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水浒传》700字读后感7篇
《水浒传》写于明末清初的施耐庵,被称为四大名著之一。书籍里的人物虽称不上个个性格鲜明但也每人都有自己的拿手绝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名著《水浒传》700字读后感,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名著《水浒传》700字读后感(精选篇1)
《水浒传》是我国古典文学中一部名著,讲的是梁山108位好汉起义反抗朝廷,后接受招安的故事,《水浒传》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两个字:忠和义。
忠就是对人民对国家很忠心。宋江对梁山事业很忠心,对国家也是忠心耿耿,这就是忠。他大破辽兵,为国出力,就是最好的证明。
忠,也许绝大部分人都能做到,但是,义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可是,《水浒传》里的108位好汉每个人都做到了义字,他们都可以为别人赴汤蹈火,哪怕牺牲自己的生命保住别人的性命都愿意。而我们现在,谁能做到以命换命呢?所以,我们很少做到义这个字。
我记得鲁智深看到金氏父女受恶霸郑关西欺负就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他三拳打死郑关西,虽然说有些鲁莽,但这种为素不相识的人打抱不平的义气是让人敬佩的。
而我们国家历史上也曾有一些卖国贼和坏蛋,像秦桧,他投靠了日本人,建立了伪满政府,因为他不相信共产党能打败日本人。他们根本就是不忠不义,他们跟108位好汉相比,有着天壤之别。而社会上也有一些人,他们也像108位好汉那样,有忠有义。对国家和民族忠心不渝,非常正义,这种人才是最好的,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比如说宋代的抗金名将岳飞,他不图名利,一心只想精忠报国,却被奸人所害,他是我心中最伟大的英雄。
再比如说像由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亮剑》里的李云龙,他也是一个有忠有义的人。他对祖国和人民赤胆忠心,把日本鬼子打得落荒而逃。他也很讲义气,有一次,他的战友因失血过多,他要求医生把他的血全部抽去给朋友,看的出来他很讲义气。他也是我所崇拜的英雄。
《水浒传》里的108位好汉虽然都是虚构的,但他们有血有肉,都是响当当的铁汉子。他们的忠心和正义将永远留在我心中。我爱《水浒传》中的精彩、难忘的故事,我也爱故事中的英雄人物,但我更爱英雄们身上的忠义精神。
名著《水浒传》700字读后感(精选篇2)
读这本书,令我最揪心的是梁山好汉替天行道,最后却四分五裂,死的死,走的走,一百单八将最后只剩下了二十七个,成了悲剧。令我最感动的是,一百单八将的兄弟情深,一人有事,大家都奋力相助!书中的许多故事情节都脍炙人口,比如:“武松打虎”、“梁山好汉劫囚车”、“血溅鸳鸯楼”······
和爸爸妈妈一起讨论:轰轰烈烈的梁山好汉为什么最后下场那么惨。讨论后的结果是这样的:当初宋江不同意李逵说的“杀上东京,夺了鸟位”的主张,自觉接受朝廷的招安政治道路。有人说他是想保全官位,可是书中写道:宋江识江湖好汉,只要有人来投奔,若高若低,无有不纳,还留在庄上,终日追配,并无厌倦;若要起身,尽力资助,端的挥霍,视金似土。人问他求财,亦不推托,且做好方便;每每排难解纷,只是周全人的性命······以此为东,河北闻名,都称他做“及时雨宋江”由此可见,宋江是仁义之士,绝不会为了自己的官位,拿兄弟们的生命当赌注!
可是宋江为什么要接受招安呢?这是由当时的社会风气所造成的。当时社会宣扬“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宋江便是这种思想。
不仅是宋江,梁山好汉中的许多人,如卢俊义、关胜、史进、柴进、秦明等人,他们也深受“
三纲”思想的影响,他们是支持招安的。所以,选择招安不是宋江个人的决定,是在“三纲”思想影响下的必然选择。败归罪于宋江,这是有失公允的。
所以,梁山泊与梁山好汉的悲剧,并非宋江之过。梁山泊悲剧,这也是社会的悲剧。
哈哈,这些大道理我可是似懂非懂,没有爸爸妈妈的帮助,我可得不出这样的结论。但是里面的人物我还是非常喜欢的,比如:“武松”、“林冲”、“晁盖”、“李逵”、“燕青”······他们重情重义、敢作敢为。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被人们世世代代传颂下去。
梁山泊悲剧,宋江之过?
