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的励志职场故事
  年轻人励志职场故事
  一个年轻的记者去采访日本著名的企业家松下幸之助。年轻人很珍惜这次采访机会,做了认真的准备。因此,他跟松下幸之助先生谈得很愉快。采访结束后,松下先生亲切地问年轻人:“小伙子,你一个月的薪水是多少?”
  “薪水很少,一个月才一万日元。”小伙子不好意思地回答。
  “很好!虽然你现在的薪水只有一万日元,其实,你知道吗,你的薪水远远不止这一万日元。”松下先生微笑着对年轻人说。
  年轻人感到很奇怪:不对呀,明明我每个月的薪水只有一万日元,可松下先生为什么会说不止一万日元呢?
  看到年轻人一脸的疑惑,松下先生接着说:“小伙子,你要知道,你今天能争取采访到我的机
会,明天也能同样争取到采访其他名人的机会,这就证明你在采访方面有一定的潜力。如果你能多多积累这方面的才能与经验,这就像你在银行里存钱一样,钱存进了银行是会生利息的,而你的才能也会在社会的银行里生利息,将来能连本带利地还给你。”
  松下先生的一番话,使年轻人茅塞顿开。
  对于年轻人来说,路还很长,你看见的只是人生路上的小部分而已,注重才能的积累远比注重薪水的多少更重要,因为它是每个人最厚重的生存资本。
  经历的励志故事
  给舍友发几天不见,在干嘛呢?
  在叔叔家看书呢,我这两天反思我之前工作的状态过于急躁了。
  中午和两个好友吃饭,全程话题依然是工作,留北京还是去地方、去银行企业还是党政机关又或者是创业,这些曾经是别人家的选择瞬间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最现实的考量。
  这不,最近清华男神梁植在某档节目也谈了面临毕业后最大的纠结选择什么样的工作?不料
却惨遭同为清华校友的高晓松痛批没有名校生的风范,你愧不愧对清华十多年的教育!
  高晓松到底是艺人,懂得怎么制造话题性,熟稔打造一档火爆节目应该具备的元素,如他自己所说任何一个话题,我们都可以聊到很有意思!对梁植是批评更是鞭策,谁说过能经得起多大诋毁,就能担得起多少赞美,别忘了最后评委说了一句山水有相逢!
  我倒欣赏梁植在面对评委翘着二郎腿痛批之时没有反驳,展现了自己的涵养和该有的分寸。
  一直以来,清华人最不擅长的就是反驳,因为他们不愿意把精力淹没在隔靴骚扰漫无边际的口水仗中;可是,清华人又最擅长于反驳,因为他们敢于直面问题在反思中用行胜于言的精神将责任与担当书写得掷地有声。
  曾经问在中科院工作的一位清华老学长:您认为,清华人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学长答社会的多元性也让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多样化,但我想清华人不管在哪行哪业,都拥有着家国情怀,内心深处必定都满含着对国家和民族深深的感情。
  在入学教育时,史老师的一句话让我深镂于心,那便是一所伟大的大学能给人一种胸怀。拥有胸怀让人获得高度,而后对未来把握会更清晰而精当,反观具体事物时也能锐眼灼灼。
  有趣励志故事
  有一个博士分到一家研究所,成为学历最高的一个人。有一天他到单位后面的塘去钓鱼,正好正副所长在他的一左一右,也在钓鱼。他只是微微点了点头,这两个本科生,有啥好聊的呢?
  不一会儿,正所长放下钓竿,伸伸懒腰,蹭蹭蹭从水面上如飞地走到对面上厕所。博士眼睛睁得都快掉下来了。水上飘?不会吧?这可是一个池塘啊。正所长上完厕所回来的时候,同样也是蹭蹭蹭地从水上飘回来了。怎么回事?博士生又不好去问,自己是博士哪!
  过一阵,副所长也站起来,走几步,蹭蹭蹭地飘过水面上厕所。这下子博士更是差点昏倒:不会吧,到了一个江湖高手集中的地方?
  博士生也内急了。这个池塘两边有围墙,要到对面厕所非得绕十分钟的路,而回单位上又太远,怎么办?博士生也不愿意去问两位所长,憋了半天后,也起身往水里跨:我就不信本
科生能过的水面,我博士生不能过。
  只听咚的一声,博士生栽到了水里。两位所长将他拉了出来,问他为什么要下水,他问:“为什么你们可以走过去呢?”
职场小故事  两所长相视一笑:“这池塘里有两排木桩子,由于这两天下雨涨水正好在水面下。我们都知道这木桩的位置,所以可以踩着桩子过去。你怎么不问一声呢?”
  学历代表过去,只有力才能代表将来。尊重经验的人,才能少走弯路。一个好的团队,也应该是学习型的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