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指导师案例
第一章.被溺爱的孩子个案指导
一、个案背景:
涛涛,男孩,九岁,上小学二年级,是我亲戚的孩子,初看憨实可爱,但性格倔强,发起气来难以控制,这里特意进行了整理和分析,以期帮助家长改变现状。
1、案由描述
涛涛从小和父母、外婆在一起生活,爷爷、奶奶也住在附近,经常来照顾孩子。在家里,时常因为妈妈一句话,或一件事稍不如意,他就会大发雷霆。他发脾气时,脸铁青,怒目以对,咬牙切齿,双手死死抓住对方的衣服,大哭大闹;或者摔打身旁的物品出气;有时还会把自己关在小房间里,紧关房门,在里面哭闹不休。这样持续几个小时,有时甚至一整天!任何人说话都无法劝阻他。只有等到他自己的气消了为止。
2、家长做法
1、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蝇。因孩子在两三岁时生气发怒,突然休克过去,吓坏了家里人。从此,家人处处让着他,小心奕奕侍候他,目的是不让他动气。
2、爷爷奶奶过分宠爱孩子,关心过度,对孩子的身体过度紧张。冬天给孩子洗澡,会全家总行动,一人把盆热水接满,一人拿块大毛巾在门口等着,一人开浴霸,全家围着孩子转。
3、孩子妈妈意识到了爷爷奶奶的爱过份,但是,处理问题太被动。加之,自己性格急躁,对孩子要求比较高,过分重视应试教育,把精力放在孩子的文化课上,轻视了对孩子的心理教育,缺少情感的交流与沟通。
4、外婆对孩子经常用许愿哄骗的办法,让孩子情绪好些,来督促完成日常的事,而不是用讲道理的办法来与孩子沟通。
二、个案成因分析
孩子是典型的“儿童溺爱综合症”,造成这种症状的原因是:家长缺乏家庭教育知识,教育观念不正确,对孩子采取了不正确的管教方法,孩子说了算。过度姑息迁。家长违反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导致孩子性格畸形。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例如:做事磨磨噌噌,起床不喊半小时起不来;到吃饭时间了,不硬拉不会桌前来。家庭作业,必须要人督促或辅导,要不然晚上12点也完成不了;特别爱在妈妈和外婆面前耍油。
2、性格内向,任性固执,却又胆小怕事,如果在学校同学打了他,只会哭不敢还手,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3、情绪容易波动,很难控制,生起气来喜欢摔摔打打,用哭闹来要挟亲人。
4、生活习惯也很不好,严重的偏食、挑食,厌食。
5、自控能力差。一切凭随时心情和喜好选择,对原始性情没有半点节制。家长也由着他,心里没有一个水准。
正是这种毫无原则的教养方式和环境,使孩子滑向了娇宠的烂泥滩。
三、指导菜单
家庭教育文章菜单一:家长要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孩子出现问题,错不在孩子,绝对是家长的教育出现问题。家长是家庭教育的主体,老人的观念是很难改变的,但家长完全能把握这个家庭的环境,所以要改变孩子,首先家长下决心要改变自己。
菜单二:告诉家长学习是改变自己的最好方式。引导登录“中华家庭教育网”学习有关教子知识、学习网上有针对性的博客文章,推荐《不输在家庭教育上》书籍,建议家长彻底反思自己原有的教育观念,逐步认识现代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懂得家庭教育的核心是改善家长自身素质。
菜单三:家长要强化修练自己的稳定情绪。改变以往急躁、易怒、受说气话等负面情绪,因为孩子发气的导火线是就是家长这些不良情绪影响。对此要有清醒的自我意识,把这些情绪消灭在萌芽阶段。因为这些情绪一经表露,就会如空气一样流动,传给孩子,更是促动孩子的易怒的情绪。每时都要保持一个积极的心态面对孩子,让孩子感到你的态度是坚定的,你的爱是稳定的。教育孩子是的事业,一定不可以急燥的。
每次感觉自己要动气时,立即提醒自己,“我现在情绪不稳定,不要说任何话,不作任何决定。”并做六次深呼吸,具体方法:吸气时,默数6次;再停4拍,再呼气,数6次,这样算一次,连续做六次。之后再说话,再做决定。
菜单四:家长要学会自省。每天给自己半个小时,反省自己对孩子的态度,每次说话的语气,眼神交流是否正确,最好用笔记下,特别是孩子发恕时,要全盘记录下来。思考判断孩子生气的原因,偿试
如果不能判断正误,可以电话或QQ与我联系,我们互相探讨。也可以上“中华家庭教育网”热线咨询。
菜单五:平日里家长要尽量和孩子沟通交流,了解他的所思所想,悉心观察的一言一行,从中获得教子的信息,把握孩子的兴奋点和生气点,再因势利导,逐渐改善。
菜单六:站到孩子的角度来理解孩子的成长心态,而不是代替孩子的成长,做一个护花使者,而不是一
味迁就,当修剪的地方要用适当的方式修剪,用赏识为孩子指明言行的方向,用爱心为孩子引路,用幽默的智慧为孩子营造一个轻松适意的成长环境。
