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一种优良方法。古人云“熟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熟读乃至背诵不但能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还能促进写作。在《新课标》中就要求学生背诵一定量的诗文,并没有降低背诵的要求。背诵在语文学习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我觉得抓好背诵收获颇多,下面是我关于背诵作用的几点体会:
一个人的聪明才智从某种意义上讲取决于头脑中记住的知识的数量和质量。因为储存在头脑中的知识是人们进行思考和表达的依据。“储存”就是将输入的知识信息最大限度保留在人们的记忆里而不是本本上.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讲,不能储存,学习活动就无法深入发展。不断的储存,逐渐积累,就是语文学的基本形式。而储存积累过程中尤为重要的方式,便是背诵。现代语言学认为,不管语言如何复杂,它只是一种操纵的习惯.学习者完全可以通过强化、塑造、模仿而成。小学生头脑中没有多少有关书面语言的认知结构供其作为学习和记忆的参照物。背诵名家名篇,可以为他们提供典范的遣词造句的样本和参照物,进而构建一个合乎规范的语言运用参照体系。背诵的所有范文,都将成为学习者整理语言编码的系统的参照物而发挥积
极规范的导向作用。
二、背诵有助于理解
古人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读书百遍”在古人中不就是背诵吗?可见这诵读的功效吧! 但学生的自行背诵往往是只顾背诵,且不管背的内容是什么,更不会在背诵中去领悟含义和美妙所在。如果能在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背诵,就能事半功倍地将要背诵的内容记下来,而且能促进对文章更深刻的理解。所以在训练之初,内容上从“少"而“精”开始的,我首先给予正确的示范和引导,帮助学生对所背诵的内容进行分析和理解,分清层次,归纳层意,培养先理解后背诵的良好习惯。学生为了更快地完成背诵任务,就要不断地对要背诵的内容进行分析,分清层次,概括出层意,然后在背诵时通过回忆来帮助自己完成背诵任务。这样久而久之,既理解了文章的内容,又培养了分析、概括的能力,真正达到了在背诵的训练中“其义自见"的目的。
古人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读书百遍”在古人中不就是背诵吗?可见这诵读的功效吧! 但学生的自行背诵往往是只顾背诵,且不管背的内容是什么,更不会在背诵中去领悟含义和美妙所在。如果能在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背诵,就能事半功倍地将要背诵的内容记下来,而且能促进对文章更深刻的理解。所以在训练之初,内容上从“少"而“精”开始的,我首先给予正确的示范和引导,帮助学生对所背诵的内容进行分析和理解,分清层次,归纳层意,培养先理解后背诵的良好习惯。学生为了更快地完成背诵任务,就要不断地对要背诵的内容进行分析,分清层次,概括出层意,然后在背诵时通过回忆来帮助自己完成背诵任务。这样久而久之,既理解了文章的内容,又培养了分析、概括的能力,真正达到了在背诵的训练中“其义自见"的目的。
三、背诵有助于增强记忆
从记忆规律的角度来说,所背诵的总是不可避免的要遗忘的。人的记忆遗忘的速度是和重复的次数成反比的。要想永久的记忆,那么就必须反复地背诵。
从记忆规律的角度来说,所背诵的总是不可避免的要遗忘的。人的记忆遗忘的速度是和重复的次数成反比的。要想永久的记忆,那么就必须反复地背诵。
大脑越用越灵活,在反复的诵读背诵中增强了大脑的记忆力,积累也就多了,在运用的时候就可以得心应手了。 笔者在每篇的课文里精选了部分优美的语句或精彩的段落让学生进行背诵训练,来不断地增强他们的记忆力,通过分散训练(指每课的部分段落)学生的记忆力不断的增强,词汇量大量地增加,语文的成绩也随着逐步地提高。
同时,背诵必须与默写相结合,背诵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的能力,默写不仅是培养写的能力,也是考察学生对所背诵内容的理解的正确性。有些学生能够背诵得滚瓜烂熟,可是一落笔却是错字百出,说明他的记忆当中,还存在理解上的不足和漏洞。
通过默写就会促其改正自己的背诵方法以达到最终目的。而且经常地默写一些优美的语段或句子,为他们在今后的习作也是一个很好的示范。所以我采用“以默写代替面背”的背诵方法,这也可以把我们老师从繁重的检查背诵中解脱出来。既节省了时间,又能很好的达到检查的效果,还能促进他们写作能力地提高,这样“一箭多雕”,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通过默写就会促其改正自己的背诵方法以达到最终目的。而且经常地默写一些优美的语段或句子,为他们在今后的习作也是一个很好的示范。所以我采用“以默写代替面背”的背诵方法,这也可以把我们老师从繁重的检查背诵中解脱出来。既节省了时间,又能很好的达到检查的效果,还能促进他们写作能力地提高,这样“一箭多雕”,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四、背诵有助于积累素材
有位著名语文教育家说过:“学习语文没有多少捷径好走,就是要花一点笨功夫.词语要一个一个地积累,文章要一篇一篇地熟读背诵。这个功夫是省不得的.”这“笨功夫”不就是在背
有位著名语文教育家说过:“学习语文没有多少捷径好走,就是要花一点笨功夫.词语要一个一个地积累,文章要一篇一篇地熟读背诵。这个功夫是省不得的.”这“笨功夫”不就是在背
诵中积累好词佳句吗?李白“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为后来成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鲁迅写文章不用查资料就能准确地旁征博引,得心应手,这是与他青少年时期大量背诵文分不开的。我国的教育自古以来就重视熟读成诵、博闻强记。所以我们应鼓励学生趁精力充沛、记忆力超强的时候,多读多背,不但要背诵课本上的名篇名段,还应注意积累课外书中的精彩段落,充分占有典范的语言材料,这对以后的学习都是大有好处的。不断地背诵,开发了大脑,开发了智力.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特别重视背诵并加强”背功”的培养训练,对学生导之以法,助之以力,鞭之以策。在语文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首先,老师要给每位学生以期望和鼓励,在背诵中形成”兴趣合力".我的教学实践证明,正确的评价,适当的表扬与鼓励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提高他们的背诵兴趣。大多数学生希望自己的优点和进步被老师发现并加以肯定和表扬。因此,在”背功”的培养中,语文老师应努力花心思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加以鼓励和表扬,让他们感到自己的价值,尝到背诵的甜头。
五、背诵可以促进小学生记忆力的发展