名著《水浒传》700字读后感(精选篇3)
恍惚中,我看见一个壮汉坐在一块大石头上,衣着像古人,手里拿着一根铁棍,像是搞服装秀的。我问他是不是搞服装秀的,他没有回答。
突然,我听到一阵低吼,马上后退了几步,只见一只斑纹吊睛猛虎从树丛后面向那壮汉扑来!那壮汉立刻一闪,躲过这一扑。之后,那老虎往后一掀,掀起壮汉所在的大石头,尾巴
一扫,仍然没有碰到那壮汉。紧接着,壮汉的铁棍向老虎打去,却打到了树上,断成两半。壮汉急了,直接骑到老虎背上,碗大的拳头像雨点一般落在老虎的头上、脸上,终于,老虎不动了。终于我认出他了,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武松!
武松从老虎背上下来,一脚把老虎路踢得眼睛、鼻子、嘴巴都流出血来,老虎再也动弹不得。之后,武松向我走来,目露凶光,我害怕地揉揉眼睛,眼前的武松消失了,摆在我面前的是一本敞开的书——《水浒传》。
《水浒传》是明朝的施耐庵写的,讲的是北宋时期奸臣遍布,很多人遭受奸臣高俅的陷害,落草为寇,渐渐形成了梁山一百零八好汉的大聚义。但是,好景不长,这一人被朝廷安排征战反贼方腊,纷纷战死沙场,只有二十五人活到了最后。
我觉得,北宋时期奸臣当道,英雄无用武之地,林冲武艺高强,人又谦和,却被高俅骗入白虎节堂,判了重罪。宋江酒后写了一首诗,黄文炳说它是反诗,于是宋江被打入死牢,梁山好汉把他救了出来。这些人都有相同怀才不遇的经历,才会一起落草为寇,而现在,只要有才华的人就会崭露头角,例如,心怀天下的可以当总统,喜欢天文的可以当天文学家,写作好的可以当作家……我们真是遇到了一个好时代!
《水浒传》既是好汉们的赞歌,也是好汉们的悲歌,为什么是赞歌呢,因为他们行侠仗义,兄弟情深。为什么是悲歌呢,因为他们一百零八人都以悲剧收场。我希望《水浒传》这样的故事不要在现实中发生。
名著《水浒传》700字读后感(精选篇4)
《水浒传》是中国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成篇小说,同时也是四大名著之一。所以,《水浒传》就必然有出彩之处使之流传千古。
《水浒传》里的人物都描写刻画得生动传神,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能深刻的感受到人物鲜明的彩。例如:“花和尚”鲁智深。鲁智深他是一一个爱憎分明的人。在书中提到,鲁智深与九纹龙史进还有打虎将李忠在酒店喝酒的时候,遇上了苦命的金老汉和翠莲二人,在听了翠莲对于他们生活的描述之后,鲁智深对他们抱以同情心,当即就决定要帮助他们返回东京。
在阅读正文之前,我在书中的导语部分了解到,鲁智深的性格略微鲁莽,但同时他也是个粗中有细的人。就好比在他得知郑屠欺负金翠莲父女,主动向金氏父女赠送银两,帮助他们逃跑,故意激怒郑屠,三两拳就打死了恶霸郑屠。而在对付镇关西的过程中,他考虑到了要拖
延时间让金老汉父女走远了再动手,然后通过先激后打的策略使得郑屠首先动手,造成了因为口角斗殴的架势。也让读者了解到这是一场正义的斗争,的比较后因为他力量过大不慎将郑屠给打死了。
水浒读后感
可面对这种场面鲁智深并没有慌乱的逃走,而是通过“这厮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等话语让自己脱了身。从这一片段,我们可以深刻的'体会到鲁智深有勇有谋的人物特点。
在鲁智深急躁,有勇有谋的特点中,我还喜欢他的重情重义。就好比在他知道史进失陷华州城时,不听朋友的劝阻,心急火燎赶去救史进,说:“都是你这般慢性的人,以此送了俺史家兄弟。你也休去梁山泊报知。看酒家去如何!”可比较后史进没救出来,自己反而被抓了。虽然此例子不少体现了鲁智深的鲁莽急躁,但也反映出他的重情重义。
