗分紧急。
肖旅长和李政委正站在河边商量着进军的办法,⼀个参谋跑来报告:“司令员和邓⼩平政委来了!”肖旅长和李政委赶紧迎上去,只见刘司令员和邓政委由纵队⾸长陪同,⼤步⾛了过来。
邓⼩平政委叫参谋长打开军⽤地图,和其他⼏位⾸长⼀起分析了形势。情况确实很严重,⼤家不约⽽同地望着刘邓⾸长。
“我们要采取进攻的⼿段,从这⾥打开⼀条通路。”刘司令员扶了扶眼镜,⽤⼿指在地图上⼀画,接着说,“不管敌⼈有多少飞机⼤炮,我们⼀定要迅速前进,⼀定要实现跃进⼤别⼭的战略计划!”他叮嘱肖旅长说:“要记住,现在是‘狭路相逢勇者胜’,要勇,要猛!”
“狭路相逢勇者胜”这句话,很快在部队中传开了。任务⼀级⼀级地往下传达:不管敌⼈的飞机⼤炮多么厉害,⼀定要杀出⼀条⾎路,跃进⼤别⼭。每条步都插好刺⼑,每颗⼿榴弹都揭开后盖,遇见敌⼈就打,绝不留下敌⼈的⼀个据点,绝不留下⼀个顽抗的敌⼈。
漆⿊的夜空被战⽕照亮了。冒着敌⼈冲天的炮⽕,我军在汝河上搭起了⼀座浮桥。先头部队的战⼠如猛虎出⼭,杀向敌⼈。他们攻占了⼀个村庄,⼜扑向另⼀个村庄;拿下⼀个据点,⼜进攻另⼀个据点。⼀夜之间,⼗⼋旅就攻下了⼗⼏个村庄,打开了⼀条六七⾥宽的通路。主⼒部队从打开的通路冲了上去,⼤军像决堤的洪⽔,向西南⽅向奔流。
“狭路相逢勇者胜”。我军胜利了!刘邓⼤军跃进⼤别⼭,像⼀把钢⼑插进了敌⼈的⼼脏。
【篇⼆】⼩学三年级语⽂《千⾥跃进⼤别⼭》教案
第⼀课时
教学过程:
⼀、激情引趣,导⼊新课。
教师播放红军千⾥跃进⼤别⼭的⼀段录象,简要介绍课⽂的主要内容。(本⽂讲述的是刘邓⼤军遵照党中央的指⽰,在千⾥跃进⼤别⼭的过程中,强渡汝河的战⽃情景,表现了刘邓⾸长的英明果断和解放军战⼠勇猛顽强的精神。)
⼆、范读课⽂,初步感知课⽂内容。
1、教师范读课⽂,学⽣边听边思考:课⽂主要讲了⼀件什么事?
2、学⽣概括课⽂主要内容。
三、⾃读课⽂,检查预习。
1、指名读课⽂,纠正读⾳。
2、指导学⽣识记⽣字。
A、加偏旁记忆的⽣字:度——渡⽄——析夹——狭
B、换偏旁记忆的⽣字:峰——逢歇——揭刚——钢
3、引导学⽣借助⼯具书,联系上下⽂和⽣活实际理解词语。
四、理清课⽂层次。
1、默读课⽂,按⾃然段边读边画出⾃然段中概括性的词语和句⼦,然后归纳段意。
2、思考哪些⾃然段关系密切,可以合并为⼀部分。
3、概括每⼀部分内容。
第⼀部分(第1——3⾃然段):先头部队到达汝河北岸遇到紧急情况。
第⼆部分(第4——6⾃然段):刘司令和邓政委亲临指挥,布置强渡。
第三部分(第7——8⾃然段):部队遵照刘、邓⾸长的指⽰,英勇杀出⼀条⾎路。
第四部分(第9⾃然段):刘邓⼤军胜利跃进⼤别⼭。
第⼆课时
教学过程:
⼀、启发谈话,导⼊新课。
简单介绍⼤别⼭的地理位置及跃进⼤别⼭决策的历史意义。
⼆、初读课⽂,标出⾃然段,了解课⽂的叙述顺序。
三、学⽣讨论、交流:先头部队到达汝河北岸时遇到了什么紧急情况?
