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ERAL ARTS FANS
2023年第6期教育教学
一、“双减”背景下的家校共育
近年来,家校共育的理念得到广泛认可,已成为全球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提出:“完善家校社协同机制,进一步明晰家校育人责任,密切家校沟通,创新协同方式,推进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1]《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于2022年1月1日起实施,家校共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减负提质”是“双减”的核心。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减轻意味着课余时间增加,课余时间的使用效率直接关系到“双减”效果。阅读是课余时间的重要活动内容,全民阅读已成为共识。《关于做好2021年全民阅读工作的通知》倡导家庭阅读、亲子阅读[2]。家庭阅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意义重大,但国家政策的引领和助推与实际的家庭教育水平形成了强烈反差。由于家长的认知水平、学历水平、时间投入等存在差异,导致家庭阅读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在家庭阅读教育方面,明确学校和家庭的责任,实现家校共育势在必
家庭教育文章行。
二、家庭阅读指导的家校共育路径
(一)明确责任归属
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根本目的都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保障所有学生健康成长[3]。研究发现,当前家校社协同育人主体的专业水平存在差距,社会教育缺位,家庭教育存在定位模糊、方法不当等问题,家长对家庭教育资源的判别能力较弱[4]。从家校共育本身来看,边界的确不易把握,双方都不太清楚自己在其中的定位,容易导致家校共育的相关行为出现偏差[5]。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内涵、目标、功能、水平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二者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厘清教育边界,形成教育合力。一方面,要强化家长的责任主体意识;另一方面,学校应充分发挥家庭教育指导的作用。
(二)提升学校和教师的指导能力
家长是教育的第一责任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了父母实施家庭教育的法定责任,对家庭教育能力、家庭环境提出了要求,对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做出了指引和规定。《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强化学校家庭教育工作指导,中小学校要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工作机制,
提升教师的指导能力。要想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仅靠宏观的制度和指引性文件是不够的,学校和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予以具体的指导。
相关调查表明,几乎所有的教师都形成了如下共识:要想实现家校合作,教师必须具备更强的专业能力[6]。而要提升教师的指导能力,需要通过目标设计、专业培训等途径,最终形成长效机制。
三、小学生家庭阅读指导策略
根据社会学习理论的核心观点,家庭阅读环境、家长的阅读认知与言行、家长引导学生阅读的方法等,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具有决定性作用,家庭阅读推广亦具有科学性、重要性[7]。有效的家庭阅读指导应包含理论和方法两个方面。
(一)理论基础
基于“双减”背景,家长要做好教育理念和教育能力的“加法”,应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成长出发,重视教育规律,做终身学习型家长。
1.指向学生全面发展的阅读观
人的全面发展,既指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充分发展,又指人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协同发展[8]。阅
“双减”背景下的家校共育
——以小学生家庭阅读指导为例
徐鹏鹏
(成都师范学院教育与心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0)
【摘 要】家长是教育的第一责任人。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协调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焦点。在阅读教学中,家校需要明确责任归属,发挥学校的引领作用,明确家长责任主体地位,形成教育合力,发展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家校协同育人实效。
【关键词】“双减”;家校共育;家庭阅读;小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3)06-0159-03
小学教育
LIBERAL ARTS FANS
2023年2月