记忆的好坏并不完全是天生的,后天的及时训练能够唤醒学生记忆的潜能,提高他们的记忆
力。心理学研究发现,6-13岁是学习母语的黄金阶段,也是记忆的关键期.大概在13岁前后,人的记忆力即可达到最高峰,但往往也只能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在这一高点上。20岁后,常常会因为种种干扰而造成记忆力衰退.台湾学者王财贵做过一个试验,他将自己的儿女与成人在记忆速度方面做了比较,发现童年是记忆的最佳阶段,因此他主张背诵经典一定要趁早!全国著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在一次研讨会上提到,她任教的班级学生在她的引导下,大量背诵、积累,一个个在记忆力方面显示出了令人吃惊的进步,也因此促进了其他方面能力的发展。当她不无自豪地说“我抢救了孩子记忆的时代”时,引起了全场与会教师的共鸣。小学生的记忆水平是从无意记忆向有意记忆过渡,并逐步发展为理解记忆,同时,有意记忆、理解记忆尚处起步、不稳定阶段,而巩固强化就成为关键.于是大量背诵,对此时学生的记忆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因此,小学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语文教育工作者要充分重视、利用这一关键期,一个人一旦错过了13岁以前发展记忆力的黄金阶段,不能形成足够丰厚的积累,那将会给他的一生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背诵若能抓住记忆的关键期,便可促成质的飞跃。
六、背诵是锻炼思维的有效途径
背诵是学习语文最简单、有效的方法,犹如通过起步、跑步、正步来训练士兵一样,虽然简单却有着重要的作用.从锻炼思维角度来看,一方面,学生经过大量的背诵之后,一些语言自然会内化。而语言又是思维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因此,语言表达的敏捷性、逻辑性也正体现了思维这方面的品质.另一方面,从小学课文要求背诵的文体来看,有一般性记叙文、散文、诗歌等,不同的文体具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或抽象,或具体,或分析,或综合,这些都会对学生的思维过程的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七、背诵是语言积累的重要途径
新课程标准把“积累"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它在阐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基本理念中这样描述: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在阶段目标中也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如第二学段(3~4年级):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同时,新课标也强调“背诵是积累和培养语感的‘必要途径’和‘好方法’” ,规定整个小学阶段的背诵量不少于160篇或段。如第一学段(1~2年级)是这样规定的: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新课程中的小学语文把“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放在每篇文章的课后练习之首,每一单元的练习中也都安排了“读读背背",内容有四字成语、歇后语、优秀诗文等.由此可见编者的意图就是要多增加学生的一些积累。所背诵的内容一旦记牢,其词句、章法、思想内涵就会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从而使其语言能力大大提高。
八、背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表达是积累的目的之一。以下主要从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习作能力两方面阐述背诵的作用。
1、有利于规范学生的口语表达
我们知道,口语的发展要先于书面语。但由于受方言、 表达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口语表达存在一些问题,语句不完整,罗嗦重复等。小学课文语言规范,也较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学生通过大量的诵读自然会用规范的语言改造以前不正确的表达方式,并适时、准确地表达出来。因此,背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有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
古人云:“为文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要想作文写得好,头脑中就必须储存足够数量的词汇和范文,厚积才能得心应手地薄发.优秀的小学生作文,在立意上取胜所占的比例是很小的,绝大部分是因为行文的流畅,语言的优美。背诵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优美的词句,也可以使其掌握一些写作方法,如修辞手法的运用(《北大荒的秋天》中的比喻、拟人;《我们爱你啊,中国》中的反复、排比等)、篇章结构的安排(《小镇的早晨》分总、并列等).平时加强背诵训练,日积月累,习作时,那些适宜的篇章结构,生动的词汇语句就会自然流露出来,习作练习就能完成由模仿到运用甚至创新的质变的飞跃。学养深厚、笔融文白的香港大学中文系教授陈耀南博士在《谈背诵》中说:“背书,就如练字、练拳、练舞,熟能生巧。巧必由烂熟而出.好文章背诵得多,灵巧的修辞、畅达的造句、铿锵的声韵、周密的谋篇,口诵心惟,不知不觉,变成自己能力的一部分。” 鲁迅在谈到他写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的准备工作时说过,大概全是先前看过百来篇外国作品和一点医学上的知识。他们的例子正道出了背诵对于习作的重要作用。
九、背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朱熹云: “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苏轼说:“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他们都强调了反复诵读对于理解的作用.比如哲理散文《做一片美的叶子》(苏教版第五册第4课)中由对一片叶子的赞美到一个人的赞美,由一片叶子与树的关系联想到人与集体与社会的关系,这些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就有一些难度,即使老师多番引导。但是,在学生多遍的目视、口诵、心惟直至能够记忆之后,相信他们就一定会有所领悟。
另外,背诵还具有传承历史、磨练意志、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等众多作用。
发布评论