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我国的教育方针、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也有所变化,教师的角在改变,学生的地位凸显,以培养学生“知识与能力、情感与价值观”的尺度也正式走到教育的前沿。小学的教育也被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越来越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铸造,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在小学这个阶段就显得由为重要,在授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他们的语言训练。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质是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通过训练,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使用语言的技能属于心智技能,心智技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形成的规律,语言技能的训练必须遵循心智技能训练的规律。
叶圣陶先生曾经讲过:“什么是训练呢?就是要使学生学的东西变成他们自己的东西。”[1](514)这话说得再明白不过了。老先生在这里讲的不是广义上的训练,而是有关于语文教学方面的“训练”,语文的核心问题是语言,语文训练归根结蒂就是语言训练。语言是工具,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如何把语言这个工具变成自己手里的工具,唯一的途径也就是训练。
面对目前语言训练的现状来看,本文就个人的一些理解和体会谈点想法,以期重新引起人们对语言训练这个问题的注意。
(一)使用语言是一种技能
1.从语言的工具性看,使用语言是一种技能
语言是工具。工具的本意是指从事劳动和生产使用的器具。对工具的掌握、使用和操作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技能。人对语言的使用过程,是心脑活动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在一定任务的驱动下,在一定法则的指挥、控制、调节下,通过一个又一个的心智动作来完成的。比
如写作,作者对生活有了某种认识或感受,于是便产生了表达的欲望和冲动。将这种认识或感受表达出来便是技能定义中的“一定任务”;如何将这些认识和感受表达出来,就要经过对材料的选择取舍,要经过布局谋篇,要选择恰当的语言等过程;无论是选择材料、布局谋篇,还是对语言的使用,既是心脑活动的过程,又是运用内部语言形成的一个又一个的心智动作,同时还是在一定法则的规范、调控下完成的。因此,写作是一种使用语言的技能。
2.语言技能的形成须经过训练
学习语文的重要性人的技能不是与生俱来的,技能的形成需要一定的过程。简单说来就是两个字──训练。训练随着时间的推移,由浅入深、速度由慢到快、由简单粗略的整体轮廓到局部的精雕细刻,再进行部分之间的调整,以达到整体协调。这是一个完整的自动化系统,这一自动化系统形成的过程,就是技能形成的过程,换言之,就是训练的过程。技能的形成需要练习。但学生的练习只是问题的一个面,还应有教师的指导。这种练习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练习。教师的指导、学生的练习,两相结合就
组成了训练。因此,训练就成为技能形成的核心问题。
(二)语言技能属于心智技能,语言技能的训练属于心智技能的训练
1.语言技能属于心智技能
心理学将技能分为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
动作技能又称为运动技能或操作技能,主要表现在外部肌肉的运动上或对事物的直接行动中,因此具有客观性、外显性和动作的连续性,即所操作的动作不能省略、不能合并,必须逐一加以落实。比如,体操、弹琴、操作机器。
心智技能主要指的是认识活动的技能,又称智力技能或认识技能。心智技能虽然也是一种活动的方式,但这种活动方式不是外在的显性的,而是隐蔽在头脑内部,依靠内部语言进行的。比如阅读、写作。由此看来,语言技能基本属于心智技能。
2.语言技能的训练是心智技能训练
语言技能既然属于心智技能,因此语言技能的训练就是心智技能的训练。心智技能的训练,相对于操作技能,有着它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因此,语言训练就必须依照、遵循心智技能训练的特点和规律。
(1)语言技能的训练需要从整体出发,整体推进。
任何技能都是一套完整的操作系统。比如语言技能,基本是由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组成的操作系统。这四种技能又可以归并为两种技能,即理解技能和表达技能。两种技能是相辅相成、密切相关的。基于它们的这种联系,训练的时候要强化这种联系意识。虽然在四项技能的训练中,在某一时间内会对某一项技能的训练有所侧重,但不应该孤立地、单一地进行某一项技能的训练。这是语言技能训练从整体出发、整体推进的一个层面。