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温儒敏教授指出,提高语文教学效果有各种各样的办法,但最管用、最有效的方法是读书,是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这是关键,是“牛鼻子”,抓住了这个“牛鼻子”,就可能一举两得,既能让学生考得好,又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9]。阅读有获取信息、积累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陶冶性情、塑造品格的价值,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基础性作用[10]。因此,家长要用全面发展观指导家庭阅读。
2.指向学生终身成长的阅读观
近年来,迫于应试和升学的压力,阅读功利化现象较为普遍,甚至有的家庭拒绝与考试无关的阅读。中国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朱自强在接受采访时曾用“三多三少”来概括当下青少年阅读的现状:功利性阅读多,情趣性阅读少;“浅阅读”多,“深阅读”少;图像阅读多,文字阅读少[11]。“双减”政策要求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课外阅读不应该有考核性的要求,也不应该定时定量。阅读不应成为语文课外作业,把课外阅读作为低年级学生识字的手段、通过阅读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通过阅读引导学生写作等都是不可取的教学方式。小学生阅读要去功利化,应把激发阅读兴趣、扩展阅读面、养成良好阅读习惯作为课外阅读的目标。
3.指向学生发展规律的阅读观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指出,儿童的发展具有阶段性。每一本好书都有其相对特定的、适合的阅读时机和阅读对象,小学生阅读也要遵循认知发展的规律。如对于小学低段学生,可推荐其阅读故事性较强的绘本,以及儿歌、童话故事;对于中段学生,可以鼓励其阅读儿童小说、科幻类作品、浅显的历史读物、科普读物以及艺术类作品;对于高段学生,其逐渐对传记、传奇、探险小说等作品感兴趣,古典名著也可纳入他们的 书单。作家曹文轩认为,个性是阅读的关键,是阅读能否获得最大利益的根本[12]。对于学生的早期阅读,一定要以兴趣作为指引,因为它关乎阅读的最初印象,能够奠定终身阅读的基础。父母是最了解孩子的,根据孩子对阅读形式、阅读内容、阅读题材的偏好,为其提供广泛而深入的阅读材料和阅读指导,这只有父母可以做到。每个家庭都应该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其设计专属书单。
(二)阅读指导
科学的阅读指导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兴趣,掌握高效的阅读方法。家校共育下的家庭阅读能够帮助家长掌握阅读指导的原则和方法,使家长能够有理有据地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13]。
1.家庭阅读事前指导
①打造阅读环境。阅读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有助于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行为与习惯。物理环境包括家中一定量的藏书、阅读场所的布置、相对固定的阅读时间等;心理环
境主要指阅读的氛围。家长要身体力行,做阅读的践行者,与学生交流读书心得,做学生阅读路上的引领者。②遴选阅读材料。阅读材料是阅读的前提。美国著名的亲子阅读专家吉姆·崔利斯在他所著的《朗读手册》一书中指出:“人与书并不是先天互相吸引的。开始时,必须有媒介——父母、亲戚、邻居、老师或图书馆馆员,将书带到孩子的世界。”[14]面对数量庞大的阅读材料,学校和教师需要仔细甄选。学校可以通过阅读节、年度书单评选、读书分享会等形式为家长和学生推荐读物。阅读材料的选择应遵循题材广泛这一原则,不仅可以包括儿童小说、绘本、童话、神话、寓言等,还应包括科普读物、历史读物、艺术类书籍等。
随着数字阅读的普及,数字化阅读率逐年提升,对于小学生来说,有声阅读是纸质阅读的有益补充。一方面,有声阅读不受场地和时间的限制,可以有效利用碎片化时间;另一方面,小学生识字量不多,有声阅读能够很好地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
2.家庭阅读方法指导
①课内外结合。部编版一年级教材增设了“和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我爱阅读”三个栏目,是引导父母参与学生阅读过程的重要举措,体现了课内外阅读相结合的重要思想,旨在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从三年级开始,课文分为精读、略读两类,加上课外阅读,形成了“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如何将课内外阅读相结合?温儒敏教授建议采用“1+X”的办法,即每讲一课(主要是精读课)就附加若干篇同类或
者相关的作品,让学生自己读,可以安排在课内,也可以安排在课后,不仅读单篇文章,还要读整本书[15]。如教学完一年级下册的《古对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笠翁对韵》;教学完三年级上册的《女娲补天》,可推荐学生自主阅读《中国神话故事》。②阅读方法指导。阅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阅读方法有朗读、默读、浏览、快读、猜读、跳读、精读、略读、互文阅读、比较阅读、分享阅读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
2023年第6期
