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故事及心得5篇
身处职场,我们有时候需要一些励志的小故事来激励我们前进。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职场小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故事一:错过一张好照片
早些年,我还是负责为报社报道各种案件的记者。我正加速赶往案发现场,抢夺那些能够争夺读者眼球的“独家猛料”。听广播里介绍说,一位老人在家门前的便道上倒车时,意外地将几岁大的孩子碾在车轮下,血肉模糊。孩子当场身亡。又一件让人意想不到的天灾人祸!
当我到达时,警车和各种新闻媒体已经将现场围个水泄不通。我努力朝里面挤了挤,终于瞥见一位身穿棉布衣、站在轻型货车旁的老人。所有的闪光灯都“噼里啪啦”地朝他闪个不停,所有的麦克风都争先恐后地递向他的嘴边。老人看上去十分迷茫,机械地回答着各种提问。大多数时间,他只是翕动着嘴唇,眨着眼睛,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过了一会,记者们放弃了对老人的纠缠。他们跟随警察走进白的小屋。直到今天,我依然记得老人和我交谈的画面。遭受重大创伤的他低头望着孩子倒下的地方。房子周围是块刚挖好的花圃。里面还堆着黑黑的肥料。
“我刚把车倒在那,本打算把肥料播洒一下,”老人悲伤地说,尽管我什么也没有问。“我不知道我的小宝贝也跑到了门外。”他伸手指指花圃。然后又无力地垂落下来。很显然,他再次陷入深深的自
责与痛苦的悔恨中。我离开他,向屋里走去。希望能到孩子生前的照片。
几分钟后,我终于搜集到足够的细节和小女孩一张5寸照片。我又去厨房转转,警察说,孩子的尸体就放在那。这时,警察、记者们和摄影师们都带着自己的“成果”满意离开,我终于有机会走进厨房探视一番。于是,我看到下面的场景:
职场小故事塑料贴面的桌子上是一张雪白发亮的床单,里面裹着小女孩娇小柔弱的尸体。丝丝光线通过窗户照射进来,给它抹上一层圣洁的光辉。不知道老人是何时摆脱人的叨扰,来到桌子旁边的椅子上坐下。他侧面对着我,根本没有意识到我的存在。老人正望着孩子的尸体发呆,仿佛世界的喧嚣与他没有任何瓜葛。
房间里出奇地安静,我看到,老人向前倾了倾身子,伸出不断颤抖的胳膊,从头到脚,一遍遍抚摸孙女的尸体。过了好长一会,他又把脸悄悄贴在孩子身上。仿佛害怕把她吵醒似的,动作轻柔而细腻。然后他保持这样的姿势,像雕塑一样纹丝不动。
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一张唯美、极具震撼力的照片即将产生。我估测了一下室内的光线强度,调整
好镜头和距离,拧亮闪光灯泡。举起相机,准备将这幅难得的画面记录在胶卷上。如果拍摄出来,这张照片的每一部分都完美得无可挑剔:穿棉衣的老人,闪耀在阳光下的白发、裹在被单里的孩子、挂在窗边墙上的世博会纪念品烘托出这个家庭的简朴气氛。窗外。警察们正检查那个肇事的车轮。孩子的父母悲痛地拥抱在一起。
我在那里站了很久,却迟迟按不下快门。职业的敏感告诉我,这张照片有太大的叙事价值。不能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然而我又不愿意闯入这位可怜老人内心的悲恸世界,撩开他的伤疤,展示给各位报纸读者。
最终,我悄悄放下自己的相机,偷偷地走开了。回去的路上。我总在思考一个问题:我是否有资格当一名新闻记者。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放弃。当然,我也从不敢告诉上司和同行我错失了多么完美的一张图片。
每一天,报刊杂志、新闻广播都会展示数不清的、表达痛苦与绝望的图片。普通人的不幸遭遇反而成了满足大家猎奇心理的娱乐手段。每当看到这些新闻时,我都会想起那一天。
当然,直到现在,我都固执地认为我是对的。
故事二:合作的黄金定律
那天,和一位资深商界朋友闲谈,谈到我的一位朋友在和人打官司,我忍不住发牢骚说:“商业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合作关系。可是现在与人合作太难了。开始挺好,大家是朋友,谈友谊,谈合作,可是合作的结果,大都不欢而散,弄不好还要闹到法庭上去,从朋友变成敌人了。”
这位朋友笑笑,说:“我经商10年多了,和许多人合作过,但没有一个上法庭的,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我摇摇头。
“现在大部分人做生意是这样:先认识,然后谈友谊,谈合作;
然后是利益;然后就是不满,甚至像你的朋友那样,闹上法庭。从朋友到敌人。”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问。
“我想是因为很多人和别人洽谈时,为了尽快谈成,就把自己的所有想法、方案和对未来美好的前景都说出来,而且人为地夸大,诱使对方做出决定,等到对方抱着美好的不切实际的幻想做出决定,开始投入合作时,会发现越来越多的问题,会感到合作并不像当初许诺的那么美好。矛盾、冲突越积越深,到最后终于爆发,一次合作就终止,从朋友变成敌人。”
我点点头,但还有些不解:“那么你为什么能和别人合作,获益,再合作,再获益,反复重复下去呢?你和合作伙伴之间就没有矛盾、冲突吗?”
“凡是合作都会有矛盾和冲突,但我会事先分散、化解,而不是压制到最后爆发。”
“那你是如何分散、化解的呢?”
“我想这是因为我能很好地控制每次交谈的密度。我和别人洽谈合作时,第一次见面,谈话的内容只占我整个方案的3%,其他都是闲谈,与主题无关。而且,下一次谈话一定选在三天之后。给对方一定的消化时间。第二次再谈,交谈的内容增加一倍,是6%。下次再谈。再增加一倍,12%。三次之后,一般人就会动心了,他会用心思考,反复推敲,但这个时候,还不能做决定。紧接着,是第四次交谈,这一次是24%,很多人这个时候就已经做决定了。如果这时候还不能
决定,再谈一次,这一次,密度是48%。这个时候,他心里一定会做出决定。很多人这个时候就争着签字,但我不是,还要再谈。再谈,正好相反,不是往上增,而是往下减。我会提出一些负面的问题,并不会影响他做决定。他正在兴奋点上。会按惯性往前走。但是我说和不说对我不一样。等到他最终做出决定,并开始和我实际合作时,会发现问题,但这些问题我都事先和他讲过,所以他有准备,会接受。即使这次合作最后没有赚到钱。他也不会怨我。因为我所有的想法不是一次性强加给他,而是慢慢渗透给他的,是他自己接受了才做决定的。要怨,只能怨自己,当初没有认真对待我提出的问题,如果认真对待,也许就不会有今天的结果了。所以他还要感谢我呢。下一次,如果有机会,他还会和我合作。”
每一个合作,不仅会有有利积极的一面,也会有消极的一面。大部分人,为了合作成功,都只说正面。
对负面的东西瞒着不说,等到出现问题,就互相埋怨,结果可想而知。成功的合作,是在合作之前。把你想到的有关负面的东西告诉对方,但是,要记住:别把时间顺序搞错。否则,没人会跟你合作。
故事三:你被拿住了吗
老板不喜欢你,在决定你的职位与报酬时,对你的能力与贡献都视而不见,愣是把你压制住。你愤愤不平,很想甩手走人,却无法到一份像样的工作,这时,你心中虽对老板恨得牙痒痒,却又不得不强作欢颜,迎合老板。
假如你有一家以煤为燃料的火力发电厂,电厂的存煤即将告罄,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