8⽉23⽇晚,先头部队到达汝河北岸。国民党*集中兵⼒后追前堵,渡河没有船,河⽔有⼀丈多深。形势真是千钧⼀发、险恶万分。
四、在这紧急关头,谁来了?讲了什么?读读课⽂。
1、学⽣汇报有关句⼦。
2、教师引导:说说你对这些句⼦的理解。(其中“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意思是:在形势⼗分险恶的情况下与敌⼈交战,双⽅都有困难,谁勇敢谁就能取得胜利。)
五、读读第7⾃然段,说⼀说讲了什么?
激战前的动员和准备。
“狭路相逢勇者胜”这句话很快在部队传开了。任务⼀级⼀级地往下传达:⼀定要杀出⼀条⾎路,跃进⼤别⼭。每条步都插好刺⼑,每颗⼿榴弹都揭开后盖,表明战⼠们做好拼搏的准备。
六、齐读第8⾃然段,边读边想象激烈的战⽃场⾯,并说说⾃⼰的理解。
这段主要讲我军杀出⼀条⾎路,为跃进⼤别⼭奠定了胜利的基础。主⼒部队从打开的通路冲了上去,⼤军像决堤的洪⽔,势不可挡。
七、教师范读最后⼀⾃然段。
⼋、总结全⽂。
【篇三】⼩学三年级语⽂《千⾥跃进⼤别⼭》教学反思
《千⾥跃进⼤别⼭》是⼀篇解放战争题材的⽂章,对于学⽣和我都⽐较遥远,⽐较抽象,所以我认为采⽤多媒体讲课,更有助于激发学⽣的兴趣,更有易于理解课⽂中刘邓⼤军的英勇,从⽽能更好地感受到刘邓⾸长英明果断的指挥风采和战⼠们英勇顽强的精神。
在课上我围绕“狭路相逢勇者胜”这⼀核⼼内容,引导学⽣边读边悟,主动探索,并充分利⽤多媒体的优势,让学⽣体会刘邓⼤军的“勇”,这样学⽣在主动探索的学习过程中,不仅培养了探究的能⼒,⽽且增强了学习的⾃信⼼。其中有两点我感受颇深:
1、给学⽣充分的阅读、思考空间,⼤胆放⼿让学⽣去品读⽂章。
三年级语文教案 根据本课的重难点,我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让学⽣感悟刘邓⾸长的英明果断和战⼠们的英勇顽强。在表现刘邓⾸长的勇时,我先让学⽣⾃读,画⼀画体现⾸长“勇”的句⼦,养成学⽣动笔墨读书的习惯,再提⽰学⽣、抓重点词语“不管,⼀定要,要勇,要猛”等词语去品读体会,接着再有感情地齐读,同学们果然能信⼼⼗⾜地展现出刘邓⾸长的决⼼和英明果断。特别是在表现战⼠们的勇时,我先让学⽣们最能体现战⼠们“勇”的两个句⼦,然后再范读调起学⽣“我也想读”的兴趣,最后再⽤充满激情的语⾔让⼩组之间PK,这样通过学⽣们充分的朗读后,书中的⼀个个勇⼠都栩栩如⽣地展现在了我们的⾯前。俗话说“熟读成诵”,经过多次的朗读感悟,也有⼀部分学⽣都能流利背诵了。
2、多媒体展⽰形象直观,易激起学⽣的兴趣。
在本⽂教学中,我三次巧妙地利⽤了多媒体的优势。第⼀次观看《千⾥跃进⼤别⼭》的电影⽚断,吸引了学⽣的注意⼒,
调动了积极性,直观地感受到了战⼠们的英勇顽强,为⽂中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第⼆次是体会⽐喻句的妙处,通过多媒体将⽐喻词“⼀减⼀加”,形象地感受到了⽐喻句的好处,轻松完成了教学⽬标。第三次利⽤课件指导书写。重点指导:挺、遵、嘱、榴字的写法。
当然在教学中也不有尽⼈意之处,如内容容量过⼤,有想求完美的⼼态,以致于在拓展环节有些仓促,时间太紧,安排不够合理;再则⾃⼰的语⾔也有待锤炼。所以,在以后的⼯作中,我会不断学习,不断提⾼,让⾃⼰的教学⽔平更上⼀层楼!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