过去,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设立读写训练项目。主要目的是想将语言技能的动作,将这些内隐的动作对学生产生直觉的效果,但是在这样做的时候,恰恰忘记了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不同的特点和不同的训练规律。比如,有的教材曾经设立过“准确理解词语”、“注意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2]等有关阅读训练的项目,试想一下,阅读一篇文章,我们可以先理解文章中的词,再理解句子的意思;再考虑句子之间的联系吗?这样的三个步骤是人为规定的,为了说明问题,可以这样人为地加以划分,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人在阅读的过程中,这样的三个步骤几乎是同时或交叉、重叠进行的,不可能孤立地、单一地进行某一个步骤。因此,作为心智技能的语言技能训练,应该从整体出发,做到整体推进,螺旋上升,而不是就技能中的某一个动作孤立的、单一的进行训练。因为这不符合人的阅读心理和阅读过程,也不符合心智技能的训练规律。
(2)语言训练要重视语感的培养。
讲到语言训练,就不能不讲语感的培养。语感是语言技能形成的基础,培养语感是语言训练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语感简单说来就是人对语言的一种敏锐的感受能力。
“语感”一词,始见于1928年我国现代教育家夏丏尊所著《我在国文科教授上最近的一信念──传染语感于学生》一文,文中讲:“一般作教师的特别的是国文科教师,对于普通文字应该比学生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对于文学应有灵敏的感觉。姑且名这感觉为‘语感’”。[3]语感从它诞生那天起,就深深植根于语文教学中。几十年来,人们或从哲学角度,或从心理学角度,或从语言学角度,或从文学角度,或从教学论角度对它进行了研究和论述,但是对它研究和论述最多的还是语文教学。
充分利用语感的直觉性,训练学生的语言直觉能力,在语言训练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点决定了它具有极强的实用性。语感虽然是语言的一种直觉能力,训练语感却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反复对各式各样言语材料进行感受,反复进行感性的和理性的认识,并积淀社会和人生的知识和经验,这样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就会逐步从肤浅、狭窄走向深刻、全面和迅速。可以说,培养学生这种对语言的灵敏、全面、深刻的直觉能力正是语言训练的灵魂所在。
语感在听话、阅读,说话、写作中会表现出不同的功能。在听、读时表现的是理解功能;在说、写时表现出的是遣词造句的功能。人在受到语言的刺激时,就会在头脑中产生表象的兴起,想象的驰骋,情感的反响和共鸣等一系列心理活动;在语言的启示和推动下,对被激活的表象经过加工、调整后,再造出
新的形象;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抽象概括的理解过程。在训练过程中,要注意置师生于课本的情境之中,也就是溶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4],教学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的情意之中。
培养语感,为语言训练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天地,它会使语言训练真正落到实处,并提高语言训练的质量,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在语言训练中的语感培养。
(3)语言技能的形成需有一定量的语言积累。
小学语文课本所选的课文,古今中外,经典作品不少,几乎包罗了所有的语言现象。在语言训练中,引导学生认识更多的语言现象,了解更多的句子表现形式是必要的。语言训练还有一项很重要的任务,语言技能的形成还需要一个必要的条件,那就是积累语言。没有一定量语言的积累,则无法形成语言技能。
语言的积累,既是对具体的、个别的语句的积累,更是对各种语言现象和句子形式的积累,这种积累是更高层面的语言积累。如果学生对课文中那些在表达方面有特的语言熟视无睹,反应麻木、迟钝,或仅作一般意义上的理解,缺乏敏锐的感觉,那么他就很难形成语言技能。一个人思维水平的高低往往和他语言积累的多少有着直接的关系。看不见、摸不着的思维依赖于具体的、物质的语言才能进行。语言中词或短语是概念的体现形式,是概念的化身,语言中句子是判断和推理的体现形式,一个人掌握、积
累的词汇量越大,认识、了解的语言现象越多,他的思维才有可能愈加敏捷、愈加深刻、愈加全面。
(4)语言技能的形成需要一定的语言知识作依托。
知识往往是技能形成的基础,掌握与某一技能相关的知识对技能的形成会起到促进作用。但是,对学本民族语言的小学生来说,有无必要系统地学习有关语言学的知识,我以为是没有必要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母语可以自然习得,人的幼儿期就开始逐步掌握各种基本的语法结构形式。不更多地讲语法知识,并不会太影响小学生语言技能的形成,学会使用本民族语言,一般来说可以跨越对本民族语言知识系统掌握的阶段,只要掌握了本民族语言最基础的或相关的一些非系统的语言知识,就可以继续学习如何使用本民族的语言。举个简单的例子。“把”字句和“被”字句是特殊的句式。使用“把”字句,可以表示主动者的处置作用。比如“风把苇塘的芦花吹起来”,“风”在句子中是主动者,“苇塘的芦花”是被动者,“风”在句子中得到了被强调的作用;“苇塘的芦花被风吹起来”,句子中“芦花”虽依然是被动者,但被放在主语位置上,却得到了被强调的作用。[5]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句式的选择要根据内容的需要和表达的需要。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孤立地让学生去练习两种句式的变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