在这么多描写鲁智深的片段中,我们感受到他的正气凛然、有勇有谋,重情重义,为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挺身而出……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知道,见义勇为要讲求方式方法,在法律的框架下行正义之事。
名著《水浒传》700字读后感(精选篇5)
说起水浒传,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的它,读完也是让人回味无穷。《水浒传》主要讲述了一好汉在当时朝廷黑暗、腐败、压迫下,被逼无奈,投奔梁山与朝廷抗争的故事。在这个恶人横行霸道的时代,梁山好汉们与他们斗争,只是没想到,最后梁山毁在了梁山老大——宋江的手里。
在风雨飘摇的北宋末期,梁山好汉们忠君报国,为民除害,令人钦佩。而《水浒传》中一个极大的恶人——高俅,纵容乱臣贼子、冤枉好人,还将林冲加害于死地,真是一个卑鄙小人!《水浒传》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鲁智深——好一个粗中有细的汉子!在他三拳打死郑关西后,说是假死,以方便自己脱身;在营救金家父女时,他在门口坐了好久,确保二人已走远,这才动身……所有事情都看出他有勇有谋。做人也要像他这样,不能一味鲁莽,要学会思考与分析。
说完鲁智深,再来说说宋江。宋江原是朝廷上的一个官,在得知晁盖偷生辰纲要被抓的消息后,立马前去告诉晁盖,与几人一并上了梁山。在梁山,宋江成功拉拢人脉。晁盖一看,怎么行?明明自己是老大,怎么宋江的人缘比自己还好?在一次战争前,晁盖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要亲自率兵打仗,叫宋江好好休养,结果这一去却是条不归路,战死沙场。宋江明知
晁盖是有去无回,却不说,实在是有些阴毒。于是,晁盖一死,宋江借着大伙的推举,顺理成章地坐上了梁山老大这把交椅。宋江的义气与忠诚是极端的,而他的迂腐更是极端的。他的骨子里仍然有报效国家的情怀,于是在最后他又带领梁山一众人被朝廷招安。可是朝廷只是缓兵之计,终有一天,宋江喝下一杯被人下了毒的酒,曾经的辉煌到此终了。
首领一死,梁山好汉们成了一盘散沙,彻底解散,《水浒传》也到此结束了。《水浒传》向我们揭露了朝廷的腐败,民众的穷苦,各个好汉的事迹,使它成为了一本流传千古的好书。
名著《水浒传》700字读后感(精选篇6)
我读过许多中外名著,比如,情节一波三折的《红羊齿草的故乡》,危机四伏、扣人心弦的《詹姆士与大仙桃》、还有充满生活趣味的《绿野仙踪》……每一本书都会带给我不同的感受,它们为我枯燥的学习生活中增添了无限的快乐。
最近,我又迷恋上了我过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它是家喻户晓的武打类小说。它的作者是施耐庵,中国元末明初小说家,号子安,兴化(今江苏兴化)人,原籍苏州。故事主要内容是梁山一百零八条好汉一起反奸臣,替天行道的英勇斗争故事。
其中最令我佩服的是小李广—花荣,因为它具有“百步穿杨”的功夫。他原本是清风寨副知寨,使一杆银,一张弓就射遍天下无敌手。因此他被比作西汉的飞将军李广,人称小李广。在第十四回里曾说到过花荣救宋江,他首先用箭射中了门神的骨朵头,后来他又射中了门神的朱缨,我当时心想他可真是神箭手。当他说要射队里穿白的教头心窝时,只听见“哎呀!”一声他就一命呜呼了。把众人吓得一哄而散,这场景我感到非常惊奇,暗自赞叹道到,花荣呀花荣百发百中!不愧是小李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