菜单七:多与家里老人沟通交流,让他们意识到溺家孩子会产生性格缺陷,如果不及时加以纠正,将影响到孩子今后的生活,尽量让老人在教育方式上配合,寻一种最佳的育人环境。
四、家长反馈
以上菜单通过见面、电话、QQ聊,发等形式交流。
通过近三个月的交流中,家长深刻认识到了自己教育理念的错误。家长领悟能力较高,每次都能够针对孩子的情况,完善引导的方法。家长逐渐到了孩子动气的根源,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孩子发怒次数在慢慢的减少,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从容了许多。
五、指导师手记
走进孩子的世界,进入孩子的内心是家庭教育的前提。家长不能把教子当做一种附带的工程去处理,那样的话,就会使小问题泛滥成灾,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家庭教育是家庭幸福的根本指数,孩子是一个家庭的主心骨。
从这一个案中我领会到:
1、每个人的家庭教育观念,都由诸多因素和慢长时间而形成的,因此改变也绝非一日之功,所以在进行个案指导时,与家长达成共协:最少坚持一年的学习。并且最好在孩子青春期到来之前,家长的教育方式有所改善。
2、在与家长交流的过程中,因为是亲戚,儿童时的育人环境相同,延承下来的许多家庭教育观念与本人非常相似,所以本个案也是针对自己的指导。
3、通过对个案的指导,真正感受到了知识活化了才是力量;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快乐了自己。
4、象涛涛的案例还有很多,做为家庭教育指导师,我感到了巨大的责任压力。
第二章.个体的蜕变
问题情况
黄某曾是班级的一号保护人物,经常戏弄女生,把女生的手逮住不放,有时甚至还骑在女生的屁股上;班级的窗帘拉坏,窗子损坏总是少不了他:上课时昏昏欲睡,下课时猴蹦狗跳,和男生打架,时常顶撞老师,还在《成长手册》上骂天下老师死光光,作业天天不做,面对这样的学生,说实话,三天两头不给你茬,那他就算绝对不正常,自己坐在办公室也时刻担心他会给班级麻烦。
转化过程
为此我也想了很多办法对付他。曾经让他做生活委员,让他做班干,使他有集体荣誉感,学会自律,结果不到一个月扫把全无,班级卫生经常扣分,学生也也都被他得罪了,最后只好撤了。后来进行家访,几天后,便有旧病复发,他犯了错误,对他进行批评教育,一声不吭,装着一副蛮不在乎的样子,只是用凶恶的眼神,狠狠地刺着老师。后来我逐渐意识到转化这样的学生,是需要耐心和细心的,不断地家访,不断地和其父母沟通,做好家校联动,有一段时间他病了,耽误了学习,我利用业余时间,亲自上门给他义务补课,他也渐渐被我感动,对我也有了感情,而我也注意了管理艺术,顺着他的性子,对他的优点大加表扬,他也慢慢到了自尊与自信,慢慢的错误越来越少,以至于现在师生都难以相信,这还是不是以前的黄某。
思考分析
每个班都有行为偏差生,该生因为从小父母打麻将,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以至于现在的放纵,作为老师如果单打独斗,教育只能事倍功半,必须和他家长一起抓好家庭教育,才能有所成效,更重要的是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一场爱的持久战。
第三章.一个都不能少
问题情况
张某来自宁夏,父母在上海打工,随父母来上海。在我校读书,刚来第二个学期,因英语跟不上,就要辍学,让同学请他过来,他也不来,眼看一星期将要过去,还不见人影。
转化过程
我决定自己家访,到了他们家门口,看他们住的崇明人七八十年代居住的阴暗潮湿的小房子,而且还是租的,不禁一阵心酸,往里一看,一家四口睡在一间卧室里,中间用窗帘隔开,正好张某睡在床上,看到我来,用枕巾捂住眼睛,不想见我。我悄悄地退出了卧室,来到了客厅,他老妈硬把她给拽到客厅。我刚开口没说几句,他又气嘟嘟地跑进了卧室,没办法,我只能和他老妈说:孩子还小,不念书干什么呢?她说:孩子想打工。我又开玩笑的说:她这样能打工,别人不是雇佣童工吗?我又和她说现在是学习黄金年龄,打工以后有的是时间,而且打工至少也要初中毕业,没有文凭别人也不要啊!你和她说他英语不好,老师也不怪她,也不会也为拖了班级平均分而责备她,只要她来,我们班随时欢迎。没想到,第二天,张某竟然坐在班级后面,我问她你不是不想读书?,她说你和我妈说的我都听见了,我觉得有道理,所以就过来了,张某重新回到班级后,班级总分拖了不少,甚至甚至还部分老师说我很傻,但我摸了摸自己的良心,看着他来回上学的背影,觉得还是一个字“值”。
思考分析
外地生随父母奔波,生活不定,导致家长的教育精力不够,学生的学习受到影响,特别是外语跟不上;
同时学生来到上海,他们见了世面,急于像父母那样挣钱养活自己,而忽视了读书对未来的重要性,家长应该及时制止这种错误的想法,老师更应该讲清读书的意义,给予外地生信心与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