渔”,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阅读的方法,也需对家长加以指导。第一,浏览。面对浩如烟海的书籍,如何挑选一本书或者浏览一本书呢?应该先关注书名,根据书名推测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接着看作者、翻译者和插画作者是不是学生所熟悉的,还可以看出版社,然后浏览目录,了解书的章节,大体掌握书的主要内容,最后看封底。第二,跳读、猜读。读书不一定每本都要精读,跳读、略读都是有效的读书方法。跳读即可以跳过与阅读目的无关或者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也可以跳过某些不那么精彩的章节,这样读起来效率会很高。猜读对识字量有限的小学生来说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小学生识字不多,要读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不能碰到生字生词就查字典、词典,可以根据前后文猜测其意思并接着读下去,只要大致能懂就不要中断,最好一鼓作气地读下去,这样才会形成读书的兴趣,也才能读得快、读得多。第三,比较阅读。比较阅读是阅读的高阶方法,比较阅读的关键是准对比点,关注文本内部或者文本之间具有同质内容的部分进行类比辨析。如《爷爷有没有穿西装?》和《马提与祖父》都属于生
命主题的儿童文学作品,同是与爷爷的告别,但故事情节却大不相同,前者是通过他人视角进行阐述,而后者是通过呈现与爷爷的共同经历慢慢展开的。鲁迅先生同主题的回忆性文章《我的兄弟》《风筝》在描写手法和作品主旨上存在较大差异,学生可以从文章内容、语言运用、写作技法、文章主旨等方面去对比。第四,整本书阅读。整本书阅读能够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这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要求是一致的。与精读单篇课文相比,整本书阅读更契合日常生活中的自然阅读状态。整本书阅读需要学生梳理脉络,撰写摘要,选择阅读策略,循序渐进地深入文本,理解主题。阅读活动涉及的能力要素较多,使各个能力要素在阅读过程中同时发挥作用,是发展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第五,延伸阅读。读完一本书并不意味着阅读的结束,延伸阅读是基于学生认知和经验的文本重构。有些经典文本被改编成影视作品,观摩另一种艺术题材是延伸阅读的一个方面,看完一部作品后再用自己的形式再现也是一种延伸阅读。如教学完《海的女儿》,教师可以通过创编故事剧、角扮演、主题班会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延伸阅读。在家庭中家长也可以通过让学生复述故事等形式开展延伸阅读。
“双减”背景下,教育回归学校这一主阵地,家庭教育作用凸显。在家庭阅读领域,家庭和学校要明确各自的责任。学校要提升教师的专业指导能力,发挥好教育指导作用,给家长提供可行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指导。家长要明确义务,确立发展型思维,成为学生阅读的协助者。只有学校和家庭各尽所能,形成合力,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
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EB/OL].(2021-08-19)[2022-12-11].v/jyb_xxgk/moe_1777/ moe_1778/202107/t20210724_546576.html.
[2]中宣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21年全民阅读工作的
通知》[N].人民日报,2021-03-18.
[3]边玉芳.传统“家事”上升为新时代的重要“国事”——
“双减”背景下全社会如何支持家长为促进儿童健康成长而教[J].人民教育,2021(11).
[4]储朝晖.家校社协同育人实施策略[J].人民教育,
2021(8).
[5]朱永新.我国家校共育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研究,
2021(1).
[6]王东.家校合作中教师面临胜任力挑战[N].中国教育
报,2018-03-08.
[7]郭金丽.新时代背景下的家庭阅读推广研究——基于
社会学习理论和实证分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8(12).
[8]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简编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
版社,1999.
[9]温儒敏.培养读书兴趣是语文教学的“牛鼻子”——从
“吕叔湘之问”说起[J].课程·教材·教法,2016(6).
[10]苟以勇.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误区及对策[J].教学与管
理,2011(6).
[11]庄建.中国少儿阅读现状:功利性阅读多,情趣性阅读
少[EB/OL].(2011-02-09)[2022-12-11].www.
chinanews/cul/news/2010/05-31/2312635.
shtml.
[12]曹文轩.个性是阅读的关键[J].秘书工作,2012(5).
[13]吴欣歆.语文课程视野下的整本书阅读[J].课程·教
材·教法,2017(5).
[14]崔利斯.朗读手册[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6.
[15]温儒敏.用好统编本教材,切实提升教学质量——使
用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的六条建议[J].语文建设, 2019(8).
【作者简介】
徐鹏鹏(1980~),女,山东青岛人,副教授,硕士。
徐鹏鹏:“双减”背景下的家校共育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