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时代网络谣言问题研究
作者:***
来源:《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2017年第07期
        摘要: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在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为网络谣言的盛行埋下了隐患。形形的网络谣言凭借着成本低、传播快、可复制性强等“优势”广泛传播,不仅侵害被造谣者合法权益,也使网民丧失判断力,更可能为害国家公共利益。因此,有必要从完善立法、加强宣传、加大技术研发投入、畅通民意表达渠道等方面入手,有针对性地将引发网络谣言问题的原因逐一破解。
        关键词:新媒体;网络谣言;引导;监管
        新媒体时代中,微博、等新媒体平台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成为相互间交流心得、趣事,分享知识、经验的桥梁。但层出不穷的网络谣言问题却为网络空间的健康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尤其儿童、环境、贫富分化、食药等领域更是网络谣言的重灾区。
        一、新媒体时代网络谣言的特点
        1.造谣成本低
        造谣者除虚构谣言内容并将其转化为文字、视频、图片等形式在新媒体等网络平台上进行发布外,基本不用投入额外的时间、精力和财力。同时,违法成本过低,处罚力度与不良影响不符。
        2.传播速度快
        网络谣言的传播成网状扩散,加之造谣者往往非常善于抓住公众的关注焦点和热点事件进行炒作,使得网络谣言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传播扩。而在一些突发事件中,人们对相关信息的需求激增,若谣言无法及时被证伪,就会在人们恐慌心理的作用下愈演愈烈,最终产生“雪崩效应”更加加速扩散。
        3.影响范围广
        根据“六度空间理论”,最多只需通过五个中间人就能够使两个陌生人相互认识,而这一理论在网络谣言传播中发挥的作用还将更加巨大。即使是一个没有任何信息传播经验的个体,只要其捏造的谣言在网上发布,就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被传递到全国甚至全球的每一个角
落。
        4.可复制性强
        网络谣言往往模式单一,一个万用的模版就能衍生出不同的谣言,稍加改头换面就能够轻易卷土重来。
        二、网络谣言的危害性
        网络谣言根据内容的不同,可能会对包括个人、组织和国家在内的各类主体产生影响,并且相较于一般的谣言具有更大的危害性。
        1.侵害公民合法权利
        造谣者在网络上蓄意抹黑、发布个人信息的行为,除了造成受害人名誉、隐私上的损害外,还会给他们带来极大的精神压力和痛苦,网络谣言如果过度发酵,还可能导致“”等后果,使得受害人的信息被进一步公开,产生更加严重的隐私权侵害后果。
        2.降低网络信息可信度
        一方面,网络充斥着的各类真假莫辨的信息,会使得人们逐渐丧失了对事实真相的判断能力。另一方面,网络谣言屡禁不止,造谣者造谣,官方媒体辟谣,谣言借助所谓新论据卷土重来,官方再度辟谣……循环往复,会使人们对于某些信息产生阅读疲劳,并进而对网络信息整体产生不信任感。
        3.危害国家公共利益
        (1)与主流价值不相符合。网络谣言常成形于对事件、传闻等的夸大、误读或臆测,着重宣扬的是造谣者自身扭曲的价值观念是情感取向。
        (2)不利于社会。网络谣言会将一些负面观念及错误信息传递给青少年用户,妨碍他们正确认识世界,严重者可能因此而走上违法道路。而食品安全、环境问题、拆迁安置、官员不当言行等关乎日常生活领域的谣言,会在社会上引发恐慌情绪,或在不同社会体间引发对立与冲突。更有甚者,网络谣言还可能为各种反政府组织和所利用,挑起少数人的不满情绪,进而危害社会和谐稳定。
        (3)不利于政府管理。一方面,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常常成为网络谣言的攻击目标。
另一方面,网络造谣者往网匿名发布,加大了相关部门的管理难度,而网络谣言的屡禁不止,将会使公众对政府查处网络造谣行为的能力产生怀疑,并进而影响政府整体的公信力。
        (4)无益于司法公信。谣言可能误导人们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对未判决的案件形成预见,使得司法机关的判决显得无关紧要或沦为检验人们预测是否准确的一种辅助程式。然而法律裁判的最终结论可能与大众讨论之结果不一致,会使不明真相的人们对司法的公正性产生怀疑,损害司法公信力。
        三、新媒体时代网络谣言问题的对策
        新媒体时代的网络谣言问题究其原因,是由于网络陌生人社会道德失范、法律规定不健全、谣言发布者法律意识淡薄、参与传播者缺少理智易受挑唆、政府管理不规范、民众诉求表达渠道不畅、监管技术发展落后于传播技术管理效果有限、谣言应对处置不及时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有必要多措并举,有针对性地将引发网络谣言问题的原因逐一破解:网络谣言的危害
        1.完善立法
        建议可以在研究、借鉴其他国家的网络规范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从规范引导新媒体平台行业自律、规范新媒体发布者行为、明确违法责任等方面通过立法作出规定,架构起行之有效的网络规范体系,为各类主体在网络中的一言一行提供明确的法律指引,真正发挥出法律在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强制等方面的规范性作用。
        2.加强对网民的宣传教育
        通过宣传介绍、案例展播、学校教育等方式,加强宣传教育,强化道德指引,深化公众对于网络谣言危害性的认识,培养公民的守法意识、培育新媒体用户的媒体素养,并引导网民积极、规范运用网络监督、举报平台,参与到打击网络谣言的行动中,做到全民监督,进而实现全面监督。
        3.开发技术加强监管
        要加大技术研发投入,通过加强与新媒体企业合作等方式,研发先进、有效的监管技术,并探寻全面推行网络用户实名制、完善信息过滤技术等措施,实现自动监管,从而提高网络谣言的发现、处置效率,并能大大减轻网络监察员的工作量。
        4.规范政府行为
        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及时发现、疏导民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同时,加强政务信息公开,实现各级政府的规范化管理。但不可因噎废食,应在保障网络言论自由与维护公共秩序稳定之间寻求一种微妙的平衡,注意方式方法,在遏制网络造谣行为的同时,不妨碍公民正当权利的行使,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